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2021-11-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一看到妈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明白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明白端午节的由来,只明白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之后也只是明白一点点关于纪念屈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听老辈讲,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也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很伤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的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蛟龙吃饱了就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的日子叫端午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就是这样来的。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那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都要划龙船。今年也不例外。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也参加了划龙船比赛。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江上,远远的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的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就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端午节到了,从家家户户飘出的粽子的清香也越来越浓了,竹叶与糯米的香气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在享受甜美的粽子时,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人,走在江边,脸上充满了忧愁。现在奸臣当道,江山就要毁在他们手里了!他想着,泪水肆无忌惮的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用力抹去。他早已下定决心改变这个局面,可无能为力。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如今却一败涂地。他累了,无助了,他知道他脚下的这片山河迟早会成为别的国家的领土。终于,他轻轻一跃,沉入了冰冷的水中。陪伴他的只有鱼虾和一首唱响千古的离骚。

  在跳下去的那一刹那,他是否疑惑,是否还在为这个他所爱的楚国而担忧?

  从此,汨罗江中多了一颗闪烁着的,不屈的心。

  他有山一般的理想,海一般的胸襟,却无处施展。

  但今天,我相信,他的精神一定会在我们新一代的身上展现出来,他的思想与精神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是20xx月5月28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今天不仅是端午节,还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

  一提起端午节,我便想起了美味的粽子。粽子的形状与众不同,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含有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三角吗?我最喜欢绿豆粽子了,因为它颜色鲜艳而美丽。碧绿的芦叶里,裹着雪白的米团和翡翠般的绿豆。我不仅是因为它颜色美丽而喜欢它,更重要的是它十分美味。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清清的、凉凉的,别有一番滋味。所以,它既是开胃美食,又是滋补佳品。大人小孩都爱吃。

  那又为什么说今天又是纪念伟大诗人屈的日子呢?因为当时他提出许多爱国主张,国王不采纳,后来国家沦丧,他悲愤到了极点,于是便抱了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这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许多敬爱他的人听说他投江,便抢着划船去搭救他。为了不让鱼虾咬食他的身体,人们争着向江里投食。后来演变成包粽子投入江中。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对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许多老人曾说,吃粽子时,可不能忘了这位爱国英雄呀!

  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不会忘记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有春节,有元宵节,有中秋节……不过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次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端午那天,我早早地去外婆家。外婆准备了艾草煮鸡蛋,让我们多吃点,听说吃了这个蛋,会驱除晦气和疾病。听了外婆的话,我就狼吞虎咽起来。

  吃完鸡蛋,外婆就拿出自己的绝手活

  ——包粽子。外婆的手法很是熟练,她用两张粽叶,折叠成一个漏斗状,再放入米和馅料,然后紧紧地包起来,最后用棉线绕五圈,打个活结,一个漂亮的小粽子就完成了。到了傍晚,热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有肉粽,豆沙粽,蜜枣粽,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股粽子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枣粽,送入嘴巴,一股香气飘进了我的嘴里和鼻子里,我赶紧咬了起来,“哎呀!我的牙齿!”原来我咬到了枣核。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敢吃枣粽,改吃大肉粽了。

  这次的端午节可真让我难忘呀!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节日的气氛让我的心情莫名的放松,去年妈妈跟我说了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比如说要吃粽子、咸鸭蛋、划龙舟、等等。又有的吃又有的玩,想起来就开心不已。

  放学回家电视上也很多节日在介绍端午节相关的各地的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说到这里我立马打开电脑,搜索关于屈原的事迹,这我才知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难怪我们现在用端午节来纪念这位伟人,我想多用几个节日纪念他都不过分。

  奶奶还在市场买了一束植物,一股清香味,奶奶说那叫艾草,也是一种习俗。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还有一种植物叫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不仅有好吃的,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最后给大家晒下我的端午大餐!我叫它“五红大餐”!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端午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20多个。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渐渐发展成赛龙舟。这就是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原因。

  端午有许多习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因为相传端午是恶日。所以,端午那天,家门口都要挂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将这些东西绑成一束,然后挂在门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插在门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国的文化真奇妙、丰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国人关注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小时候,我认为端午节最好玩的既不是什么赛龙舟,也不是什么包粽子,而是玩香包。

