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节日作文

2021-11-2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节日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这一件事。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煮鸡蛋、赛龙舟、戴五彩线、上山采艾叶草……

  我家包的粽子是正三角形的。先准备了糯米、枣、粽子叶。先把粽子叶包成长三角形,再放点米,然后放上一、两个大枣,最后包成三角形,把线捆在包好的粽子上,这个水灵灵的粽子就做好了。妈妈说:“白白的米象征屈原清白的为人,大红枣是屈原的一颗爱国心。”

  除了吃粽子、滚运气蛋,大家还在露天进行了烧烤,羊肉串、熏肉卷、鸡翅、肉皮、火腿肠、鱼片……那滋味就是比串店好吃多了。大家围坐在火炉旁边,有说有笑,一派幸福、和谐的景象。

  我认为家人为我包粽子,这是对我的祝福。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用最真诚、最美好的祝福回报我的家人。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2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提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由于当时社会的腐烂他的策略不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攻击排挤最后逐出都城,流落汉北。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红尘,跳进了汨罗河以死捍卫正义。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很重视端午节,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粽子分两种形状:一种是牛头粽,一种是尖尾粽。妈妈是我们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叶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子放在温水里泡一泡,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花生分别洗完后伴在一起。等芦苇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粒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间再夹几片枣肉,包好后再将草绳捆绑好大功告成了。妈妈包的粽子又大又结实,像一个个包袱,又像一个个秤砣。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香味扑鼻,让我直流口水,有时一口气竟能吃上好几个然后腆着大肚子那憨态惹人笑。

  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3

  人们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比如:端阳、端午、端节等。

  端午节的背后还有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十分受人民的爱戴,在二十四岁时就被任为宰相。后来被奸人陷害,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屈原十分愤怒,就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回国没多久,又被长期流放到沅湘一带。他虽然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然眷恋故国。他经常在江边徘徊。一天,他向老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正直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怎么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呢?”于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抱着石头投河自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一直流传到现在。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吃鸭蛋……最隆重的活动要数赛龙舟了。每年,全国许多大大小小的乡镇都要举行划龙舟比赛。今年,我在奶奶家也荣幸地参加了划龙舟比赛。中午十二时比赛开始。我们穿上黄队发的运动衣,便上船了,依次坐好位置。这条船的前面是一个龙头。这只龙雄赳赳、气昂昂,两眼注视前方,神气十足。龙尾又翘得十分高,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感觉!这时,锣声一响,两队就划开了。我们一队鼓手是爸爸。鼓声由弱变强,由慢变快,催人前进。我们黄队的叔叔阿姨们十分精明,采用了先慢后快的划船方式。这不,白队比我们领先两米远,我们这一队仍然在沉着稳定地划着。这时只听鼓声越来越急,我们随着鼓声同心协力,快到终点时,我们超过了白队。大家还一边喊着口号:“一二、一二、一二……”鼓声越来越响,划船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快,我们就超过了白队,只见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站在河两岸的乡亲们顿时由为白队加油,立刻换为我们黄队加油。经过半小时的比赛,我们比白队先到达了终点。胜利的喜悦占据在每个人心中。有的欢呼,有的拥抱 ,有的捧腹大笑,还有的甚至跳了起来……至于我,我比任何人都要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划龙舟,这次的胜利有我的一份,并且队里派我作代表,上台领奖杯以及做演讲。这一次比赛,我十分难忘!

  热闹的赛龙舟结束了,大家休息了一会儿,村里的领导们又立刻举办了“为纪念屈原诗朗诵比赛”。乡村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我也报了名。我饱含深情地朗诵着张耒写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拒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以及《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日观竞渡》这四首怀念屈原的诗。

