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

2021-09-1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 篇1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有粽子。端午节在五月初五。在一周前,奶奶都会把糯米和花生泡下去,还会把包粽子的粽篱准备好,放在哪里,等到端午节包粽子用。

  在前年,端午节那天,我向妈妈提出要学包粽子,要亲手包粽子给家人吃。妈妈答应了。妈妈边说边做给我看。先拿两张大小差不多的叶子叠成一个漏斗一样的,不过下面没有洞,再把糯米放一点下去,把豆沙或我爱吃的红枣放进去,然后再放一些米下去,把豆沙埋在下面,用剩下的一半叶子把上面盖起来,像一个三棱锥,再后来用粽篱梆好一边,再把那一边梆好,这一个粽子就完成了。之后就包了十几个。全部合起来有四十几个。之后就往糯米里放了花生。在放入花生之前,妈妈包了十个只用糯米包的粽子。就把花生放进去搅拌,糯米和花生混合在一起,我又开始包了,花生和糯米先放一些,再放早上调好的肉放一块。又放了花生、糯米,可怎么样也包不起来。我就问妈妈:“妈妈,这怎么包不住呀?”妈妈就把上面撇开一些糯米,我又开始包了。这时姑姑回来了,走到厨房,姑姑说:“你也会包粽子呀!”我脸红的点点头。之后姑姑也去洗手包粽子了,直到把粽子包完。粽子包完了,水也烧开了。我们一共包了一百多个。我们把粽子放进锅里就去吃午饭了,吃完把碗洗了,就在房间里看电视边和姑姑聊天。我心想粽子什么时候好呀?我好想吃呀!

  粽子终于熟了。爷爷问“有没有白粽”。我说“有”。爷爷好像没听见说:“啊”!我就大声说“有白粽”。之后我就找花生肉粽。大口大口吃着香喷喷的粽子。

  去年,我可都一直有帮妈妈包粽子哦

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 篇2

  我国有许多有趣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千多年前,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悲痛万分,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江上的渔民纷纷乘舟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用竹筒装上糯米扔进江中。后来,渐渐演变成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那天,我一起床,就闻到了阵阵粽香,原来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熟练地把粽叶卷成三角锥形,放进馅料,再用草绳捆紧,最后放进锅里蒸煮。不一会儿,香味扑鼻的粽子蒸好了。我看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粽子,垂涎三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了粽子,我们去看赛龙舟。河面上十二条龙舟一字排开。比赛开始了。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的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十二条龙舟像子弹一样向终点冲去。

  观众们热烈地为他们呐喊鼓劲。我也不禁喊道:“加油!加油!”后来,一条条龙舟争先恐后地冲过来终点。 端午节既有趣,又有意义,我们要把这个节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 篇3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 篇4

  端午节,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记得去年端午节那天,我一回家,就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大盆的米,外婆告诉我说:“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个节日要吃粽子的,今天我们来包粽子!”说完,外婆就专心致志地包起粽子来。只见外婆先把包粽子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的糯米,放入我最爱吃的馅——蛋黄馅,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哇!外婆包粽子真好看啊!我也兴致勃勃地学起来。可是,还没等我包好,这些“急性子”的米就像雪花似地从“漏斗”下的洞里钻出来了。但我不气馁,于是,我又包了一次,还是不行。试了一次又一次后,终于勉强包好了一个,虽然样子有点难看,但我很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呢!

  粽子包好了,该煮粽子了。只见外婆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让水盖过粽子,就开始煮了。过了几分钟,我这个“小馋猫”就憋不住了,不停地问外婆:“外婆,什么时候可以吃了呀?”外婆一直让我等等。等待了很久,粽子终于出锅了,外婆把它们端了上来,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粽子品种还真不少,有蛋黄粽、栗子粽、肉粽、红枣粽,真是令我垂涎三尺。我赶紧拿了一个粽子,把它打开,咬上一口,呀,真香!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都快吃撑了。

  那次过端午节的情景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例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实用的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

1.【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五篇

2.【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5篇

3.【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9篇

4.【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7篇

5.【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6篇

6.【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10篇

7.【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六篇

8.【实用】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九篇

9.实用的端午节节日作文锦集4篇

上一篇:端午节快乐作文300字 下一篇:快乐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