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作文

2021-11-2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主题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1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国家将端午节列入法定假日,这使得大部分国人都能在假期中享受端午节的快乐和风光。

  在端午节,我们更忘记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此人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杀这一事件,魏晋时期,周处撰《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忘记,国家将端午节列入法定节日,就是保护我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发扬光大我国传统文化,让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万古长青,似水长流。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鼓,满街路。”可见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祭祀屈原,还有门前插柳放艾叶=,手上脖子上戴上香囊,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当然地方不一,文化形式不一。我们农村端午节除每个人能穿上新衣服外,还能吃上各种各样的绿豆糕。大人小孩子围坐在周围互话农桑,拉着家常。孩子们只顾玩高兴。当然还要五月五走亲戚,定了亲的姑娘会收到婆家一份精致的礼物,婆家的好朋友借机会到亲家看看媳妇什么样。

  如今,似乎在人们的心目中,端午节却成了粽子节,或者屈原节,而没有挖掘出真正的端午节的文化传统。端午节,既不是粽子节,也不是屈原节。端午节就要真正挖掘出其传统文化的深意,进行传承,不能简单的一个“吃”,更不是一个“祭”,而要的是文化内涵。

  在文化的传承上更应把文化内涵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在关注人们的生活、关注人生命的质量和关注亲情友情上下功夫,在文化方式和形式上来些创意,更要继续传统。确实让端午节丰富起来,活跃起来,让节日转起来,唱起来,传下去,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节日理念。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清早,我被这儿歌声吵醒了,听到这首儿歌,我知道端午节来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而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每逢端午节妈妈总会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妈妈为什么在厨房里洒上雄黄酒?妈妈告诉我是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因为端午节又称重五节,所以很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 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

  命缕,也称“五线”。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龙船花,蒜头。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这一天都要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赛龙舟,吃粽子之所以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因为相传龙舟竟渡要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听了那么多,最开心的时候来了就是吃棕子,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有肉粽,豆沙粽,米粽,蜜枣粽,令我眼花缭乱。可惜粽子的形状只有两种,——三角粽和枕头粽。我先把线拆了,再把芦叶去掉,就闻到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那么大的粽子我三两口就吃完了。

  我喜欢这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3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

  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的前几天,爷爷就开始包粽子了。他准备了新鲜的粽叶,一大盆调好酱油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爷爷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我闻了直流口水,爷爷见了,马上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递给我,说:“好吃狗,吃吧。”我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还不忘评价:“真香啊!”

  我们这里不举行赛龙舟,但我看见过赛龙舟,真是精彩啊。赛龙舟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前射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说到端午节,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

  晚上妈妈和爸爸带我一起去姥姥家过节,这时,姥姥正在包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姥姥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姥姥,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姥姥笑眯眯的说:"看您这只小馋猫,好!姥姥给您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真让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姥姥说:"现在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早就已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去了姥姥家,我不仅了解了不少的知识,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是高兴呀!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

  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思考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

  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盼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能够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能够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此刻,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

  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可是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之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向到这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6

  随着端午节的渐渐临近,商场、超市里已摆满琳琅满目的各色粽子,预示着节日的临近。大街小巷仿佛充满了粽子的香味,空气都带着淡淡的粽香,忙的都有些遗忘了,又是端午了啊!

  父亲住院有半个月了,几日来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过的,送孩子、上医院、做饭,几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看到超市里的各色粽子,几乎忘却了端午节的来临。

  父亲在家的时节,此时家里早已是粽香满屋,孩子们欢歌笑语的嬉闹着,等待那美味的粽子在滚烫锅里翻腾个够了以后,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热气腾腾的粽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粽衣上的丝线,剥除掉美味最后的保护,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呼出一口热腾腾的蒸汽,闭上眼睛,品味着那浓浓的粽香从嘴里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粽香包裹,真是一个美呀!

  父亲一直说我手笨,怎么也学不会包粽子,试过许多次,一直不得要领,如今,父亲不在家中,只有靠母亲一人了。抽时间回家了一趟,说是帮母亲包粽子,其实,也就是打一个下手,自己实际也帮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着的竹叶,看着母亲熟练的摆动着,不一会,一个完美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我摆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紧,就是包不住,母亲看不过去了,及时喝止了我,把我赶到了一边,只好坐到一边看着母亲包了。

  母亲的白发又增多了!这一阵由于父亲生病,母亲益发的操心,白发愈发多了起来!

  如今我家端午节倒是讲究不多,无非是包个粽子,家门口插上几株艾叶而已,完全不如故乡那样了。故乡的端午节端是热闹不凡,龙舟、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没有回故乡了!

  看着母亲包完粽子,煮在锅里,才匆匆而去。傍晚时分,砰砰的敲门声响起,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父亲,手里提着一兜的粽子,往家里一放,没说几句话就走了,看着那兜粽子,只觉得两眼发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久久无法平静。

  那一个个的粽子,就是浓浓的爱意!浓浓的深情!那一颗颗的米粒、一个个的蜜枣就是一颗颗跳动心,一片片不舍的情啊!

  悠悠端午节,浓浓粽香情!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7

  端午节来喽!我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五月五日,这一天来的可真迟啊!我等它等的都快急死了。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盼端午?我的答案很简单,因为端午节这一天有得吃有得玩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到端午我们就要放假了!

  五月五,端阳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欢的是吃粽子了!我偷偷告诉你我吃粽子一次能吃好几个呢!你可千万别说我光会吃不会做哦!我也会包粽子:在包粽子前,现将包粽子必备的糯米置于水中泡上一段时间。把采来的箬竹叶放置于水中洗干净,然后把箬竹叶卷成圆锥状,将糯米放入其中。卷好,用线将粽子捆起来便做好了!如果在粽子里加入几颗蜜枣,那么粽子大味道就会更好了!

