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优秀作文

2021-09-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优秀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1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今天是端午节,等一会妈妈会出去买粽子吃。我外婆已近包了好多粽子,但是都被我吃光了,特别好吃又很香。粽子的形状是三角形的。你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吗?我知道是用糯米和芦叶做的,我外婆报的粽子特别好看。我特别想划龙舟,特别特别想划龙舟,应该特别的好玩。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2

  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捆茱萸。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捆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dans,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因此,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3

  家乡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汉族传统节日。在战国时期,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消息后,悲愤交加,依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百姓们纷纷亲去打捞,沿水招魂,在没有结果时,人们只有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鱼蚕食屈原尸首方法表达对他怀念,此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头粽子表达缅怀之情,随着时间演变,人们将这一天俗称为“端午节”,过节形式也多养起来,如插杨柳、赛龙舟、吃粽子、烧高山等等。

  我也特别喜欢家乡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中看到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五月初四这天,我就嚷着母亲带我去赶集,大人们忙着购买肉呀、菜呀、蛋之类,我们孩子焦点在于买花线、买画布,挑三拣四,串了西家串东家,几个商店、摊位转下来,手中捧着一大把花线、画布。可高兴了,在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搓起花绳来。回到家中,与邻中几个小朋友围着姥姥开始编花绳、缝荷包。捻线搓绳、选布剪样,穿针引线,直到开灯时分,每个小朋友都有了满意收获,可把姥姥累坏了,我们便抢着用小拳头敲打姥姥伸不直腰背,姥姥脸上露出了幸福微笑……

  兴奋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来把花绳与荷包比划了好几次,因为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父亲插杨柳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着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方式洗刷完毕,在母亲帮助下认真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脚腕花花绿绿花绳,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样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小公主。带着无比幸福心情,开始帮母亲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在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架势喊来父亲,指挥着他与母亲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白糖、蜂蜜与均匀,接着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馅子后封起来,父亲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在我成功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着我花绳与荷包指挥父亲矫正了父亲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开始过节享受了,一家人围着丰盛节日餐,你争我抢、谈天说地、笑语盈盈,真是其乐融融。时逢中午,我们一家又拎着我亲手做好礼物去大伯家串门子,一路上阳光与煦、鸟语花香,喜笑颜开,我真被这欣欣向荣日子陶醉了……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来了,dans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很多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枝、吃粽子、佩香囊、上山采青,插艾枝于门上能避邪,上山采青,起早到山上走走多呼吸一点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也十分有意义。端午节又称“重五”,因此很多习惯都和“五”这个数有关联,比如说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小孩的手腕上,称长命线。

  今天奶奶也包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粽叶,折出一个角,再折好的角筒上一点浸泡好的糯米,放上一颗枣,我开始有点高兴了,心想这么简单,dans当包出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生气了一样,直往出冒,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总算到了最后一个步骤——扎粽绳,粽子要包扎平实才好吃,因此我把粽绳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很不容易,要有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粽子终于好了,一阵阵香味迎面扑来,我吸了一口气,心里美极了,因为这里也有我包的粽子。

  咬着香甜的粽子,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极了!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5

  今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当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节日。

  当然,在端午节这一日,妈妈要给孩子戴上五丝线,五丝线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命百岁。我的妈妈也给我戴上了五丝线的长命缕。

  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两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们站在汨罗江便往江里扔食物,是为了不让鱼虾等海底动物把屈原的尸体吃掉。

  今日中午我们吃饱了饭以后,妈妈带着我一起去了超市,妈妈给我买了香包作为端午节的礼物送给了我。

  我今日过得非常开心!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6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领之际,孩子们活蹦乱跳的盼望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大人们也开始忙乎着准备包粽子的佐料。

  要说农村人过去吃粽子,那才有趣。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包粽子的缘故,也是由于好多人舍不得买包粽子的粽叶,所以有的人想吃粽子,就在锅上放上锅屉,铺上笼布,然后撒一层金黄色的大软米,撒一层洗干净的枣;有的为了简单,就把大软米和枣放在一个小盆子里,用快火蒸熟,凉冷以后,美餐一顿;有的人买来了粽叶,但是不会包,又不好意思请人,所以他们就铺一层粽叶,然后一层大软米,一层枣的蒸熟,然后挖在一个小盆子里,晾冷美餐一顿。

  在过去的时光里,由于人们吃的少的缘故吧!会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自我记事以来,只要是村里人包粽子,经常叫我的妈妈去包粽子;到了我十五六岁的一个端午节,妈妈在家里包粽子,我们姐妹几个早已在山上砍一些篓草,回家以后,把植物的茎喂了羊,叶子留下,在妈妈包粽子的不远处放一些土和一些小石子,代表米和枣,妈妈的手动一下,我们姐妹们跟着妈妈动一下;三番五次的重复,终于我的第一个成功了,但是姐姐妹妹怎么也弄不成功,后来她俩索性放弃了,再也不学了。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包粽子,有时我还指点妈妈。自从我学会包粽子,也重复了妈妈跑遍全村包粽子。每到端午节来临,我可是忙人了,东家门里进,西家门里出的忙乎着。

