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2021-11-0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故事的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

  每当我一个人散步在池塘边,看见嫩绿的芦苇叶长茂盛的时候,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人们会用它的叶子包粽子,粽子可好吃了,粘粘的,一口就能出个蜜枣来,真让人回味无穷。

  想知道端午节怎么来的吗?下面要我来告诉你们吧!一次我无意中,从《七彩语文》中得知,每年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聪明,才华出众;二十多岁就参与楚国朝政,楚怀王很信任他,尽管朝廷中有些官员想方设法栽赃陷害他,破坏他和楚怀王的关系,但是他公正廉明,直到楚怀王去世。

  后来,楚怀王儿子继位,他年轻气盛,亲信常言,将屈原免职流放。不久楚国一天天衰败,最终被秦国吞灭,屈原憎恨世界浑浊不清,没有光明,非常痛心。于是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江里,当地老百姓直到了,都划船去救他,船在水面上像巨龙一样腾飞,也没能救出屈原,人们听说被水里蛟龙困住,又开始往水中扔五色线扎好的粽子,希望能赶走蛟龙。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买绿豆糕,赛龙舟,门前插艾条等一些民间习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2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香味中,陶醉在屈原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地方就有龙舟鼓声;有岸地方就会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罗江边徘徊,他仰望苍天,对当时社会腐败十分不满,他愤怒、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来扞卫正义。当地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里面包着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无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邻右里一样,妈妈便去菜场买包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妈妈先把糯米泡好,把粽叶和红枣洗净,洗好后,再把红枣切碎,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过了一小时,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陀螺形,把拌好糯米用勺子盛在粽叶里,再用灵巧双手左折右叠,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粽子便诞生了。

  开始煮粽子了,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粽子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水中快乐游泳。大约一小时后,满屋飘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嘴吹吹,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露出泛黄米粒,咬一口,满嘴都充满着粽叶清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大枣馅儿。糯米清香与大枣香甜结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在这粽叶飘香节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黄子孙对屈原尊重和对祖国热爱,立志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小公民。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3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色彩鲜艳的荷包已经上市了,这时我才意识到端午节马上进要来临。关于端午节,我国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其中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最让我难忘。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因为他才华出众,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面前,陷害屈原。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流落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几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君爱国的悲剧英雄还活在人们的心中。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很悲伤,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撑起船只,齐心协力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这一举动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赛龙舟活动。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往江里面丢,为了让鱼虾吃粽子和鸡蛋,而不去咬屈远的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这些风俗逐渐的流传了下来,因此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佩戴荷包,喝雄黄酒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也要赶紧去买几个粽子到灵台的大溪河畔祭奠屈原,伙伴们,让我们努力学习,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4

  楚王时期有一个人叫屈原,那时他怀着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荐,可却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绝和抹杀,最后,楚王因不耐烦将他逐到边疆,后来,屈原觉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钟爱国家可没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罗江。那个地方的人觉得他很伟大,为了纪念他,他们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鱼吃粽子别吃屈原的尸体,后来称这一天为端午节。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5

  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绿,漫山遍野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樱桃,小巧玲珑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粽子,粽子中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口感令人陶醉。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鱼吃掉他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

  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香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淡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礼盒;打着七彩八飘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无限爱。

  “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与友。”牵着亲人手围坐一桌感受端午滋味,凝神品味节日气息。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6

  “一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了……”奶奶笑着为我讲道。我坐在奶奶旁边,望着从青葱绿叶中投下的斑驳光影,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一阵凉风徐徐吹过,引得蝉儿尖声大叫:“知了,知了!”奶奶像是突然醒悟似的,猛地一拍前额:“快走,该去准备粽叶和糯米了。”我非常激动,今天可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呢!一定大展身手!米昨夜已泡好,只剩下那一堆乱糟糟的粽叶还没有洗。我和奶奶仔细地扣掉泥垢,抚平,渐渐地就堆成了堆。

  “把叶子卷成锥状,放上一颗枣,再洒些米,最后卷好,对,就是这样。”我皱着眉头笨手笨脚地卷着,胳膊肘一顶一不小心碰掉了一盆枣,哗啦啦掉了一地,我窘迫地低下头,感觉脸上发烧。姑姑轻轻鼓励地笑了笑,在我听来却十分刺耳。我默默低下头弯下腰,一颗一颗地拾起来,扔进了盆里,摆摆手准备放弃。“不要气馁,”妈妈拉过我严肃地说,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一定不要放弃!”她的眼底好似闪着光,我坚定起来,撸起袖子,拿起粽叶,继续努力的包着。这是我第一次为亲人包粽子,我多么希望奶奶爷爷会喜欢呢!

