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2021-12-2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

  打我记事起的时候,端午节前夜,母亲会从针线篮子里拿出五颜六色的花线,在昏黄的灯光下,用老家俗称叫“线杆”的纺织工具,把各色花线碾成绳子,叫“花花绳”,老一辈人说这个东西可以趋吉避邪。然后用各色花布,尤其以喜庆的红色为主料,赶针脚、针织、刺绣等复杂的工序,制作成一个个似要活过来的龙、马、羊、鸡等生肖“耍货”,也就是行话“香包”。也有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俗称“五毒”样式的香包。

  在端午节那天,一大早,我还窝在被子里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在不惊扰我熟睡状态,悄然给我在小腿、胳膊四上肢带“花花绳”。等起床后,才把赶夜做好的香包戴在我的脖颈上,然后用从药店买来的各种中草药捣碎、和着各色花瓣碾制而成的香草裹一遍。这时,这些形状各异的“耍货”,嗅起来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这才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香包”。我好奇地问过母亲,母亲的回答我记不大清了,说是戴着这个不仅有提神的功效,而且可以逢凶化吉。现在想来,含有中草药、花瓣的香草,说是提神倒可一信,但逢凶化吉之类不足取信,我依然深深地明了,“逢凶化吉”只是亲人长辈寄予晚辈身处困境可以化难呈祥的一种美好夙愿。

  母亲会拿出自家种的糯米洗干净,盛在一个大盆子里备用。然后在锅里加水,拢起材火,把一大盆子糯米倒进锅里,先用大火煮。等糯米煮成粥的样子,锅里加入蜂蜜、红糖熬成汁,出锅前撒些颜色红润、皮薄肉满的的大枣、花生豆、板栗仁、枸杞,再换成小伙熬成粘糕状,就可以盛盘端上桌。这时,姐姐哥哥们早早围着锅灶还在打转时,母亲会舀一小勺,用嘴吹凉了,总会尽着嘴里吞咽着口水的我先来上一口。

  早饭,就是吃糯米糕。在我们吃的时候,母亲早已找来洗净的玉米叶子、竹叶包着粽子,下午就可以真正的吃粽子了。

  端午这一天,全天吃的几乎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食物。

  吃过早饭出去玩的时候,母亲会拿来雄黄,在我的耳朵外廓里粘一些,可以防蚊虫我只知道端午节不仅我,村子里的小伙伴都会戴这个,出去玩的时候,总会有婶子、叔叔、爷爷奶奶累的长辈把我叫住,一遍一遍翻看着我胸前的一串香包,啧啧不休。我只知道,那是些在说我母亲心灵手巧之类的`好话。

  我大些的时候,家里已经不种植黄糯米了。老家逢端午节,母亲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黄糯米做的粽子,母亲就用自家种的小米四处找邻居家种有糯米的婶子换米吃,或是借一两碗等自家种了秋收后再还给邻家。而且每次都是两碗才换得一碗,借两碗还的时候母亲总会多还一碗,只是为了让我在端午节的时候饱口福。

  等我长大了,每每过端午节,母亲纵然知道我自小喜欢吃黄糯米做的粽子,但不管是换、还是借,都很难再找到我想吃的那种黄糯米的时候,就只好在集市上或粮油店会去买罐装的成品白糯米,买了宽竹叶包粽子给我吃。

  现在,纵然“身在他乡为异客”,也难淡忘年少留在故乡端午节里的童真故事。即使“山一程,水一程”千里之遥的地域,也隔不断端午节吃母亲亲手做的粽子的那一份思念和挂怀。

  而今,又过端午节了,置身西域的,仍旧守住那份传统的习俗,用买来的糯米、大枣、葡萄干,凭借脑海里母亲的身影,做记忆里的粽子。然后静静地咀嚼粽子里每一颗粮食、果品的味道,只是为了坚守祖宗留下来的那一份弥足珍贵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信仰。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2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聪明,才华出众。二十多岁就参与楚国朝政,楚怀王很信任他,尽管朝廷中有些官员想方设法栽赃陷害他,破坏他和楚怀王的关系,但是他公正廉明,直到楚怀王去世。

  后来,楚怀王儿子继位,他年轻气盛,亲信常言,将屈原免职流放。不久楚国一天天衰败,最终被秦国吞灭,屈原憎恨世界浑浊不清,没有光明,非常痛心。于是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江里,当地老百姓直到了,都划船去救他,船在水面上像巨龙一样腾飞,也没能救出屈原,人们听说被水里蛟龙困住,又开始往水中扔五色线扎好的粽子,希望能赶走蛟龙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香味中,陶醉在屈原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地方就有龙舟鼓声;有岸地方就会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罗江边徘徊,他仰望苍天,对当时社会腐败十分不满,他愤怒、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来扞卫正义。当地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里面包着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无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邻右里一样,妈妈便去菜场买包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妈妈先把糯米泡好,把粽叶和红枣洗净,洗好后,再把红枣切碎,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过了一小时,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陀螺形,把拌好糯米用勺子盛在粽叶里,再用灵巧双手左折右叠,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粽子便诞生了。

