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优秀作文

2021-11-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优秀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1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能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因此,吃过饭出去玩耍时,能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假如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香味。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2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

  那天,田教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教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教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日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同学们眼巴巴地望着田教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教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同学们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教师下令,同学们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教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同学们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他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教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时候,田教师忽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3

  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日是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白米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白米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年端午节,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

  吃完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叶。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叶洗干净,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个大盆里,再往糯米里洒了一小勺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洒盐,就问:“外婆,为什么要洒盐呀?”“洒了盐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会很咸吗?”“就一点点,没关系的啦!”“哦!”虽然我这样回答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叶,卷好,往卷好的叶里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起来,包出棕子的形状,最后用绳子把棕子捆好,一个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个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见外婆双手灵巧地包出一个个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灵珑,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简单的,我就忍不住想要来试一试。我刚包出一个棕子的形状,还没捆好呢,米就漏出来了,只好重新包过。有时候,稍一用力,棕叶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换张叶子重新包过。看着外婆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棕子,可我手头没有一个棕子“诞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请妈妈帮忙,总算包好了几个。最后,我自己单独包的棕子仅仅只有一个,哈哈,我是多么“强悍”呀!

  锅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进去,看着这小棕子“扑通扑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今年端午节可真开心,不仅吃到了自己包的棕子,还亲身体会了包棕子的乐趣。还知道在糯米里放点盐,棕子果真不咸也不粘牙了。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想包棕子了吧,那就自己试一试吧!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4

  刚刚度过了快乐的六一节,马上又要迎来端午节。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了滚滚洪流,他与祖国共存亡的爱国精神深深激励着我们。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奶奶早就准备好了箬叶,在热水中洗净、泡软,爷爷准备好枣子、豆沙、火腿肉等做馅,相邻几户人家聚在一起包粽子。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揉匀、摁实,最后用线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三角或者四角的'形状。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一个小时左右,清香四溢。再看桌上,爷爷一早上市场买了黄鳝、黄鱼、黄瓜,配上咸蛋黄和黄酒,真正的“五黄”就齐全了。

  吃着端午节特地准备的食物,带着妈妈送给我的香袋,爸爸教我读记屈原的诗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不禁热泪盈眶,这位大诗人让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永远铭记屈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节,我看奶奶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鸡肉馅的,花生馅儿的,豆子馅儿的……

  我发现粽子是需要材料的,比如说:糯米,花生,鸡肉,板栗等等……奶奶要做鸡肉馅的,就得准备鸡肉,板栗,香菇。奶奶做鸡肉馅儿的时候她都会叫我来看怎么包。

  我看了好几年了,因该会包了吧!我想,我试着包了,可是没包成功。我第一部是:把糯米放进叶子里,再把馅儿放进去,在用线把它捆好,就把它放进锅里煮,煮个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到一小时,还得小火煮,不能用大火煮,要不然,会煮破的!煮好以后,我们就开始吃粽子,我看见了我包的粽子,不过它已经开了,我吃着我自己做的粽子,感觉到骄傲,自豪的心情。

  我虽然没有做成功,但是我还是体会到了做粽子感觉!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6

  今天我来到外婆家,闻到一股香味,“这好像粽子的味道”爸爸说。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里我们包粽子吃、挂艾叶、还有赛龙舟呢!”

  妈妈这么一说,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节。外婆提着湿漉漉的米、绿色的竹叶、长长的绳子、肉和花生到我家。我惊奇地问:“外婆这是干什么用的?”妈妈说:“这些是用来包粽子用的,端午节快到了。”

  外婆把那长长的绳子绑在桌脚上,用竹叶把肉和米包起来,妈妈用花生和米包起来,我在一旁当小助手,一会儿帮着搬来小凳子,一会儿帮着拿竹叶。妈妈就对我讲起了有关粽子的一个传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不一会儿外婆与妈妈把粽子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过了一会儿,锅里飘来香味,这时爸爸在门上挂上绿色的植物,妈妈说:“这是艾叶,可以驱赶虫子的。”“端午节我们这边还有赛龙舟。”爸爸一边挂一边说。“就是我们在西湖公园看到的那龙舟吗?”我大声叫起来。爸爸和妈妈笑着点点头。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我尝了一个肉馅的,味道好极了。 多么难忘的端午节,香喷喷的粽子、福州西湖的龙舟……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端午节的民谣,但却不是我故乡的。我的故乡是辽阔燕赵大地,因为干旱少水,所以端午节并没有龙舟下水的盛事,但因为与庙会的融合,也自有我们的繁华,就像粽子,各地的下料和包法不同,当然也各具风味。

