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记事作文

2021-12-1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记事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1

  端午节的习俗大致有吃粽子、赛龙舟、桂香袋、饮雄黄酒、用雄黄蘸酒洒在额头上画王字、接女归宁(这一天出嫁的女子都要回娘家),采百草、插艾蒲、系五彩线……各地往往不一。

  “端阳节碌忙人,剥粽蘸糖当早茶。苋菜落油和片粉,面筑捣蒜拌黄瓜”。每当端午来临人们便芬芬包粽子,赛龙舟喝米酒、插艾蒲、系五彩线,这便是我们郧县人民的风俗。

  包粽子

  包粽子喽,包粽子喽,我兴奋的叫着,可老妈不让我包,气也,气也。就凭着我这三寸不烂之舌不到两分钟就把老妈说的无言以对了。(不是吹的)老妈让包了,我又不会包,又想放弃,莫不包上一两个怎能体现端午日的气氛呢?恒心突起坚持要包上一两个,左手拿着一片竹叶,右手拿起大勺,怎么包呢?要不偷偷窥探一下OK!悄悄瞄两眼“Mygod,真简单,偶会了”。再次拿到竹叶感到轻轻折叠成一个三角形,拿起大勺,挖上一勺糯米,倒入竹叶中,再放上枣、花生、葡萄干,包好用线扎好放入锅里渚一渚,经过一夜的沸腾,一个个香喷喷的大粽子便出现在眼前,一闻,哇,真香,“口水直流三千尺,不及粽子让我吃”。好诗,好诗,我在心中暗的想着,莫不尝上一两个大粽子怎么对得起我的劳动成果。嗯,好吃。

  赛龙舟

  “赛龙舟,嘿咻……”听那不是“龙头”在叫吗(带头),看五条长七、八米的龙船在江面上飞奔、腾舞,一条比一条勇猛,船长可坐12至18个桨水,一个带头的,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手持一支短浆,随着鼓声缓促为节拍,拼命的向前划去。(我爸是桨手;三爹是带头的)带头人员双手左右挥动大声呼喊到:“划龙船”,桨员人也跟着喊到:“嘿咻”,再加上岸上人山人海的观众,可想而知呐喊助威声音有多大。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介绍我们郧县的端午日了。你把你们的端午日也跟我来分享下吧!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2

  端午节是非常热闹的节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节日。这不,端午节还没到,节日的气氛就出来了。街上很多老人都有竹竿支了一个摊。在竹竿上挂了许多的香包、花花线、有的还把雄黄一瓶一瓶的拿出来,香包的花样很多:有的像玉手拿寿桃,有的像老虎头,有的就是一个小包包。我最喜欢南瓜花了。有些人在过端午节时就像水煮鱼似的过个面,他们并不知道过端午节是为了什么,

  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当然也不知他一个人,还有孝女曹娥和伍子胥的。以前是一二三四五的五,后来慢慢变成中午的午了,端午的端意思是无端,开头的意思。

  我刚才提过端午要带香包花花线之类的,为什么呢?因为传说在端午的早上有“五毒”虫之类的东西要出来,怕它咬人。所以才用香包里一种特殊的香气来把毒虫熏死。带花花线是因为这种五彩线绕起来的花色可以迷惑虫子的眼睛,就咬不到你了。

  洒雄黄酒有一个小故事。以前的人睡觉好睡在地上,尤其是夏天那样会被虫咬的,正巧有个人喝晕了不小心打翻了雄黄酒的罐子,雄黄酒就洒了他一身,虫子就没咬他,后来,他也弄明白是为什么了,哦,原来是这雄黄酒的缘故,再后来就有了这个习俗。

  怎么样,现在更了解端午节了吧!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3

  不到农历五月初五这里已显得别样的热闹,端午的气息弥漫着,窗外有铿锵有力的鼓声,闻声而探出头来,只见那满河的五彩的龙舟。小时候,在家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河,但是却不曾游玩,因为奶奶总是说河里有种想猫的动物,它会将那在河边贪玩的孩子托下水去,那时人小听了也害怕,也就这样被哄骗了。但是每年端午,只要听到那激昂的鼓声,我总会偷偷的去河边,挤着人流,探头张望些什么,也总是能瞧见那两只龙舟相互间比赛的样子,或也跟着人们一同欢呼,那时又并不知道为什么也就跟着他们欢呼了,而这种场面,听着那鼓声已成为我的童年最快乐的时间。

  可以说我们一家人都是龙舟迷了,老到爷爷的爷爷,小到我只有7岁的小弟弟,只要哪有龙舟声起,必有一人会跑到窗前,启窗而观赛的。我的爷爷也曾是村里龙舟队的一名鼓者,五六十岁时他仍下龙舟打鼓,每次一和别的龙舟比赛,他总是打得很起劲,那鼓槌抡得很高,已锤使那鼓面震动,发出别样的激情,每逢比赛,舟员们都听鼓令,鼓声一响,船桨一齐插入水中,那一舟一蹿一蹿,就像一只正在水中游动的蜈蚣,爷爷打鼓也特别投入,连他自己都同龙舟在蹿动在跳……

