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1-12-2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家乡在壶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飘香;山下绿水环绕,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枇杷树边,有着整齐的红砖绿瓦。一派安静和谐的乡野村落,这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明代状元柯潜的故乡。每年端午节来临,我们便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叶、栀子花等合为“五味草”。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们都争着到山上来,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

  当然妈妈会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据说小孩吃了还不咳嗽呢?而对我们小孩来说我们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长痱子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星期三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起了床,今天的早饭是粽子。粽子是用粽叶把糯米和各式馅料包起来,再用绳子系紧。在粽子里,我最爱吃肉馅的。因为里面的肉是在各种调料中浸泡过的,所以蒸过之后特别好吃。

  早饭吃好后,我们出了门。我看到门上挂了几根艾草,听说那是辟邪除病用的。在路上,我从老奶奶那买到一个漂亮的香袋。这香袋上有彩色的条纹,上面系着一条长长的,漂亮的挂绳。我拿在手上闻了闻,有一股中药的味道。后来我才知道里面放着艾草粉。

  听妈妈说,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是赛龙舟。一条条龙舟,好似水龙一样,在湖面上翻腾起伏。龙舟上的人用力地划着桨,还有人敲着鼓,好像在催龙游得快些。大家你追我赶,奋力向终点划去。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佳节。它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重视它。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蒲菖酒美清尊共。”这首绘声绘色的'《渔家傲》,乃宋代大家欧阳修所作,描绘的正是端午节场景。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浴兰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两千多年来,每逢这个佳节,人们纷纷佩香囊、挂菖蒲、观龙舟等,当然,最紧要的还是包粽子、吃粽子。

  大江南北,甜粽、咸粽,枣粽、豆粽,肉粽、蛋黄粽等等,各种口味、诸般形状的粽子,包裹着新鲜的竹叶、苇叶,散发着美食的清香,慰藉了人们味蕾的同时,也将节日的温馨和甜蜜,一丝丝化进人们的心田。

  这样的端午佳节,既是舌尖上的欢庆,亦是文化上的盛时。如果说那首著名的《渔家傲》,给人以美食美景的直接感观,那么,一首名为《端午》的唐诗,则道出了这个节日的“精神根脉”: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斯人已去,唯余江波。诗人的传奇,却未随时光流淌,消失在浩淼江际。后世的人们,敬仰其德,追思其举,甚至创造出了一个特殊节日,以美食为佐、以赛舟为载,将缅怀之情含在舌尖、铭刻心头、融入传统。千年未绝的大道传承,也赋予了佳节厚重意蕴。

  岁月穿梭,沧海桑田。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自国门打开,西风东渐,异域之节日,如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而今已不为国人陌生,甚至追随者甚众。关于端午节为外国申遗成功的“传闻”,更加深了一些人的忧虑:传统的华夏佳节,是否到了全民保护之时?

  其实,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此忧虑大可不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历观中国的文明史,凡开放者荣,凡闭关者衰,此乃历史的铁律。以大国之自信,对于外来文化,大可不必有狼来了的小心惊恐。君不见,小小的粽子,不也还是国人最爱?美食的形,文化的根,早已深入血脉。

  不过,却也不必妄自菲薄,将传统的精髓,一概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篓。紧要之处,应是珍惜当下,善待文明。端午吉时,从舌尖上品味,留住对美食的念想,尝出文化的滋味,感悟历史的韵味。过节,过节,亦是文化传承的契机。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年小姨都会包许多好吃的。甜的大蜜枣粽子给我们吃,尤其是我跟妈妈最爱吃。还可以跟长辈。妹妹们一起聚在外婆家吃饭,热热闹闹的度过端午节!而今年却没有那么热闹。因为舅舅跟小姨们出去赚钱,姨丈也带着妹妹也出去玩,只有我们一家三口跟外公外婆。显得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为妈妈会包蜜枣粽给我吃,谁知妈妈却在忙着做家务。中午,爸爸煮一桌好饭好菜,叫外公跟外婆过来吃饭,但是没有洋溢着一点儿欢快的气氛!下午,妈妈为不再让节日过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便带我跟外婆一起去外面逛逛。我们去菜市场,却没有看到半个粽叶的影子,去买粽子却没有蜜枣的,我有些失望,妈妈安慰我说:“下次看见有卖蜜枣粽子的决定买给你吃!”听这话我的心情这才好一点。妈妈逛完服装店又带我们去合家福超市去,路途中还给我们买一些好吃的。从超市里出来后,我们已是满载而归。

  回到家,我因为很想舅舅跟小姨,还有四岁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网跟他们一起视频聊天,小姨笑着对我说明年端午节一定包很多的蜜枣粽子给我吃,让我吃个够。虽然今年我们没能在一起过端午节,但是还可以在网上跟他们相见,也是很开心的。舅舅跟小姨还跟我约好,明年端午节一定回来过节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早晨来到学校,苹果老师早已在黑板前泼墨挥毫了,画家小徐也在老师旁边心无旁骛地绘画着。那条龙舟可真是霸气呀!高昂着龙头,蓄势待发。刘老师的行楷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更可爱的是大家集思广益,为粽子君画的肖像,可爱!精致!

  听说,今天刘老师会请几位神秘嘉宾来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会是谁呢?好期待呀!早操课结束,眼尖的我便看到了等候在教室外的几位神秘嘉宾,这几位一看就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老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后,她们陆续踏进教室。为了表示欢迎,我们为嘉宾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一个个“超级粽神”闪亮登场!