  我奶奶是中医院的药剂师,常带一些稀奇古怪的药粉、药瓶回家。特别是到端午节前两三日,她便会从医院带来香包袋子,香包中的香料。奶奶一回到家,孩子们就会抢糖似地抢装香料的小袋子,为的是在接下来不知多少时光里,有一个可爱的、漂亮的,散发着奇特味道的小饰品、小玩具。抢到最漂亮的,便像中了头彩般高兴,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大家围成一圈,听着奶奶耐心的指导。虽是同一个老师,有人做出来鼓鼓囊囊,有人做出来空空瘪瘪,但是,是同样的兴高采烈。自己做的香包,掂在自己手里,能不高兴吗?奶奶把做好的香包收起来,端午节时再发给大家。我们只能留恋地吸一口药材的香味,恋恋不舍地离开。

  发香包,如收到压岁钱般高兴。香包跟着自己走,我到哪儿,它到哪儿,随身携带,怕一不小心弄丢了。碰到小朋友,在一起玩,最先玩的是香包,抛上去,掉下来,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后来,奶奶退休了,孩子们也很少聚在一起,香包也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每逢路过药店,嗅到香包浓浓的香味,我便会对自己说:“端午来了,真怀念以前,我还想和伙伴们一起,再做一次香包。”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快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在为端午节做着准备:有的买棕叶,有的准备馅料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

  以前,我吃的都是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今年我却突发奇想,想自己也包几个,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包。于是,就买来一些粽叶,像奶奶学起了包粽子。

  一切准备就绪,奶奶把粽叶放在水里泡了一下,以防过会包的时候折断,接着把肉煮好,切好。做好这些后,奶奶为我做了个示范:只见,奶奶先挑出三张粽叶,把它们重叠在一起。然后,用手拿着中间一折,就形成了一个圆锥形。奶奶先往里边放了一勺米,又放了两块肉,接着又放了一勺米,把多余的粽叶小心翼翼地折过去,盖在米上面,一个圆锥形便出现在我的眼前。乍看,还真像个小杯子。奶奶又拿了一根绳,把粽子绑好。她的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一样,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粽子就包好了。真是有棱有脚,显得挺拔有力,奶奶真不愧是这方面的好手呀!轮到我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三片粽叶,把它们重叠在一起,从中间折好,卷成一个圆锥形。准备放米时,却听奶奶说:“粽叶反了。”我大吃一惊:“粽叶也有正反吗?”“当然了。”奶奶说。于是,她拿起粽叶,指给我看,我这才发现了区别:反面的茎是突出来的,而正面却很光滑。我纠正了错误,从新裹了一个圆锥形,放了几勺米。我听见奶奶在一旁笑,我问:“这有什么好笑的?"奶奶指了指底下,说:“米洒出来了!”于是,我连忙把粽子倒了过来,拿起两片粽叶包了上去,这才不漏了。终于到了最后一步。我拿起一根绳,把粽子一圈一圈的绑了起来,可奶奶却说:“不行,这样绑太松了煮的时候就散了。”我又尽力从新裹了一圈,可奶奶又说;“这样太紧了粽子不好吃。”我又不耐烦了:“太松太紧都不行这该怎么办?”我一不小心手一松,整个粽子又散了。我只能从新来了。好不容易包完了,我拎着包好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那种喜悦和兴奋真是难以表达!

  奶奶煮好了粽子,那粽叶的清香布满了屋子,咬上一口粽子,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热门】端午节的作文集合9篇】相关文章:

1.【热门】端午节的作文集合六篇

2.【热门】端午节的作文集合6篇

3.【热门】端午节风俗作文集合5篇

4.【热门】端午节粽子作文集合六篇

5.【热门】端午节小学作文集合九篇

6.【热门】端午节见闻作文集合五篇

7.【热门】端午节习俗作文集合7篇

8.【热门】端午节趣事作文集合6篇

9.【热门】端午节龙舟作文集合8篇

上一篇:端午节趣事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