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1-12-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飞絮悄然隐没在浓浓的绿荫中,绿色开始浓重起来。最早的那些花在几场漓漓落落的小雨里散尽,下一场花事不久便会缤纷而来。

  一些果实,隐约在枝头,摇曳着芬芳的五月。记忆里那个五月的节日,此时姗姗而来,

  北方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饮黄酒,包粽子那样浓烈的气氛,而是以自己独特的传统方式,配香荷包,挂葫芦,挑艾蒿。小时侯的记忆,就是这些,可以驱邪,避灾。父母们美好的心愿,在幼小孩子们的心里有了关于端午节最初的朦胧的记忆。

  直到自己长大了,做了母亲,又把这些教给了孩子,可是孩子们除了觉得这些好玩好奇之外,他们似乎什么也不会想,更不会懂得这样的节日对我们这样的大人有什么意义。

  五月里的这个节日,在我们这里叫五月节。一直是记忆里那个温暖,淳朴,幸福的节日。当早晨的第一道朝霞从玻璃窗照射近来,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这天是五月节。伸开胳膊,手腕和脚腕都系上了五彩线绳。这是妈妈提前悄悄准备好的,也是在我们的睡梦中悄悄系上的。五彩线绳是这个节日里幸福的标志。院子里的脸盆里,早已盛满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脸,可以去邪避灾,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涌进鼻孔,清爽,还有那么一丝芬芳。妈妈忙着早饭,五月节煮荷包蛋,这是北方过节的习俗。五月节,这个节日应该是意味着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实,那时的五月节是从初一开始的。初一的鸡蛋鹅蛋都要作上标记,留到初五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脚腕系的是一根红线,初五才能系上五彩线,剩下的几天里大人们要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缝荷包,荷包很小,样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应该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种颜色的荷包里面装着香草,随着风远远都能闻到一股浓香。

  心灵手巧的母亲用剩下的零布头,为我们缝制各种小饰品,我们最喜欢的小辣椒,是用红布缝的,比小拇指一半还小,还有一样最精巧的小扫帚,用麻线作的,扫帚把只有牙签粗细,用红线缠绕着,扫帚头只有指甲盖儿大小,串起来与荷包在一起,缝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后肩上,当时真是一种炫耀。现在还能想起来,这既是一种浓浓亲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习俗。

  后来知道,南方和北方过五月节是不一样的,南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带香荷包,还要在当天的窗前或者门梁上挂上葫芦。家家户户都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似乎没有人关注是为了纪念什么,他们只是延续着祖先留下的风俗来过这个节日的,只是为家人驱邪免灾,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我们小时的五月节不能缺少的是自己亲手叠的葫芦。也最乐于做这个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纸,经过几道繁杂的工序,放在嘴边,用气一吹,就成了一个里面空着的立方体,还带着两个或四个灵巧的小翅,底面再用针串上半尺左右彩条纸,一个完美的葫芦就做成了,盯着母亲手里的彩纸灵巧地翻来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按照母亲的指点去做。时常为了一个葫芦,要练习半天,叠完了又拆,然后再叠,才能七拧八歪地叠成一个葫芦。再从自家的树上折下一小节树枝,把葫芦三个或五个栓在树枝上,插在窗户和大门上,翠绿的树枝间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这是北方五月节最美最自然的一道风景。那些花花绿绿的葫芦随风飘起,仿佛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灾祸挡在外面,我们在亲情的呵护,祈愿里,幸福而安宁。

  我想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这风景,有些东西,在人们的心里是无法改变的。就如我们固执地拽着岁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时光的隧道一样。

  如今,又到了这个节日,徜徉在街边,看不到手叠的方方正正的葫芦,还有那缝制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种温馨的喜悦在心里淡了,远了。年纪大了的母亲也已经不再亲自叠葫芦和缝制香荷包了。看着这些机器作出的葫芦很漂亮,那各种的样式也是手工叠不出来的,比手工的更完美更时尚。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种亲切和质朴,包括那记忆里散发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种香味已经变的有些枯燥和飘浮。

  毕竟,有一些记忆也渐行渐远,然后淡去消失。岁月的年轮在一年年递增,而历经过那种温暖我们,已经牵着如自己那时一样个头的儿女们,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怀着心底的眷恋,淡然行走在季节浓郁的风里,时光静淌,而我们的温暖依然在心里。

  无论季节远近,芬芳的节日依然还会如期而至,叠加在岁月的长河,蜿蜒绵长,静谧无声。我们守在与这个五月相约的路口,用目光里的余热,温暖掌心的记忆。在一份平淡的相守里,静静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温婉。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农历5月初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非常爱民,深受老百姓的拥护。那个时候,秦国的实力非常强大,屈原想联合各个国家一起对抗秦国。可是却遭到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见秦国的队伍已经快要撞开楚国城门。心想: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在农历5月初5这一天投江自杀。

