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2021-10-1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称重午或端阳,许多习俗也与“五”有关。那一天,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关于艾草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太上老君有一次下凡,他变成一个乞丐的样子到一个男人家请求住一晚,可男人却不客气地将他赶走了。太上老君回到天宫后,将此事告诉了天帝,天帝大怒,命火龙在五月五日火烧村子。人们耳闻后,纷纷躲进山里避难,一个小孩子走得很慢,人们都很为他着急。太上老君见了,就告诉小孩插艾叶能保家。小孩听了,就割了一些艾草,在每家每户门前都挂了一株,一场大火下来,没有一个房子被烧毁。从此家家户户到了这天都在家里插艾草来保佑自己的家。

  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主要的活动。说起粽子,它的形状跟口味各不相同:有三角的、四角的、六角的;有咸肉味的、香肠味的、红豆味的……

  在我国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咸鸭蛋黄、黄瓜、黄豆瓣包的粽子及雄黄酒。但无论南方北方,在这天都要用雄黄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并佩带上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

  细心的同学一定不难发现,在市场上会经常见到一种发着阵阵清香的绿色长叶子,与这相配的还有雪白雪白的糯米跟红红的大枣,聪明的同学们一定会猜到,这是为了包粽子呀,因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等,其中为佩香囊跟包粽子最为盛行。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法挽救,他日夜忧愁,最终投汩罗江而亡。楚国民众知道后十分忧伤,驾船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年年岁岁,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每逢端午节,小孩子们都要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当然,除此之外,很多家庭还会在门口插艾叶、饮雄黄酒,有的地方还会举办龙舟赛,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3

  端午节那天中午,我们刚吃完粽子,爸爸就领着我去澄海看赛龙舟。走在往澄海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端午节是有哪些传统习俗?

  爸爸笑眯眯地告诉我:"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很为国家着想,苦劝楚王要治理好国家跟与邻国相好,但楚王不听,他十分忧愤投江自尽。楚国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清正的.大夫,于是用竹叶将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尸身。渐渐地,吃粽子就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听完爸爸的一席话,我茅塞顿开。

  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只见通往江岸的条条道路,人们潮水般地涌向江边。这时,时针指向二点正,"蹦"一声枪响,十八条龙船从上游鱼贯而下。顿时,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一曲雄壮的交响乐。"加油,加油……"竞赛到了紧要关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黄队加油,黄队加油……"的呐喊声。原来是黄队有点落后了,它的啦啦队在为它鼓气。黄队的鼓点更紧了,哨声更急了,黄船迎着浪花拼命地向前冲。最后,黄船得了冠军。

  船队的团结奋斗精神鼓舞了广大观众,岸边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跟欢呼声。哇,赛龙舟真刺激,这又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开心又有收获。

【【热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热门】

2.【热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3.端午节习俗作文【热门】

4.【热门】端午节习俗作文

5.【热门】端午节习俗作文4篇

6.【热门】端午节习俗作文三篇

7.【热门】端午节习俗作文八篇

8.【热门】端午节习俗作文九篇

上一篇: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下一篇:端午节的传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