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2021-12-2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端午节的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我心中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来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了端午节文化。

  端午节又有“端阳节”、“龙舟节”等二十多个名字,最主要的习俗就是扒龙船,也就是龙舟竞渡。还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放纸鸢、游旱龙、打马球、拴五色线等许多风俗呢!

  今年的端午节我吃了好吃的糯米粽子,还去东区龙子湖观看了一场激烈的龙舟比赛呢。这场比赛真是热闹呀,湖两边彩旗飞舞、人山人海。湖面上一排停着六艘龙舟,船上的运动员们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他们在船头摆好大鼓,一个人站在鼓前,双手挥舞着鼓槌,其他几个人两人一排坐在船身,双手握紧船桨,双脚蹬紧船底。只听一声清脆的枪响,六艘龙舟倏地驶过起点,像离弦的箭一样快速向前。敲鼓声震耳欲聋,呐喊声此起彼伏,身穿红色衣服的红队暂时领先,他们的队员动作整齐,身体一起向后仰,再向前倾。手里的船桨上下翻飞,让我看到他们斗志昂扬。但是黄队紧随其后,气势上一点也不差,仿佛拼尽全力也要赶超红队。我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不由自主地给他们加油助威。我想,这就是民俗的魅力吧!

  我认为端午节是很有意义的节日,它是我们国家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要把这个传统节日继承下去和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连外国人也惊叹不已也!就说说丰富多彩的端午节吧。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仿佛过春节一样,早早的起了床,便做起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来吃,而且下午还要去江边观看每年一次的赛龙舟比赛呢!

  中午,我匆匆忙忙的吃过丰盛的午餐,便飞一样的跑到江边。哇塞!江边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了,真的是人山人海的呢!有的背着小孩;有的端着凳子;有的拿着小的五星红旗;有的手中拿着无数的气球;有的;我深怕自己看不见,就挤到了最前面。江边早以停着九条漂亮精致的龙船,每艘龙船上面都坐着身着鲜艳服装的赛手和锣鼓手,他们有快乐队,有前进队,有小康队,突然,一声枪响,大家开始了激烈的龙舟比赛。你看:快乐队和前进队都并驾齐驱的划在了最前面,不一会儿,小康队像箭一样的冲了上来,他们的手法整齐,指挥有序,们的掌声。加油声。呐喊声。尖叫声响遍了整个河岸,传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使全国人民都在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欢呼!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康队取得了第一名,人们欢呼的叫了起来,高兴的跳了起来,五彩缤纷的气球飘向了的蓝蓝的天空!

  啊!这真是美好快乐的一天,更是丰富多彩的一天!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塞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的哦!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人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举行一些隆重的仪式,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官,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辅助君王治理国家,时时刻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当时,秦、楚两个国家发生战争,昏庸的楚王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听信奸臣的谗言陷害屈原。最后,楚军大败,楚国灭亡了。正直贤良的屈原宁死不屈,纵身跳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们害怕江中的龙鳖鱼虾咬屈原的尸体,于是包好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吃饱后不咬屈原;有的地方还划龙舟,惊动水中的鱼虾水怪,让它们向四处游散,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还有的地方往水里倒雄黄酒,好让水怪晕倒,也是为了保护屈原……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这也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像一个灿烂无比的瑰宝,根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又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4

  端午节,我来到教室,我问老师:“今天干什么?”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做香包。”听到老师这么安排今天的课,我心里乐开了花。

  到了教室,我们开始做香包。我心想:做香包肯定很简单,可没想到,真正动起来,却这么难。

  按照老师示范的样子,我左手捏针右手执线。我穿线时,一会线高了,一会线又偏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把线穿好了。穿完线又打结,我想着奶奶平时打结的样子,可试了一遍又一遍,结始终打不好。没办法,我让老师帮我打结。线在老师手上那么听话,打结只是食指稍转的事儿,没一点问题呀!哎,不是我笨,就是老师太聪明!

