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的作文

2021-10-1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由来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由来的作文 篇1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这些习俗来自于一个故事。

  传说爱国诗人屈原投江后,楚国的老百姓纷纷前往汨罗江边凭吊他。渔夫们列起船队,打捞屈原的身体。一位渔夫拿出鸡蛋和饭团,一个个丢进江里,说喂饱了鱼龙虾蟹,它们就不会去咬屈大夫了。人们见了就纷纷仿效。一位医生则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它们去吃屈大夫。后来,人们用揀树叶来包饭,还在外面缠上彩带,慢慢地就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后来,人们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当天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以此,妈妈们让我拿了一个饭团包粽子,我看着饭团和揀树叶非常紧张,好不容易包成了三角形,又不知道怎么打结,最后打上了蝴蝶结。妈妈给了我一个大拇指,我真的很开心!

  端午节会让我想起古时候的故事。它也给了我很多快乐。

端午节由来的作文 篇2

  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 不知道的那我告诉你们。

  奶奶说是这样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风俗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后洹罗江附近的渔民闻讯立即驾渔舟赶来抢救。为了尽快救到屈原的遗体,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担当浆片,几个人划着一只船,争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没有找到。这里的渔民耽心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就用竹简装米丢在水里,让鱼去吃,免得伤害他。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白天睡觉,梦见屈原对他说:“听说你要来祭我,我很感谢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给蛟龙抢吃了,希望你用楝树叶把桶塞好,外面用五彩丝线缠起来,因为蛟龙怕这些东西,区回就照他的话去做。这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的由来,据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说:“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汩之遗风也。”

端午节由来的作文 篇3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生气勃勃的春节,秋意浓浓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统一中国,向楚国发兵攻打,但是却攻打不下来。就假装发求和信,楚怀王就打算签下求和信。这时,爱国诗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怀王,而受到楚王和众臣的指责,被降职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楚怀王被秦国杀害,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绞。最后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楚江里,自杀了。这时,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后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把老百姓感动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们都到楚江边,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就把米饭投进江中,不让屈原被持刀,还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出现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和挂艾草的端午节习俗。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是端午节,还有许多节日值得我们去探索,屈原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端午节由来的作文 篇4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风俗习惯。关于包粽子的由来,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汩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大家都驶着船把饭装到逐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名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吞了。今后你们可以用艾叶塞在竹筒口上,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说完人便不见了。后来,欧回把此事告诉大家照办。据说,人们包粽子,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此外,在我国云南傣族群众中还流传着端午节包粽子由来的另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傣族男女青年,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深深相爱。可双方家长硬是不赞成这门亲事。五月端午这天,他们便一块跳进了老丙大龙潭。为了纪念这对青年,每年五月初五,傣族人们便聚集在元阳县乌河湾坝老丙大龙潭边,让青年们自己选择理想的情人。青年男女围成一个大圆圈,唱歌跳舞。跳完歌舞后,小伙子将事先包好的粽子丢给看中的姑娘。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则拾起粽子。然后手拉手,分散到绿树下,去倾诉衷情。

【精选端午节由来的作文4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由来的作文五篇

2.精选端午节由来的作文四篇

3.精选端午节由来的作文三篇

4.【精选】端午节由来的作文4篇

5.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

6.端午节的由来

7.端午节的由来

8.端午节的由来

上一篇:端午节趣事的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快乐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