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2021-12-0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传统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1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家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民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非常的开心,因为今天我可以看到精彩的赛龙舟了。早上,我们全家匆匆的吃过早饭,便去看精彩的赛龙舟了。

  到了人行桥,那里已经人山人海,桥上、河两岸都挤满了人。讲话声、议论声不绝于耳,都在议论谁输谁赢。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只看见参加比赛的一共有7条龙舟,有红队、黄队、蓝队和青队。

  只听发令枪“砰”的一声,比赛开始了。龙舟像离弦之箭冲出起点之后,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会儿红队领先,一会儿黄队在前,一会儿蓝队第一,青队却总是落后。此时,助威声、加油声、划水声响成一片。在比赛的队员听到了助威加油声,心里就有我要得第一的念头,于是,他们越划越快,争取第一个冲到终点。划过西河人行桥后,不知不觉红队已经遥遥领先,黄队也不甘落后,追了上来。最后,红队得了第一名,黄队得了第二名,蓝队得了第三名。

  在江边的人们都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最后,我们全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这真是一个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啊。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3

  我们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我们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我们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民“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我们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我们中国各地有非常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我们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我们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我们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4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和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非常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民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民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民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传统风俗,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么多的传统风俗中,我最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就让我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怀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怀王面前毁谤屈原,屈原渐渐不得重用,最后甚至将屈原流放,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江自尽。而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表达楚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这就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说到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然是赛龙舟啦!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寓意为:用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追赶屈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寻找端午节必备的一种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烂漫,花草清香。站在这天然氧吧中让人心旷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个拐角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这次目标——艾草。艾草生长在土埂上,从上到下都是细细的一条,它们簇拥在一起,微风吹过时可以看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的,反面看起来像白白的绒毛,我们高兴地扑向了它,把它裁了下来,立刻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把艾草挂在了家门口。

  回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制作端午节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泡粽叶、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剥红枣,忙得不亦乐乎。包粽子时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红枣、花生点缀,然后捆绑起来就完工了,没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块块的绿宝石。这时候就可以下锅煮了,当水沸腾时,屋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让我们很期待粽子能马上出锅。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6

  每年家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7

  家乡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日子。在战国时期,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依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百姓们纷纷亲去打捞,沿水招魂,在没有结果时,人们只有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鱼蚕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达对他的怀念,此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头粽子表达缅怀之情,随着时间的演变,人们将这一天俗称为“传统节日端午节”,过节的形式也多养起来,如插杨柳、赛龙舟、吃粽子、烧高山等等。

  我也特别喜欢家乡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里看到的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五月初四这天,我就嚷着妈妈带我去赶集,大人们忙着购买肉呀、菜呀、蛋之类的,我们孩子的焦点在于买花线、买画布,挑三拣四,串了西家串东家,几个商店、摊位转下来,手里捧着一大把花线、画布。可高兴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绳来。回到家里,和邻里几个小朋友围着姥姥开始编花绳、缝荷包。捻线搓绳、选布剪样,穿针引线,直到开灯时分,每个小朋友都有了满意的收获,可把姥姥累坏了,我们便抢着用小拳头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兴奋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来把花绳和荷包比划了好几次,因为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在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爸爸插杨柳的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着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洗刷完毕,在妈妈的帮助下认真的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脚腕花花绿绿的花绳,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样的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带着无比幸福的心情,开始帮妈妈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在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的架势喊来爸爸,指挥着他和妈妈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的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匀,接着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的馅子后封起来,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的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在我成功的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着自己的花绳和荷包指挥爸爸矫正了爸爸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开始过节享受了,一家人围着丰盛的日子餐,你争我抢、谈天说地、笑语盈盈,真是其乐融融。时逢中午,我们一家又拎着自己亲手做好的礼物去大伯家串门子,一路上阳光和煦、鸟语花香,喜笑颜开,我真的被这欣欣向荣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8

  家自己包粽子,妈妈对我说: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叶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妈妈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叶,并备好了一些配料。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粽子叶,把一头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放进一块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叶折好捆紧,一个肉粽就包好了。接着妈妈一边包一边示范给我看,我仔细看着,学着她的样子慢慢的包着,终于包好了一个,虽然形状还不太好,看着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我高兴极了。后来我包的一个比一个好,好棒!妈妈笑着说。

  粽子煮熟了。我闻着清香解开粽子,一边吃着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传统的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包粽子、挂香囊、赛龙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赛龙舟。

  吃过早饭,阳光明媚,湛蓝湛蓝的天空犹如水晶一般。妈妈带我去阅海湖看赛龙舟,还没到湖边,远远就听见了喧天的锣鼓声。走近一看,湖边插着五颜六色的彩旗,岸边人山人海,八条龙舟在湖面上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地准备着。只听见砰的一声,几条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在湖面上奋勇向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身穿红色衣服的鼓手们紧握鼓棒使劲敲打,步调一致地变换着节奏,水面上泛着层层波纹。看,龙船拉开了距离。我兴奋地跳起来大喊。瞬间耳边传来震耳欲聋的加油!加油!真是热闹极了,人们完全沉浸在这欢乐中。

  这时,七号龙船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船手举起双桨,向观众挥舞庆祝胜利,有的跪在龙舟上,亲吻着龙舟,感谢这条龙舟带给他们的好运,有的抱在一起,流出激动的泪水。看着他们,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成功。再看那些没有得上名次的队员,个个垂头丧气。我真想跑去安慰他们:别灰心,下次继续努力!

  这是我第一次看赛龙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细细品味着苏轼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精华】端午节传统的作文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传统的作文汇编5篇

2.【精华】端午节的传统作文汇编9篇

3.【精华】端午节的传统作文汇编六篇

4.【精华】端午节的传统作文八篇

5.【精华】端午节传统作文八篇

6.【精华】端午节的传统作文汇总8篇

7.【精华】端午节传统的作文锦集9篇

8.【精华】端午节传统的作文汇总六篇

9.【精华】端午节的传统作文合集十篇

端午节快乐的作文 端午节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