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2021-11-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

  “吃粽子咯!”妈妈端着一盆煮好的粽子走了过来,房里充满了粽子的清香。

  粽子绿绿的,几个角尖尖的,;里面裹着的是天天都、白白的糯米。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大大的粽子,觉得很烫,但舍不得松开。我用剪刀把缠着叶子的绳子剪开,把它的叶子一层一层的剥开时,感觉更烫了,可是它的香味缠着我不放。

  我吹了吹,咬上一口,它吃起来糯糯的,甜甜的,进了肚子里暖洋洋的。我吃了一口又一口,不一会儿就把它吃完了。吃得嘴上和手上都黏乎乎的。

  我赶紧去把嘴和手洗干净,这时妈妈又说:“咸鸭蛋好了!”我又挑了一个大大的鸭蛋,它圆溜溜的,比刚刚的粽子还要烫手,我差点儿把它丢掉。我赶紧把它拿到嘴边吹了几口气,吹冷了一点儿,就在桌子上磕了一个窝,顺着蛋壳裂开的小缝,剥开它,看见了雪白雪白的蛋白。我轻轻咬了一口,好咸呀!妈妈说:“把蛋白留着当下饭菜。”我就拿来一个碗,把蛋白剥下来留着。这时候,蛋黄上的油流出来了,我赶紧用嘴巴去吸,感觉有一点儿油,但是不腻,而且非常的香。我又咬了一口金灿灿的蛋黄,哇塞,太香了!吃进嘴里沙沙的,满嘴都是咸蛋黄的香味儿!

  我又吃了好几个,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打着饱嗝,躺在沙发上。端午节的晚餐真丰富啊!妈妈说,还要用艾叶洗澡呢!

  端午节真好啊!有好吃的,还有好玩儿的,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2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祖母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即可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1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4个角是不是不胖不瘦,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之际,总是把4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6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祖母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4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可。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之际,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即可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3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很多,如:热热闹闹的春节,思念亲人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我最爱吃粽子。

  记得去年端午节,妈妈说:“今天我们一起包粽子吃吧。”我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爸爸先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在战国时期,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他听说自己的国家要灭亡,很伤心便跳河了。老百姓知道了,都纷纷来到河边找屈原的尸体,可是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老百姓们怕小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把家家户户做的粽子扔到了河里,让小鱼吃饱。这样小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爸爸还给我讲了端午节其他习俗:赛龙舟、插艾草、饮雄黄酒等。

  爸爸讲完故事,妈妈就把做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桌子上有一盆清水、一些芭蕉叶、红豆、糯米和绳子。妈妈先把芭蕉叶放在水里,泡成翠绿翠绿的。再把芭蕉叶卷成尖尖的。然后妈妈在里面先放了一些糯米,再放了一些红豆,接着再用糯米把剩下的部分填满。最后妈妈用绳子紧紧的系上,红豆粽子就做好了。

  我按照妈妈的做法也想做一个粽子,我先把芭蕉叶卷成尖尖的,再放入一些红豆。可是糯米总是调皮地从芭蕉叶里跑出来,我弄了半天糯米终于不掉出来了,可是粽子又包不上了,急得我满头大汗。妈妈说:“你不要放太多的糯米,不然就包不上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糯米,果然就包上了。一个圆鼓鼓的粽子就做好了,我高兴地大喊一声:“我会包粽子了。”

  妈妈把粽子放在水里煮上20分钟,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一个个圆鼓鼓的粽子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我感觉今天的粽子比以前好吃多了,因为这里面有我的一份汗水。

  粽子和端午节是一对好朋友。我爱粽子!更爱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4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还可以和小朋友们顶鸡蛋,和爸爸妈妈踏青,戴荷包,看赛龙舟。

