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2021-12-2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日。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粽子庆祝这个节日。

  妈妈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看见一个个粽子都是用绿色叶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样子。我脱掉她们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来了。哦,好香啊!

  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

  很软很香!里面还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就问一旁的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说,古时候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罗江。人们为了打捞他,又怕大鱼吃掉他,就向江里面洒下很多粽子,又用龙舟似的小船去竞相打捞。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约定成俗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

  听完爸爸的讲诉。我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了。原来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啊!

  今年的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2

  端午的脚步悄然走近。早晨,一踏进厨房,一种箬叶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由想起糯米那黏软绵长的口感。我的馋虫立刻被勾起来了。

  “妈妈,你是不是包粽子了?”

  “我哪会啊!这是你外婆裹好了,给我们寄过来的。”

  外婆做的粽子,我最爱吃了。此时岂能再多加等待?我立马从锅中捞出一个个头最大的粽子宝宝,三下两下剥去粽叶就吃起来。动作虽急,却不舍得囫囵吞枣。先对着它轻轻吹了两口气,又小心翼翼咬下一个角,开始心满意足地品尝起来。

  粽子对我来说,有种特殊的意义。三年前那个端午,外婆一大清早就在厨房忙碌起来,我看在一遍遍地清洗着如芭蕉扇一般大的叶子,一脸不解,开口问道:“外婆,这是什么啊?”外婆乐呵呵地告诉我:“那就是包粽子的叶子。”一听这话,睡眼朦胧的我登时清醒了,拉着外婆的衣角恳求道:“我也要包粽子!”外婆笑着答应了。只见她熟练地将叶子卷成漏斗形,装进米,再放各种馅,最后用绳子一裹,胖鼓鼓的粽子就成型了,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我跃跃欲试,却发现根本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

  “怎么这么难!”我感到十分气愤,嘟起嘴到一旁生起闷气来。外婆把我搂到怀里安慰道:“宁宁,没事的,第一次包就是这样的。”最后,在外婆的手把手教导下,我包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鲜肉粽。此后,外婆成了我心中最厉害的人。

  这份独特的记忆让我的心突然变得柔软,回味嘴里粽子的余香,眼眶不禁有些发热。好想念啊!远在家乡的外婆,你还好吗?我多想再和你一起过端午!

  每一年,我都买好了彩绳,可外婆又要到何时,才能来帮我编手链呢?

  还记得那个宁静的午后,慈祥的外婆坐在阳台上,几根彩线在手中飞快穿梭,来来回回。阳光照在她的身上,他眯着眼,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消受莫大的欢愉。而小小的我趴在她的腿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眼里满是渴望。半小时过去,她打上了最后一个结,大功告成。我迫不及待地将手伸过去,吵着要戴上。那串五彩手链在白嫩的小手上熠熠生辉,也装饰了我们的笑。光阴如梭,曾经合适的手链渐渐嫌小,却成了我最珍贵收藏。

  记忆穿过岁月而来,时光在一年年的粽香中轮回,时光从一根根细线中穿过,时光从一个个端午中走过……一切都没变,只是外婆不在身边。我唯有静默独坐,回忆端午那些事儿。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3

  端午节到了,家家都飘出粽子香味。节日味道随着粽子清香沁入肺腑。试想,在当今快节奏生活中,如果没有了粽子,还真很难找到其他属于这个古老传统节日特征。沈从文《端午日》里那样丰富多彩民风民俗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也一点点消失在时代步伐中。可那些多姿多彩节日习俗,总是让人怀念。我也总会在这个传统佳节之际不由梦回童年,一遍遍在心里回味儿时过端午情景。

  老家在苏北一个偏僻乡村。每年端午,都已是农村“大忙”季节。家里人多劳少,农忙时候,我都是算是主劳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专门在家里忙家务。记得那时爸爸会一大清早就到镇上称点肉,买点鱼放在家里。平时吃不上这些,也只有过节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我则早早起床,忙活好其他家务,就提着篮子,去田间地头采集各种野草回来留着下午烧水洗澡,说用端午这天百草烧水洗澡可以保整个夏天身体健康,不生皮肤病。那时在农村老家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习俗之一。百草当中最重要是艾草和菖蒲,当然还有河边金银花,田头薄荷草等,我把各种野草采回来,放在我家那口八张锅里,把锅里放满了水,再在锅里放些鸡蛋和蒜头(有时蒜头是放在灶膛里烤),这些都是必须得有,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然后就开始烧,一直把水烧开。烧开水,是青绿色,水烧开了,鸡蛋也煮熟了,蒜头也煮烂了。蒜头我们不稀罕,我们稀罕是煮鸡蛋。我们姐弟几个最起码可以一个人分到一个鸡蛋,因为平时鸡蛋都要省下来卖钱补贴家用,只有端午这天才能吃到煮鸡蛋。那时我们总是把圆滚滚热乎乎鸡蛋捧在手里把玩,舍不得吃。鸡蛋壳也沾染上了青绿色,看起来更加诱人,闻起来除了蛋香还有清香。那时我们经常是把鸡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剖开鸡蛋壳,慢慢把鸡蛋吃掉。水烧开以后,捞出里面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木桶里,待温了后洗澡。把弟妹们洗好澡以后,还得给他们系上丝绒线。那时端午时候,镇上到处都是卖丝绒线,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因为在老家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洗完澡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要系上这些绒线,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晚上相会搭建七彩桥。

