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2021-12-0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风俗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1

  竹笋顽强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摇摇身子,来凑热闹,顺便带给我们一些竹笋叶,好像在喊叫:“快来咯!多么嫩的叶子呀!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

  农历五月是一个灿烂的春天,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乐乎,拿起小篮和大伙蹦蹦跳跳来到河边,就动起手,别看我们小,但打芦苇叶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赛似的,抢着打。不一会儿,我们的篮子里就装得汇成商学院的,一眼望去芦苇像被拔去新衣裳。芦苇打好了,我们又来到竹林,竹笋已经长成青竹,身上的叶子也落了下来,我们捡在青竹旁边的落下来的叶子。但我们不会去掰那些新的没有落下来的竹笋叶。因为下面的竹子还没长好,拔去之后,下面的竹子就会坏掉的。

  收获汇成商学院的我们就高兴得回家了。妈妈把芦苇叶和竹叶煮了一下再捞出来,把糯米泡好,准备好腊肉和红枣。要开始包了,把三四张芦苇叶放在一张竹叶中重叠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脚动起来,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后,香味四溢,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就想笑,但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我们把自己的粽子拿着四处跑和别人交换着吃。

  我们的家乡的端午节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就是这么热闹。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2

  端午节就快到了,我来到奶奶家。爷爷奶奶都忙开了,整天在忙里忙外,也不知道他们累不累。

  爷爷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五样东西呢?它们是:艾草、菖蒲、龙船花、石榴花、蒜花。爷爷不到一天就采购到了。啊,让我找十天半个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实就因为我没有见过,所以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爷爷说要休息一下。奶奶也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带回了粽叶、肉、蚕豆、糯米。我猜奶奶是包我的最爱——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觉,突然蹦了出来,把奶奶吓了一跳。

  粽子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就好了,我吃了好几个粽子,令我回味无穷。我还要吃,奶奶不许我吃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去了。

  在出去的时候。无意发现爷爷在插五端,我说:“爷爷,你插这个叫无端的东西,要干什么呀?”爷爷说:“不干什么,听说这个可以避鬼神呢?”爸爸笑了起来:“你别乱说话了,不要让她笑掉大门牙。”“爷爷,原来你是骗我的,我不理你了。”我无话可说。“谁说的,这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爷爷生气了。

  爸爸把我拉进房间里,说:“你别和爷爷吵了,其实那就是驱赶小虫用的啦!”我好像有那么一点没变了,慢吞吞地说:“哦!” 第二天早晨奶奶给我戴五色线,我说:“难看死了,像什么东西呀?”奶奶说:“别乱说,这是长命缕,能保你长命百岁的。”我哑口无言。

  原来端午节有这么多的风俗,我才知道呢。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3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是没有什么很特别的风俗的,也是那几样,吃粽子,插艾草,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吃饭罢了。唯一一个让我觉得有些特别的是,在端午节那天每个孩子手上都要带上五色的绳子——五色缕。

  五色缕,说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种色彩明艳的丝线编成的绳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着避免灾祸的意思。这都是老一辈然传下来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从那一辈传下来的了,仿佛是自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的。

  而且这五色缕还有一个讲究,就是摘下的时候一定要在雨天,还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时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绳子的质量实在是太差,花花绿绿的颜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个会活动的调色盘。洗来洗去的让我就的分外的烦,干脆就找了个没人的时候,解了下来,扔在了垃圾箱里。

  就在我以为平安无事,可以解除警报的时候,它败露了——我的外婆发现了;她将我拉到客厅里狠狠教训了一顿,那神态仿佛是我犯下了什么十恶不赦、不可饶恕的罪过。瞬间,一种“都是我的错”的感觉油然而生。最后,外婆又编了一条五色缕小心翼翼的给我戴在了手腕上。并一再嘱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来,平时是万万不能解下的!

  后来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将五色缕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里,有带一身的病痛和灾难带走的含义。绳子顺流而下,灾难也会随波而逝,在今后的一年里就会过的幸福安康。

  现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节时,妈妈也会挑五条颜色鲜亮的绳子编成五色缕,只是她早已不记得当年的编法,只是随便撮一撮,应应景,在过节时讨个好兆头罢了。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4

  今年的端午节快要到了,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民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妈妈说:“端午节还要吃五黄,有黄瓜、黄鱼……,门上要插艾草,驱蚊、辟邪。”这天我在临安白水涧快快乐乐的过了一天。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5

  端午节有很多的风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风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接着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接着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接着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风俗将古老又悠久的风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篇6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几天,妇女们便成群结队的去采箬叶,采回来的箬叶洗净后,平整地铺在竹篾上,待晒干后,整整齐齐的收起,用细白线将其捆成一叠叠,一部分自己家用来包粽子,另一部分则拿到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包粽子,淘糯米,备馅料,各家都有自家独特的馅,有火腿,有红豆,有红糖,有花生,琳琅满目。包粽子一般都是妇女来包,因为妇女心灵手巧,包出来的粽子也就精巧,小孩子好奇,总喜欢来凑个热闹,插上一手,不过常常因为笨手笨脚,被妇女嬉笑着驱赶开,孩子们又嘻嘻哈哈地去打闹。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家庭会在家门前,挂上艾草,祈求平安,但最重要的还是吃粽子,前一天包好的粽子被连成一串放入沸水滚滚的锅中,小孩子嗅着香味而来,揭开锅盖,向里边望,大人此时就走过来,把小孩子拉到身边坐下,让他们慢慢等,小孩子总待不住,迫不及待地去看。

  在城市,吃粽子依旧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些家庭包粽子却不属于其中。城里人直接到超市买包好的粽子,只用煮就可以完事。吃粽子也只是解一下馋,应付一下高高兴兴过节的小孩子。但煮的过程依旧让人期待,嗅着香味,坐在电脑前垂涎三尺,眼珠盯着屏幕,心却早已飞到锅中去了。

  一片粽叶,宽大墨绿,味道清幽,在外婆手中被卷成圆锥形,圆锥形的尖底不能漏,再盛入已经与火腿拌匀的糯米,一片墨绿的粽叶包住红白馅料,封好圆锥形的底,最后用棕榈叶一圈又一圈扎紧。一个有四个小角的尖头粽子就包好了。一片片粽叶在外婆手中翻飞,糯米馅争先恐后地跳人叶中,棕榈叶飞快奔跑着,外婆如变戏法般变出一个又一个的粽子。我把五个粽子划为一家,连成一串,放入沸水翻腾的锅中。然后坐在旁边,听着水的咕嘟声,嗅着粽叶的扑鼻清香,闭上眼睛,唾津潜溢,飞流直下三千尺。

  我最喜爱的粽子馅还是纯糯米。用剪刀剪去棕榈叶,剥开粽叶,香气四溢,忍不住大大地咬一口,咬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糯米的爽滑和弹牙。要是再沾上蜂蜜就更完美了,满口香甜。

  端午节,粽子情结。

【关于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合集6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合集9篇

2.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八篇

3.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十篇

4.端午节的风俗的作文合集15篇

5.端午节的风俗的作文

6.【精选】端午节风俗的作文合集10篇

7.有关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九篇

8.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10篇

9.【精选】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合集五篇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