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2021-11-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味道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1

  端午节又来了,到处都是包粽子的,那些玲珑小巧的各种馅味的粽子清香可口,叫人越吃越爱吃,在我们家乡,端午节是个盛大的节日,但我们不吃粽子。

  端午节那天,凌晨三点多,奶奶就起床做麦粑(馍子)。等我们从美梦中醒来的时候,就会看见那些又白又大的麦粑静静地躺在大簸箕上,看上去像一个个胖娃娃,惹人怜爱。摸上去,软乎乎的,稍一用力,就缩成一团。咬上去,嚼劲十足,清甜清甜的,满齿留香,让你感觉回味无穷,吃了第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奶奶做麦粑的手艺高,还会做蒿子粑,荞麦粑,做得也多,除了自家人吃,还要送给隔壁邻居品尝。

  天刚微微亮,爷爷把庭院打扫干净,就从菜园里割来艾枝和菖蒲,插在门上,顿时清香满屋,飘着节日的味道。小时候不知道那味道浓烈的菖蒲是干什么用的,摸一下,满手都是那种香味,洗也洗不掉。爷爷说艾枝和菖蒲是为了辟邪的,那时我们深信不疑,长大了才知道,艾枝和菖蒲是去除蚊虫的。

  吃过早饭,我们就眼巴巴地等着姑姑们来送节,我们家是个大家族,因此,逢年过节,客人络绎不绝,大人不胜其烦,小孩兴高采烈。按照习俗,到端午节那天,出嫁的女儿就要回娘家送节,除了礼品,最让我们翘首以盼的就是那些漂亮的扇子了,有大蒲扇,小蒲扇,各种颜色的纸折扇。我和妹妹最喜欢就是那种白色的折扇了,打开来,一股油墨味扑鼻而来,尽管难闻,但不影响我们的好奇心。扇面上绘制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漂亮的山水画,有惟妙惟肖的仙女姐姐,有婀娜多姿的鲜花,还有书法家题的词……这些美丽的扇面令我们爱不释手,丰富了整个端午节。

  又到端午节了,人们生活 水平提高了,各种美食相应上桌,粽子,蛋糕,皮蛋,咸鸭蛋……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美味可口,很少有人家买馍子上桌了,我多怀念麦粑的味道啊!拿着雪白的麦粑,蘸着白糖,就着一大碗白开水,全家围成一圈,津津有味地吃着,天高地阔地谈着,其乐融融,真正充满端午节的味道,充满家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2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今天就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当然,我们家也必不可少!

  我和奶奶来到了菜市场,这里特别热闹,人们都争着抢着买芦苇叶和糯米。我和奶奶路过了好几处卖芦苇叶和糯米的地方,可却都买完了。“这是什么神仙速度啊……”我喃喃自语道。唉,早知道早点来了。呼,终于在一处人较少的摊位买到了芦苇叶和糯米。唉,可真难买!

  回到家后,奶奶把在就准备好的腊肉拿了出来,切成丁放进了盆里,再把芦苇叶和糯米淘洗干净,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奶奶把两张芦苇叶铺开,再把它们错开,并对折,卷成一个圆锥形,再把糯米倒进芦苇叶里,把左边的芦苇叶往右边压,把右边的往左边按,用线困住粽子,这就大功告成了!

  哇!这么简单?!我跃跃欲试,于是,我就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包了起来。真没想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仅仅卷一个圆锥形就费了我好大劲。放糯米也不简单,糯米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一样,接二连三地蹦出来,一不小心就撒了一地。奶奶看了,皱了皱眉,让我去客厅休息。可是,我不甘心,扫好米粒后接着包。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包了个像样的!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水里煮,一个小时后,屋子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迫不急待的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嗯!好吃!不仅有嚼劲且回味无穷!

  这就是端午节的风俗之一——包粽子,端午节其实还有许多风俗,有机会再介绍给你们。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3

  每当端午节,总能闻到粽子飘香的味道,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全家参加西湖之声端午包粽子的美好时光。

  那天,我们起得特别早,穿着汉服,迎着第一缕阳光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一路上,妈妈告诉我端午节的来历: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一气之下,跳进来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五月初五包粽子的习俗就传承了下来。

  在径山,我们进行了一场家庭包粽子大赛。主持人说,哪个家庭最先包完10个粽子就先吃饭。我看到每个桌子上都放着一盆经过沸水煎煮的粽叶,青黛的肤色伴着芳香,芦苇叶子的味道现在我还记得。糯米也是在清水中浸泡过的,摸起来湿漉漉的,带着珍珠的光亮。我们包的是白米粽。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连爸爸妈妈也不会包,幸好同桌的奶奶热心地教我们包粽子。首先,她拿起三片粽叶,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然后,将它们卷成圆锥体,看上去像个漏斗。接着,她在里面装白花花的糯米,一只手牢牢地托着粽叶,另一只手慢慢地压实。最后,她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按照那位奶奶的方法,我们全家也包了几个不起眼的粽子,每个粽子形态各异,有大有小,有胖有瘦,为了能早点吃饭,我们包得飞快,还把全家人的粽子都捆在了一起。粽子也被统一放到一个大篮子里,收走到大锅里蒸煮。那天下午,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粽子的香气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粽子的原料只有糯米,但是我却吃得津津有味,一个接着一个,妈妈都担心我会消化不良。

  转眼,端午节又要到了。这次,我不仅想包粽子,还想看一次赛龙舟,希望疫情快点过去……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4