  开始缝了,天哪!看着简单的缝布,到我手里也困难重重了,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真不知该从哪边下手。犹豫半天,咬牙开始缝了。心想:缝失败就失败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错误中改正,才能做得更好。开解着自己,开始动手了。有了大不了失败的准备,缝起来也没那么难了,一会就缝好了。虽针脚歪七扭八,但我也欣喜不已。缝好了之后,我请老师帮我装进香料。再把口缝上,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看着自己动手做的香包,我心里美美哒!这真是一节有趣的作文课啊!导师点评:超级长的作文!有近五百字呢!文章叙述有序,语言生动、俏皮,心理活动丰富,动作描写细致、准确,生动再现了课堂缝制香包的过程。杨砾铭,你是班里进步快的孩子之一。从开学初,面对作文题目抓耳挠腮、无话可说到现在提笔洋洋洒洒,生动、俏皮的文章,不用老师再立于身旁逐句引导,进步很大。继续加油!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不知怎的,这会儿坐在案椅上隔着玻璃窗向外看去,不见雨影,惟有雨声。没有廊桥听雨那般如羯鼓阵阵,也没有檐下垂雨,雨花飞溅,亦点亦线的淅沥淋漓。

  尤记去年的端午已是在夏至之后,那时的雨连着断断续续下了近有一周。岁月匆匆流转不停,而对端午的印象——细雨垂帘,粽叶飘香,仿佛千古依旧。

  雨,在这几天一如既往地一直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雨点滴落在混黄的江面上,泛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一个浪花过后,江水呜咽着向北而去。远处的山,无语地眺望着远方,千百年了,孤独的任凭着风雨侵蚀。

  这雨也好像格外的浪漫,哗啦啦从一大片阔叶箬竹上滑越而过,带着那一抹竹的清香,又一股脑的撞进了艾草里,惹了一身的艾香,便扑腾的在空气里打滚,最后看见人来了,挤似的钻进心房里,沁人心脾。

  包裹那端午粽子的竹叶,用了这端午的雨洗过也是格外的清香,还未熬煮便已散发诱人竹香,另人食指大动,恨不得就生吃了。小时候,我格外爱吃粽子,拨开被水煮的微微有些带黄的粽叶,看着里面白白亮亮犹如水晶一般的粽子,香滑但绝不腻口,感受着每一粒糯米粘住的竹叶的清香,慢慢的随着轻咬散发开来,便是满口清香,满身清香,满室清香。端午节后的几日,我便从来不吃饭,就着端午时节的雨,我要把粽子吃个饱,饱到年后还能嗝出粽子的清香来。

  青青艾草,幽幽粽香。纠结着我的思绪,我不知如何去解释,我在这里只有遐想。端午节的雨,可是,雨,住了。几杆修竹上仍然缀满斑斑的泪痕。身旁的浩浩江水载着袅袅而落的竹叶,日夜兼程地赶向浩淼的归宿。我诧异,为何要如此不辞辛劳的赶路?问风,风不语;问草,它说难道你没有听见——山麓间悠扬的笛声已经吹响。

  流水畔相思的音符在浪花上跳跃,那是对诗人的深情呼唤。召唤着一种文化的回归,一个节日的回归。她不就是一种传承,一个民族的见证吗?我的曾祖,我的爷爷,我的父母,还有我将来的子女,我的孙辈……都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地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吃着粽子,划着龙舟,挂着艾草,大人么则拿着雄黄酒推杯置盏,小孩则配着香囊奔跑于田垄阡陌。为了这一个期待,在一个又一个的转身后,岁月苍老了昔日的红颜,但手中的诗篇穿越历史的甬道再次浮现在我眼前,感觉仍是那么滚烫那么撞击人的胸怀。

  透过诗篇,我伫立凝望,那满池碧波涌动的云梦,鸥鹭为之绝响,烟云共水天一色。风欲来,雷欲来。天幕的另一端,云中那华丽的龙车急促而来。顾盼间,灿烂的光芒让群山为之颤抖。叹息中,虽有痴心但无力将前尘往事挽起。车转逝即过,装着千古诗人的悠悠情怀又将回到梦中的宫殿,带着追求,带着誓言,奔向遥远的天际。

