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2021-10-21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1

  “五月五,粽飘香,插艾叶,挂荷包”。在无数孩子盼望中扳着指头数了无数次后,端午节终于来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提起屈原,相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虽然屈原已经去世了很久,但是,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爱国精神,这样,才是真正让他永远活着!

  有一种精神,是屈原精神,它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更为强大,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伟人。放眼全中国,虽有人不具备爱国情怀,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屈原当作学习的榜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对祖国怀有深深的爱。从精神意义上来讲,有没有屈原这个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给我们这种屈原精神,这种爱国情怀!屈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无数诗词,还有他那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而在端午节与姐姐的嬉戏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吃过了粽子以后,我和姐姐便压不住孩子好玩的天性,吵着要出去玩。而出去了,却又感到没什么可玩的了。姐姐提出了唱歌,我们便一起唱起来。

  一唱歌,我便有些害羞。就我这五音不全长时间只听《斯卡博罗集市》的人怎么跟得上姐姐们那潮流的步伐呢?在默默听姐姐唱很久后,姐姐终于体谅我,问:“萌萌你会唱啥?一起唱。”于是,我就害羞的起了个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虽然姐姐们都很惊讶的盯着我,但是她们还是跟我一起唱了起来。接下来,便是少先队员队歌。与姐姐一起无忧无虑的唱歌,我真的感觉无比快乐,仿佛整个人都被洗刷了一遍,什么都不想的唱着,仿佛我从出生以来只做过唱歌这一件事情似的,这种专注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如果屈原知道今天的人们是如此幸福,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吧!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2

  小小的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外面包裹着一层嫩苇叶,就像一个小孩儿穿着一件嫩绿的衣服似的。为了不让叶子散开,人们包好粽子后,还在外面缠上一根细线。细细的线,像根腰带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饱满的、雪白的糯米挤在一起,看上去很诱人。不过,要让粽子好吃,馅也要好。那馅各种各样,枣的、肉的、豆沙的……数也数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告诉您吧,这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当时,他看见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了,可楚成王却无动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谏,可成王不但不听劝,而且还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万分,写下了《怀沙》这首诗: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悲壮地吟诵这首诗后,投江殉国了。人们怕鱼把他的身体吃了,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让鱼吃。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来悼念屈原。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中的一个,还称重午节、端午节。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为受人爱戴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故投江自尽,于是老百姓自发地划着龙船去捞救他,还向江中抛撒粽子。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的遗体。后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每当这一天来临的时侯,人们总是要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个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想让孩子们长命百岁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节,奶奶就去菜市场买许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时放在太阳底下晒,说艾草、蒜泥能消毒,还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节的风俗可真多呀!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4

  看着那东升的太阳,又迎来了一个端午节的早晨。

  从睡梦中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人们的笑声中美好的遐想中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美好和神圣。端午节的早晨既让人锻炼了身体,又让人们知道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

  吃完了两个鸡蛋,我们便背着包袱来到了三角山的脚下,我们顺着山间那蜿蜒盘旋的小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到了庞大的岩石、强壮的绿树、香气扑鼻的鲜花、活泼的昆虫、清澈的小溪,绿油油的小草......走着走着,终于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顶。站在山顶眺望远方,俯视下方,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站得高,望得远。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楼房,条条川流不息的街道.......,站在山顶上,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令人流连往返。走了一段路,我们都筋疲力尽了,就坐在大岩石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吃着香喷喷的的饭菜,让人更加贴近大自然,体会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绚丽。伴随着人们的呐喊声,天空中的无数“小水兵”羡慕极了,也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天空中虽然下着蒙蒙小雨,但大家一点都不遗憾,而且更加喜欢三角山了。

  等回到了家,已经七点多了,吃着妈妈包着美好愿望的粽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在那美好的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又盼望着明天,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其中端午节我最喜欢。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买。我非常喜欢吃粽子。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战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给屈原敬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糖棒扔进水池,鱼看到糯米糖棒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们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绿豆味的,有蜜枣味的,有香肠味的等等,我们家通常包的就是这三种。这三种我都喜欢吃。

