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思念作文

2021-12-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思念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思念作文 篇1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端午节的思念作文 篇2

  20xx年6月22日,夏至,农历五月初四,从20xx年9月7日起,这是我在北京的第二年,即将到来的是第二个端午节。大家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在校园的集体宿舍里,跟着一群求学北京的同龄人相依为伴,感觉里未有悲伤,节日里大家反而可以寻些乐子。我们还未曾背负压力和担子,想在最好的年华里看够外面的世界,心总是疏朗着向外的。家人对我的牵挂大于我之于他们。

  偶然看到姐姐一条@了我的状态:“想念外婆的甜酒”,心里微微有些颤动,险些沉醉在甜甜的酒里。这感觉那么熟悉,那么深刻,那么温柔。有的东西就算不常想起,却总能如流淌在血液里一般,感觉真真切切。它携着久远的生命力,伴随着你一起迁徙,偶尔远离,哪知情意更浓。

  这是五月啊,一个艾草飘香,家家户户祈求清净健康的季节。对于家的感觉,我依旧停留对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总有一个精干的女人,将家里的各种活儿安排得有条不紊。这些女人们,足以构成乡土社会里最靓丽的风景,她们对这神奇变化着的自然仿佛有着先天的感知,到了哪个月份,要做哪些事情,是一样也错不了的。小时候,总对这些神奇的日子充满了期待,因为家里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这些天跟往日里总有些不同,或是家里多了些摆设,或是多了些吃食,即便是要行些复杂的礼数也是好的。那时总爱跟在大人们屁股后头,问东问西,偶尔用手触摸一些被“明令禁止”的东西,明知会触犯规矩,但依然心向往之。因为在小孩总是喜欢新奇的。更何况在那个时候的我们眼里,自然和人是依靠着一种多么精妙的时空、象征物发生联系呀。

  记忆里,外婆是一个将这种角色扮演到极致的女人。晚上睡觉之前或者白天无事的时候,她总喜欢用缓慢的节奏拍着手,轻声念叨什么节日将至,家里又该准备些什么了。特别是酿甜酒,精准的日期是不能少的,既要保证气温足够高,能酿出好甜酒来,又要保证甜酒能保存到端午节儿女回家的日子。之所以要保存,一是怕气温高,搁久了不好吃;而是怕我们这些馋嘴的没了节制。但实际上,外婆每年都得酿上好几次,一来先测试气温和各种材料的配比,二来满足小辈们的哀求。

  那时的外婆总是幸福的。老人腿脚总是不够好,平日里无事从来不上二楼,可一到了酿甜酒的时候,总得亲自端着一大盆未酿的甜酒到二楼去,挑选一个气温最高的地方,先用塑料膜将甜酒封好,再实实地捂上被子,保证甜酒发酵得味道鲜美。这一上一下,早就累得气喘吁吁,可这份工作,别人是如何也替代不了的。这是外婆的骄傲,小辈们享受着老人的收益,她自然是只有满足和高兴。

  甜酒的制作方法不算简单,耗时又长,而且商店里早能买到。可大家伙儿都嫌买的不好吃,酒味儿不够,米不多,不实在,还是外婆自家做的,吃得最习惯。可记忆里,外婆自己却很少尝尝自己酿的甜酒,兴许是小时候只顾了自己吃,从来顾不了其他人了。外婆做的时候,还得常估算下分量,得足够大家伙儿吃上几顿才行。可最让我暗中窃喜的,还是最后大家都散去,只有少数几人能独享的部分。将最后的一些甜酒放进锅里煮热,等到白雾腾腾的时候,搓小汤圆一个个往里放,七分熟时往里打上几个鸡蛋,白花花的一片,既晶莹剔透又醇厚芳香,集全了我的最爱。这个时候,外婆才开始照顾下自己,用油条蘸着吃,是她最喜欢的味道了。

  这个我在其他地儿再也没瞧见过的甜酒汤圆鸡蛋羹,怕是小时候,对艾草飘香的五月最大的期待之一了。酿甜酒的盆、厚实的花被子,依旧那么亲切。另一个期待,应该来自外公吧。

  外婆和外公颇爱拌嘴,在一旁的我常常被逗得偷着乐。他们的角色有些像地主婆与长工,外婆总是领导和支配,外公总是服务和顺从,儿女们常心疼外公,但我知道,这是他们之间几十年无可替代的亲和爱。五月最受人瞩目的粽子,也常常在争吵和斡旋里产生。

  外公总是忙活着其他事情,对家里的小事不甚关心,但外婆却比儿女回家过节看得比什么都重,粽子是得早早准备好的。因此,难免听见外婆抱怨甚至呵斥外公包好粽子,因为外公的手艺在家中无人能及,也不可替代。但最后的结果似乎永远都是某个下雨天,外公无法外出,便老实在家里完成“任务”。常是外婆在赶集的时候买好新鲜的粽叶,备好糯米和线,等外公回来,便开始忙活起来。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便是绝好的工作台。粽叶翻飞,棕线如梭,小巧的粽子在外公手里总是那么乖顺妥帖,一旁的我常常沉醉于这,精彩的表演。经外公手的粽子是四角,精而实,经过高温的蒸煮后也保存完好,粽叶的芳香更是完美留存,现在的我似乎都能嗅到那冒着白雾的锅里飘出的味道……

