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2021-12-0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味道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1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传统的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简棕”。其来已久,花样繁多。有碱水粽,还有糯米粽,两种粽子味道鲜美、口味不同。这次端午节,我们家做的就是糯米粽,我先取两至三片粽叶折成小漏头的形状,填入少许糯米,加上蜜枣,再用糯米填满粽子,折出有棱有角的三角形,最后用棉线绑紧,减去多余的叶子就大功告成了!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甜糯的粽子,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每逢端午节,妈妈总会煮两个鸡蛋,从中间剥开,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艾叶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物,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味道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各种形状,玲珑可爱。香囊的香气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扔入江中,有些人还拿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熏苍术也是端午节传统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熏苍术的祝福,都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继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清香的艾叶、传奇的雄黄、神奇的熏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2

  要问我端午的味道是什么,我还真有点说不清,因为在心里,端午的味道既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又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还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端午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节日,每年离端午节还有很远我就开始数着日子盼望了。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与往昔不同,因为在外地求学离家较远,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过端午节。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原本以为这是件很悲伤的事,可没想到却是如此快乐。

  端午节这天,天上还闪着星星、还亮着月亮呢,我就被几个室友吵醒了:“快起来啊,我们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我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温暖的被窝,再之后便是一阵忙乱。十分钟之后,我们各自整理好了衣装,迈开了豪爽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进军。哇!端午的味道,充满了激情。

  平常来过不知多少次的后山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远,终于到了。我们几个互相打气后向山顶攀去,由于刚刚下过小雨,所以没登多高我们裤管都被打湿了。“啊!艾蒿。”顺着声音望去,嘿!别说,还真有哇,我们一窝蜂似的涌过去,开始疯采,边采边在嘴里嘟囔着:“希望考试顺利,祝愿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满载欢喜。

  大家一边说笑一边采艾蒿,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堆。我们手中握着艾蒿束,头上戴着艾蒿环,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学校。刚坐到位子上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啊!是妈妈。妈妈看到我说:“吃过饭了吗?想不想吃粽子啊?来,把粽子拿过去和同学们解解馋吧!”呀!不听妈妈提及,我差点忘记吃粽子了。太棒了,妈妈竟带来这么多粽子,我们大家涌上去把妈妈围住,剥开粽子外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边。妈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端午的味道真是丰富,真是幸福,怪不得我怎么也忘不了!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3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由于五月份正值春夏交替、梅雨季节来临,湿气重的关系,所以蚊虫、病菌,很容易繁殖。以前的人们就因为这样认为,才会有各式各样的名间习俗的产生。挂艾草、菖浦、喝雄黄酒,还有带香包在身上可以达到驱虫、驱邪的目的。

  大家应该都知道屈原投汨罗江身亡的故事,他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大臣,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时时刻刻为国操心。但是楚王对他的变法政策不苟同,屈原被奸臣所害流放在外。最后终于走上投江自尽一途!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怕他的尸体被海中的鱼虾所吃,所以才用竹叶包了米饭丢入江中把鱼虾喂饱。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大家都会去河边纪念他。当年划船敲锣打鼓的紧张情形,逐渐演变成今天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

  端午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呢?我们在家除了包粽子以外,爸爸妈妈还会准备艾草、菖浦,让我们避毒驱邪。把艾草、菖浦插在门上,形成端午节的特殊景观;还有喝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爸爸妈妈就用手沾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一样有驱毒的功能;还有端午节的中午,我们也会尝试立蛋,传说在端午节的中午,可以将鸡蛋直立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提到端午节,心里肯定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在我们家,过端午节当然少不2件事,你们应该也知道那2件事吧!如果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有答案,也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的世界吧!

  包粽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阳公公早早地起来向我们打招呼,小草喜欢那吵闹声,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来。我也有点迫不及待,看见妈妈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马上跑过去,对妈妈说:“我也要包粽子。”妈妈嗯的一声,我们现在就要包粽子咯。要准备糯米、粽叶、肉、花生、绿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叶放在锅里滾洗,然后拿出来放在盆子里洗干净,再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还要把外面的那层簿簿的皮去掉,还要压碎,糯米、绿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准备好。包咯,拿2片粽叶,上下一层,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转,就像一个圆锥,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边上加一片粽叶,再把侧边的粽叶压下去,最后用绳子绑着,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锅咯!