  端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习俗呢?传说有一个楚国人叫屈原,他为了国家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百姓异常悲哀,人们划着船打捞屈原的尸体,大家纷纷往江里扔粽子,好让鱼虾吃饱了不吃屈原的尸体,于是,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我家都自己包粽子,妈妈说糯米和竹叶都要提前泡一天,妈妈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开始包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对折,把糯米装进去,再用线把它捆绑上。看妈妈做时,我看着很容易,可我连包了好几个不是漏米就是松皮,我费了一番周折才包了一个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粽子包完后放入锅中用水煮。

  这时我拿着几个鸡蛋去院子里和小朋友们顶鸡蛋,每当这时,小院子里都热闹非凡,赢的小朋友在欢呼:“我胜利了”!而输的小朋友在偷偷的流眼泪,但是过了一会儿却破涕为笑。小院里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

  这时妈妈喊我回家吃粽子,我飞快的跑回了家,屋里充满了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沾了白糖的粽子,一股又香又糯的味道涌上心头,沁人心脾。

  妈妈还给我戴上了荷包,荷包是用香草做的,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香草味,让人心旷神怡。

  端午节的祝福和温暖藏在粽子里,封存在荷包里,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5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那是可以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划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点朱砂。

  去年端午节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汨罗江边,人还不多,我迅速找了个位子坐下。不一会儿,人们说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江边。

  比赛开始了,来自浙江的龙舟飞速地向前划去。一阵风吹来,浙江龙舟减速了,另一艘龙舟超过了他们。浙江队员重新振作起来反超之后,得到了第一名。比赛结束后,他们唱起了《招魂曲》:

  大夫大夫啊,听我说哟,嘿嗬!

  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

  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级,

  东不可往啊,东有旋流无底,

  南不可去啊,南有财狼狐狸,

  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

  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盖地,

  唯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

  听完这首《招魂曲》,手表里传来妈妈的声音:“快回家包粽子。”

  我回到家,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学会了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圆锥体状,再往粽叶里放上糯米,然后用线捆起来,就做好了。妈妈把粽子放进大蒸锅里蒸了起来。一阵香味飘了出来,啊!原来是粽子蒸好了。我抓起一个就开吃,外婆拿来一盒白糖,在我的粽子上撒了一些白糖,我咬了一口——真香!

  就在这时,爸爸在一旁给我讲了一个端午节的神话传说故事《白蛇传》。很久很久以前,白蛇修炼成仙。后来她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白娘子,她爱上了善良的许仙。端午节时,他们在一起喝了雄黄酒,白娘子现出了白蛇的原形,吓死了许仙。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可以看龙舟比赛,可以吃到粽子,还可以听到美丽的神话传说故事。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6

  “和端午,竟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传说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屈原投河的日子。人们在这个日子里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一年一度的的端午节又到了,那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7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等,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传说在很久以前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听见自己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愤怒交加,最后抱起一块石头跳入江河里。

  到了现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被定为端午节来纪念屈原。在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爱国诗人。奶奶在这一天也会把长长的艾条,高高的挂在家门口。

  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奶奶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奶奶就会把包粽子的粽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材料,糯米,肉,红枣绿豆等等。接下来就是包粽子,首先奶奶都会拿两三片粽叶,左手捏着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手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椎体的形状。然后,往卷好的粽叶里面放一根筷子,再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材料。奶奶会边包边用筷子戳一戳,奶奶说,这样会粽子更紧,更加好吃。最后再拿一片叶子盖住糯米,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这样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就包好了。粽子煮熟后,每次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把粽叶打开,那个香味喷鼻而来,金黄色的糯米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真是太美味了。每次我都会一年吃好几个呢。

