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2021-12-2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吃粽子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1

  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包粽子往江里扔的习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哈哈!在这儿由我来告诉你吧!那就得从屈原说起了,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他是国王的一名大夫。屈原虽然忠实楚怀王,但却受其他人的排挤。楚怀王逝世后又因倾囊王听信谗言而将屈原流放到汨罗江边。屈原苦苦想到,我反正也不能为国家和百姓造福,那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便投江自尽了,那天正是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百姓们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后,十分痛苦。他们发动了很多人坐在船上在江边打捞屈原,一连打捞了很多天,最终还是没有打捞到屈原。所以百姓们为了纪念对屈原的思念之情,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就要包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少吃一点,大部分都要扔到江里去,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体。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就成了一种传统。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为什么吃粽子,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都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几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罗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几千年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而且粽子其实就是糯米为主的食物,糯米的吃法很多的,为什么要用叶子包起来呢?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有很多种传说,下面小编带您看一下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另一种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的粽子,其实在以前是竹筒装起来的。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有记载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但是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由来,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2

  今年的端午节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3

  今天是端五节,妈妈给我买粽子,爸爸问:“他知道今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说:“不知道。”爸爸告诉我,伟大的诗人屈原抱石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让鱼吃了,就向江里丢食物。后来人们纷纷仿效,怕食物被龙吃了,就用树叶包着,最后就成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4

  一天,我一大早起来,就看到妈妈在专心致志地包粽子。“难道是端午节到了?”我心里很纳闷。

  我查了查日历,果然是农历五月初五。妈妈告诉我,端午节可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消灭、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源自上古先民择端阳“飞龙在天”吉日祭祀龙祖,其起源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哇!”我不禁赞叹着。

  眨眼间,粽子就煮好了。我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一缕缕清香便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我沾着白糖,一口咬下去,香甜软糯,美味极了!不过,妈妈告诉我:“做粽子可不简单呢,首先要把糯米淘洗一下,因为要包的是五豆粽,所以还要再放入红豆、黑豆、绿豆、黄豆还有花生,淘洗之后加水浸泡。过一会儿再清洗粽叶,才可以包。”说着,妈妈又继续包起了粽子。只见她把粽叶摊开,将杂粮放进去,利索地按压了一会儿,再用剩余的粽叶缠绕起来,包成一个菱形,在封口处点缀一个大红枣,然后封口,用红线系好,才丢进锅里煮。唉,原来包个粽子这么难啊!

  吃完粽子,我又很好奇,端午节的习俗到底从何而来?上网一查,原来是为了纪念楚国的一个大臣。他叫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一并抗击秦国。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楚国快要灭亡了,空有一腔抱负的屈原在汩罗江跳江自杀。他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每逢端午那天,人们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梦到了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的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了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给吃了。”老人问:“那怎样才不会被它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粽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会抢了。”

  第二年端午节,人们照做了,向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端午节过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送来的食物,我吃到了,可大多数还是被鱼虾鳖蟹给吃了。”屈原还告诉老人,如果开着龙船就不会这样了。于是,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便会去江上划龙舟。

  吃香喷喷的粽子,开开心心地赛龙舟,就是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5

  深绿色的外衣,雪白的糯米,在加上五彩缤纷的腰带,就凑成了那香甜可口的各种各样的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多,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还有菱形的……我用鼻子闻了闻,啊!一股香甜可口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真香啊!

  解开那五彩缤纷的.的腰带,露出了雪白的糯米,就像一群小娃娃抱成一团,在地上打滚。粽子的馅儿很多,有香肠的,有蜜枣的,还有肉的……。我最喜欢吃蜜枣的,因为蜜枣的很甜,我咬了一口露出了一颗大红枣,像一个小娃娃睡在雪白的床单上,床下还有一个绿色的摇篮,摇啊摇,摇啊摇……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啊!