  卷成一个锥,放枣、放米。终于,我完成了一个略显粗犷的“作品”。形状歪歪扭扭,线也系地一团乱,几乎毫无美感可言。过来观看的爷爷哈哈大笑:“这粽子,我第一个吃,看看孙女手艺如何?”大家一起笑着,我也舒了一口气。渐渐地,一个个精致小巧的三角粽子入了锅。

  送香包、系花绳。奶奶说香包里有艾草,是用来驱逐蚊虫的,望着精致的香包,我的心热乎乎的。端午的最后盛宴随着蝉鸣和药香开始了。热腾腾的粽子上了桌,氤氲一片雾气,暖暖的。我亲手解开自己的“结”,慢慢打开,圆润饱满的糯米,暗红甜美的枣子,此时都显得那样可爱,那样温柔。“祝大家端午节快乐!”我喊出这句话后,将那个“作品”递给了爷爷。爷爷吃了后连声称赞,引得大家都围上来抢我的粽子,我自己也不相信的咬了一口。哇,甜甜软软的感觉在舌尖荡漾开来。姑姑笑着说:“不错嘛!这下真的长大了。”奶奶也附和:“味道真不错。”“你这个粽子太‘苗条’,要是再饱满些就更好了。”妈妈温柔的看着我。朦胧中,我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笑容暖了我的心。爷爷轻轻抚着摸我的头,说到:“孙女手真巧,真聪明,以后你年年给爷爷包粽子,怎么样?”我高兴地答应了。灯光笼罩着桌子旁的人,风吹过,绿叶扬起了舞裙,沙沙地响着,心蓦的跳了一下。那粽子里承载了爷爷奶奶对我殷切的期望,有着他们对我的爱。

  在五月初五,这香甜的端午时节,亲人的爱与祝福,伴随着我很久很久。爷爷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萦绕,和着蝉鸣、和着亲情。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我们都知道,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有一个恶魔,叫艾米丽,他有一个嗜好,就是吃小孩!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他总来村子里索要小孩,如果不给,那么嘿嘿嘿,这个村子就要倒霉了!洪涝啊、旱灾啊、台风啊,应有尽有,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村子里特伯利家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养育了四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围坐在炉火前讲故事。不巧,这天晚上,恶魔艾米丽敲响了这家的门。爸爸特伯利惊得心砰砰跳,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抉择:是送出去一个孩子,还是把孩子们都藏起来?哎,怎么能藏住呢?只能是引火上身,最后全村都倒霉!于是经过苦苦的挣扎之后,他决定将最小的儿子送出去。

  就在送出孩子之后,他整个人就变了,不吃不喝,不哭不笑!故事?早就随着他的心一起死了!哀莫大于心死!在经历了内心的不断拷问后,他决定出走,去寻找自己的孩子。他知道艾米丽就住在村子东面的大山上,那山高耸巍峨,看上去很陡峭,而且荆棘丛生,没有一个人敢攀上那座山,然而特伯利顾不了那么多,手脚划出血了,衣服被荆棘勾破了,双腿肿胀得像两条大面包……一切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他只要自己的儿子!

  就在见到艾米丽的那一刻,他全部的悔恨、痛苦终于倾泻出来,他左手操起树枝,右手抓着一大把野花,准备开战!然而,就在他挥舞手中的树枝和花束准备冲锋的时候,艾米丽却自动败下阵来逃走了!最终他找回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艾米丽为什么不战而逃呢?原来是他最害怕五颜六色的东西,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帮助了特伯利。从此以后,特伯利就发明了“五彩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孩子们都要系五彩线。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8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重大传统节日吧!端午节,因为正好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所以又称“五五节”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端午节还有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午 ……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各个地方的过节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草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当然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今年端午节我也学了不少技能,在外婆家和妈妈一起学习包粽子,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也学会了包粽子哈哈,还有和外婆去拔了艾草,认识了艾草,拿回家了挂门上。还有奶奶把艾草拿去煮鸡蛋,然后把鸡蛋用一个蛋袋挂我脖子上。奶奶说这是我们老家的习俗。我和小妹妹、丹琪姐姐每个小朋友多有一个蛋袋把蛋挂在胸前,太好玩了。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9

  阳光轻轻的洒落在窗帘上,透过纱纱的帘子照耀进我的卧室。

  睡意朦胧的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突然一下坐起了身子在笔袋里翻出了我的宝贝——五彩绳!端午节的帷幕从此拉开。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着艾草,给孩子系上五彩绳,提前为孩子包好粽子,还有些人家会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去赛龙舟……

  清晨的太阳似乎有些娇羞,躲在云朵后面探头探脑的。来到饭桌前,看着深绿色的粽叶包裹着的粽子,闻着阵阵飘香的粽子和奶奶一大清早特地准备的用艾草水煮过的鸡蛋,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尖萦绕。妈妈在厨房里忙进忙出的,虽然开着窗,清凉的微风悄悄拂过妈妈的脸颊但是豆粒般的汗珠仍旧是一滴一滴的顺着妈妈的脸颊滑下。我抽了一张餐巾纸,小心翼翼的'给妈妈擦拭脸上的汗珠。一瞬间,童年的无数回忆在脑海中重现,那些尘封的回忆在眼前浮现。妈妈从小为我忙到大,每年的端午妈妈都会提前好几天准备好五彩绳、粽子、艾草,端午那天的清晨妈妈总是宁愿自己一大清早的离开被窝起来忙活也不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

  看着妈妈脸上的汗水,泪水不禁浸湿了我的眼眶。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妈妈去上班啦!