  因为坐在最前面,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率先定位资质最深的罗奶奶。丁一拉住她的左手,我拉住她的右手。见到大将降临,我们三组的五个队员终于长舒一口气。罗奶奶首先给我们示范了一个。原先拥有无限脑细胞的我顿时目瞪口呆,天哪,高难度呀!罗奶奶又把动作和细节分析讲解,还手把手地指导。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一个作品居然是个迷你型的,再看看别的同学:心灵手巧的丁一很快就上手了,只见她先把粽叶扎成了一个封闭的漏斗形状,将糯米装入其中,再把粽叶紧紧裹上,系上绳子,一个粽子就这样大功告成了,虽然不是很完美,但已经很不错了。

  粽子君即将踏上“蒸”途。可是老师只准备了四个电饭锅,这么多的粽子,怎么煮。好在有热心的戴妈妈,替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下午戴妈妈把早上带回去的粽子煮熟了,又送了过来。闻着香味四溢的粽子,忍不住口水直流。苹果老师仿佛看穿了我们的心思,下午茶时刻正式开始。领一个,捧在手心,暖暖的,解开绳结,洁白的糯米与翠绿的箬叶相互映衬。我也顾不上斯文,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个下肚,还意犹未尽。舔了舔手上的余味,香!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昨天晚上我写了一篇题为《又闻棕香飘》的短文,放在了散文吧里,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有近500人次的点击,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可能是快到端午节了,朋友们都已开始闻到了棕子的香味了吧。

  端午吃棕子,是我国的重要民俗,在端午节包棕子、吃棕子应该说是非常重要事了。其实,我国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或多或少和“食”有关,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欢度节日是老百姓的情感的集中表达,尤其中国的节日,浓浓的文化中与“食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一种传统节日都有它特定的“食物”,可以说,吃什么“食物”就能知道在过什么个节日;如中秋吃月饼,元宵节包饺子,过年做年糕等等。

  当然,在我们江南,端午节除了吃棕子,还要吃绿豆糕,不过,最普遍的最浓烈的最有人情味的,应该是包棕子、吃棕子了吧,因为棕子家家都要包的,所以每当端午节来临的前两天,去河边掰芦苇叶的妇女,可谓是浩浩荡荡。芦苇叶掰回来之后,水浸清洗,然后就淘糯米、泡红豆等,接着就利用晚上的休闲的时间来包棕子了;一般包棕子都是妇女的活,因为女性心灵手巧,包出来的棕子也是精巧好看,当然小孩子就不分男女了,由于好奇,也来凑热闹,不过,也因碍事,常常被大人们笑着赶走了。女性们常常把对生活的爱、对家人的爱全都包进棕子里,所以吃棕子,其实在享受浓浓的亲情和爱。而绿豆糕之类节日性的食品,基本上是从市场买回来吃,没有多少情感情愫在里面。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不仅在城市,就是在农村,家家包棕子的现象似乎不见了,有好一些人家都是从商场里卖一些现成的棕子回家,来应付一下过节的孩子,来解一下尝吧;这是和我们小时候是不能比的了。记得那时,棕子也不象现在要从市场上去买,村前屋后的水边河岸,到处是芦苇,想掰多少芦苇叶就想掰多少,而且,叶宽色深,味清香幽,没有任何的污染。母亲每年要包很多棕子,烧好的棕子悬挂在一个横竹竿上,长长的一条龙,蔚为壮观。

  现在可能有很多的年轻人不会包棕子了,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遗憾事。我和妻子都是农村出生长大的,尤其是妻子,是包棕子的行家里手,经她手包的棕子,紧实精神,味道也是特别正宗。棕叶之间插不好,棕绳扎得又不紧,烧熟的棕子不仅外观不美观漂亮,而且棕肉还会水沽拉渣的,没什么香味,口感就不怎么样了。我每次包的棕子就是这个样子,结果连我自己都不愿吃自己包的棕子。当然啦,口感是一回事,悠悠地享受生活的情趣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每年当妻子包棕子时,只要我在家,肯定也会包几个,也算是赶一个节味吧。

  如今,吃棕子,也不大赶节时上吃了,一年到头,商店或超市都有现成的卖,而且有各种缓式样的包装、棕肉的味道也多种多样。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吃糯米棕子,尤其是在糯米里加些许的红豆或枣子什么的,虽然做法很简单,但吃起来非常爽口纯净,没有油腻感;也有糯米里什么也不放,这种纯糯米包的棕子,吃起来有原始古朴的感觉,特别有劲道。

  上个星期天,妻子说端午节快到了,让我去菜市场买些棕叶回来,准备包些棕子,尝个鲜。我这时才感到又一个端午到了。提前吃棕子,让节味慢慢地酝酿,待到节日来临的那一天,节味就会浓的如陈年老酒了;倘若吃着棕子,再能看到龙舟竞赛,听着家乡的龙舟调,再能读一读屈原的《离骚》这一杰作,我想这个节日就更加完美了,因为吃棕子、划龙舟的这些端午习俗的由来还是源于纪念屈原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爱国诗人的。

  端午,我们一边在品尝着清香的棕子,同时又在品尝着中华民族的悠久灿烂的文化,这种享受让人特别的惬意啊。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集合6篇12-21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集合10篇12-21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集合8篇12-20

【实用】端午节的作文集合4篇12-19

实用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合十篇12-21

实用的端午节粽子作文集合八篇12-17

实用的端午节传说作文集合9篇12-16

【实用】传统端午节的作文集合六篇12-22

【实用】传统端午节的作文集合5篇12-22

实用的端午节优秀作文集合八篇12-22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 写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