  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还会佩香囊、悬艾草菖蒲。不过,赛龙舟在我们这里并不常见,我们喜欢在家门口悬艾草菖蒲。用银杏叶与艾草泡水洗澡。父母还会在孩子的耳朵里,鼻子里点上几滴雄黄酒。在做完这些之后,父母会在孩子的手上扣绒,这些都是人们用来祈祷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方法。

  说到端午节,我们不禁想到屈原,这个节日就是因为他而得来的: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续其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对了,刚刚说完了悬艾草菖蒲,还没说挂香囊呢!戴香囊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囊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囊,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囊,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而且挂香囊对身体也有好处哦!香囊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的。以往由于医药不发达,这些有有杀菌作用的香囊被带在孩子们的身上,起到避邪正气、防治蚊虫和不祥之物骚扰的作用。现代的香囊中填充用的香药成分有所突破:薰衣草、马鞭草、迷迭香、干花都可以用来做香囊。

  看完了上边,我确信你和我一样喜欢端午节。因为它又好玩又有好吃的。不过,韩国居然和我们争端午节,你说这有什么理由?不过,我们的确没有韩国重视这个节日,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8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期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情绪;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绪!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必须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齐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齐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我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可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必须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这天,我们仍然过着这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10

  姥姥的粽香——端午节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

  端午节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姥姥包粽子认真细心。包好的粽子,养眼养胃又养心。

  往年,端午节前几天,姥姥就张罗买苇叶、糯米。苇叶买回,要“打”苇叶,所谓“打”就是把苇叶一片片码齐,浸在水里泡一天使苇叶更平整而有韧性。米得稍泡会儿,边淘边泡。等苇叶泡得了,米也淘好泡好了,才能开始包。包粽子也很有讲究,姥姥包的粽子四个角六个面很标致特立体。苇叶包成,麻绳捆绑,结结实实美观大方。

  粽子包好同鸡蛋一起上锅煮,通常煮两三个小时,闷一宿。吃姥姥包的粽子得有耐心,忍得住馋,头天煮的粽子,第二天早晨才能吃。可一旦开锅就是色香味俱佳!

  开锅,清香四溢,绿色蒸腾。那种绿不像翠那么耀眼,它平实柔和。粽身的深色麻绳是暗绿,芦苇叶是深绿,鸡蛋被苇叶的青绿涂染深褐色略有斑驳的绿。绿,水墨画般渲染,瞬时使你的眸子清灵如水。苇叶的清香,浓郁的甜丝丝的米香、淡淡的蛋香扑鼻而来。忍得住,你就等到把粽子剥开放碗里,撒上红糖,用筷子夹开一小块,仔细品尝。馋得受不了,就用苇叶当碗,剥出一角咬一口,一口一口,苇叶全剥开了,粽子也吃完了,吃得嘴粘手粘。

  粽子很大,吃完一个即饱。可那浓香让人肚饱眼不饱,眼饱心不饱。此时,姥姥就把剩下的粽子分分,一些让我们拿回家慢慢吃,另一些分给周围邻居们尝尝。

  妈最爱吃粽子,姥姥每次分给我们家最多。她还特意给妈买了个大竹篮,年年包了粽子,都让妈拿着篮子回家盛。我们给篮子取了名,叫“粽子篮”,而我们家的“竹篮粽”也出了名。妈常常遵着姥姥的叮嘱,把粽子分分,让身边的人都尝尝。端午节时,我家的邻居小孩看见我们的“粽子篮”,都感到无比兴奋。

  每年端午节,姥姥的邻居、朋友们,她的儿女们,她儿女的邻居、朋友们都多多少少能吃到她包的粽子。多少年,我们周围的亲友都唇齿留香。

  姥姥的粽子香香糯糯“走四方”,姥姥的粽香散布最广最远最深,在我们的记忆中常留不忘!

  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成群走在街上的人,哪个不是深怀着自己的一份孤独,或许一个人并不孤单,一个没有回忆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单。

  有时候我不是不想张口,我怕一张口,那些深隐的念便碎成了泪,那些令人心酸的感觉又浮上了心头。

  多年后的一天,刻骨的东西忽然变得模糊不清,你记不起曾经与某个人在一起的细节,只是感觉一切恍然如梦。

  爱有时候只是某个阶段,我们却将其假想成了一生,我们的心啊,为何如此的彷徨,原来我们一直都在离别中。

  我们可以做到对一个人放弃,却做不到对一个人忘记,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时光的角落里,零落了几多无力诠释的清愁,却不能够再与一个人重新认识,重新开始一次。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今天的亲近或许就是明天的遥远,如梦如幻的往事,只在心间留下一抹惆怅的真。

  生命的故事里曾经走失了谁,人生的河流里淹没了多少勇敢的执念,爱总在最深时落下交织的帷幕,我们已不敢向那个故事里的人索要太多。

  或许冷漠与薄凉,才是分开的两个人最适应,最恰好的温度,我们已经无法再酝酿出那些突然的温暖,我们的心已经无力再承受那样猛烈的撞击。

  错过,却不再期待新的遇见,多年后依旧在反复问询自己的心,我究竟爱过的是那段时光,还是那段时光里用心陪我走过的人。

  错过的人,即使还在心底千百次的忆起,却只能说与文字里的天涯海角听了,我已经不敢在一个人的心里,拾取一份仿若当年的在乎……

【精选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五篇

2.【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四篇

3.【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7篇

4.【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6篇

5.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十篇

6.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5篇

7.【推荐】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10篇

8.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四篇

9.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集锦4篇

上一篇:端午节风俗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快乐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