  而今人们都吃的是软大米粽子,就是从农村拿来一些大软米,人们也会如获珍宝,舍不得多搅如,搅一小部分,偶尔在粽子中撒几粒金黄色的大软米,也是一种稀罕。

  回忆中的包粽子很有趣;回忆中的往年吃粽子时,老家等待捎回的粽子香味飘溢两边,而今只有爸爸一个人吃到我亲手包的粽子,却快乐不起来了。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端午节的民谣,但却不是我故乡的。我的故乡是辽阔燕赵大地,因为干旱少水,所以端午节并没有龙舟下水的盛事,但因为与庙会的融合,也自有我们的繁华,就像粽子,各地的下料和包法不同,当然也各具风味。

  在我们这儿,首先是提前了端午节的时间,日子由农历的五月初五改到四月二十八。这大概跟节气有关,一般五月初五就接近芒种了,芒种三天见麦茬,这时节家家户户摩拳擦掌,准备抢收,谁还有多少心思过节呢?而提前了的端午节,放在了丰收在望的时节,放在了大忙之前的闲暇里,放进了人们祈贺风调雨顺的心思,就显得格外恰当了,更何况人们还要热闹好几天呢?

  要过好端午节,节前的忙碌是最重要的了。早在前一个月,人们就开始盘算起来,赶集上店的时候也就多了一项任务:准备过节包粽子的原料。首先是糯米,要选粘性好的,就要挑厚实的米粒儿,选有淡青色光泽的,而发白发轻的,往往是陈米或劣米,包出来的粽子就味同嚼蜡了。其次是枣,要选个大肉厚的,还要看看有没有蛆眼。通常我们这里认阜平的大枣,有了阜平的大枣,即使贵的肉疼也要买的,因为的确是物有所值。粽子叶一般不早买,提前三四天即可,因为节前卖粽子叶的很多,还有走街串巷卖的,绿绿的一筐筐的,带着芦苇的清香,带着晶莹的水珠,拿过来看叶子厚实宽大,没有褶皱就可以了。

  准备好了东西还要尽人事,因为是庙会,往往要唱戏的,所以要提前通知自己的远一点的亲戚朋友,请他们来过节。还有一件最要紧,就是一定要请出了门的姑娘回娘家来过节。如果谁家没有请回出嫁的姑娘,就一定要有个冠冕的理由,否则会被乡里耻笑的。而且每家亲戚朋友多少,家里热闹与否,是衡量你家体面不体面、人混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所以家家户户在此节日无不尽心竭力。

  包粽子一般是在节日的前一天进行的。上午就把米晾一晾,拣一拣(通常狡猾的小商贩会在米里掺点小石渣),淘一淘。把花生、红豆之类的配料用温水泡上,枣子也洗干净晾着。粽子叶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洗洗,就泡在在大盆里备用了。吃过午饭,人们就在家里敞亮的地方摆开了阵势,叶、米、枣、豆和花生之类的分列在大大小小的盆里,再准备一个盛粽子用的`大笸箩,每人一双筷子就可以包了。

  家乡包的粽子不似别地儿的三角粽,那虽精致却嫌小气。我们是包锥形的大粽子,容量相当于两三个三角粽。一则包得快,二则也是像样的待客礼数。而这种粽子的包法也很有技巧。先取一宽大的叶子在左手食指上缠三圈成一个小巧的圆锥库,再拿一片叶子贴库边插进去,把刚才围库的残叶别过来压在要插得叶子下,就这样依次半叠着衔接着插叶子,并把插好叶子顶部三分之一处往外褶一下,这样插上6、7片叶子就围成了一个圆锥筒,然后用手捞些米放进去,间或放些枣、花生之类的,装好了就用两根筷子把外翻的粽叶朝上捋一下,然后用筷子夹住朝怀里一翻,之后把折过来的叶梢左右一分,再对接,拧两下,在粽子腰间一别就好了。包得好的挺拔秀丽,像一位系着裙带的美人呢。手拙的人呢,往往插不成库就根本包不上,或者松松垮垮的不象个样子。于是这项技巧也成为衡量女人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如果谁家的女人不会包粽子,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撇嘴呢?

  粽子包好后已是黄昏,于是人们在院子里支好大锅,架好劈柴,然后把粽子结结实实的摁在锅里,再压块石板或水盆,之后注满水,盖严锅,就可以烧火煮了。大火烧上两三个小时,中间还要续两三次水,之后就不再烧了,但炭火不撤,让余火慢慢煨,一般要煨上一夜的。但其间多数孩子会在那浓浓的粽香里饥馋难耐,撒泼耍赖,于是父母会骂着"馋鬼",呵着热气拿出一两个来,让孩子先吃,大人也顺嘴咬上一口,品一品火候与成色。

  吃粽子的正时候当是四月二十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揭开了焖了一夜的粽锅,香气也随着晨风飘散,沁人心脾,使人胃口大开。但通常早饭也比较简单,粽子蘸白糖或简单的配点的稀饭小菜,那粘粘的甜甜的粽子的美味就显得特别的好,让人吃了还想吃。但吃多了,大人就会限制,因为糯米发沉,吃多了肚子会不好受,更何况午饭还会更丰盛呢?