  我记得那时,爷爷总会从村里拿来几只船桨,因为我喜欢龙舟,而那时龙舟只有男孩子才可以接触到,而女孩子是不可以接触的,在家乡的风俗里女孩子是不可以在桥上看龙舟的说是当龙舟过桥时要晦气的。所以每天夕阳在山,龙舟都归家时,家中的我早已准备好在陆地上的龙舟赛了。我那时4、5岁家中用得却是高凳,我就和表哥、表姐就把高凳翻转过来,凳脚朝上,就像那板凳摔了个大跤四脚朝天的样子。我们都坐在两凳脚间,把两只凳脚作为龙舟高高翘起的两头,手握船桨,嘴里念着那龙舟特有的鼓声的节奏,脸上显出那卖力的样子,也前扑后仰的样子,显得滑稽可笑。却满含有童真和童趣,而这就是我小时候关于龙舟的快乐的端午。现在,仰面回想也别有一番甜蜜与快乐!

  而今的端午,鼓声齐响,每天下午,年近八十的爷爷都要到河边,带着摄像机亲自拍下每一只龙舟,每一段赛龙舟的故事。有时他要架着自己的单车和龙舟一同都,有时,一天他都要骑车去好几个村。

  家乡的端午每年都有赛龙舟比赛,在端午节来临前一个月,就都开始了训练。今年也显得特别热闹,小时候听着这一声声的鼓声,每一年我都在长大,十四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抡笔写下了我的感受,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的山山水水,属于家乡的风土人情,故乡——总是有一种散不开的浓浓的母亲的味道!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4

  知道父亲的生日是端午节,应该很久了。多年来,一直没有张罗过给他庆祝回生日。昔时每逢祖父生日,家人和姑姑等亲朋便小小聚下。祖父去世,望九之年的祖母生日就成了大家聚合的日子。有高堂在上,父亲不愿考虑自己,可逢女儿或其他孙儿的生日,他总惦着。

  记得小时候,逢农历六月初九,不是祖母准备就是母亲操心,我总能享受到煮鸡蛋和特制的环型烙饼待遇。渐长,外出求学或工作,如果错过那日,过后长辈们还要唠叨一番,说专门准备了生日的美味,我却没有回来。

  今年端午节,陽历是6月8日,正值高考。刚刚过去的5.12震灾,影响巨大,对我心灵的震撼也非比寻常。我写了不少诗文抒写我的激昂与感伤。端午临近,我在主持的文学论坛发起了端午节笔会征文,我的应征诗歌是:

  想起屈原

  我是你两千年后的虔诚子裔

  不仅仅节日来临

  才深深地想你

  两天后是父亲的生日

  ——感谢父亲的降生

  与你的纪念日默契

  父亲托母亲捎来粽子

  我知道

  你也在时空的彼端

  和我致意

  想念屈原

  于是想抚一摸国家的伤痛

  于是负载起民族的忧患

  我孱弱的肩头

  柔似汨罗

  你跃上我的肩

  沉入我的心

  从此昂扬的龙舟有了故事

  我的生命里

  满是关于你的述说……

  诗歌写毕,蓦然发现,自己浓重的文学情怀,和端午节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渊源。赐我以血脉和精魂的,除了父亲,还有那位两千多年前在父亲降生日投江的诗人屈原。不是攀龙附凤的牵强,昨天的历史不能复制,一如我今天的人生选择定然要向明天延续。

  和妻女偕行返乡,定制的蛋糕一路颠簸,包装有些走形。进村,妻小心翼翼地捧行,在家门口,遇伛偻着背从北边过来的父亲。母亲闻声出来,接过蛋糕,一家人欢欢和和进家。

  院里小狗黑黑,被链着,束缚了它的过于热烈的欢迎。与小妹同龄的椿树系祖父手植,树荫正好满满佑蔽了小院。祖母勉力从小屋挪出,尽管听力不济,但她慈爱的目光努力在家人的身影上摩娑。祖母近来说话少用气力,声音微弱。我尽量调皮地和老人家说些趣话,逗出她满脸的笑意。她的应答声无论怎么调动,依然全无了幼年饭时,在街巷喊着我-乳-名回家的嘹亮。

  父亲一旁静静地坐着,一抽一烟。在茶几上,我带回的生日蛋糕默默注视着温馨的场景:耄耋之年的祖母,过了花甲的父亲,在这个个特殊的日子,母子相守。晚辈精心的祝福,在小女的喧嚷里,多了喜庆。她急切地要取蛋糕上的阿尔卑斯棒一棒糖,怕别人抢。

  午饭是母亲赶着做出的韭菜包子,味道一如记忆里的鲜美。临行,母亲又让带上些粽子。告别时,和祖母相拥,父亲去摊晒麦子没有回来。归途忽然想起忘了叮嘱母亲,蛋糕不宜久放,天热。

