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2021-12-1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节日的牵挂与思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花刚开过,一片片翠绿毫不吝啬的随处蔓延,越描越浓。不经意间,悠悠飘来一缕淡淡的馨香,耸眉贪婪地吸允,好熟悉的粽叶清香。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令人浮想联翩。

  今年的端午节我来到了乡下的姥姥家在放假的那一天晚上我到了姥姥家她正在包粽子,妈妈和我也来帮忙姥姥说包粽子首先要有箬叶,箬叶到册上采的才新鲜,可这里没有,只好去街上买。街边有好多好多箬叶,在我的眼里,它们长的都一样,绿色的,长长的叶子,可是包粽子得新鲜的箬叶才好,我经过精挑细选,才选好了要包粽子的箬叶,箬叶买回家后,还得用剪子剪去箬叶的两端,放在水里泡个一天半会儿的才能包!有了箬叶还不行,还得有糯米和馅料,馅料妈妈买的是肉。

  肉买好米买好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姥姥”这阵东风了!姥姥包粽子前,当然要先把糯米搅匀,再依次放下一勺盐,两勺酱油,两勺味精,接着才可以包,姥姥把箬叶折成三角形,留下一个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馅儿,然后又添满,再将箬叶包在糯米上用线一绑,就形成了一个枕头形,我看姥姥做了许久,做得糯米没了,馅米空了才停下来,停下来后,我望着一个个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姥姥快点蒸几个,可姥姥说,一时半会儿也蒸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是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姥姥一定要我先出去玩会儿,我只得依依不舍的离开。过了一会儿,我怀着满腔喜悦回家了,早说垂沫流了“三尺”的我飞一般的跑回家了一到门前就闻到了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马上跑到厨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盘中正冒着香气和热气的粽子,也不管烫,随手抓起一个,还真烫,我一下子把粽子扬到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又抛到那只手,一下子又那只手挠挠,便把它放在碗里,用小刀将粽子切开,一下子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我馋的一下子禁咬了一口,回味无穷!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会变,也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的流传下去,越来越盛……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2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我宁肯跳进江水中去,葬身在鱼肚里,哪能使自己洁白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灰尘?)

  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也有另一种故事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是春秋时代楚国人,楚平王杀了他的父亲,他怒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完成霸业,并攻陷楚国,把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挖了出来,鞭打了三百下,以报杀父之仇。但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十分专横,不但不听伍子胥“联齐抗越”之计,反而听信谗

  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还在五月五日把伍子胥的尸体扔到了钱塘江中。从此,江浙一带的百姓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各种祭祀伍子胥的活动,这也就成为后来端午节种种风俗的起源。

  这些故事,世世代代在两岸民间广泛流传,使端午节带上了一种悲壮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3

  为什么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要举行端午节?为什么端午节会有这么多习俗?比如:赛龙舟,端午食粽,挂艾草等等……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

  故事与楚国大夫屈原有关,当时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秦王继位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约他去武关,两国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信,思前想后,惴惴不安。大夫屈原认为,不应该去,楚国已被秦国欺负也不止一次了。这次,肯定同样不怀好意,去了,会中圈套;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一个劲劝楚王去,楚王只好动身了。

  楚怀王来到武关后,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被秦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让楚国大臣拿土地赎人。大臣们拒绝割让土地,并将太子立为新国君,楚怀王受苦一年多,逃出来没多久,又被抓了。最后,连气带病死在了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辱而死,心里十分不平,屈原更是愤怒,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士,为国家和楚怀王报仇雪耻。可没想到,屈原被小人子兰、靳尚等人陷害了,天天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坏话。此后,屈原革了职,被逐放。

  屈原极其愤怒,他经常在汨罗江一带游走,唱着悲愤的歌。那附近的老百姓知道他是忠臣,很同情他。有一天,屈原在江边碰到了一个渔夫。渔夫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渔夫不以为然地说:“既然别人都是浑浊的,您何必自命清高,既然别人都喝醉了,您为何不同去喝那一碗浑酒?”屈原反驳道:“我听人说过,刚洗过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服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中,葬身鱼肚,也不能让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一身脏。”说完,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自杀了。乡亲们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怎么也找不到。乡亲们很难过,面对江面想把竹筒里的米饭撒下去,以免江中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百姓都划着小船,用竹筒盛了米饭撒到水里去祭祀屈原。渐渐地,盛着米饭的筒子被改为粽子,划小船改成了塞龙舟,一直世代相传,就演变成今天的端午节。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香味中,陶醉在屈原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地方就有龙舟鼓声;有岸地方就会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罗江边徘徊,他仰望苍天,对当时社会腐败十分不满,他愤怒、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来扞卫正义。当地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里面包着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无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邻右里一样,妈妈便去菜场买包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妈妈先把糯米泡好,把粽叶和红枣洗净,洗好后,再把红枣切碎,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过了一小时,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陀螺形,把拌好糯米用勺子盛在粽叶里,再用灵巧双手左折右叠,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粽子便诞生了。

