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端午节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1
“宝贝,起床了!宝贝,起床了!”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轻轻地唤醒,迷迷糊糊中,妈妈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了五彩丝线。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起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向江边走去。
江边的空气清新宜人,我用双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觉眼睛一下子特别明亮,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江北公园,只见一条长长的条幅上写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讷首届艺术节,两条充满氢气的金色巨龙在江面盘旋,准备参加龙舟比赛的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随时准备出发。
只听“呯”的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船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出,岸边上的呐喊声,助威声,加油声,龙船上的锣鼓声,响声震天,使得船员们拼尽全劲奋力向前划。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凝重,汗水从头上止不住地留下来。赛龙舟的场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激烈的龙舟表演,欣赏着江边的宜人风景,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源于屈原的故事: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结果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0xx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来源]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传统习俗。每当五月初五,妈妈都会包许多粽子,让我们大饱口福。妈妈包的粽子特别香,一端上桌,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和爸爸还有哥哥便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吃饱誓不罢休。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佩戴着香囊,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端午节里,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如今,端午节已被国家定为法定节日,希望我国民俗风情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3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为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喝雄黄酒。端午节又称: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今天的端午节,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粽子的样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比如: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
吃粽子:在五月初五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4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但是我们不用去纠结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因为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爱国的精神的传承。
端午节最有意思的还是划龙舟,包粽子,记得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妈妈总说:“包粽子是不能换手,手也不可以移动,否则糯米就漏出来了,绑绳子的时候不能太松。”关于粽子度来历,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而划龙舟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在屈原故里,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竞渡,而且对夺标尤为重视,“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夺标归来,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
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体现出了祖先们对自然的崇敬。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重五节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是也有例外,例如东吴(即黄河以南一带)一带的端午节则是为了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还有一些地区是为了纪念曹娥。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例如赛龙舟,本是因为得到屈原自尽的消息以后,人们纷纷去打捞,演变而来。还有吃粽子,是因为在打捞后,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遗体,于是百姓们用粽叶(粽叶一般常用芦苇叶)包米,投入大江,是想着让鱼鲛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此外,还有悬艾叶蒿草,熏苍术、白芷,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还有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喝雄黄酒。
20xx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个被列入非遗的节日。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6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8
说起我家过这个端午节呀,我还真是感慨万分啊!实属让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我的家乡没有江河湖水来划龙舟,不过每逢端午,还是可以看到人家门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闻到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阵阵粽子的香味。
按理说,我家过端午也没啥区,别可就是有些与众不同。众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实也无太大区别。还不就是过个端午节!只是我家的气氛不对头。
人家过端午,都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可我家却是硝烟弥漫,分成两派,年年都要斗上两回合,才肯罢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传说在屈原投江时,人们因为捞不上屈原的尸体,所以用栋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罗江以祭祀屈原,不让江里的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从这以后,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如今的粽子在讲究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下,不论是造型还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这粽子馅儿上。
爸妈喜欢吃糯米粽、蚕豆粽;而我和弟弟则喜欢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妈妈在包粽子的时候总是以种种理由来反对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妈,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吗?”
“包那两种粽子多麻烦!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妈我哇!肉粽又油腻腻的,多吃对身体健康无益。还是糯米粽和蚕豆粽比较好!”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们两姐弟就是喜欢吃这两样嘛!难道您连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应吗?”
“那好啊,你们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现在我没空!”
“包就包,谁怕谁!”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和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我们中国真是当之无愧的文明古国,一个端午节都有如此深厚的意义。
【【推荐】传统端午节的作文集合九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