  早饭后,主妇们把家里和家人收拾得利利落落,然后接亲迎友,如果亲戚朋友有事来不了,或者谁家有事没包,就要送些粽子过去,表表心意。接着人们就开始三三两两的去逛庙会了。其实庙会和集市本没什么区别,只是货多人多,热闹罢了。但人们多半是逛一逛,看看景瞧瞧人。即使想买某物,也不急的。先佯装看,有时间就和小贩磨磨牙,几次较量之后,看小贩咬牙跺脚了,自己也揣摸着合适了才掏钱。但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就是招待亲朋的酒菜,要新鲜好看,贵一点也没办法,图的就是高兴和脸面。

  庙会上的戏通常不怎么好看,但很热闹。请的大多是小剧团,没那么大的排场,但照样是花花绿绿舞台,那锣鼓照样敲得山响,那偶尔断点声音也唱得有腔有调,所以戏台下也人来人往。最忠实的听众是一帮老头老太太,他们三三两两的坐在戏台下,边嗑唠家常,边品评台上的功夫,不时伸长脖子专注的看上几眼,偶尔把头凑到同伴的耳边私语几句,再对着某人指点一番,他们对戏的理解通常是听来的或者是记忆中琐碎片断,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喜欢看戏,喜欢享受这一刻就足够了。戏台下的孩子是最活跃的了,他们一会儿登高上树的要看台上翻筋斗的,一会又在花花绿绿的面人、泥人前驻足,一会又被糖葫芦、棉花糖、甘蔗之类的美食迷花了眼,还要眼睛追踪大人,有机会就磨上几毛钱,甜甜嘴巴,之后就欢呼雀跃了。

  ……

  故乡的端午节就这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在浓浓的乡情亲情里,在悠悠的原味乡韵里,一次次飘然而至,又飘然而逝……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8

  今年的端午节,我看奶奶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鸡肉馅的,花生馅儿的,豆子馅儿的……

  我发现粽子是需要材料的,比如说:糯米,花生,鸡肉,板栗等等……奶奶要做鸡肉馅的,就得准备鸡肉,板栗,香菇。奶奶做鸡肉馅儿的时候她都会叫我来看怎么包。

  我看了好几年了,因该会包了吧!我想,我试着包了,可是没包成功。我第一部是:把糯米放进叶子里,再把馅儿放进去,在用线把它捆好,就把它放进锅里煮,煮个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到一小时,还得小火煮,不能用大火煮,要不然,会煮破的!煮好以后,我们就开始吃粽子,我看见了我包的粽子,不过它已经开了,我吃着我自己做的粽子,感觉到骄傲,自豪的心情。

  我虽然没有做成功,但是我还是体会到了做粽子感觉!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长诗《离骚》中的这名句,我就会想起那位因劝说楚怀王失败而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与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主题,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然后放入糯米与花生、肉馅与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妈妈的步骤做的,但感觉怎么也不似一个粽子。但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10

  屈原投江的故事,据说是因为古时候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屈原,而其中有一个大臣忌妒他,那一个大臣就向皇帝一直说屈原的坏话,让皇帝把屈原开除,屈原因此过度伤心,农历五月五日中午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屈原投江的故事从古自今流传着,也有悠久的历史了,这个故事在我心中,也一直给我深刻的印象。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四日,我和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谈天,包着包着,也到晚上了。亲戚朋友全都我家,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享受着天伦之乐。玩累了,大家就决定留下来住一晚。第二天,也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早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今天的行程,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终于有个结论了,中午先去看龙舟比赛、下午去溪边玩水、晚上再去吃当地小吃。爸爸说:“既然已经决定好了,那就二话不说,快走吧!”,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行程。早上大家开了一小时的车,到的时候刚好中午十二点,大家就坐在湖边看龙舟比赛,我听到画龙舟的人喊着“加油!”“加油!”非常卖力。我要感谢画龙舟的人给大家看这么精彩、好看的龙舟比赛。接下来该去一探究竟溪边的景物到底长的怎么样子?到了溪边,果然是景观优美、碧水萦回。这里让大家身心放松,可以好好的休息。而我和表姐用石头打起“水漂儿”,有趣极了!玩着玩着,到晚上了。大家一起到夜市吃小吃,我的肚子一直“咕噜”“咕噜”的叫着。当一桌丰盛好吃的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大家也都津津有味的吃着、吃完以后,大家一起逛夜市、买东西,最后一起拍照,为今天,今年的端午节留下一个美好的句点。

  这次的端午节让我非常开心,希望下次也能像这次端午节一样快乐。

【【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1.【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十篇

2.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十篇

3.【推荐】端午节作文合集十篇

4.【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四篇

5.【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3篇

6.【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6篇

7.【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8篇

8.【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六篇

上一篇:端午节小学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