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

2021-10-1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1

  今天,我来到学校。学校组织一个特殊的活动——端午“粽”动员。冯校长要在小星星电视台教我们包粽子。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跃跃欲试。包粽子需要绿油油的粽叶,雪白雪白的糯米和又细又长的棉线。粽叶可以泡一泡的,而棉线可以用红色的,代表喜气洋洋。终于可以包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包了起来。我先拿起两片粽叶,把它们叠在一起,轻轻往里卷,它就成了一个实心的“漏斗”。我不停地朝里面灌糯米,终于装满了。“哈!真漂亮!”我还没包好,就开始自夸了。接着,下面该裹粽叶了。“哗哗”,我一不留神儿,顽皮的糯米竟然从一个缝隙处“开溜”了。我急忙把缝隙处“拦截”好,它又从右边“溜之大吉”了。我只好把那儿又填好……就这样,折腾了十几分钟!不过溜到粽叶外的“糯米”们总算被我“降伏”了,哈哈!下面还有更难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绑棉线。我先用左手抓着粽子,右手左一圈右一圈地绕线。还在不停地叫:“快来个人支援啊!”

  终于包出一个粽子来了,和顾老师的比一比,简直不像个粽子样!奇形怪状的,居然有四个角,身上打满“补丁”,是个样子丑陋的正方形!再看看同学们包的粽子,真是千“粽”百态:有的像小小的炸药包,有的像一个奇怪的金字塔,还有的像个盾牌……虽然我们包得不太好,但还是很快乐,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包粽人的辛苦。端午“粽”动员活动可真有趣啊!

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2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传统节日也放假了,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整天读书的学生,但在这放假期间,更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到亲戚家去吃晚饭,这一去还真学到了不少呢!

  在吃饭前,姑姑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鸭蛋;吃饭时,大人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黄酒;吃完饭,姑姑还给我们小孩每人一个粽子。我拿了一个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红红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让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问题:为什么再多按误解要做这么多事儿?怎么会有端午节的呢?我想去问大人,可看他们聊得热火朝天的,也没去打扰他们,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

  我首先打开电脑,搜索问题。啊哈,终于找到了:端午节那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屈原。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那天投进江河,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河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还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和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我们边吃粽子变长:“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啊,这真是个五彩缤纷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3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仰天长叹,含冤投身于滚滚激流之中,两千多年后,家家户户都过起了一个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大家都用包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又到了端午节。

  去年,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汶川的头顶之上,不能逃避,只能用我们中国人民坚强的心去抵挡!去年的端午节,少了一些笑声,多了一些哀叹声,少了一些笑脸,多了一些沮丧的眼神。

  又到了端午节。

  与今年相比,今年的端午节,多了一些笑声,多了一些粽香多了一些。

  又到了端午节。

  中国人用伟大的爱心。不可泯灭的良心。炙热的中国心弥补了灾难给人们到来的伤痛,使灾区人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这些米粽香,飘到了灾区人民的鼻子里,钻到他们的心里。

  又到了端午节。

  全中国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米粽先香,全中国家家户户都传出阵阵笑声。

  又到了端午节。

  我们看得见,在灾区人民的脸上,沮丧的眼神已不复存在,灿烂的笑容依然挂在脸上,口中传出阵阵笑声。

  这笑声,全灾区都听得见。

  这笑声,全中国都听得见。

  这笑声,全世界都听得见!

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4

  小时候,每当家里人将屋外晒的干粽叶收进来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我会数着日子等家里人用这粽叶包出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亲会上街买最新鲜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红蜜枣等。有时候,家里还会包一些肉馅的粽子,但次数极少,好像打我记事以来就只吃过两次。

  端午到了,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儿由她们全权负责。

  如果,她们包的是红豆馅的粽子,她们会先将糯米、红豆清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和红豆混合在一起,用粽叶包裹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馅的粽子,她们就会先将五花肉切碎然后与糯米混合。在妈妈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叶和糯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亲会在不同馅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然后放入大锅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较多,所以妈妈和奶奶每次都会做很多粽子。有时,家里那口锅需要三锅才够。因为每次煮粽子都会费很多时间,所以我和姐姐会用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芦画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亲和奶奶做的那样美观。

  粽子煮好了,我们几个小孩子一窝蜂的拥上去抢肉馅的粽子。很快,一锅粽子被我们大大小小的十来个人“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又煮了第二锅,这一锅是留着吃饭时吃的,而最后一锅则是留着后几天我们当零食吃的。

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5

  一片绿叶包裹着糯米,用一捆细绳扎起来,放到锅里慢煮,那粽子香味飘散着。关了温暖的灯,来到屋外,摆起铺子来,一声声的粽子唤醒了人们的记忆,那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

  已近农历五月,心中的棕香萌动着。在记忆的书签,儿时的那段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太阳晒暖的午后院子里,我坐在木凳上,等待着奶奶做好包粽子的准备,一盆浸泡的糯米,一把煮过的粽叶和一团线绳,整齐的摆在奶奶面前。只见奶奶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在水中涮过后折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入其中轻轻压实,又拿起一个蜜枣放在里面,再把粽叶合起,用一根细细的线绳,三下四下,转来转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看着,我被奶奶包粽子的姿势震惊了。

  “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端午吃,为了纪念屈原。“奶奶的手一直忙碌着,一边耐心的回答我的问题。

  等待是个漫长的过程,当一股清淡的棕香慢慢飘满院子时,奶奶已经将一盆粽子端到我面前了。剥开粽叶,香甜的棕味沁入心脾,吃上一口,唇齿留香。

  猛然间,脑海中浮现出屈原的背影。一条沉重的河流和一页小舟,在寂寞的歌里,飘过五月,这时候,两岸的艾叶,总在痛苦的抖动,他愤愤走入江中,而那些鱼儿却没有感动,几千年还在游动,结满眼泪的沉甸甸的粽子,在我们心头,泪流满面,无法沉默。

  抚摸着散发香草芳香的小粽子织品,我会让那棕香流传久远,久远。

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6

  在我们的记忆中,端午给人的印象除了玩就就是吃。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除了能够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就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就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明白,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就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之后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

2.六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3.关于写端午节作文精选

4.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8篇)

5.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篇)

6.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精选5篇)

7.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5篇

8.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篇

上一篇: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