  回首,长长的叹息声已不再可闻。江面上,渔歌打断了我的思绪。在飘渺的歌声中,世间的善恶在这里都已淡然,满是钓者的闲适。聆听良久,突然感觉这怡人的歌声中,竟有几许忧思隐于其中,浑浊的江水还能将布满灰尘的帽冠洗净?浑浊的江水还能将已是满身的疲惫洗去?在醒、醉之间,我无言以对。缄默中,渔舟唱晚,暮色将至。遥望着日渐上涨的江水,冥冥中祭奠的人们早已蕴足力量与信心……

  鼓声悦耳,龙舟竞发。当年嗜血的斧钺刀枪,早已埋进了厚厚的黄土,落寞与伤神此时如一柄锋利的短刃慢慢剖开赤子的肌肤,让点点乡愁一滴滴地滴落下来,溅起江河万丈波澜。

  一片苇叶,青而变黄,如何也包裹不住千年的敬重。糯米的粘度让不老的传说,凝结成坚牢的记忆。诗人纵身一跃的美丽弧线,划过历史的天空。从此,汨罗江没有停止过呜咽,为诗人汩汩流淌。所有这个被称为端午的日子,便成了华夏一年一度朝圣的图腾,而那用江畔苇叶捆扎的粽子,衍生为我们民族咀嚼经年的精神贡品……崎岖的路上,一个婀娜身影在婆娑树叶下依旧那么曼妙,璀璨的新衣在迷蒙烟雨中散发着兰草迷人的芳香。

  端午节的雨,滴落千古的弦音。耳边鼓声歇,有的`只是粽子飘香,笑语嘻声。

  我,释卷。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将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陷煮得香喷喷,就可以开工了。先将长长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糯米与粳米,包出棱角。然后将陷放在米里,与在一起揉匀,最后将箬叶包着粽子做成四角形状。

  这包粽子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时候,总是

将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时间总是特别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甜蜜。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端阳到,一年的时间一晃就这样过来了,岁月的脚步总是那样匆匆又匆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却是沿着各自不同的轨道在运行,有的人来了而有的人却走了,事物的变化也常常出人意料之外,顺心顺意的这日子就过的快点,人生不如意者就会渡日如年,不论是前者或后者,都要遵循时光的轨迹,走过自己人生的每一天。

  端午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传统而有意义的纪念节日,它是因着古代诗人屈原而延袭至今,虽说若干年过去了,这个节日却早已成为中国每年一度的惯节,不仅在形势上,且在原有的物质和气氛上也远远超越了它本来的意义。就拿粽子来说,原是一个纪念形式的象征,现在却被商家炒的价格居高不下,前两天跟女儿去家乐福买粽子,好多个品种价格不一,最昂贵的竟然达到几百块一盒,最便宜的也在十五元左右,而那些便宜的粽子每袋只装了不到十个,且体积又小,估计一斤米都没用到,可想而知这中间的利润有多可观。贵的咱买不起,就买了两袋便宜的,也算给商家小小的出点血,没想到女儿的公司第二天又发了一盒,昨天朋友又送我一些,这个端午节也算小小的丰收了,看着这些粽子,心里只有一个转念,如果沈阳有汨罗江,我一定会前往,去祭拜一下那位投江而去的古诗人,他不但给今天的商家有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更让中国的公民有了吃粽子的这个念想。

  南方的端午会有赛龙舟的壮观场面,不知在北方又有何举动,直到今天也没见动静,只看到超市里买粽子的人排着长龙在付款,看到这样的阵势,心里不由发出些许感叹,期望把古人传下来的这个节日,能够不奢华地传扬下去,以至后人还能真正了解到这个节日的原本意义。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从前,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当时楚国危机重重,因为屈原一向受楚国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为楚王出谋划策。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状,楚王信以为真,把屈原赶出了楚国。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跳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几片薄薄的枣子,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胸口的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香气迷人。

  端午节真是个有趣的节日!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8篇】相关文章: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六篇12-20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7篇12-19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九篇12-19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5篇12-18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七篇12-19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锦6篇12-21

【推荐】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锦五篇12-18

端午节描写粽子的作文12-20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6篇12-21

【热门】描写端午节的作文集合6篇12-21

端午节快乐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快乐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