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事作文

2021-11-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事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1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此自古沿袭下来的习俗至今不变:吃粽子、划龙船一到端午节,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粽子。外面裹着一层翠绿的竹叶,湿漉漉的身体挂着水珠,三角微微翘起,外观就会让人顿生清爽!

  粽子的花样、品种繁多。我见过的有红枣馅儿的,花生馅儿的,咸肉馅儿的,豆沙馅儿的真是应有尽有。比如我吃过的糯米红枣馅儿的,外面散发着竹叶的清香,剥开竹叶白里泛红、油光发亮的馅儿,真是让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让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吃粽子是饱了口福,而划龙船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划龙船的比赛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众人划桨,百舸争流,万船飞渡,锣鼓喧天,喊声阵阵,那种场面真是叫人热血沸腾!

  啊!多么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2

  端午节到了,举国欢庆,家家都要吃上美味的粽子。

  包粽子是妈妈的拿手好戏,首先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再准备好糯米、红豆、枣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块用酱油等作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 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转瞬间,妈妈手脚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篮子粽子弄好了。

  然后,再把它们放到锅里煮熟。这时,我就专门盯着锅,没多长时间,从锅里飘出一阵阵清香, 这股袅袅升起的热气浓香扑鼻,把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尺,不住咽唾沫。急不可待揭开锅,拿出一个恨不得一口吞下,可又烫又馋,不住用嘴吹气,用手扇,那馋样把全家都逗乐了。

  妈妈说:“不要急,还有各式各样,各种口味的粽子等你,形状有枕头状的,圆桶形,煮熟了,放那,随时吃,既方便又美味。

  端午包粽子是特有的习俗。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

  我吃完早点,做完作业,就下楼去玩儿。一会儿,一个小朋友来了,我突然眼睛一亮哪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滑板吗?我用羽毛球拍和他交换,就学起了滑板。

  刚开始,我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动来动去,可总是掌握不了平衡,那个小朋友看见我玩得不好,过来示范给我看,只风他的一只脚下前后不停摆动,另一只脚掌握着方向。哦,原来是这样的,于是,我渐渐地掌握了平衡,慢慢地能滑行一小段路程了,就这样我不停地练习,总算学会了滑滑板。

  也不知玩了多久,这时爸爸叫我吃饭了,这时才感到肚子在“咕咕咕”地叫呢。一进家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冲到饭桌前,一看,哇,一大碗香喷喷的粽子就放在桌子上,旁边摆放着用黑芝麻和白糖拌成的佐料,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撒上糖,哇---味道真是香甜可口。

  这个端午节真有意思,既学会了滑板,以吃到了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4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5

  端午节自古是中国的节日,可联合国却将它定为韩国的节日,这毫无道理!荒谬!

  中国古代用十二天干、二十四地支来计年,而端午正是从中取出二字拼凑而成。这个节日的名称正是中国特有的计年法,这端午节怎么不是中国的呢?

  再来说说屈原。屈原是两千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宰相,因为被奸臣所害,被贬到了汨罗江当县令。后来楚国灭亡,爱国的他投江自杀了。当地老百姓很想念屈原,划着独木舟将粽子投进河中,由此来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人,战国也是中国的历史时期,这么明显的事例指向一个答案——端午节是中国的!每逢端午节,我们都会包粽子,各式各样的粽子很是惹人喜爱。有肉馅的、蛋黄馅的、豆沙馅的……几千年来,吃粽子早已成为端午节的标志性活动。而韩国在当时还只是游牧民族,并没有这习俗。中国人开始过节时,韩国还未成型,这端午节当然是中国的啊!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每逢端午,全国各地的人都会赛龙舟。在江上奋力拼搏的青年,岸边观赛叫好的观众,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赛龙舟是体现中国人团结的运动,因此,赛龙舟是个很好的证明,端午节就是中国的。这么多证据都可以证明,端午节本来就属于中国。联合国怎能将它定为韩国的呢?历史告诉我们:韩国的年轮只有七八百年而端午节的起源是战国时期。

  虽然几十年中国的确没有放假,可端午节肯定是属于中国的啊!无论从前,现在,还是以后,端午节都是中国的!历史是不会改变的!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6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艾草和竹叶的清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河灯也载着我的希望,带着我对节日的祝福,缓缓前行。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7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瞬间又到。想想出来十多年了,还是比较怀念在老家的端午节,甜蜜而又温馨。在老家过端午节最好的记忆,就是看到笑弯了腰的麦秆——-麦子熟了,端午节也就来了。

  端午节在老家里是最繁忙的节日了。翻滚的金色麦浪,来来往往的人们,戴着一顶顶黄色的草帽,迎着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间,他们边劳动边欣赏着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深一脚浅一脚的紧紧跟随收割机后面,有的在田间地头等着满仓而归的收割机,满脸的灰尘和汗水也掩盖不住农人欢欣鼓舞的赤铜色脸。远观气势磅礴,似千军万马,成为老家乡村一道亮丽、灿烂的风景线。