  说实在,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些习俗是怎么由来,也没有听村上老人讲过。只知道那时家家都这么做。而且我一直奇怪是那时每年端午我们村上竟没有人包粽子,但家家却都热热闹闹。即使是农村最忙时候,也冲淡不了节日气氛。下傍晚总是看到几乎所有孩子都洗干干净净,手里都拿着煮鸡蛋,脖颈上系着五颜六色丝绒线,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我是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端午是纪念屈原节日。以前我对这方面知识了解完全是空白。因为家乡河流少,所以所谓赛龙船等这些与水有关传统习俗我们那里都是没有。

  时隔十几年,那些儿时节日习俗,也在老家逐渐消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如过节,节日气氛也淡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找不到那些曾经用来烧水野草踪迹了。只是不知道,孩子们现在不系丝线,牛郎织女没有喜鹊搭建七彩桥,他们怎么相会呢?哦,忘了,现在老家,连喜鹊也很难见到了。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4

  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绿,漫山遍野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樱桃,小巧玲珑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粽子,粽子中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口感令人陶醉。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鱼吃掉他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

  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香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淡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礼盒;打着七彩八飘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无限爱。

  “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与友。”牵着亲人手围坐一桌感受端午滋味,凝神品味节日气息。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5

  端午节到了,又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在那一天,我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前几天就告诉我包上了粽子,我心想,回到家看看粽子是咋包的,还要和奶奶学包粽子呢。

  到了中午,奶奶说:“咱们出去包粽子吧。”我说:“好!好!”说完,我和奶奶就出去包粽子了。刚开始包的时候,我总是包不好,有个粽子包了好几次还是包不好,我说:“太难了!太难了!我怎么也包不好,奶奶快来帮帮我吧。”奶奶说:“好,我教教你,可是你要认真看。”我说: “好,这次我可要认真学。”不一会儿的功夫,我包了好几个,看着越来越包的漂亮了,奶奶看了看说:“包的真不错,真棒!”

  粽子包完了,奶奶放蒸笼里,又把它们一个个蒸熟。一拿开盖子就能闻见一股香味来,奶奶拿了一个给我吃,放到嘴里又香又甜,真是好吃极了。奶奶说:“回去的时侯多带点。”我说:“太好了!太好了!”今天可真昙太高兴了,希望每天都能吃粽子呢。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6

  端午节来了,我和爸爸妈妈怀着开心又激动的心情,去我思念已久的外公和外婆家。

  我们带着象棋、IPAD和礼物,在半夜10点去的外公外婆家,因为老爸下班迟,到了外公家,外公要上夜班,就没有陪我们,但外婆可是一直陪我们到凌晨1点钟。

  外婆烧了一大桌美味又可口,香甜又漂亮的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大家狼吞虎咽地吃着,不时冒上一句:“真好吃,”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吃完饭了,我和外婆在床上聊天,聊了好长时间还想继续聊,不过太迟了,我们就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外公也回来了,我们一家开开心心的吃饺子。吃完,我和外公两个下象棋,外公实在太强了,我一局都没有赢,外公还让了我一个车一个马,我也没有赢,但在最后一局,我打败了外公,我兴奋不已。

  到了午饭时间,菜还是那么香那么美。我们吃完饭要走了,可我还不想这么走,但是要回家了,我们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这就是我的端午,快乐的一天。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7

  阳光轻轻的洒落在窗帘上,透过纱纱的帘子照耀进我的卧室。

  睡意朦胧的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突然一下坐起了身子在笔袋里翻出了我的宝贝——五彩绳!端午节的帷幕从此拉开。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着艾草,给孩子系上五彩绳,提前为孩子包好粽子,还有些人家会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去赛龙舟……

  清晨的太阳似乎有些娇羞,躲在云朵后面探头探脑的。来到饭桌前,看着深绿色的粽叶包裹着的粽子,闻着阵阵飘香的粽子和奶奶一大清早特地准备的用艾草水煮过的鸡蛋,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尖萦绕。我的妈妈在厨房里忙进忙出的,虽然开着窗,清凉的微风悄悄拂过我的妈妈的脸颊但是豆粒般的汗珠仍旧是一滴一滴的顺着我的妈妈的脸颊滑下。我抽了一张餐巾纸,小心翼翼的给我的妈妈擦拭脸上的汗珠。一瞬间,童年的无数回忆在脑海中重现,那些尘封的回忆在眼前浮现。我的妈妈从小为我忙到大,每年的端午我的妈妈都会提前好几天准备好五彩绳、粽子、艾草,端午那天的清晨我的妈妈总是宁愿自己一大清早的离开被窝起来忙活也不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

  看着我的妈妈脸上的汗水,泪水不禁浸湿了我的眼眶。等了好久,终于等到我的妈妈去上班啦!