  到了傍晚,家家又包起了好看又好吃的大粽子。我们在路上摘了一些又大又绿的箬叶回家,又把红豆,腊肉和米等材料准备好。接着,我们一家人就举行了包粽子比赛。规则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包粽子。要求包得又快又好看。比赛开始了,只见奶奶不慌不忙地包着粽子。不一会儿,一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诞生了。而我和爸爸妈妈却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一下子这里包好了,那里又漏米了,就这样重复着。时间到了,我一个都没包好,妈妈包了两个,爸爸包了四个,但粽子的样子却十分难看,而奶奶却包了二十几个。并且每个都是那么惹人喜爱,大小一致。包粽子比赛结果出来了,奶奶是冠军。她高兴地脸上笑开了花,接着,就由我为胜利者颁奖——100元奖金。粽子包完后,我们便把它们蒸好,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家家户户都坐在家里品尝着端午节的食品,有粽子、包子、面条、鸡蛋、鸭蛋……吃的食品非常丰盛。大家开心极了!

  端午节是我国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它表达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又表达了人类与大自然美好相处。我们要让这个具有一定意义的端午节一直延续着,永远不消失!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

  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

  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来历之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

  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有很多种说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

  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5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先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日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齐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齐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我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期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最终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完美的记忆。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6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喝艾酒、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最令我难忘的是去妈妈的老家看龙舟比赛。

  端午节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一大早起床,妈妈端出艾酒,叫我用一种叫“麻弹”的小食沾上艾酒吃,香香的、脆脆的,可好吃了。接着,再用艾叶沾酒擦手和脚,据说这样可以驱蚊子。吃完早饭后,我和妈妈、爸爸、舅舅一家来到龙舟比赛地点──北惯河。只见河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了,大家都在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咚锵、咚锵……”随着一阵锣鼓声响,龙舟比赛开始了。只见二十多条龙船分成几排,一字摆开。龙舟颜色各异,龙头虎虎生威。船上的壮丁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头上结着英雄结,个个精神抖擞。随着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站在船头的鼓手双手不断敲打着鼓,鼓声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振奋人心。划船的壮丁使劲划船,动作又快又整齐,只见木浆在水中上下飞舞。岸上观看的人们高声喝彩:“加油!加油……!”最后一条叫“青龙”的龙舟赢了。顿时,欢呼声、喝彩声、炮竹声响成一片。最后赛龙舟就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这次看龙舟比赛,不仅让我对家乡端午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和坚持不懈的道理。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7

  中国的传统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过年的倒福、中秋节、还有端午节,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端午节。

  传说楚国的皇上是一个昏君,只顾吃喝玩乐,屈原却说无效就投江自尽了,他投江时候还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因为这样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来了。

  屈原投江以后两岸的老百姓划龙舟去救屈原,人们把江都找遍了,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在这个紧张危险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来,他说我们就不了屈原不要紧张,我们可以丢鱼和虾爱吃的东西比如:粽子、雄黄酒、蛋等东西去江里……

  从此,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时间慢慢长久了,传统文化也慢慢流传下来。

端午节节日作文 篇8

  “嘿哟,嘿哟!”咦?是哪儿来的声音呢?哦,原来今天是端午节,他们正在赛龙舟呢!你看,每只船可以坐12到8个选手,有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裹着红布,手上拿着两只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前进。擂鼓打锣的坐在船的中部,在船前进时便彭彭铛铛的敲打起来,调整桨手的划桨节拍。这场激烈的“战争”多么惊心动魄!选手们一个个挥汗如雨,但他们任然在坚持,努力争夺第一名!

  端午节不仅要赛龙舟,还要包粽子,吃粽子呢!这香喷喷的大粽子,让人忍不住口水哗哗往下流,很想吃一口!这香喷喷又美味的粽子,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跳江后,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身体,便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怕鱼虾因糯米分散而去吃屈原的尸首,便用粽叶把糯米包住,再用线缠上,这样鱼虾就不会吃屈原的尸首了。

  我喜欢端午节,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让全世界都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

【关于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5篇

2.关于端午节节日里作文合集五篇

3.关于端午节节日的作文合集5篇

4.【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6篇

5.精选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四篇

6.【精品】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8篇

7.【必备】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5篇

8.【精品】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10篇

9.【精华】端午节节日作文集锦5篇

上一篇:端午节传说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事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