  屈原死后,老百姓纷纷把用辽叶包好的粽子投向水里,怕水中的猛兽吃了屈原。为了惊动鱼儿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好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还制造了一种叫“龙舟”的长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赛龙舟。

  一直到现在,咱们依旧过着端午节。端午节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按规定放假一天。现在过端午节不再局限于吃粽子和赛龙舟,有条件的可以去外地旅游,没条件的也可以在家乡郊游。

  至今人们仍没忘记屈原这位“爱国诗人”。咱们一定要继承先辈的志愿,更好的建设咱们的祖国。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在每一年的节日中除了春节,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因为在这一天我不仅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粽子,而且还能亲自动手包一包粽子。

  说到端午节,我先来跟大家讲一讲端午节的来历吧。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因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给皇帝提个意见,皇帝听了,怎么也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很生气,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走到江边,投江入死。人们在这一天,就划着船在河面上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就把包好的粽子一个一个的投进江河里,不让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让鱼虾把粽子吃饱,就不会把屈原的尸体吃掉。所以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有赛龙舟,包粽子的习惯,就延续下来,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

  又是一个端午节,我也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绿豆、肉等做馅,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奶奶告诉我,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经过千辛万苦,我的粽子总算包好了。放到锅里煮的时候,我不停地打开盖子,嘴里还念着“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把家里人逗得哈哈大笑。终于粽子出锅了,我狼吞虎咽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虽然难看,但太好吃了!

  这真是难忘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一日,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上艾叶,有时还要佩戴香囊,在手腕上缠红丝线。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而产生的,这个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端午节的早晨,天还蒙蒙亮,婆婆就已经把包粽子的材料各准备好了。婆婆将粽叶和绳线(水草)放入了锅中蒸了一会儿,晾干了水,糯米等馅料放入清水中浸泡,再倒掉水,放入食用碱,忙活了一会儿,才开始包粽子。只见婆婆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粽叶,熟练地卷成喇叭状,再降一些馅料放入“喇叭”里,最后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绳线系紧,一个四角的粽子就包好了,让我看的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我也跃跃欲试,向婆婆那样包起来,虽然动作很生硬,不是像婆婆那样得心应手,而且包的还不太像,可还是成功了,那粽子支起“耳朵”,还挺神气的呢!

  一个多小时后,粽子就煮熟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打开粽叶大大的咬上一口,粽叶独特的香味与糯米的味道混在一起,真好吃。

  啊!这小小的粽子,包含着屈原的爱国精神,愿这个传统与屈原的这爱国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婆婆的手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一说到端午节,我就想到了白白胖胖的粽子、鸡蛋、鸭蛋等。

  现在我给你介绍一下乡下的端午节吧!比我们过的有意思多了。农历五月初四的下午,许多小伙伴结伴而行去采摘果树叶,而大人们在包粽子,包粽子时是你帮我,我帮你。晚上,小伙伴们把摘好的果树叶用清水泡在脸盆内放在外面,传说,夜深人静时,嫦娥和玉兔会撒下很香的药水,洗后脸上不长杂点,大人们忙着煮粽子,配五色线(五种颜色的线)绑在小孩子的脖子、手脖和脚脖上。有的大人们在选花布做香布袋。

  到了早上,大人和小孩都早早起了床,用果树叶洗完脸后,小孩子们可忙开了,有端雄黄酒走东家窜西家,让每人喝一口去邪压灾的,有的端着粽子鸡蛋送邻居的,有的在比谁的五色线好看,有的在比谁的香布袋香。到了中午,家家都做了好吃的,你给他家端,他给你家端,真是热闹极了。

  小朋友,乡下的端午节你过过吗?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我们穿着老师发的校服,前往一个离学校很近的中西餐厅——富兰城堡。

  第一个环节“端午忆屈原”开始了。大屏幕上面写着“浓浓端午情,悠悠艾草香”。接下来老师介绍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以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主要事迹及主要作品。作品主要是《离骚》、《天问》、《九歌》和《怀沙》等。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栓五色线和给孩子涂雄黄等等。

  然后第二个环节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没有装香料的空香囊袋。红色代表热情,力量和勇气。他它可以增强疫力和吸引力。绿色代表自然之母的颜色,它帮助你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的谨慎细致,朝着你心里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前行。我轻轻下位,把香囊递给了我的妈妈。只见妈妈一大把,一大把地把艾叶放进香囊袋里,直到装满,系上一个蝴蝶结,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系蓝丝带”。我把蓝丝带系在妈妈的左手腕上。蓝丝带代表着感恩、鼓励、关怀和爱。