  在我们这儿,首先是提前了端午节的时间,日子由农历的五月初五改到四月二十八。这大概跟节气有关,一般五月初五就接近芒种了,芒种三天见麦茬,这时节家家户户摩拳擦掌,准备抢收,谁还有多少心思过节呢?而提前了的端午节,放在了丰收在望的时节,放在了大忙之前的闲暇里,放进了人们祈贺风调雨顺的心思,就显得格外恰当了,更何况人们还要热闹好几天呢?

  要过好端午节,节前的忙碌是最重要的了。早在前一个月,人们就开始盘算起来,赶集上店的时候也就多了一项任务:准备过节包粽子的原料。首先是糯米,要选粘性好的,就要挑厚实的米粒儿,选有淡青色光泽的,而发白发轻的,往往是陈米或劣米,包出来的粽子就味同嚼蜡了。其次是枣,要选个大肉厚的,还要看看有没有蛆眼。通常我们这里认阜平的大枣,有了阜平的大枣,即使贵的肉疼也要买的,因为的确是物有所值。粽子叶一般不早买,提前三四天即可,因为节前卖粽子叶的很多,还有走街串巷卖的,绿绿的一筐筐的,带着芦苇的清香,带着晶莹的水珠,拿过来看叶子厚实宽大,没有褶皱就可以了。

  准备好了东西还要尽人事,因为是庙会,往往要唱戏的,所以要提前通知自己的远一点的亲戚朋友,请他们来过节。还有一件最要紧,就是一定要请出了门的姑娘回娘家来过节。如果谁家没有请回出嫁的姑娘,就一定要有个冠冕的理由,否则会被乡里耻笑的。而且每家亲戚朋友多少,家里热闹与否,是衡量你家体面不体面、人混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所以家家户户在此节日无不尽心竭力。

  包粽子一般是在节日的前一天进行的。上午就把米晾一晾,拣一拣(通常狡猾的小商贩会在米里掺点小石渣),淘一淘。把花生、红豆之类的配料用温水泡上,枣子也洗干净晾着。粽子叶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洗洗,就泡在在大盆里备用了。吃过午饭,人们就在家里敞亮的地方摆开了阵势,叶、米、枣、豆和花生之类的分列在大大小小的盆里,再准备一个盛粽子用的大笸箩,每人一双筷子就可以包了。

  家乡包的粽子不似别地儿的三角粽,那虽精致却嫌小气。我们是包锥形的大粽子,容量相当于两三个三角粽。一则包得快,二则也是像样的待客礼数。而这种粽子的包法也很有技巧。先取一宽大的叶子在左手食指上缠三圈成一个小巧的圆锥库,再拿一片叶子贴库边插进去,把刚才围库的残叶别过来压在要插得叶子下,就这样依次半叠着衔接着插叶子,并把插好叶子顶部三分之一处往外褶一下,这样插上6、7片叶子就围成了一个圆锥筒,然后用手捞些米放进去,间或放些枣、花生之类的,装好了就用两根筷子把外翻的粽叶朝上捋一下,然后用筷子夹住朝怀里一翻,之后把折过来的叶梢左右一分,再对接,拧两下,在粽子腰间一别就好了。包得好的挺拔秀丽,像一位系着裙带的美人呢。手拙的人呢,往往插不成库就根本包不上,或者松松垮垮的不象个样子。于是这项技巧也成为衡量女人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如果谁家的女人不会包粽子,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撇嘴呢?