  总算把粽子包完去看赛龙舟。看见观众水泄不迎,可真热闹啊!观众们为赛者加油,大声地欢呼。看完赛龙舟,回到家里,闻到一阵阵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过去,小草再也听不到那样吵闹的声音,我可真是怀念端午节的味道啊!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5

  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是一个有味道的节日。它带着淡淡的草药味,飘着清甜的粽子香。

  当姥姥把新鲜的菖蒲、艾草挂在大门上时,我就知道,哦,原来是端午节到了呀!我问姥姥:“为什么要挂这些呢?”姥姥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把这些草药挂在门上,可以驱虫避邪,乞求平安的。”

  每当端午时节,重庆大街小巷的集市都格外热闹。卖草药的摊子一家挨着一家。竹筐里的草药堆得又高又满,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子新鲜劲。它们带着泥土的气息,发出淡淡的清香,绿得仿佛能拧出汁来。姥姥说,在露水没干,太阳还没出来之前采摘的草药是最灵验的。用来熬水洗澡的话,小孩子不生病,不长痱子。农民们说,今天的百草皆是药,好得很呢。这一天,人们都拎着各色的草药回家,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草药香。(原创投稿 )

  城市里的孩子看什么都是新奇的,这些草药对我来说,就像宝贝一般。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种草,长着爬山虎般的叶子,有着细细弯弯的触角,上面还挂着一串串青色的小花椒,仿佛一串串的小铃铛。我一开始的时候并不认识,总是说:“姥姥,这个花椒给我玩吧?”姥姥笑着说:“哪里是花椒呢?这叫“猫抓刺”。藤上有很多小刺,可要小心,不然会扎到手。”草药熬好的水是淡黄的。用草药水洗澡之后,皮肤感觉有点滑滑的,很舒服。每次洗的时候我都特别高兴,也很虔诚,因为我相信它会让我不生病,免去了打针、吃药的烦恼。

  端午节的另一个味儿是粽子香。每一个粽子都是一个脆绿的小莲蓬。剥开绿色的外衣,雪白的糯米露了出来,清新的香味飘了出来。蘸一点白糖放到嘴里,美味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又清又甜。

  端午的时候,小区前摆了一个粽子摊,做新鲜的粽子。每天放学经过时,我都要看上半天。翠绿的粽子叶,雪白的圆糥米,金黄的咸蛋黄,紫红的大枣。包粽子时,他们先取二、三片叶子卷成一个蛋卷的模样,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放个蛋黄,或是夹几个枣,或是什么都不放。最后用棉线麻利地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每次我都会看得入迷,总是忍不住吞几口口水,想着煮好了的粽子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呀!

  很可惜,都市里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少了几分热闹。我一直想尝尝雄黄酒,从来都没有机会。大人们也没有在我的额头上点过“王”字。因此,端午节的草药和粽子就成了我记忆里最美的味道,清清的、淡淡的、甜甜的、久久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6

  夏天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叶淡淡的香味,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都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粽子的传统型转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会更据棕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和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叫枣粽。剥开那层墨绿的衣裳,露出米肉,这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美味的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先煮两个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淡黄的位置放入用艾叶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治咳嗽。艾叶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也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后,屈原家乡的人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投入江中。一位老医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蛟龙拖上岸,抽其筋,剥其皮,又把龙筋缠在孩子的手腕和脖子上,在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熏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熏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叶,传奇的雄黄,神奇的熏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7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当阴历5月处五,家家都会挂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边,还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赛龙舟,过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饭时,我们个个都面带笑容,互相祝贺节日快乐,我们先举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问我:“谢哲,你知道原来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边的大人闷都大笑起来:“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挠挠头说:“原来如此!”大娘又问了:“那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当然是纪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着,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说:“回答对了,我奖励你一个粽子!”我捧着这用绿中透着清香的粽叶包裹着的粽子,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粽叶,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鲜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开来。真香啊,接着我又夺过妈妈手中的粽子,吃起来。大人们又看见我吃粽子那狼狈的样儿,指着我大笑起来,连旁边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厉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时候你们肯定也有!”

  端午节,有肉粽子的鲜味,有蜜枣粽的甜味,还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绝口!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8

  展望历史的动人画卷,感受中华的五千年风采,那些传统节日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常绕。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的一样,我照例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还没进门就感受一股喜庆的气氛。进入园内,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许多外国人,我心里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来到长街上,巨大的条幅跃入眼帘“长跑庆端午,万人齐报名”,这么盛大的节目,我当然踊跃参加,本自以为跑的很快,但结果只得一个鼓励奖“粽子”,还蛮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香。