  因为我爱吃粽子,所以我喜欢端午节,真希望天天都过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8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源于屈原的故事: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结果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0xx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来源]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传统习俗。每当五月初五,妈妈都会包许多粽子,让我们大饱口福。妈妈包的粽子特别香,一端上桌,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和爸爸还有哥哥便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吃饱誓不罢休。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佩戴着香囊,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端午节里,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如今,端午节已被国家定为法定节日,希望我国民俗风情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9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龙舟节,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跳汩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就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端午粽、赛龙舟、挂艾草,还有用艾草洗澡。在这些习俗中,我最喜欢的是看龙舟赛。可是,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各地的龙舟赛都取消了,我非常失望,爸爸妈妈看到我失望的样子,决定在家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比赛”,我对这件事情半信半疑。晚饭过后,我们全家真的开始准备龙舟比赛啦,妈妈把被子做成了龙舟的样子,爸爸把枕头当成鼓,我和妈妈拿着棍子当“桨”,狗狗“椰子”在一旁加油,我们的队伍叫火龙队。

  比赛开始了,爸爸打着“鼓”,我和妈妈划着“桨”,“椰子”兴高采烈地扑来扑去,好像在喊:“加油!”爸爸又扮演主持人说道:“水龙队已经到了双龙门,其他队伍加油啊!”我和妈妈一听,更起劲了,爸爸打“鼓”打得手都通红了,大声喊到:“大家使劲划,加油!”我使出全身力气划“桨”,我向左边瞄了一眼,发现冰龙队准备反超我们,我又向右边看了一眼,还落后水龙队一米,我开始着急了,啦啦队“椰子”比我还着急,不停的上蹿下跳,“加油啊!”妈妈大叫到,我的手臂实在太累了,已经不听使唤了。这时,离终点越来越近了,三米,两米,一米,冲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的,耶!突然,“咣当”一声,只见我们连人带“船”的一起摔到了床下,三个人“哈哈哈……”笑得前仰后翻。

  端午节就在我们的欢笑声中度过了。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0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说,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个满腹爱国情怀的大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悲愤欲绝,跳入汩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罗江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这一天就成了我国的习俗,就正式被定为——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粽叶,米和粽绳,用他们来包香喷喷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放在锅中煮,煮五个小时之以上,就可以尽情享用了!还可以放些糖,味道更美味。

  妈妈给把香喷喷的粽子放在一个个的碗里,天哪!光闻味道我就非常满足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最大的,解开它纤细的粽绳,扒开它那一层层绿油油的粽叶,看到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粽肉,撒上那甜滋滋的白糖,一囗咬下去,天哪!真是妙不可言,我的心都跟着陶醉了!

  今天早晨,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漂亮的五彩绳,然后亲手戴在我们手腕上,哈哈,真好看!虽然我和弟弟己经戴上了,但是,只戴一个怎么行呢?嘿嘿!我们趁妈妈不在,拿出剪刀,把五彩绳剪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手腕上,脚腕上都戴上了五彩绳,连家里的娃娃都给戴上了。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感谢屈原,没有你就沒有我们的端午节!你放心,祖国安好,山河犹在。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而古老的节日,这是我度过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度过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呢?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2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也叫做“端五”或“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要插“无端”:菖、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一说起端午节,小朋友们就唱起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是因什么兴起来的呢?说法很不一致:有的说,为了纪念介子推;有的说是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我一直都觉得散文家是纪念屈。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人士叫屈原,整日为国操劳,为民忧心。当时的楚怀王却是一个昏君,屈原多次劝谏都无济于事,楚怀王怀恨在心将其贬职。由于楚怀王无能,楚国很快就风雨飘摇,面临着灭国的危险,屈原不忍看着国家灭亡,投汩罗江而死。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并用芦苇包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好不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或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配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佳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3

  我喜欢阖家团圆的春节,喜欢猜灯谜的元宵节,喜欢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节,但我更喜欢吃粽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撒雄黄粉……端午节又叫“卫生节”,其中,挂艾草可以驱蚊子和小飞虫,净化空气,撒雄黄粉可以驱蛇等,防止病疫泛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相传,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后,便抱起石头投入汨罗江。住在江边的百姓们知道屈原投入汨罗江后,害怕江里的小鱼、小虾啃食诗人屈原的身体,便纷纷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吃饱后就不会伤害到诗人屈原的尸体了,所以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便流传至今。