  开始煮粽子了,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粽子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水中快乐游泳。大约一小时后,满屋飘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嘴吹吹,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露出泛黄米粒,咬一口,满嘴都充满着粽叶清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大枣馅儿。糯米清香与大枣香甜结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在这粽叶飘香节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黄子孙对屈原尊重和对祖国热爱,立志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小公民。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5

  阳光轻轻的洒落在窗帘上,透过纱纱的帘子照耀进我的卧室。

  睡意朦胧的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突然一下坐起了身子在笔袋里翻出了我的宝贝——五彩绳!端午节的帷幕从此拉开。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着艾草,给孩子系上五彩绳,提前为孩子包好粽子,还有些人家会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去赛龙舟……

  清晨的太阳似乎有些娇羞,躲在云朵后面探头探脑的。来到饭桌前,看着深绿色的粽叶包裹着的粽子,闻着阵阵飘香的粽子和奶奶一大清早特地准备的用艾草水煮过的鸡蛋,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尖萦绕。妈妈在厨房里忙进忙出的,虽然开着窗,清凉的微风悄悄拂过妈妈的脸颊但是豆粒般的汗珠仍旧是一滴一滴的顺着妈妈的脸颊滑下。我抽了一张餐巾纸,小心翼翼的给妈妈擦拭脸上的汗珠。一瞬间,童年的无数回忆在脑海中重现,那些尘封的回忆在眼前浮现。妈妈从小为我忙到大,每年的端午妈妈都会提前好几天准备好五彩绳、粽子、艾草,端午那天的清晨妈妈总是宁愿自己一大清早的离开被窝起来忙活也不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

  看着妈妈脸上的汗水,泪水不禁浸湿了我的眼眶。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妈妈去上班啦!

  我开始捣鼓,寻找家里的绳子,最好是能找到颜色鲜艳的。费尽千辛万苦,历经重重磨难,我找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好想根本就不会做啊,不过没有我可以学嘛。时间滴滴答答的流逝,我猛地抬头竟然已经十点半了!苦心人天不负,在万般努力下我成功啦!虽然卖相不好看。

  暮色开始四合,天空披上了暗色的纱衣,妈妈回来了。我悄悄地背着手走到妈妈身边,推着妈妈让她坐下,而我则蹲下让妈妈伸出手默默地给她系上属于她的五彩绳。妈妈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或许她从未想过她的女儿会给她系上五彩绳。

  端午节到了,往年都是妈妈为我系上五彩绳,都是妈妈给我带来温暖的祝福;今年我来给妈妈系上五彩绳,换作我来给妈妈送去祝福。一根五彩绳把我和妈妈紧紧地系上,一根五彩绳延续了我心中的那点祝福!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我们都知道,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有一个恶魔,叫艾米丽,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吃小孩!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总来村子里索要小孩,如果不给,那么嘿嘿嘿,这个村子就要倒霉了!洪涝啊、旱灾啊、台风啊,应有尽有,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村子里特伯利家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养育了四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围坐在炉火前讲故事。不巧,这天晚上,恶魔艾米丽敲响了这家的门。爸爸特伯利惊得心砰砰跳,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抉择:是送出去一个孩子,还是把孩子们都藏起来?哎,怎么能藏住呢?只能是引火上身,最后全村都倒霉!于是经过苦苦的挣扎之后,他决定将最小的儿子送出去。

  就在送出孩子之后,他整个人就变了,不吃不喝,不哭不笑!故事?早就随着他的心一起死了!哀莫大于心死!在经历了内心的不断拷问后,他决定出走,去寻找自己的孩子。他知道艾米丽就住在村子东面的大山上,那山高耸巍峨,看上去很陡峭,而且荆棘丛生,没有一个人敢攀上那座山,然而特伯利顾不了那么多,手脚划出血了,衣服被荆棘勾破了,双腿肿胀得像两条大面包……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他只要自己的儿子!

  就在见到艾米丽的那一刻,他全部的悔恨、痛苦终于倾泻出来,他左手操起树枝,右手抓着一大把野花,准备开战!然而,就在他挥舞手中的树枝和花束准备冲锋的时候,艾米丽却自动败下阵来逃走了!最终他找回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艾米丽为什么不战而逃呢?原来是他最害怕五颜六色的东西,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帮助了特伯利。从此以后,特伯利就发明了“五彩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7

  端午节快到了,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吧!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被古人成为端阳节、重五节。

  他是一个被后人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屈原,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听说后,纷纷涌到江边打捞屈原的遗体,用叶子裹上稻米投到江里,希望江里的鱼虾不要吃屈原的遗体。

  在这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叶,以此来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儿歌,让我带着大家去试听其中的一首吧: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怎么样?好听吧?

  今天大家知道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一定很开心吧?让我们一起去生活中慢慢发现吧?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永远健康!

【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合集七篇

2.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七篇

3.关于开心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4.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合集八篇

5.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合集8篇

6.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合集7篇

7.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合集6篇

8.关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300字合集九篇

9.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合集七篇

端午节有趣的作文 端午节的来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