  我开始捣鼓,寻找家里的绳子,最好是能找到颜色鲜艳的。费尽千辛万苦,历经重重磨难,我找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好想根本就不会做啊,不过没有我可以学嘛。时间滴滴答答的流逝,我猛地抬头竟然已经十点半了!苦心人天不负,在万般努力下我成功啦!虽然卖相不好看。

  暮色开始四合,天空披上了暗色的纱衣,妈妈回来了。我悄悄地背着手走到妈妈身边,推着妈妈让她坐下,而我则蹲下让妈妈伸出手默默地给她系上属于她的五彩绳。妈妈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或许她从未想过她的女儿会给她系上五彩绳。

  端午节到了,往年都是妈妈为我系上五彩绳,都是妈妈给我带来温暖的祝福;今年我来给妈妈系上五彩绳,换作我来给妈妈送去祝福。一根五彩绳把我和妈妈紧紧地系上,一根五彩绳延续了我心中的那点祝福!

端午节故事的作文 篇10

  端午节到了,家家都飘出粽子的香味。节日的味道随着粽子的清香沁入肺腑。试想,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粽子,还真的很难找到其他属于这个古老传统节日的特征。沈从文的《端午日》里那样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一点点消失在时代的步伐中。可那些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怀念。我也总会在这个传统佳节之际不由的梦回童年,一遍遍在心里回味儿时过端午的情景。

  老家在苏北一个偏僻的乡村。每年端午,都已是农村的“大忙”季节。家里人多劳少,农忙的时候,我都是算是主劳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专门在家里忙家务。记得那时爸爸会一大清早就到镇上称点肉,买点鱼放在家里。平时吃不上这些,也只有过节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我则早早起床,忙活好其他家务,就提着篮子,去田间地头采集各种野草回来留着下午烧水洗澡,说用端午这天百草烧水洗澡可以保整个夏天身体健康,不生皮肤病。

  那时在农村老家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百草当中最重要的是艾草和菖蒲,当然还有河边的金银花,田头的薄荷草等,我把各种野草采回来,放在我家那口八张锅里,把锅里放满了水,再在锅里放些鸡蛋和蒜头(有时蒜头是放在灶膛里烤的),这些都是必须得有的,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然后就开始烧,一直把水烧开。烧开的水,是青绿色的,水烧开了,鸡蛋也煮熟了,蒜头也煮烂了。蒜头我们不稀罕,我们稀罕的是煮鸡蛋。我们姐弟几个最起码可以一个人分到一个鸡蛋,因为平时鸡蛋都要省下来卖钱补贴家用的,只有端午这天才能吃到煮鸡蛋。

  那时我们总是把圆滚滚热乎乎的鸡蛋捧在手里把玩,舍不得吃。鸡蛋壳也沾染上了青绿色,看起来更加诱人,闻起来除了蛋香还有清香。那时的我们经常是把鸡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的剖开鸡蛋壳,慢慢的把鸡蛋吃掉。水烧开以后,捞出里面的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的木桶里,待温了后洗澡。把弟妹们洗好澡以后,还得给他们系上丝绒线。那时端午的时候,镇上到处都是卖丝绒线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因为在老家的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洗完澡的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要系上这些绒线,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晚上的相会搭建七彩桥。

  说实在的,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些习俗是怎么由来的,也没有听村上的老人讲过。只知道那时家家都这么做。而且我一直奇怪的是那时每年端午我们村上竟没有人包粽子,但家家却都热热闹闹的。即使是农村最忙的时候,也冲淡不了节日的气氛。下傍晚总是看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洗的干干净净的,手里都拿着煮鸡蛋,脖颈上系着五颜六色的丝绒线,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我是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端午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以前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完全是空白。因为家乡河流少,所以所谓的赛龙船等这些与水有关的传统习俗我们那里都是没有的。

  时隔十几年,那些儿时的节日习俗,也在老家逐渐消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如过节,节日的气氛也淡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找不到那些曾经用来烧水的野草的踪迹了。只是不知道,孩子们现在不系丝线,牛郎织女没有喜鹊搭建的七彩桥,他们怎么相会呢?哦,忘了,现在的老家,连喜鹊也很难见到了。

【【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十篇

2.有关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十篇

3.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合集十篇

4.【精华】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十篇

5.端午节的故事作文(精选10篇)

6.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五篇

7.【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八篇

8.【精选】端午节故事的作文六篇

上一篇:端午节趣事的作文 下一篇:三年级的端午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