  开始煮粽子了,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粽子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水中快乐游泳。大约一小时后,满屋飘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嘴吹吹,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露出泛黄米粒,咬一口,满嘴都充满着粽叶清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大枣馅儿。糯米清香与大枣香甜结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在这粽叶飘香节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黄子孙对屈原尊重和对祖国热爱,立志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小公民。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4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重大传统节日吧!端午节,因为正好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所以又称“五五节”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端午节还有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午 ……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各个地方的过节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草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当然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今年端午节我也学了不少技能,在外婆家和妈妈一起学习包粽子,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也学会了包粽子哈哈,还有和外婆去拔了艾草,认识了艾草,拿回家了挂门上。还有奶奶把艾草拿去煮鸡蛋,然后把鸡蛋用一个蛋袋挂我脖子上。奶奶说这是我们老家的习俗。我和小妹妹、丹琪姐姐每个小朋友多有一个蛋袋把蛋挂在胸前,太好玩了。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5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在我们四川把端午节叫端阳。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在端午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老师告诉我们端午节还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如此日本人,韩国人也要隆重过节呢。

  端午节吃什么呢?当然要吃粽子啰。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我知道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被排挤而流放,于是他投汨罗江表示自己的爱国忠心与清白。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老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世每逢端午人们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老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糯米捏成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今年的端午我们家是怎么过的呢,让我来慢慢告诉你。

  一大早,奶奶就叫我一同去采药,她说“这一天百草都是药”因为这一天许多人都把采来的草药捆成一把一把卖给城里人,我和奶奶穿过池塘,走了很远的山路才扯了一些野陈艾,水菖蒲,药味很浓烈。我们要拿回去挂在屋门上晾干,今后熬水沐浴,对蚊叮虫咬止痒驱痱子很有效哟。奶奶还说:“过去还有香炉草,可以用来熬水,大人小孩喝了都去身上的毒气”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科学知识。

  现在,看看我们是怎样包粽子的。我们农村很少去买现成的粽子,要吃得新鲜就要不怕辛苦,自己动手嘛。首先要泡糯米(我们这边也叫酒米)淘洗干净,泡三个小时以上,如果觉得吃起来太黏太腻,也可以加入少量洗干净的饭米一起浸泡,泡好的米似乎真的有一种酒香,实际上,醪糟也是要用酒米的。

  包粽子的粽叶可以用往年晒干的,也可以去采摘一些新叶,粽叶用热水烫过洗净晾干备用,四川人包粽子有白味的,煮好放白糖吃,比较正宗。但也可以包豆沙,腊肉等,甚至有辣味的咸粽子。包粽子有点像我们美术课上老师教的做菱角,酒米不能弄太多,粽绳要捆得松紧合适,以提起来不散为合格。

  好了,将粽子煮熟,捞起来,剪掉粽绳,剥掉粽叶,香喷喷的粽子新鲜出炉了,还冒着热气,这时爸爸要在家就好了,“爸爸,你想吃家乡的粽子吗”今天我一定要给他打个长途电话。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6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粽子时候。

  每到端午节,家乡人们都要包粽子。这个风俗起于何时我也说不清。听大人们说,大约在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屈原爱国诗人,在汨罗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包好粽子投进江里,以防鱼呀什么之类东西把他尸体给吃了。就这样,这个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就成了家乡一种传统习俗。

  包粽子要用箬叶,箬叶长在山上。端午前夕,山里村民们就背着竹筐到山上采摘回来,挑到市场上卖。人们就到市场上把箬叶买回家里。等到端午节前一天就把箬叶拿出来,放到水里浸湿、洗干净,然后把粽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节那天就摆上桌,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粽子,那感觉就像过年一样,热热闹闹,多么有意思。

  说起包粽子,那可是一件最有趣事情。包粽子那天,每家每户都端着个桌子,摆出几张凳子,把洗好箬叶,浸好糯米一起放到院子里。那些村姑村妇们就坐在院子里一边包着粽子,一边聊着天,嘻嘻哈哈,显得多么快活。她们手里拿着一片箬叶,中间对折成一个漏斗形,然后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进折好箬叶里,压紧、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个三角形样,用草席捆好,十个十个为一提,包到百来十几个时候就打住了。这时,她们提着包好粽子回到屋里烧水煮粽子了。

  煮粽子是一件费时工夫。你必须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一边烧水煮。待柴烧完后,你得给它加柴;水烧干了,还要添水,一直等到粽子煮熟为止。这样前后花费时间大约要一两个小时。要是火力不足话,煮上个三五个小时也是常有事。

  粽子形状多种多样,有棱形、四角形、金字塔形,最多还是三角形。粽子不但式样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馅包煮,也有用青豆掺和包煮;有红枣,也有花生米,总之多种多样。粽子里面放些小苏打或硼石之类防腐剂,煮出香味可浓了,吃一口又香又韧,味道好极了。

  我最爱吃粽子。一口气能吃它三五个还不够瘾。妈妈说我是个“粽子宝”,我才不管她说这么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粽了时候。故乡粽子啊,令我多么怀念。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六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5篇12-20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五篇12-20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五篇12-20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锦集7篇12-20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锦集6篇12-19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9篇12-19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锦集九篇12-19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6篇12-19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八篇12-18

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锦集八篇12-18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