  粽子包好后已是黄昏,于是人们在院子里支好大锅,架好劈柴,然后把粽子结结实实的摁在锅里,再压块石板或水盆,之后注满水,盖严锅,就可以烧火煮了。大火烧上两三个小时,中间还要续两三次水,之后就不再烧了,但炭火不撤,让余火慢慢煨,一般要煨上一夜的。但其间多数孩子会在那浓浓的粽香里饥馋难耐,撒泼耍赖,于是父母会骂着"馋鬼",呵着热气拿出一两个来,让孩子先吃,大人也顺嘴咬上一口,品一品火候与成色。

  吃粽子的正时候当是四月二十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揭开了焖了一夜的粽锅,香气也随着晨风飘散,沁人心脾,使人胃口大开。但通常早饭也比较简单,粽子蘸白糖或简单的配点的稀饭小菜,那粘粘的甜甜的粽子的美味就显得特别的好,让人吃了还想吃。但吃多了,大人就会限制,因为糯米发沉,吃多了肚子会不好受,更何况午饭还会更丰盛呢?

  早饭后,主妇们把家里和家人收拾得利利落落,然后接亲迎友,如果亲戚朋友有事来不了,或者谁家有事没包,就要送些粽子过去,表表心意。接着人们就开始三三两两的去逛庙会了。其实庙会和集市本没什么区别,只是货多人多,热闹罢了。但人们多半是逛一逛,看看景瞧瞧人。即使想买某物,也不急的。先佯装看,有时间就和小贩磨磨牙,几次较量之后,看小贩咬牙跺脚了,自己也揣摸着合适了才掏钱。但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就是招待亲朋的酒菜,要新鲜好看,贵一点也没办法,图的就是高兴和脸面。

  庙会上的戏通常不怎么好看,但很热闹。请的大多是小剧团,没那么大的排场,但照样是花花绿绿舞台,那锣鼓照样敲得山响,那偶尔断点声音也唱得有腔有调,所以戏台下也人来人往。最忠实的听众是一帮老头老太太,他们三三两两的坐在戏台下,边嗑唠家常,边品评台上的功夫,不时伸长脖子专注的看上几眼,偶尔把头凑到同伴的耳边私语几句,再对着某人指点一番,他们对戏的理解通常是听来的或者是记忆中琐碎片断,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喜欢看戏,喜欢享受这一刻就足够了。戏台下的孩子是最活跃的了,他们一会儿登高上树的要看台上翻筋斗的,一会又在花花绿绿的面人、泥人前驻足,一会又被糖葫芦、棉花糖、甘蔗之类的美食迷花了眼,还要眼睛追踪大人,有机会就磨上几毛钱,甜甜嘴巴,之后就欢呼雀跃了。

  ……

  故乡的端午节就这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在浓浓的乡情亲情里,在悠悠的原味乡韵里,一次次飘然而至,又飘然而逝……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重五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的习俗很多,家家户户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每当端午节要来临,外婆就找来艾草,轻轻地插在门上,外婆告诉我,这样做就可以避邪,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安。

  我们家端午节主要的活动是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大枣和粽叶做成的。煮熟的粽子香喷喷的。甜丝丝的,特别香!特别好吃!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吃的我小肚子圆鼓鼓的,懒在沙发上动不了了,一家人看着我吃撑的模样,乐开了怀!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9

  【烟雨思绪,如雾如绡】

  独倚在窗前,望着白茫茫的云霄,柔弱的白光迷离了双眸,清风微拂,弥漫着丝丝芳香,飘落了一地的思念,窗棂边缘映着少年模糊的棱角,一股酸意好似要把空洞填满,眼帘泛起了轻雾,视界已看不清窗外的景色。

  寂寥的思绪荒凉了这莫名的情愫,窗外迷茫的雾气湿了流年的睫毛,昨晚还依稀掉落成线的雨,未干的路道上仍留有点点积水,湖面荷叶似乎舒展了些许,静卧在荷叶上的水露似在以轻吻的方式问好,柳条末梢垂下的露珠也似在欢呼,鸟儿也叽叽咋咋迎来了这个雨后的清晨。

  时光荏苒,在晃眼间,岁月便流失于指缝间了,昨晚小楼又春风,今夕人去楼早空,曾经的场景已不复存在,那个喜欢缅怀的傻小子如今已是默然少年,少了傻傻的笑容,多了冷冷的安静,少了飘荡在村庄的身影,多了寄存在外的思念。

  家,家人;故,故乡。简单的字眼却饱含多少游子泪,少许的字眼却记挂多少爱恋,一个熟悉的画面便能引起心中的涟漪,一首儿时的歌谣便能酝酿思念的苦酒。远处的热土,承载着咱们儿时梦,远处的亲人,等待着咱们的归去。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又要一人在外过着端午……