  早上,我见奶奶在包粽子。便跑进厨房对奶奶说:“我也想包粽子。”奶奶笑着说:“好啊。”于是我认真观察起奶奶包粽子的过程,只见奶奶先拿起苇叶,卷成一个三角体,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卷成一个三角体,再往里面放入糯米、红枣,只见鲜红的枣子镶嵌在雪白的糯米中,仿佛是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然后,小心翼翼把苇叶底下封起来,再拿绳子把粽子缠起来,最后把粽子上锅蒸。半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咬了一口,粽子的清香瞬间充满口腔,粽子甜而不腻,味道美极了!

  啊!我喜爱端午节,小朋友们,你们喜爱端午节吗?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4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在这诸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挂栓五色丝线和香包,喝雄黄酒等传统习俗。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是第一个奔到厨房去看婆婆怎么包粽子的。婆婆每次都会准备最大的碗来装那些洁白可爱的糯米,旁边的盆子里盛着水,用来浸泡翠青色的粽叶。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婆婆将糯米填好后往里面塞馅儿的过程。在白白净净的糯米中间藏一块小宝藏,或是一块红艳似血,香甜可口的蜜枣;或是一块香味浓郁滋滋冒油的土猪肉。包好进锅,蒸煮熟后开锅时漫开的蒸汽,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婆婆一般是把粽子在前一天包好,夜间煮熟,第二天早晨食用。

  端午划龙舟也很有趣,每年我都会在电视上看龙舟比赛,十分热闹。岸边观看的人虽算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是很多的。划龙舟的人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奋力划船,再配上擂鼓加油的声音,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比较独特的习俗还有挂栓五色丝线和香包。香包是用棉布和丝线绣好,装进雄黄,苍术等药材,有驱蚊避虫的功效。而五色丝线寓意五色龙,有降妖伏魔,趋吉避凶的作用。

  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粽子这样香喷喷的美食,还能看到如赛龙舟这样激烈的竞技活动,真正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啊!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5

  每次端午节来临时,我总能闻到奶奶做的粽子的香味。但是今年奶奶生病了,无法下床做粽子,自然也没有那粽子的香味。

  为了不让这次端午节成为悲剧,而且能让这个端午节顺顺利利地吃上粽子,我决定和表妹一起做粽子。

  起初,她还不相信我,但是当她看了我从奶奶那儿记录下来的做粽子的步骤时,她立刻对我刮目相看。

  我们采回了做粽子要用的苇叶,再从灶炉旁取来了一缸奶奶早已浸湿好的糯米。之后我们各自搬来一条凳子,坐在上面准备开工。我们先学着奶奶的样子将苇叶围成一个近似漏斗的形状,再小心翼翼地用勺子从缸中舀出足够这个“漏斗”装下的糯米。可是因为我们的疏忽,糯米从“漏斗”下面蹦了出来,全跌落在地上。我们急忙用扫把整理好“残局”,再把苇叶围得更加紧密,糯米也无从逃脱了。合好苇叶后,我们又找出几根细绳把它们捆得“死死的”。这样,做粽子的步骤已完成一半。最后,我们把生粽子缓缓地放入蒸盒中,再从山间找些柴来烧火。我和表妹规定:她负责扇火,我负责点火和加柴。结果粽子熟了,我却被扇得一脸灰。我和表妹各自取了一个粽子吃了去,味道极其难吃。而此时,奶奶仿佛被粽子的香味施了魔法,竟然敢托着虚弱的身子跑到厨房,拿了一个粽子品尝,但是她说她手里的粽子十分美味,我真是疑惑不解。或许这正是所谓的“奶孙情”(自创的,意思是奶奶和孙儿的感情)吧!

  这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吃上真正的粽子,但是粽香尤在……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相关文章:

1.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通用12篇

2.端午节传统节日作文(通用15篇)

3.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

4.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

5.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

6.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

7.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8.端午节传统节日作文

上一篇: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