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2021-12-0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端午节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里,人们不仅以龙舟竞渡来欢庆,而且有吃粽子的习惯。吃着清香的粽子,人们不禁要问:粽子是怎么包的呢?包粽子大致可分以下五步:

  首先是浸米。包粽子要用糯米,米要事先浸泡一下,这一步工作最好放在包粽子的前一天进行。浸泡时,要先把糯米淘干净,然后倒入容器,假如稍多的水,静放即可。

  再次是拌料。当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粽子时,拌料的选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民族众多,各地风貌人情、地方口味各不相同,因此拌料方法也数不胜数,无法一一说明。这里,我只讲讲温州地区常见的方法。

  最简单的是“白粽”,只有纯糯米一样东西。较简单的有豆棕,花生粽等,只要把红豆或蚕豆、花生等东西和在糯米中,以糯米为主即可。较难配的是肉粽,也就是夹肉粽。肉最好是稍咸的,精多肥少。和时,把肉切成小块,米中倒入少许酱油、味精、放置待用。最复杂的是嘉兴的“百宝粽”,它用料很多,如花生仁、松仁、核桃仁、火腿丝、莲心、枣肉等,这些适量即可,用得最多的是豆沙,豆沙中要多放些糖。包前,要先把前面说的东西包在豆沙中,揉成球状。

  拌料结束接着是包粽。包法也多种多样,而且随粽叶不同而不同。就粽子的形状来说,有夹角粽、小脚粽、秤砣粽、三角粽、八角粽、魔方粽等等。包法不一,各有千秋。包时注意:豆棕里的馅要均匀;肉粽的馅心要在中间,但不宜太大、太多,否则会隔断糯米。包粽子是一门看来容易、实际却很难掌握技巧的技艺,得下一番功夫才能学会。

  最后一步是煮粽。煮粽时,把粽子都放在高压锅中(温州老店都是放高压锅里的),但不同味道要放到不同的锅中,加上浸没粽子的水,先用旺火把水烧开,再用文火加热半小时。煮好后,千万不能马上开锅,而要闷上半天才行,这样才能熟透。

  粽子吃起来清香、味美,殊不知,包粽子还有大学问呢!不论何事,持之以恒才是硬道理啊。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我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张耒的《和端午》,因为今天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每家每户都一大早起来忙和,而我也早早地被妈妈叫醒了,妈妈把蒿叶扎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里面放进糯米、绿豆、葡萄干,然后右扎一下,左扎一下,一个有着风度的绿战士就出现在眼前。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了起来,可包出来的粽子,总有一个“将军肚“。经过妈妈的巧手改扮,小粽子们总算减了肥。

  该赛龙舟了,村子里的大爷们都鼓起干劲,等龙舟到了,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把龙舟抬下河。要选赛手了,入选的赛手个个身强体壮,欣喜若狂;被淘汰的选手起初垂头丧气,但看看瘦弱的自己也顿时释然了,一刻不闲着地为赛手们加油、助威……

  当然,端午节是绝对少不了喝雄黄酒的。我们村子每一个老少爷们都放开了喝,平时讨厌他们喝酒的那些姑娘们,今日也都拿起酒罐子呼呼大喝,就连小孩看着也都嘴馋。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人们都给自己的孩子讲端午节的来历。故事丰富多彩,有屈原投江、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在我们村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屈原投江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我不禁又朗诵起这首诗,深感端午节这个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3

  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时,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的时候,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4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就将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于是,这个节日就传了下来,只到今天。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已渐渐淡化了这个节日,但山东这一带的人却还对这个节日充满热情,很注重这个传统节日。

  早上,我一醒来,就发现自己的手腕上有一根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线拧成的一小段绳,我问妈妈:“这种绳叫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耐心的回答了我的问题:“这叫“五彩丝“,也叫“花绳”。传说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所以,每到端午节,只要是小孩子,不分大小,手上都会系一根这样五彩的绳。”“哦”我答应着,但还是不想戴它,因为我是个贪玩的孩子,这东西在手上还蛮别扭的。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吃粽子。上午,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帮忙包粽子,而外婆呢?早就准备好了箬叶、糯米和丝线。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里面放上一个大枣,为的是让粽子的味道更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我看着外婆那娴熟的动作,心里痒痒的。于是,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将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过不去,不听话地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们裹住,可是他们“米多势重”,我只好向“大将军”外婆求助,外婆一来,这个”小兵”就没招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包好了一盆粽子。

  要煮粽子了!外婆先将锅里倒上水,然后将粽子一个个的放进锅中,用慢火煮一个下午。煮好后,一打开锅盖,香味就充满了整个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仅甜在口里,还甜到了心里!让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端午节,是多么热闹,多么快乐,我们要将这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五年级:杜林洁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5

  放学回到家,就闻到了从厨房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那是妈妈煮的粽子发出的清香,因为端午节到了。

  听妈妈说,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祖国各地的人们在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欢度这个节日。虽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一点却是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做的,那就是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据说,这样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以前的`端午节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而今年却有了一次大的改变,那就是这些传统节日都会放假。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能够有休息的日子当然是最开心的了。可是爸爸却不这样的认为。他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因为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的。然而,就是一个这样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节日,却有别的国家来争。他们想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这怎么可以呢?这是我们中国的,所以不可以让别的国家进行注册。这才有了每年的放假。