  我们又来到江边,一列列龙舟像将要离弦的箭,跃跃欲试,舟上有黄头发的美国人,他们露着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定会胜利,其他外国人也都满意急切的盼望着比赛开始。我看到中国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经胜筹在握,心里暗自为他们加油打气,随着锣鼓的响起,龙舟奔涌而出,我扯着嗓子为中国选手呐喊着,终于他们不负众望,赢得比赛。外国人虽输掉比赛,但依旧伸出友谊的手,相视一握,传达出对中华文化的无限赞叹与喜爱,端午节,真自豪。

  我们又来到大桥上,这里有许多人都拿着粽子向江里投去,眼里满是怀念与赞叹,我知道他们是在怀念屈原,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演绎一曲曲生动的爱国史诗,我拿出粽子深情的抛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们新时代的英才应当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端午节,充满回忆与追念。

  最后,我们乘着车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俄国人,我们顺便搭他们到宾馆,下车时他们用不怎么标准的中国话说:“中国的端午节真热闹,中国人真热情,将来我们还会来中国过端午。”我听心里别提多高兴!

  品味端午,只那浓浓的粽子;品味端午,只那浅浅的自豪;品味端午,只那淡淡的追忆;品味端午,是中华民族举世瞩目的风采,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

  我坚信中华文化即将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华民族将成为东方一头傲立的雄狮,品味端午,品味浓浓的中华情。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9

  又是一年端午到,其中滋味君可晓?实际上,端午不仅仅飘着粽子的清香,还有许多其他的味道,比如……

  亭亭玉立,素衣清颜。在一群不起眼的草丛中出类拔萃,赫然立于陌上。她被远古的神农氏带离了草丛,培之育之,并学会了采日月之精华,撷天地之灵气,练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后悬壶济世,叩开千家万户的门扉,记住太阳的嘱托,捎上月亮的问候,将天之无私、地之仁厚奉献给了人间。

  分明是一把绿色的宝剑,浑身发出寒光,在溪沟边、池塘旁。这枚漂亮的绿剑为神农氏所相中,送给艾,成了艾的心爱之物。艾和菖蒲,就再也没有分开过。艾宛如一位女侠,菖蒲便成了女侠身边的佩剑。从此,艾,仗剑走天涯,斩妖除魔。这一黄金搭档让端午节多了一些侠的味道。

  于是,寻常百姓家,每到农历五月初五,门悬艾草菖蒲,祛毒驱邪,来守护人们的健康。于是,江淮人家也有了“端午不戴艾,死在大门外”的民谣。端午的味道中,有一种就是艾草、菖蒲草散发出来的青草味。

  粽子,曾经是南方特有的粽叶加糯米蒸出来的食物。据说粽子是楚人用来祭奠屈原屈大夫的,但总被江中蛟龙偷食了,于是屈原显灵教人用粽叶包裹,用五色丝线裹粽,由于蛟龙害怕这两样东西,也就不敢来偷食了。粽子就这样从楚国走出,走向全国,从最初是屈原的祭品,成了时下的寻常食品。

  时下,国人们过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好像少了粽子,国人就少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少了一种精神的传承。仿佛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吃透”屈原的忠贞爱国的精神,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在国人的心中烙下中国印。于是,端午便有了一缕清清的粽子香,一种浓浓的爱国情。

  端午,总能听到隐隐的鼓点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远方的某地一定又在进行龙舟竞渡了。龙舟竞渡不单是为了救起投江的诗人而留下的遗俗,还是国人们龙崇拜的遗风。端午,也就成了一个龙的节日。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一代代用这种“众人划桨”方式纪念先祖,不忘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传统。

  中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抗旱保苗,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龙就是集体的化身。君不见,龙有“九似”之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九似”拼成一物,犹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样的“一条龙”就能够“见首不见尾”,呼风唤雨,保收旱涝。于是,端午,便多了一种从龙舟竞渡中释放出来的男人的汗腥味、集体意识浓郁的中国味。

  端午时节,鼓点咚咚,红旗高举,男人们热血澎湃,争先恐后,“衔得锦标第一归”。小女子也不甘寂寞,择一草木葳蕤之处,树荫之下,斗起草来,虽然没有龙舟竞渡之激烈,却也不失为一种益智类小游戏。端午节被小姑娘斗草斗出了一种女人味、童趣横生的生活味。红楼梦中就有一段小螺和香菱等女孩精彩可爱的斗草游戏。斗草是女孩们的游戏,斗草斗出来的是生活的轻松、心情的闲逸。

【【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编9篇

2.【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编8篇

3.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编15篇)

4.【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7篇

5.【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合集十篇

6.【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锦集6篇

7.精选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编6篇

8.有关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编9篇

9.有关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编九篇

端午节习俗作文 端午节的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