  我最爱吃的是外公包的粽子,没有馅儿,口感却更加醇厚自然。或许是粽子也沾染了外公的气息吧。在家里外公常沉默,不太表露情感,他一生似乎只留恋于那片黄土地,却事事明白于心。外公最得意的,或许是自己的青年时代。他出生贫寒,排行老三,好不容易有了读书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最后是连跳几级,读完了小学,后来凭着这仅有的一些知识,当起了工会的会计。他常跟我说当时自己是如何渴求知识,也毫不谦虚地说自己学业如何优秀,后来想,大概是那一代人才有的情结。物质的匮乏、知识的贫瘠和求知的.渴望,塑造了他们的一生。然后,最终,他还是将自己交给了黄土地,或许,多少代表了那代人挥之不去的命运。

  但外公也常出乎我的意料,在我上中学学到世界历史的时候,开始有些炫耀,外公却十分熟练地跟我聊起瓦特和蒸汽机。他爱看历史和地理,常常借着我的书来看,偶尔向我要书,我随手给一本,他总有些嫌弃地说“这个我看过了”。外公看书要戴老花镜,这个时候最可爱了。镜架的一边被他的小孙女摔断了,只剩另一边,外公却舍不得扔,据说这眼镜买得早,那时候还得好几十块呢。为了继续使这副有着革命情谊的眼镜,外公在另一端镜架上套上绳子,挂在耳朵上,看书时却常常一松一紧,甚至滑下耳朵,好不滑稽。

  外公跟外婆不一样,他爱吃粽子,也爱吃自己包的粽子。却常常遭到外婆的训斥,说是要留给孩子们,可每年,给这个孩子捎,那个孩子捎,锅里的粽子总不会少。

  可今年,我怕是吃不到外婆的甜酒和外公的粽子了,不知道老人在家里会不会念叨。再想下去,怕是肚子呱呱叫,眼泪哇哇流了。趁早做个好梦吧,说不定梦里粽叶飘香,甜酒醉人。

端午节的思念作文 篇3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三大节日,我唯独对端午节记忆深刻点。

  可能因为春节大一岁老一岁压力又加一点,因为中秋节没有春季勃然的感觉,只有冷风萧瑟,人难聚齐。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就快要放暑假了,童年时刻的端午节尤为记忆深刻,用毛线绳编个络子选上最大的咸鸭蛋拿去得瑟、带上自己拮据的零花钱去圩堤卖玻璃瓶的饮料看赛龙舟,快到端午之前节爷爷就会开始包很多粽子,虽然我不喜欢吃,但是我喜欢看爷爷包,青青的粽叶,白白的米,我不会包却喜欢乱包,现在我还是不会包,我也不知道现在我家还会不会再有人包粽子了,虽然也不知道爷爷喜不喜欢吃,但是我知道粽子包好了可以长时间放一下,爷爷大清早去地里干活就可以带上几个粽子,有时候粽子包多了,我和哥哥也不怎么吃,爷爷奶奶也舍不得扔掉,爷爷奶奶经历过饭都吃不上的日子,有些东西就算再不好吃他们也舍不得扔掉。

  虽然我初一开始就没跟着爷爷奶奶了,对于更多的接触以后的记忆也没什么了,但是一想到童年、小学我就只记得爷爷,爷爷手艺很好,一块钱的猪肺也能做成山珍海味,再苦的日子也能过得简简单单,欢笑满堂,一到夏天爷爷就喜欢买西瓜,喝点小酒,夏天吃不完的菜用水做着吊起来放在高处,小时候在家里基本自给自足,小院自己种点茄子,豆角,辣椒,老家的田里种芝麻、花生,夏天种香瓜,西瓜。冬天爷爷就喜欢买一条大鱼做起来,鱼便宜又下饭,做起来慢慢一大碗,结成冻冻状的可以吃好几天。虽然爷爷会自己去装黄鳝,却从来舍不得自己吃,在我的印象里爷爷没有缺点,勤劳,勇敢,善良,团结,正直,为他人着想。我想爷爷是很害怕自己拖累别人的那种人,所以一直活的一直有骨气。就像我一直看骆驼祥子一样,最怕自己最终还是会败给现实。

  很多时候很多感情都是在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等没有了才后悔,所以我想我当时没有对爷爷好,没有让爷爷过的更好一点,现在却怀念是不是很假惺惺。人生就是这样,父母、长辈永远在为儿女、晚辈们付出。人生无常,且行且珍惜,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却是做起来那么的难。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伤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空中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 非常骄傲

  从不骄傲 从不寻找

【精选端午节的思念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精选端午节的思念作文4篇12-24

精选端午节的思念作文四篇12-24

精选端午节的思念作文3篇12-24

【精华】端午节的思念作文三篇12-24

端午节的思念作文合集5篇12-24

有关端午节的思念作文三篇12-24

端午节的思念作文合集六篇12-24

关于端午节的思念作文4篇12-24

关于端午节的思念作文三篇12-24

关于端午节的思念作文四篇12-24

三年级的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意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