  我开始捣鼓,寻找家里的绳子,最好是能找到颜色鲜艳的。费尽千辛万苦,历经重重磨难,我找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好想根本就不会做啊,不过没有我可以学嘛。时间滴滴答答的流逝,我猛地抬头竟然已经十点半了!苦心人天不负,在万般努力下我成功啦!虽然卖相不好看。

  暮色开始四合,天空披上了暗色的纱衣,我的妈妈回来了。我悄悄地背着手走到我的妈妈身边,推着我的妈妈让她坐下,而我则蹲下让我的妈妈伸出手默默地给她系上属于她的五彩绳。我的妈妈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或许她从未想过她的女儿会给她系上五彩绳。

  端午节到了,往年都是我的妈妈为我系上五彩绳,都是我的妈妈给我带来温暖的祝福;今年我来给我的妈妈系上五彩绳,换作我来给我的妈妈送去祝福。一根五彩绳把我和我的妈妈紧紧地系上,一根五彩绳延续了我心中的那点祝福!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8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节日的牵挂与思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花刚开过,一片片翠绿毫不吝啬的随处蔓延,越描越浓。不经意间,悠悠飘来一缕淡淡的馨香,耸眉贪婪地吸允,好熟悉的粽叶清香。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令人浮想联翩。

  今年的端午节我来到了乡下的姥姥家在放假的那一天晚上我到了姥姥家她正在包粽子,妈妈和我也来帮忙姥姥说包粽子首先要有箬叶,箬叶到册上采的才新鲜,可这里没有,只好去街上买。街边有好多好多箬叶,在我的眼里,它们长的都一样,绿色的,长长的叶子,可是包粽子得新鲜的箬叶才好,我经过精挑细选,才选好了要包粽子的.箬叶,箬叶买回家后,还得用剪子剪去箬叶的两端,放在水里泡个一天半会儿的才能包!有了箬叶还不行,还得有糯米和馅料,馅料妈妈买的是肉。

  肉买好米买好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姥姥”这阵东风了!姥姥包粽子前,当然要先把糯米搅匀,再依次放下一勺盐,两勺酱油,两勺味精,接着才可以包,姥姥把箬叶折成三角形,留下一个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馅儿,接着又添满,再将箬叶包在糯米上用线一绑,就形成了一个枕头形,我看姥姥做了许久,做得糯米没了,馅米空了才停下来,停下来后,我望着一个个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姥姥快点蒸几个,可姥姥说,一时半会儿也蒸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是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是姥姥一定要我先出去玩会儿,我只得依依不舍的离开。过了一会儿,我怀着满腔喜悦回家了,早说垂沫流了“三尺”的我飞一般的跑回家了一到门前就闻到了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马上跑到厨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盘中正冒着香气和热气的粽子,也不管烫,随手抓起一个,还真烫,我一下子把粽子扬到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又抛到那只手,一下子又那只手挠挠,便把它放在碗里,用小刀将粽子切开,一下子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我馋的一下子禁咬了一口,回味无穷!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会变,也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的流传下去,越来越盛……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9

  端午节准备到了,满大街都是粽子飘香的味道。那么端午节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端午节是纪念一个人的。这个人叫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眼看自己的国家灭亡了,伤心过度,就来到汨罗江边,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投江自杀。人们听说屈原投江了,都跑到江边,往江水里仍许多粽子,以免江里的鱼把屈原的尸体给吃了。

  因为这一天是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我听大人们说本来端午节国家不放假的,但是可恶的韩国居然说是他们的节日,所以说端午节放假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哦。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0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真高兴,因为我们不但可以放三天假,还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和五毒饼呢!

  我看书上说,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和端五节。我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还有的地方要赛龙舟。端午节也是“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都会打扫卫生,门上挂艾枝,这主要是为了杀细菌预防传染病呢!

  同学们要问,为什么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呢?那我就来给大家说说吧:那是在很久以前的战国时,楚国和秦国为争夺天下,整天打仗。屈原是楚国人,他热爱楚国,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情,很受楚王的信任。后来屈原受坏人的陷害,楚王轻信谣言,就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和爱国心的屈原特别伤心,他写出了《离骚》、《天向》等诗篇,得到了老百姓的尊重。后来,楚国彻底败了,不听屈原劝告的楚王也做俘虏死了。失去祖国的屈原痛心极了,就投江自杀了。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流者泪呼唤屈原的名字,日夜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怕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鱼,还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的尸体免遭伤害。屈原投江的日子是五月初五,所以,以后每到这一天,老百姓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黄酒,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看了屈原的故事,我从内心特别尊敬屈原,我觉得我们学生更应该去热爱我们的祖国,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团结!

【【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十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编十篇

2.【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锦集十篇

3.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汇总十篇

4.【精华】端午节由来的作文汇总十篇

5.【精华】端午节龙舟的作文汇总十篇

6.【精华】端午节有趣的作文汇总十篇

7.【精华】端午节趣事的作文汇总十篇

8.【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总十篇

9.【精华】端午节我喜欢作文汇总十篇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有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