  粽子不仅香甜可口、美味诱人,还营养丰富呢!听大人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20xx多年前,屈原劝国王,可国王不听,屈原不想看见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就跳江自杀。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于是人们就把粽子往江里扔,给鱼虾吃。

  我爱吃粽子,吃粽子时我常常在想,一定要做一个像屈原一样爱国的人。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6

  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外观漂亮、色泽诱人、味道鲜美。而且还是包含着对一位伟大诗人的怀念。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楚怀王对屈原的爱国主张不予采纳,还听信别人对屈原的栽赃陷害,导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后楚国被占领,满怀忧愤的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了。人们崇敬他、怀念他,纷纷将米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江中,作为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后来这一天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啦。

  妈妈说,粽子不仅是美食,还要让我学习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7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每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到乡下去和爷爷奶奶过端午节,到了乡下那里的天蓝蓝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艺,首先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再准备好糯米、红豆、枣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块用酱油等材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一瞬间,奶奶手脚很麻利,三五下就把一篮子粽子弄好了。然后,再把它们放到锅里煮熟。

  这时,我就专门盯着锅,没多长时间,从锅里飘出一阵阵清香,这股袅袅升起的热气浓香扑鼻,啊!我已经忍不住流口水了,打开锅,拿了一个来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烫到嘴了,爷爷看着我这样着急的吃着粽子,笑着说不要着急慢点吃,可是,我怎么不着急呢?那么好吃的粽子。看来我的馋嘴还没变呢?

  记得有一次,也是端午节。奶奶照样也做了很多的粽子,我和弟弟比赛吃粽子,那粽子滚烫滚烫的根本没法吃,但为了好吃的粽子,为了赢,我豁出去了,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两根烤焦的火腿长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很悠闲的唱起歌来了,这下可把我气坏了,我看了看篮子里的粽子只有一个了,我拿着最后一个粽子慢慢的吃,这时弟弟看看装粽子的篮子,啊!粽子已经吃完了,哈哈!胜负已定。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8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呢?

  专家日前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长安有专门制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裹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间,就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现代粽子以浙江嘉兴最负盛名。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民俗专家介绍,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不但盛行不废,而且流传到日本、和越南等国。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9

  去年吃粽子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可是今年吃粽子的季节还没到。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吃粽子,本来我还想:现在不是吃粽子的季节,家里应该没有粽子的吧?我把我想要吃粽子的 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冰箱里还有好几个粽子呢,等会儿把粽子也热一热做早餐的一部分,太好了,我的美梦成真 了!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 篇10

  前几天,我过了一个开心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被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个:如端阳节、龙舟节、屈原日、女儿节等等。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包粽子和划龙舟是普遍习俗,不同的地方还有挂菖蒲、喝雄黄酒、放风筝等习俗。端午节有一个来历,就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尽。百姓们怕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就把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最常见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品种有很多,有肉粽、白粽、蜜枣粽、蛋黄粽等等,我最喜欢吃的粽子是肉粽。你们没想到吧,我妈妈也会包粽子。妈妈先把糯米和咸肉混在一起,再倒点酱油,放点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妈妈拿起两片长长的粽叶,弄成一个圆锥形,把糯米填进椎体里面,再用绳子捆紧。妈妈说,在这时候要注意一点,米不能装得太满,不然煮的时候会撑破的。妈妈用这种方法快速包了两大锅粽子,直接放在高压锅里煮。没过多久,粽香和肉香飘荡开来,我仿佛身处粽子的世界里,不停地咽口水。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剥开粽叶,咬伤=上一大口。粽子又香又糯,美味无比,邻居们都被这香味吸引过来了。

  端午节不光是玩耍、品尝美食,其实更需要的是家人团聚,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十篇】相关文章:

1.【实用】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十篇

2.【热门】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10篇

3.【推荐】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八篇

4.精选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7篇

5.【精品】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七篇

6.实用的端午节吃粽子作文锦集五篇

7.关于吃粽子端午节作文汇编十篇

8.关于端午节吃粽子作文汇总十篇

9.【热门】端午节吃粽子作文十篇

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300字 写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