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2021-12-2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梅子熟透了以后,端午节的脚步款款走来。“它从柳暗花明、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茵如盖、杨柳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的眼眸中走来。”这是当什作家丰华对端午节的赞美。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我们的家乡也用独特的方式过着自己的传统佳节。

  每当端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插上一枝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妈妈向我解释:插艾草其实是我们这里的一种风俗习惯,艾草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放在门口是为了防蚊虫避邪,保佑一家人幸福安康!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粽子,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中午,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它碧绿的外衣,顾不上斯文,狼吞虎咽的吃起了粽子。听奶奶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志士屈原。屈:是楚国的爱国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却惨遭南后等奸臣的陷害,蒙受冤屈。最终,秦国攻破楚国,他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老百姓爱戴他,向江中投放粽子,希望鱼儿莫吃他的遗体。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粽叶飘香浸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2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和竹叶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完美的一切。妈妈推荐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那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我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啊,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端午节这天我们这里都要吃粽子,我们家乡粽子的品种可多了,有红豆粽、绿豆粽、鲜肉粽、蛋黄粽、香肠粽……说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你呢?端午节这天我们早上吃美味粽子,中午吃“五红”,红烧肉、红烧鱼、红萝卜、苋菜、虾子。多红火的一顿午餐呀!这一天不仅有的吃,还有的玩。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样你会大饱口福和眼福哟!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在汩罗江里死去的,老百姓很尊重屈原,知道屈原死后,连忙到汩罗江中寻找他,一直都没找到。因为江水把屈原的尸体冲走了。老百姓以为,江里的蛟龙会吃屈原的尸体,所以把粽子扔进汩罗江里,让蛟龙吃饱,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后来吃粽子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粽子原来是三角形的,现在,有其它的形状了。粽子是用糯米做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糯米犹如一颗颗晶莹的宝石。粽子有两种口味,咸的和甜的。甜的可好吃了,有枣子的,有豆沙的,让人吃了还想吃。

  端午节还要给小孩佩戴香囊,为的是除掉蚊虫、辟邪。我有一个蓝梅香囊,漂亮得不得了,还把家里薰得香气浓浓。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了!我来给大家讲讲端午节吧!首先说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纪念我国大诗人屈原而来的。屈原是楚国人,在楚国被秦国打败后,投汩罗江而死。投汩罗江前,屈原写了《天问》、《九章》、《离骚》等诗歌。

  再来说说端午节的习俗吧!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带香囊等。每逢过端午节,人们都会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插上艾叶和佩戴香囊也有灭虫驱鬼的说法,以艾叶“悬于户上,可攮毒气”。把粽子投入江河是为了让鱼、虾、蛟、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

  再说说我家是怎么过节的吧!五月初一,奶奶就准备包粽子,两片叶子放在一起,大叶子放手上,小叶子放大叶子的上面,再把糯米裹在粽叶中。包粽子还要线呢,线绑在粽子上面,我家一串就四个,因为我家就四个人,一包就是十多串!我喜欢吃肉粽子,奶奶就给我包了几个肉粽,我还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好几个粽子,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很开心。虽然,我的家乡这边没有赛龙舟,但是,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还是非常热闹的!

  我想有一天,能在端午节瞧上一次龙舟竞渡就再好不过了。

  五月五,过端午,插艾叶、带香囊……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7

  还有一个月就端午节了,人们都忙着准备糯米,包粽子。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

  于是妈妈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来历。原来在很久以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忧国忧民给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很受老百姓爱戴。由于屈原不满当时的黑暗统治,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他投江自杀了。人们担心他被鱼虾吃掉,往江里投了许多粽子,还在江面举行赛龙舟以便赶跑鱼虾。这个风俗被遗留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过端午节吃粽子的缘由。

  我听了这个故事,在心里也不由自主地对爱国诗人屈原产生了敬意。我很高兴过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粽子,我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向屈原那样做好事,留好名,做受人尊敬的人。

【【实用】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端午节节日的作文合集七篇12-25

实用的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合集七篇12-24

【实用】端午节传统的作文合集七篇12-26

【实用】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合集10篇12-27

实用的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五篇12-27

实用的三年级端午节的作文合集6篇12-27

【实用】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合集八篇12-26

实用的三年级的端午节作文锦集七篇10-17

实用的难忘的的端午节作文七篇08-20

实用的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七篇12-24

端午节的传统作文300字 难忘的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