  【字里行间,粽香浓浓】

  一个在外求学的游子,一个异地他乡的少年,飘飘荡荡几年,空气中熟悉的味道便是我的愁绪,字里行间的音符便是我的思念,喜欢游走在文字间,拾取零落的记忆,喜欢徜徉在角落里,回味熟悉的记忆。

  又是一年端午,粽子的香味已飘远,残留的点滴,模糊了谁的记忆?湿了谁干涸的夜?或许该放下忙碌的心,静静的在那个角落里重拾熟悉的梦,静静的点着鼠标,视界停滞在散文网,把心定格在粽香浓浓的文章里,闭上眼,回忆儿时的一切,缝补记忆的裂痕。

  细细地读着一篇‘万水青山粽是情’,用心感知着那份粽情,分享着若兮姐的暖意,‘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快乐如射线般,无限延长’是的,延长,延长了回忆的思念,延长了心中的泪水。

  看着若兮姐和外婆一同包粽子,荧屏前的文字幻化成了童年的画面,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有弟弟,各忙各的,不时抬起头,摆弄自己包的很漂亮的粽子,脸上的笑容似乎在为自己的佳作而满意,爸爸生火,妈妈帮忙,一家人其意浓浓的等待着粽子煮熟。

  香味,我闻到了香味,很浓、很浓的粽香……

  【思意更浓,干涸无泪】

  反复的上下翻动滚轮,文章一次一次的移至首段,一遍又一遍,一边看一边想,一边揣摩一边回忆,曾经的花儿再次盛开,心得到慰藉,喜欢这种感觉,温馨很充实。

  下一刻,心被这一篇‘细水长流,翻不完的相思愁’所俘虏,淡墨笔直的文章,那个和我同年同月同一日生的孩子,他总是能织出美丽而令人遐想乱千的文章,‘我没有带走一片风景,我只是携着故乡的真情,紧紧捧在怀中久久凝视着’是的,凝视着,凝视着岁月的流失,凝视着青春的逝去。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情’,在这城市中,没有故乡的静谧,没有故乡的黑夜,喧嚣的街市,密麻的人流,嘈杂的夜景。抬头,夜空是泛红了,心是凉的,于是便有了那篇‘霓虹灯,红了黑夜的星空’。

  感知着淡墨的思意,好想呐喊,故乡的景啊,你可知千里外有人儿在怀念?故乡的人啊,你可知千里外有孩子在想念你?那股思意无处倾诉,那股酸泪肆意搅扰着少年的心绪,如今只有在那个角落静静的独自酌情。

  想妹妹了,那个只有几岁的妹妹,我已经很久没回家了……

  【含泪泣血,断魂怀伤】

  后天便是端午了,江南祭奠屈原的日子,我想那时会有赛龙舟吧。

  阵阵鼓声,蛟龙跃江桥。桨叶劈浪,声声鸣千丈。江中水龙,翻腾雀跃起。杆头争彩,岸上人呼啸。

  几十条船一同出水,船上的青年们头系红丝巾,铿锵的舞动着手中的浆,挽手插入水中,挑起飞溅的水花,有些船头高翘,船尾潜入水中,船上的人齐声用劲,急浪好似龙嘴里吐纳的雾气,如吞云吐雨般。

  这样的状景,不知江畔的人看到没?那个发出‘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的人,那个浅吟‘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的人,多少年过去,多少次祭忌,你已不再是一人,你有咱们,有所有的人。

  用怨愤、忧愁而著的《离骚》,融进了你的嗟叹,你的悲情,你的离忧。断肠寸断,咱们都知晓,咱们都跨越了历史的时空,共同经历了那些流放,共同幻想了那些曙光,共同感到了救国无望。

  路漫漫,有咱们同你一起求索!

【端午节优秀作文集锦九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优秀作文(集锦15篇)

2.端午节优秀作文(集锦6篇)

3.家乡端午节优秀作文(集锦12篇)

4.端午节的优秀作文(集锦15篇)

5.端午节粽子优秀作文(集锦15篇)

6.端午节优秀作文集锦9篇

7.端午节优秀作文集锦五篇

8.端午节优秀作文集锦15篇

9.端午节的习俗优秀作文(集锦15篇)

上一篇: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