  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朋友。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5

  清晨,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街边热气腾腾的锅里飘出粽叶的清香,乡下的老农们担着一担担湿漉漉的艾叶走街串巷带着古朴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艾叶上颗颗露珠滚动着艾香,长长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缩短了都市人的梦,拉长了屈原的诗句,拉长了端午节浓郁的民间气氛,也拉长了我们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民俗走廊。

  于是,满街里充溢了艾叶独特的香味。这是屈原的香味,这是端午的香味,这是我记忆的故乡山里的香味。这香味曾经带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好奇的童年,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如今,虽然我年过不惑,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来,深深地深深地,回荡在我的心间;长长地长长地,回荡在我的记忆之中。

  时间过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弹子一挥间。尽管如此,但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过端午的情节。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龙船舵手的吆喝声中。

  于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记忆的光环便随着那翻覆的银光闪闪开始翻转,翻转成端午节中我苦涩而有趣的童年,翻转成几个世纪也挥之不去的故乡的端午情节。

  其实,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尽管依稀的记得母亲曾给我们讲过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但那时,在我幼小的年龄里端午节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说在童年的记忆里是艾叶的香味才让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叶的香味才唤醒了我对粽子的嗅觉和味觉感。

  贫穷的童年,带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过于对有好吃的东西最深情地记忆了。所以,我对于端午节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对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对过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烟的味儿外,只有家乡香喷喷的腊肉的味儿了,其他的却什麽也没有。

  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饿着肚子在百无聊赖的玩耍中度过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顿饱饭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

  于是,我童年的端午节也是在盼望与守候中来临的`。只不过大人们对端午节的态度是在虔诚中迎来端午的;而象我一样的孩子们呢,却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来,我们也好好的吃上几个香喷喷的粽子了。

  说实话,那时每一年除了盼望春节早早的到来外,我始终是盼望着过端午节和中秋节了。

  因为在我们家里,平时初茶淡饭都有些不济,更谈不上吃山珍海味了。于是,父亲母亲平时积攒一些东西,在时逢佳节时他们才纷纷把这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但今天看上去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了!)拿出来招待客人或者让我们几个小孩子解馋。这,可能是一件让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们感到非常费解的事情了。然而,这确实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实写照。

  过节,是孩子们快乐的日子。过节,却是大人们最操劳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节还没有到来之前,父亲和母亲便忙开了。母亲把珍藏的糯米从大瓷缸里倒腾出来,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计量,然后把盛出来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亲呢,父亲却到煤矿附近的农家毛竹林里去采摘新鲜的竹叶拿回家来洗净以备包粽子用、、、。

  端午节那天一早,父亲便把我从睡梦中拉起来。于是,我背上背篓跟在父亲背后朝我家屋后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时候,在我家乡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在端午节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习惯。听大人们讲,端午节这天,大地上生长的百草都是药,以艾蒿最佳。特别是天刚亮的时候,有夜露滋养过的艾蒿是最好不过的了。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 篇6

  世人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凡是中国文化人也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间三大饮食节之一。

  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也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之说。还有赛龙舟、投放食品于水中、吃糯米粽子、门上插挂陈艾和菖蒲、饮雄黄酒、采百草烧水沐浴等不同习俗。其中因屈原著《离骚》等感人诗辞、不忍谗言逐放之辱自投汨罗江以明志的爱国精神,备受国人敬重,所以把吃粽子、赛龙舟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影响深广、占据主导的端午节主流习俗。