  第四个环节是“诵经典”。通过大声诵读屈原的作品,我内心真佩服,他真是厉害呀。

  终于到了第五个环节,快乐寻宝。当老师说完开始后,全部的学生都冲了进去。有的像大猩猩,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强盗。四处抢免单券,我找到了一张免单券。带着它去回答问题。问题真简单,问的'是“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我的回答是“五月初五”。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屈原有了更高的认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像屈原一样,爱家爱国,忠贞不二。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五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这个季节留下我的心声,快乐,幸福。心声是迎来一个端午节的兴奋,快乐是我和家人包粽子的情景,幸福是我们一起共享美味的时刻。

  曾听奶奶说端午节有不同的过法,端午节在五月,五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是端午节,听起来到十分新鲜。每年端午节我们都按奶奶说的过,毕竟我们得尊敬长辈,因为上学,至今我只过过一个完整的端午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个端午节都是与平时不同的。

  五月初五,不是最重要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只是插插艾蒿而已。清晨,妈妈早早叫我起床,吃完饭,跟随奶奶去采艾蒿。我与奶奶向山上走去,到了山上,奶奶告诉我:采摘艾蒿要采摘最老的,最绿油的,最大的。听了这话,我终于有个寻找艾蒿的明确目标了。但最后我还是没有找到,被奶奶抢先了,采到了艾蒿就要回家插在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邪、挡妖。

  到了五月十五,就是正式的端午节。我们家要包粽子,留着晚上月亮出来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时,再端出来吃。因为我在家,所以这次包粽子我也要参加。奶奶说买的粽子不好吃,得我们自己包。可我从来没有包过粽子,只好跟着妈妈学,妈妈把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她把两片大小不一的粽叶交叉,从中间窝成漏斗的形状,放入糯米和腌好的猪肉按紧,再把上面的粽叶往下一折,给漏斗盖上盖子,然后一手紧握漏斗和麻线的一头,一手麻利得用麻线把粽子捆得紧紧的。就这样,一个粽子包好了。看着老妈娴熟的动作,我也学了起来,没想到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使劲的一拉麻线,好不容易按紧的粽子竟散了。慢慢的,包的有模有样了,我和妈妈包了许多粽子,就等着进锅。到了晚上,大家都不吃晚饭,就等着可口的粽子来解饿,一边吃粽子一边闲谈。

  五月二十五,就是送端午。就是把吃完的粽子叶扔掉,扔粽叶也没有什么讲究。

  这是我的第一个完整端午节,至今我都记得十分清楚,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今年的端午节,马上快到了,又有我乐呵的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五月五,午端阳,

  家家户户插艾忙。

  把艾插在门外边,

  驱虫辟邪又吉祥。

  这是一首小时经常唱的儿歌,每每到端午节时就想起来,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早上,还没起床,浓浓的艾香便沁满我的心扉。早起买菜的妻今天买了两把艾放在店里,说等会挂在门口,端午节快到了。

  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在农村,很普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喜阴好水繁殖力特强。每年开春后,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黄嫩。由于艾有浓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药味,所以,兔也不闻,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经过,春风春雨的滋润,长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后,都有一米多高。端午节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头,荒草地里,割一大捆回家,挂在大门口。碰到谁家结婚办喜事,浓绿艳活的野艾,衬托着大门两旁的大红喜字,煞是好看。

  过了三、五天,艾已半干后,细心的主妇们把艾取下,放在屋檐下风干,收藏好,早晚能用着的时候,找出来用。药贩来收购时卖点钱花。要是跌打崴脚,用艾泡水烫烫,第二天脚就好了。在那个没有蚊香的年代里,点燃干艾叶,来驱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总能让人甜甜的入梦。

  遥想老家的沟边地头,那一片片,一丛丛,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种,不用浇水,不用喷药,不用施肥,默默无闻的成长,虽没有娇艳的花朵,香甜的果实。但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浓绿随风摇摆的野艾,在田野里,在阳光下,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摇曳在眼前。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时候伟大诗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快乐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今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棕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棕子大赛。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棕子的时候。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唉,怎么样能够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棕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棕子,我觉得我这个心形的棕子很特别。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棕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节既特别又高兴!

【【精品】端午节的作文集锦十篇】相关文章:

【精品】端午节节日的作文十篇12-15

【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十篇09-05

【精品】端午节的传统作文合集十篇12-22

【精品】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合集十篇12-23

【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300字十篇12-23

【精品】端午节的传统作文汇编十篇12-23

【精品】端午节有趣的作文汇总十篇12-23

【精品】端午节的风俗作文锦集十篇12-22

【精品】端午节风俗的作文汇编十篇12-22

【精品】端午节快乐的作文汇编十篇12-22

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