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快乐端午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1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挂香囊、赛龙舟。
我喜欢做香囊,准备材料有一条红色的流苏、一条五彩绳、两个珠子、两个铃铛、一瓶胶水、裁剪好的布料和面部表情。
这天早上,材料一下发,同学们纷纷按照图片做了起来,有的同学努力地在做,有的同学在观察材料,还有的同学拿起珠子把玩,教室里特别安静。
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做了。首先我把五彩绳、流苏绳以及木珠穿好,接着用五彩绳将两块红色主体穿好,留下五个孔,再把香囊封口。当我闻到香囊发出的香味时,特别高兴。我心想:香囊真香啊!最后再把面部表情和装饰贴好,一个香囊就做好了。
看到我的成品,老师笑着说:“镓玮做得真快。”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老虎香囊放到桌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它。小老虎也歪着头,眉开眼笑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真是太棒了,只看一遍图纸就把我做得这么漂亮!”
闻着香囊的香味,我不禁感慨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它不但可以做香囊,还可以学习
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2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因为我端午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江,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咱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行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咱们老家过端午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咱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咱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咱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
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到这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家都要吃粽子、挂菖蒲。
同学们!你们都包过粽子吗?记得有一年,那时的我还小,还在上学前班,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没有上课,接着我就跟着妈妈去买包粽子要用的东西,首先要买粽叶,这粽叶呢也有讲究,要买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清香。如果用干的竹叶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没有竹叶的清香,其次呢还要买白糯米和线,把买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直把米泡了大起来,就可以包了。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刚开始包非常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在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就会漏米。”
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接着放入糯米,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接着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裹紧。最后用绳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非常“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非常美观,但是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这时,要煮粽子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放上水开始煮了,没过一会儿,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这时我和爷爷来到锅边,我问妈妈:“妈妈,这粽子熟了吗?”妈妈说:“再给它熟一会儿吧!过一会儿熟了我叫你,你先到客厅玩着。”我说:“好!”
粽子熟了!可以吃粽子咯!我忙的跑到厨房,哇!真香!好多的粽子,我挑了一个,真心叫妈妈帮我剥开,那时我就好像一只“小馋猫”。妈妈剥好递给了我,接着,我拿了一个给奶奶,拿了一个给爷爷,还拿了一个给爸爸,全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粽子,非常的开心。
吃粽子、挂菖蒲这两样传统的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4
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天人们又会做些什么吗?接下来就由我给你们一一介绍吧!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说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的'屈原,他不屈服于别的国家就跳河而死,死了他的尸体没有漂浮上来,人们就把粽子丢在河中给鱼虾们吃,它们吃了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屈原的尸体才能漂浮上来。
所以在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去爬山。演变至今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要吃“五黄”,那就是黄鱼、黄瓜、蛋黄、咸鸭等。粽子是由糯米浸泡后,粽叶卷成圆状把米装进去,再把粽叶捆好。捆的时候一定要捆紧一些,不然煮的时候要煮散。还有一种就是用瘦肉切成小块和花豆豆与糯米混合在一起。这种粽子吃的时候就不用放糖了,只有单糯米的才放糖。
赛龙舟指临水的地方才举行,是划船比赛,船的头还是龙头,人们用尽全身力气去划船比赛。我们这儿是山区,没有龙舟比赛。
去年端午我们到很远的地方爬山,那天我们起得很早,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就出发。我们开始慢慢地走,走了一会儿我们就找个地方休息,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加快速度走,要到达目的地时,我们更是加快速度,到了,看见地上全是大米泡儿(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我走过去摘了一颗放在嘴里,真的好甜啊!有好香,我就蹲在地上吃了起来,一会儿姐姐用一个盒子把大米泡儿放进去说:“我们摘一些回去吃”。我边摘边吃忙的不亦乐乎,没有回答姐姐。姐姐敲着我的头笑我是一个小馋猫,吃好多都吃不够。我们边摘边吃一边看风景游玩。太阳逐渐西沉,姐姐已摘满一盒子,我们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听说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赛龙舟也是,而爬山能把百病留在山上,以后就不易生病。五月初五即叫端午节,又叫重五节,流行于汉、壮、布衣、土家等民族。
我很喜欢过端午节,屈原真伟大。如果没有他我们已不能过端午节了,每年的端午节我都很开心。
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5
“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这小小的谜语说的就是软糯可口的粽子。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美味的粽子。
这粽子和端午节的来历,得从两千多年前开始说起。楚国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可是楚怀王不听从他的意见,致使国都被秦军占领。心如刀绞的屈原写下了最后一首诗《怀沙》后,于五月初五那天,自沉汨罗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人们为了避免鱼儿吃掉他的尸体,就往江里扔糯米团。后来,就渐渐形成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早晨,我和妈妈一起来到超市,买了包粽子的材料:墨绿色的粽叶、似珍珠的糯米、火红的大枣、麻绳,还有鲜美的猪肉。首先,我们把买来的食材洗净。然后,将粽叶做成锥形,把糯米放进去。接着,将大枣和猪肉放进去,分别做成猪肉粽子和大枣粽子。最后,把所有的粽子用麻绳缠三圈,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节象征着中国民族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伟大的爱国精神。
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6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快乐端午节作文 篇7
今天早上,我起床的时候妈妈早就买回了端午的粽子。它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外面包了一层竹叶。
三角形的粽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妈妈说:“子杰,尝一尝。”我吃了一口,粘粘的,它粘在我嘴上像一圈白色的胡子。妈妈告诉我这糯糯米做的,所以粘牙。那白白的糯米上还有一颗大红枣儿,我把枣儿拣出来送给了妈妈。粽子真是太好吃了,我吃了好几个。
今年的端午,我很快乐,因为我吃到了又大又甜的粽子!
【【精选】快乐端午节作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