  但是,在我们这里的乡镇农村地区,在众多的农民老百姓中,并不把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因为他们并不怎么了解屈原其人其事。这里的端午节习俗从祖辈流传下来的有饮雄黄酒、送包子包蛋粽子等,沿袭至今不衰的有门上挂陈艾菖蒲、采百草烧水洗浴等习俗。记得我还在读小学时,一贯不让读书孩子饮酒的父亲,在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非要我喝小半杯雄黄酒不可,说是杀菌消毒;父亲也要至少喝一大杯雄黄酒,还用手指头沾上一些雄黄酒抹在我与弟弟的鼻头、耳碗里、额头上,说是端午节喝了、抹了雄黄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不生疮。后来我长大了听医生说,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还含有致癌物质,喝雄黄酒容易中毒,可以外用但不要内服。因此,现在的端午节基本没有人再喝雄黄酒了。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已经订了婚的男子要给女方父母“送四百”礼品(包子、包蛋、生鸡蛋、熟粽子等四样各一百个),几乎要装满一背篼了(家中实在贫穷的也有只送一半的)。每年送一次,一直送到结婚后第二年的端午节才停送。当然,送去的“四百”礼品并不是岳父岳母全收,等你走时还会给你每样回一半转来;另外还会新买一把钩钩阳伞送给你的。端午节的这个习俗从祖先一直沿袭至我这一代。记得我当年结婚前后就连送了四年的端午节礼品,等到我的子女长大谈婚论嫁时就抛弃这一传统习俗了。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门上挂陈艾和菖蒲的习俗,现在仍然盛行,不仅是农村连城市也还保持着这一习俗。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个传说呢。听父辈们讲,明末清初张献忠带兵剿杀四川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五日,命他一位川人好友带路。这位川人说,带路可以,但恳请将军饶过我的家人及亲戚。张献忠答应道:“那就让你的家人及亲戚在门两边挂上陈艾与菖蒲作为标记吧。”又传令全军:“凡是看到门两边插着陈艾与菖蒲的人家,免杀!违令者斩!”于是,闻听此消息的川人纷纷效仿才逃过灭门之灾。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就习惯的早早起床扯回数根艾草和菖蒲挂在门边。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妻子六点钟就出门去扯陈艾和菖蒲,从官田村四社一直找到西林村三社的山上,往返五公里左右才寻得一些艾草、菖蒲、夏枯草等。出门晚了的那些人还是空手而归嘞。现在为何如此难找这些“端午草”?一是田边地角和果林四周因喷洒农药而导致野草死亡甚至绝迹,二是个别头脑灵活者,提前三天就将河边路旁山坡上下的陈艾与菖蒲寻找扯回家中,待端午节这天运进中坝、绵阳等附近城市去卖钱,据说两三根捆为一束可买到五元呢,最低价要买到一元一根哟。

  另外,在每年端午节这一天,老百姓都会到野外寻找一些菖蒲、艾叶、八角枫叶、夏枯草、车前草、大蒜杆、桃仁等,烧上一大锅水供全家人洗澡沐浴。为什么只在端午节这天扯这些草熬水洗澡?传说五月为”恶月”,天气暑热、毒瘴滋生,疾疠盛行。观音老母大发拯救百姓的慈悲之心,在端午节这天天亮之前,将手中宝瓶里的玉液洒在百草上,以供百姓用以驱瘴祛病。人们用后果然有效。于是说“端午节百草皆是药”便流传开了。实际上并非是观音老母洒了什么玉液,据中医讲,陈艾,菖蒲、大蒜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净化空气。以艾叶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的叶片也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草药。再加入八角枫叶、兰草、五加皮、桃仁等,确实能起到消毒杀菌、祛病健身的作用。特别是陈艾叶内服可治小孩肚痛、,捣烂调酒外敷可治疮毒、湿疹、皮炎等。还有车前草、夏枯草、灯笼花、半夏、葛藤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病功效。因为仲夏五月,不少草药已经成熟,此时所采的草药,药力最强,人们都说端午节采的草药功效最好。所以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哪儿也不愿去,头等大事就是要去采摘芳香沁脾的新鲜草药,回来熬水沐浴一番,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悠然自得,愉悦身心,远比吃粽子或出门旅游舒服多了啊!

【关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6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六篇

2.关于端午节作文(集锦15篇)

3.关于端午节作文(集锦10篇)

4.关于端午节端午节作文集锦七篇

5.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集锦10篇)

6.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集锦15篇)

7.关于初中端午节作文(集锦7篇)

8.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集锦6篇)

上一篇: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节日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