  端午节当天,天刚蒙蒙亮大人就要到沟头河边,用镰刀去采割带有露水的七种不同的枝条,比如艾草、柳条、榆树条等等,放在家里晾干,说如果有摔伤可以烧水疗伤。每家每户在自己家的房门顶插满艾草,端午节前几天大人就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五彩线,端午节当天天不亮前就要给睡梦中的孩子系在脖子、手脖、脚脖上,这一切就是为了庇护一家老小的平安——避邪。

  现在居住在城市,超市琳琅满目的粽子,有水晶粽、桂圆粽、咸肉粽、火腿粽等等,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怀念的还是老家的粽子。东邻西舍的,你家包好送给我,我家做好送给你,花样繁多,虽说就是来来往往的几个粽子,却更能浸透出浓浓的乡情与亲情。我觉得最好吃的应该是用新下来的小麦,用大的石臼捣去皮,在锅里加点碱,放上几片芦苇叶煮出来的麦子粥,入口品尝,更能用舌头“捕捉”到粽子的味道,那种香味常在唇齿间萦绕。

  回忆起老家的端午节,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乡村的空气里,飘散着粽的香甜,让人充满了希望,忘却烦恼,这是城市无法感受到的。

  记得小时候听老师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多种多样,赋予端午的释义也越来越多,无论什么样的传说,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作为端午节的代表——粽子,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亘古弥香的美食之一。又是一年端午节,我们将绵延千古的爱国情怀。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8

  今年的端午节不是在家过的。不同寻常的我当然要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我这次偏要爸爸妈妈去姥姥家过节,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想的。

  当我们经过讨价还价以 元钱打车顺利来到姥姥家时,我便迫不及待地跑进屋里,只见姥姥刚要出门迎接我们,小弟华成宽在炕上叠飞机,见我们来了,高兴得不得了。不一会儿,大家都来了,舅妈给我们四个孩子各买了一把玩具枪,于是我们几个决定来一次枪战游戏,老舅也童心大发地掺合进来。他把一个塑料瓶子灌满了水,在瓶盖上扎了几个眼,要来喷射我们。

  我们几个躲在门后,不料被老舅发现了。躲不过去了,我打头阵首先冲了出来,没想到被老舅喷得不敢回头反击,我跑到哪儿,老舅追到哪儿。小弟李奇上来助阵,也被老舅喷得满院子跑。老舅一滴水没浪费,全部喷在了我俩身上。而我们水qiang里的水早在躲闪追捕时漏得快没了。我刚要上去帮李奇,没想到齐鹏博上来帮了倒忙,把我喷了,我跑进屋去。外面的三个人没一个是老舅的对手,全被追得满院子疯跑。我找到一个没盖的空瓶,快速灌满了水,然后出去,对着老舅双手用力一捏,却老舅躲开了,瓶子里的水全都白白浪费掉了。几乎就在同时,我被老舅堵在了墙角,最后举手投降。

  我又跑进屋里准备灌水,忽然想起老师说过的,不要浪费水资源。于是放下所有的东西来到门外,又被一顿乱喷。老舅见我空手,就问怎么回事。我说:“不玩了,太浪费水了。”老舅一听,也马上结束了这场游戏。

  我的这个端午节是快乐的,只是有点后悔,当时浪费了好多的水。

端午节的事作文 篇9

  一个绰影,踽行着,束光地冷笑,自问。嗖风,吹扯起衣襟。憎心地翕磨唇口,摆举一手,捶拍着脯胸,一手握抓住利剑,仰头渺眺。猛住地抽拔开剑筒,指令苍穹,烁烙着碧光的眼睛,勾盯住,闪杀着紫黑的眸色。跌撞踏尘,吼笑着,憾心的呐叫,叹问穹空!

  沦灭,无数莹白的尸骨与枯紫的血脂。

  混浊,楚邦,任曾秦人的侵踏。

  焚化,一方雀跃的毒火,片连,亮点着。

  屈公,酌味倦国邦的萧落,仇恨――长浩的秦军,戳碎寂淡的夜空。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汨江,寂岑古昔呐喊,淌着雨泪,几泛水漪,独情。屈公的自沉,朽腐,苦醉的楚辞。纵落,扶把灵魂跌沉,一腔离骚别绪,涂共着肢身,泛浸汨水的涤洗。去,一曾烙情。章卷的竹筒,消改不昔夕的历史,栖落眷故的泪水。

  回怀汨水,荡漾开辛酸的楚词,渔舟,扶捞不起,赤骨血肉。戳淡冗郁的灵魂。忠魂的腥气,残留在鱼唇嘴口。尖齿的利牙,嚼噬着,哀丽的诗章。

  拂檫干,青竹叶上,干涩的露汁。诀淌的水朵,填湿,点花的糯米。

  抑不住――潜溢的唾津,咬食着古韵的米团。抹消,数数线道。竹丝,冗心地缠执,捆束,楚章的伤痕。

  悼祭,今彼。

  惟有集摘,片叶,包扎昔尘的伤口。

【精选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九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六篇

2.【精选】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6篇

3.【实用】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8篇

4.有关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9篇

5.【精品】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6篇

6.【推荐】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五篇

7.【精华】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6篇

8.【精品】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5篇

9.有关端午节的事作文锦集10篇

上一篇: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节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