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历史作文

2021-10-1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历史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历史作文 篇1

  有一种文化,穿越历史,历经沧桑,因为久远,所以厚重,所以永不退色。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会有不同的节日,能吃好东西的除夕,算得上中国传统节日的鼻祖了,一年中的节日就占了大半的时间,这些节日,有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比如中秋节,也有从近几十年才开始的,比如国庆节,这些有趣的节日,构成了中国传统人民的生活。

  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五月五的端午节是人们所熟知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由来,爷爷跟我讲过,他说战国时候有位屈原。出身贵族,从小就受的良好的教育,二十多岁,就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善于作诗写文章,口才也好。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楚国的左徒,经常同楚怀王研究政事,拟定法令,深得楚怀王信任。但是楚怀王相信那些小人的话,把屈原疏远了,最后又把他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楚国边疆。秦国大将白起攻打楚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楚国快亡了。一个堂堂的大男人就这样哭了起来,他不愿意看到楚国灭亡,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五月投汨罗江自杀了。

  当地的百姓听到这个噩耗,都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打捞屈原的尸体,也不知道来了多少船,打捞了多长时间,结果都一无所获。有人用苇叶饱了糯米饭,投进汨罗江,祭祀屈原,还有人怕江里的蛟龙抢吃食物,又在苇叶上系着彩线,吓唬蛟龙,保证屈原能享用,这种食物就是粽子,这种悼念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直到现在,每逢农历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很多地方赛龙舟,家家户户包粽子,据说,这些活动都跟屈原有关。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节日,这些有趣的节日是我们老祖先用智慧创造的,我们要更加珍惜每一种文化。

端午节的历史作文 篇2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当时,秦国把楚怀王抓走了,屈原建议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把大王救回来,但楚顷襄王怕打不过秦国,犹豫不决。有一个坏人不想让屈原受宠,就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信了那个人的话,就把屈原的封地没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罗江那里了。终于,楚国被秦国灭掉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很爱国的诗人,他心如刀割,就写了一首《天问》的诗,决心和国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时,许多人为了救屈原,就驾着船,向江里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的历史作文 篇3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网上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我最喜欢第一种。

  在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是屈原,他在放流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在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那时,屈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到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去后,渔夫们都划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身体,一个渔夫把一些饭团、馍、鸡蛋等东西扔到江里。有一位老医生拿来一些黄酒倒进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喜欢这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有关端午节的历史作文3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的历史作文

2.端午节的历史作文6篇

3.端午节的历史作文2篇

4.历史悠久的端午节作文

5.端午节粽子的发展历史

6.端午节的历史渊源

7.端午节的历史作文400字5篇

8.有关月饼的各种历史典故

上一篇:端午节游记作文 下一篇:我的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