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风俗作文

2021-09-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风俗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我家乡有吃粽子。割艾草。小孩子要佩戴香囊和五色丝线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刚刚过去;我是在奶奶家过的端午节,那天早上天刚刚亮,奶奶就起床了说是趁着太阳没露头去割艾草,这时候割的艾草能治病,驱邪。我也立刻爬了起来和奶奶一起去我们拿着镰刀走在路上,快到地方的时候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奶奶说这就是艾草发出的味道,把个下的艾草放在房子里可以驱蚊,驱虫,我想艾草的作用可真多呀!

  回到家里,妈妈把准备好的香草和五色线分别系在我和弟弟的脖子和手上,说是可以驱邪和保平安。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今年奶奶没包粽子,我们就买了许多,有蜜枣的、葡萄干的、有牛肉的等多种味道。我喜欢吃蜜枣的,拨开薄薄的叶子,粘着白糖咬上一口软软的、甜甜的真好吃呀!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华藏寺,每年过端午节,爸爸妈妈都要提前准备过节的东西。爸爸到河边摘来柳条,和我一起将杨柳插在门上,杨柳轻轻摆动,在我们进出是掠过头顶,爸爸说“柳叶像剑,能辟邪驱鬼”。妈妈到农贸市场精心挑选糯米、大枣、还有粽叶,他将粽子包成三菱形状,放在锅里煮上十几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端上桌子,爸爸妈妈爷爷和我,边吃边说夸奖妈妈的手艺好。这时爷爷会用手指沾一点熏黄酒,擦在我的额头和耳朵上,他说“小孩擦一点熏黄酒,蚊虫不来找你”。

  最高兴得要算和姐姐搓花绳,姐姐把红的、黄的、紫的线绳搓成五颜六色花绳,再穿上金色的'小铃铛,戴在我的手上,脚上,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铃声,我高兴得搂住姐姐的脖子,亲她的脸,表示谢谢。

  “端午节,戴花绳,擦黄酒,吃粽子。”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啊!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3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因为端午我会回外婆家过,而外婆家在端午节有许多有趣的习俗活动。

  去年端午,外婆就教了我一门手艺——绣香包。首先外婆带我了解香包:中国传统的香包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可以驱蚊,据说改可以辟邪呢。

  简单了解香包后,我们就开工了。首先剪一块长方形布,在布的背面、离布边0。7厘米处画上线,画的线就是需要缝的线迹。画好后把布对折、摊开,在对折线处把挂绳斜着反着放,然后按照画出的轮廓从挂绳处起针开始缝,缝一个L形结束,就变成了一个开口的小袋子。接着把布翻过来,塞入一点填充棉。拿到填充棉的我开始轻轻地捏,感觉白白的棉花像云朵一样柔软Q弹,简直令人爱不释手!捏了一会儿,我往袋子里面放入香味独特的艾草(撮得小一点),再用填充棉填好,但是不要填太多,不然会变成一个快撑破衣服的“大胖子”。都塞完后,现在就得到了一个正方形的艾草包,只需要用手捏住正方形没有缝合口的两条平行边,把没缝的布往里翻从里开始缝,缝好收尾就行了。嘿嘿,一个自制香包就完成啦!我高兴得合不拢嘴,捧在手心左看右看。

  第一次缝香包不怎么好看,所以我决定再缝一个。经过我的精心制作,一个精致的香包又完成啦!外婆没有想到我可以进步这么快,好好地表扬了一下我,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在外婆的鼓舞下,只用了一个下午,我又缝了三个,各个都是独一无二的美。这么多香包送给谁呢?正巧,妈妈下班回来看到美丽的香包,也夸了夸我,跟我说:“不如把这些香包分别送给弟弟妹妹吧!”“好啊!”一想到弟弟妹妹的书包上可以挂着我绣的香包,我都给高兴“坏”了!

  外婆家的端午节除了缝香包,还有许多其它活动,比如编织五彩鸭蛋篓子、带五彩绳、包粽子……希望下一个端午节,可以继续到外婆家体验这些有趣的习俗。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我从书上知道,这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楚国人,他在流放期间,楚国被秦国攻破,他很难过,投了汨罗江。老百姓很感动,就把饭团、鸡蛋丢进江里,吸引鱼儿,不让他们吃屈原的身体。所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就有了吃粽子和茶蛋的习惯。端午节早上,我的早餐就是粽子加鸡蛋,还吃了大蒜子呢!

  说到吃大蒜子,那是因为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毒日”,是古代的一个卫生节,我听广播了解到,五毒是指五种有毒的动物:蛇、蜘蛛、蟾蜍、蜈蚣、蝎子,如果接触到它们,我们很容易就会中毒。所以端午节前后,人们洒扫庭院,插艾条、播洒雄黄酒,杀菌防病,强身健体。记得爷爷在的时候,爷爷就做过雄黄酒。不过,妈妈也带我去中药店做了一个香包,里面有五种中药:冰片、白芷、丁香、藿香、菖蒲,有驱虫的功效呢,而且很香。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把香包放在枕头边,蚊子也不来找我了。

  每一个节日都可以互相祝福,而这个节日是纪念故人的,所以只能说“端午安康”,这个节日,我涨了不少知识呢!祝大家端午安康!

  教师评语:孩子的思路很清晰,条理清楚,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让我们大人也涨了不少知识呢!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5

  端午节有非常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

  端午节有非常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非常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非常!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6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和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一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7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风俗作文 篇8

  端午节为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在五月初五这天,众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相关,例如:在这一天,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或足踝上,叫作长命缕。每家还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在南方,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鸭蛋黄、黄豆粽子和雄黄酒。

  吃棕子、赛龙舟也是端午的重要习俗之一。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便跳入汩罗江身亡,百姓们拿出饭团,投入江中,说让鱼虾蛟蟹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尸体。慢慢的,饭团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如今,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有吃粽子的习俗来记念屈原。

【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1.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10篇

2.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5篇

3.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8篇

4.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9篇

5.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7篇

6.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六篇

7.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九篇

8.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6篇

9.有关端午节风俗作文锦集五篇

上一篇:端午节风俗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传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