  要问我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国庆?不,全都不是,要说我最喜欢的节日,应该是记忆里最浓的,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端午节!它是最浓的记忆,最浓的温情,最浓的味道。

  其实大家都知道,也都吃过粽子!一袭青绿色的衣裳,衣裳上缠着五彩线,像极了一位“翩翩公子”。这缠裹绳子可有学问,要不就缠得五花大绑,想吃的人怎么解也解不开,急的要火上房;要不就缠得松松挎挎,里面的食材在蒸煮时就露了馅,让人少了期待,少了惊喜。

  粽子下锅了,在一双双期待的注视中,一股浓烈的清香味徐徐绕绕飘荡在空中,一丝一片一直到充溢到满屋,令人的味觉也一点点膨胀,到最后终于忍不住了,急不可耐地揭开锅盖,拎起一个冒着热气的粽子,胡乱撕剥开粽叶,一嘴咬下去,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咸咸的,五味顿时充溢到肠胃,直抵心田。

  小时候,我的第一个味道记忆,就从这粽子开始的。端午节我通常是在奶奶家过的。端午节时,当我第一次吃到粽子时,那沁甜沁甜的味道,总令我在梦里笑醒。通常吃一个是满足不了我的大肚胃的,吃来吃去,吃到最后,看到满桌都是零乱的粽叶,奶奶终究受不了了,怕把我撑到什么好歹,将我的调味品白糖偷偷拿走,我立即就少了继续吃粽子的食欲和勇气了,当然也是我吃粽子吃到八九不离十的程度了。如果确实还想吃,那只有悄悄地踮起脚尖,走到厨房去找寻白糖,但儿时的我傻傻的竟然分不清盐和糖,有时竟然把盐粘着来吃,吃得吐得满地都是,大人们看到后,耍坏地也不跟我讲,只顾站在边上哈哈大笑。看着满桌吐的粽子,真有点暴敛天物呀。

  看了我吃粽子的体会和感受,你们是不是口水都流出来了,不要紧,谁想吃粽子,来我家,我请客,管吃够。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5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点评:本文很有解说词的味道。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些夹裹着端午节浓厚味道的传统习俗一一给我们奉送出来,不仅看着美,而且闻着淳,让人心驰神往。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6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当阴历5月处五,家家都会挂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边,还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赛龙舟,过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饭时,我们个个都面带笑容,互相祝贺节日快乐,我们先举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问我:“谢哲,你知道原来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边的大人闷都大笑起来:“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挠挠头说:“原来如此!”大娘又问了:“那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当然是纪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着,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说:“回答对了,我奖励你一个粽子!”我捧着这用绿中透着清香的粽叶包裹着的粽子,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粽叶,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鲜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开来。真香啊,接着我又夺过妈妈手中的粽子,吃起来。

  大人们又看见我吃粽子那狼狈的样儿,指着我大笑起来,连旁边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厉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时候你们肯定也有!” 端午节,有肉粽子的鲜味,有蜜枣粽的甜味,还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绝口!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 篇7

  去年的端午节我过的特别有意义。至今,我仍印象深刻,怀念之极,因为我向奶奶学包粽子了。

  奶奶准备了清洗干净的粽叶、糯米,还有红枣。墨绿色的粽叶两头尖,中间鼓,一片一片地漂在水里,就像一条条绿色的小船。洁白的糯米在碗里堆成一座小山,可看起来还是一粒一粒的,圆润而又饱满,仿佛是一粒粒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红枣个头很大,红通通的皮肤,就像穿着大红衣服的小胖子,也像一颗颗红宝石。

  包粽子咯!奶奶先把一片粽叶摊平在手掌上,用勺子舀了两勺糯米放在粽叶上,然后用筷子夹了一颗红枣放在糯米中,最后再舀了两勺糯米盖上红枣。“这样的分量就够一个大小合适的粽子了。”奶奶说着,就把粽叶慢慢卷起来,然后把卷好的粽子靠在台子边轻轻地敲打,不一会,就变成棱角分明的带着三个尖尖的角的粽子了。真是神奇呀!奶奶再用一条细细的红线围着粽子的三个角绕了一圈,然后打个活结,扎紧了。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奶奶那样做,可我做出来的就是圆圆的,活脱脱的像一个足球。

  我接过奶奶包好的粽子,放入筐里。一个粽子就像一座小山,许多小山叠在一起,就成了“泰山”——筐满了。

  最后我们把粽子放进大锅,开始蒸粽子了。我一眼不眨地盯着大锅看,不一会大锅里冒出了水蒸气,朦朦胧胧的,像雾一样。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一股清香飘了出来,我忍不住想打开大锅拿一个尝尝。这时候奶奶告诉我说:“还没熟呢。”

  又过了半个小时,香味越来越浓,感觉都要飘到窗户外面去了。这是要告诉我,它要熟了吗?随之而来的是奶奶的声音:“粽子熟啦,出锅咯!”

  终于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拿了一个粽子出来,顾不上烫,拆开红绳,剥开粽叶。剥开的粽子外表带着一层粘液,里面露出的是晶莹剔透的粽肉,就像琥珀一样。我口水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来,自己动手做的粽子真是美味呀!

  我喜欢这样的端午节,今年我还要过一个这样有意义的端午节。

【【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总7篇】相关文章:

1.【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总五篇

2.【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总8篇

3.【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总6篇

4.【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汇总10篇

5.【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五篇

6.【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四篇

7.【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篇

8.【精华】端午节的味道作文4篇

上一篇:端午节赛龙舟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趣事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