  有生以来的四十年,我第一次给父亲过了个有蛋糕的生日,可患糖尿病的他已并不能多吃。心间默想:有人以纪念屈原的缘故而提议端午节为诗人节,我这个不能算作诗人的儿子,宁愿奉端午节为我一生最隆重的节日——父亲节!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坐落于一个小山村,离城市有60多里地呢?虽然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大型的活动,不过也别有一番情趣,想知道吗?let’s go。

  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和爷爷拿着镰刀、镐头和筐向山上走去,忽然,我有一个问题想问爷爷想问爷爷,就对爷爷说“爷爷,端午节是怎么由来的啊!”爷爷听了就对我说:“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屈原投江’的故事”。那什么是“屈原投江”啊?我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爷爷给我讲了这个故事。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臣,由于他的主张遭到了贵族公子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边疆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百姓流离失所,心如刀割。于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在江上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好的饭团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老医师拿出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中,想药昏江里的蛟龙水兽,以免伤到屈大夫。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问着说着,我们来到了山上,我和爷爷割了一些“艾蒿”放在了筐里,爷爷又用搞头刨了一些“庞峰”、“荷连头”,把泥土抖净,去掉叶子,也放进筐里了。抠了一会,筐快满了,天也亮了起来,我和爷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到了家里,爸爸也已经剪了一些柳条回来了,我们又拿出一些“葫芦”,把“葫芦”绑在柳条和艾蒿上,然后挂在了大门、屋檐上、牛圈上、猪圈上、玉米楼上等地方,我一看这么多的“葫芦”啊!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纸的、塑料的各式各样,漂亮极了。

  然后,奶奶把艾蒿拿出一把,捡干净,放进脸盆里,倒进热水,过了一会,盆里的水慢慢的“绿”了起来,一股清香弥漫在屋子里。我用这水洗干净了脸和手。妈妈在我的手腕和脚腕上系上“五彩绳”,又给我戴上了一个“香囊”,它是用朱砂、雄黄、香药,在外包以绒布做成的,再用五彩丝线扣成索,各种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清香四溢,并能驱除蚊虫。

  最后,奶奶又拿出煮鸡蛋让我吃,并说是什么“初一”的,小孩子吃了肚子不疼的。

  我们虽然没有“赛龙舟”的壮阔场面,没有那里的你追我赶的气势。但是,我们这样的小山村也有我们自己的习俗,也有对先人的思念。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6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大街上热热闹闹的;有的到亲戚家串门,有的买了一大袋粽子,还有的商家在包粽子。好快乐的场景!

  当然,我们家也有必不可少的东西——粽子。现在去超市,还有卖粽叶的呢,牛!

  过节真快乐,虽然我不喜欢吃粽子,但我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7

  一个绰影,踽行着,束光地冷笑,自问。嗖风,吹扯起衣襟。憎心地翕磨唇口,摆举一手,捶拍着脯胸,一手握抓住利剑,仰头渺眺。猛住地抽拔开剑筒,指令苍穹,烁烙着碧光的眼睛,勾盯住,闪杀着紫黑的眸色。跌撞踏尘,吼笑着,憾心的呐叫,叹问穹空!

  沦灭了,无数莹白的尸骨与枯紫的血脂。

  混浊了,楚邦,任曾秦人的侵踏。

  焚化,一方雀跃的毒火,片连了,亮点着。

  屈公,酌味倦国邦的萧落,仇恨――长浩的秦军,戳碎了寂淡的夜空。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汨江,寂岑了古昔呐喊,淌着雨泪,几泛水漪,独情。屈公的自沉,朽腐了,苦醉的楚辞。纵落,扶把灵魂跌沉,一腔离骚别绪,涂共着肢身,泛浸汨水的涤洗。去了,一曾烙情。章卷的竹筒,消改不了昔夕的历史,栖落眷故的泪水。

  回怀汨水,荡漾开辛酸的楚词,渔舟,扶捞不起,赤骨血肉。戳淡了冗郁的灵魂。忠魂的腥气,残留在鱼唇嘴口。尖齿的利牙,嚼噬着,哀丽的诗章。

  拂檫干,青竹叶上,干涩的露汁。诀淌的水朵,填湿了,点花的糯米。

  抑不住――潜溢的唾津,咬食着古韵的米团。抹消,数数线道。竹丝,冗心地缠执,捆束,楚章的伤痕。

  悼祭,今彼。

  惟有集摘,片叶,包扎昔尘的伤口。

【实用的端午节记事作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记事优秀作文

2.实用的端午节记事作文集锦五篇

3.实用的端午节记事作文集锦7篇

4.快乐的端午节800字作文记事

5.精选端午节记事作文集合七篇

6.关于端午节记事作文集合七篇

7.有关端午节记事作文合集五篇

8.【实用】寒假记事作文四篇

9.【实用】寒假记事作文4篇

端午节叙事作文 端午节的传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