  听了爸爸的话,什么叫传统,什么叫国家,我的心中才有了真正的认识。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6

  时间如流水一般,立夏一过,天马上热起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也踏着轻快忧雅的舞步走来了。

  来到乡村,每年家家户户忙碌着,你说我笑。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棕叶儿的清香从锅里飘散开来,沁化肺嗯,清香诱人。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各地者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中内容主要:播艾草、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佩香囊,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个缅怀感恩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记住民族历史画卷中的爱国英雄;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痛楚,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海底生物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了,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包粽子丢进江中。

  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您已离去但您的精神还在时刻激励着我们;光明、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直得我们学习。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7

  我经历了许多传统节日,而让端午节我十分难忘。

  端午节这天,我正兴致勃勃地打电脑游戏时,我猛地闻到一阵香气。顷刻间,我的灵魂被这“香气迷魂阵”给“勾”走了。我顿时没有心思打游戏了,便无奈地走到厨房。只见婆婆正拿着粽叶包粽子。那香味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走到婆婆跟前,用乞求的眼光盯着婆婆,双手抓着婆婆的衣袖,一副“可怜样”从我脸上溢出了。婆婆“抵挡”不住我的“可怜迷魂术”,便无奈地笑笑,说:“好的,你想吃对不?可我没将粽子包完,你要帮我。”为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包!谁怕谁呀!我挽起衣袖,做出一种要大干一场的样子,拿起粽叶开包了。过了一会儿,五六个粽子就包好了!婆婆说:“你这孩子呀,手艺进步了呀!”婆婆一边抚摩着我的头,一边开始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我可不想听婆婆的唠叨呢,便一边说:“粽子好了叫我!”,一边“逃之夭夭”了。

  我坐在电脑边,不禁发出八千万分贝的尖叫。原来我到楼下时没有将电脑游戏关掉,让对手赢了!“啊!老天!我招惹你了吗?为啥这样对我?为啥呀!……”啊!天花板都快被我揭开了!但为啥……哎……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8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是每家户包粽子团结在一起的日子。

  还记得小时候,美丽的村庄,妈妈在门口的杂草堆里把包粽子的叶子拿回来,叶子还带着刺骨,妈妈一边去刺骨,一边烧水洗干净粽子叶。妈妈把糯米洗好放在盘子里,把干净的粽子叶拿出来,粽子的心也是各式各样有五花肉,也有绿豆,红豆,还有花生等等。那时候的童年是多么美好,那时候包粽子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我和弟弟就趴在桌子上,看着妈妈和婶婶们认真包起粽子来。首先把粽子包装成小船样子,然后把洗好的糯米放在小船上,中间放着新鲜美味的五花肉,然后抱起来,包成四角星的形状,然后中间用一个绳子绑住。第一个粽子产生了。大家有笑有说的,开心地包着粽子。

  小时候的我们也跟着学起来。一阵时间过去了,看着堆积着的粽子,妈妈把它们全部放进锅里,烧起水来蒸熟。煮到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钟妈妈说可以了。1小时过去后,妈妈把粽子那出来,一阵粽子叶的香味飘过来我们每个人的鼻子,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用剪刀把粽子的线剪短了,扒开粽子叶子看到嫩绿白的粽子肉,香味十足,尝一口,嫩嫩的,香香的,可口极了。大家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开心极了!

  端午节是我们传统伟大的节日,它给我们带来的团聚的幸福,带来美好的生活。

五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9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隆重的日子。端午节在每月的五月五日举行,在端午节这个隆重而又热闹的日子里,人们用各种方法来庆祝节日。其中,最普遍的习俗就数划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了。关于划龙舟和吃粽子则与伟大的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营救,可是追到洞庭湖后却不见了踪迹,之后每年此时划舟纪念屈原,慢慢的形成了“竞渡”这项习俗。而人们往江中投入的用粽叶包着的米团,则渐渐地演化成了人们食用的粽子,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演化,现在的粽子已经演变的五花八门,有锥形的、菱形的,还有其他形状的。粽子的馅料也花样繁多,有猪肉、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板栗、红枣、赤豆等。

  佩香囊的作用传说是避邪驱瘟,实际则适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里面装着朱砂、雄黄、香药,外面以丝布包裹,香味四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插艾的用途与香囊并无二致,仍是驱邪除瘴,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项目之一,家家都打扫庭院,以艾草插于门楣,挂在墙上,据说艾草是屈原宝剑的化身,可以招财驱邪,镇守宅院。插艾的效用并不仅限于传说,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赶虫蝇、虫蚁,还可以净化空气,艾还可以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

  古人的智慧是妙不可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真是博大精深,节日不仅仅是一个庆祝的日子,它所蕴含的传统习俗和其背后显现出的智慧,却是发人深省的!

  五年级一班xx

【有关五年级端午节作文集锦九篇】相关文章:

1.有关五年级端午节作文集锦6篇

2.五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5篇

3.有关初中端午节作文集锦八篇

4.有关端午节介绍作文集锦九篇

5.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集锦10篇

6.有关端午节传统作文集锦八篇

7.有关端午节快乐作文集锦九篇

8.有关端午节趣事作文集锦9篇

9.有关端午节趣事作文集锦九篇

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