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作文

2021-09-1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传统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1

  我们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我们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我们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民“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我们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我们中国各地有非常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我们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我们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我们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2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各种传统活动中,赛龙舟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活动。

  盼呀盼,终于盼来了端午节,也盼来了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赛龙舟也是家乡的一个习俗。我刚吃过粽子,嘴里还留有粽子的余香,就和爸爸妈妈还有小弟弟来到了大凌河看赛龙舟。往日幽静的河岸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下午二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个村的十二条龙舟,一字排开。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与宣传标语遥相呼应,划过的龙舟与人们的喝彩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你瞧,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凛凛啊!像凯旋的将军。桡手们分别穿着色彩鲜艳的服饰,红、黄、蓝、绿五色交辉,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勇往直前”他们各个英姿勃发,如同整装待发的士兵,威风凛凛。

  比赛开始了,各方队严阵以待。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团结协作,紧张而又有序,动作娴熟而又优美,刚劲而又有力。

  拉拉队的助威声此起彼伏,突然传来了一阵阵“黄花滩队加油,黄花滩队加油”的呐喊助威声。原来是黄花滩队拉后了。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桡手们更沉着了,更使足经拼命地划着。黄花滩队的龙舟,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拥有乘长风破千里浪的信念,在河面上划出了一条长长的波纹,冲上了前头。其他的龙舟也不甘示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黄花滩龙舟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协作的精神鼓舞了所有观众。

  龙舟赛是人们对龙的向往与尊敬,是人们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一种习俗。龙魂深深地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让中华民族在沉沦与逆境中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去肝胆两昆仑”。“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等不屈的悲壮的声音。赛龙舟需要队员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得快。它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赛龙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活动,我们应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民族精神!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而古老的节日,这是我度过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度过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呢?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4

  今天是六月八日,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有另外的几个名字呢!如“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由于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来探望自己的父母亲而得名“女儿节”;“诗人节”当然是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过早饭,妈妈和奶奶带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别提有多开心了。不知怎么的,我发现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们都买了树枝拿在手里,我很奇怪准备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和奶奶手里也各拿着一捆树枝,就连忙跑过去问:“妈妈你们买树枝干啥?啊!真香!”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艾枝’。艾枝可以驱蚊子和苍蝇,还可以避邪呢!我们把艾枝挂在自己家的门上、窗户上,不是很好吗?”我点点头。

  中午,我们家的饭菜有丰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还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鸡蛋和鸭蛋,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极了!

  爷爷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实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嘻嘻……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端午节,真好!作文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有着许许多多传统风俗,如:清明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在这么多的传统风俗中,我最喜欢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午节呢?就让我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怀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怀王面前毁谤屈原,屈原渐渐不得重用,最后甚至将屈原流放,屈原满怀悲愤,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投江自尽。而端午节这个节日,就是为了表达楚国人民对屈原的爱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这就是我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说到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然是赛龙舟啦!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寓意为:用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追赶屈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起了个大早,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出发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寻找端午节必备的一种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烂漫,花草清香。站在这天然氧吧中让人心旷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个拐角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这次目标——艾草。艾草生长在土埂上,从上到下都是细细的一条,它们簇拥在一起,微风吹过时可以看到叶子的正面是绿色的,反面看起来像白白的绒毛,我们高兴地扑向了它,把它裁了下来,立刻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把艾草挂在了家门口。

  回家后,我们立刻开始制作端午节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来,有的泡粽叶、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剥红枣,忙得不亦乐乎。包粽子时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然后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红枣、花生点缀,然后捆绑起来就完工了,没一会儿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块块的绿宝石。这时候就可以下锅煮了,当水沸腾时,屋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让我们很期待粽子能马上出锅。

  这就是我喜爱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6

  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当这个日子来到,插艾蒿,点雄黄、包棕子、戴香包、赛龙舟等各种活动都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令人惋惜的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国,想起汨罗江,想起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学家和诗人屈原。

  除了屈原,应该还有很多自己的亲人在这一天被我们一同怀念。我在每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会无比思念我长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妈,我知道,她也一定会思念我的。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我的哺育和爱却远远超出了血缘的范围,在她精心呵护和爱抚下,快乐考试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尤其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棕子和香包,更让我无比怀念我的奶妈——那位漂亮健康宽容豁达的年轻女子。

  是她在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时候向我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我在她的怀中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怀抱中一天天饱满、长大、变美。

  我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和上学,城里和乡下的距离把我拉离了她的怀抱,但我的心却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把母爱的种子深深种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乡下的小路和小桥,奶妈家的柴门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图画。

  那时候每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在睡梦中就能闻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妈让小舅挽着蓝子天不亮就送来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几里路还温热的棕子,里面的各种豆儿和枣儿把糯米染得红红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撑得溜圆。

  每年的这几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妈的棕子,我一直到现在都认为奶妈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谁都比不上。

  装棕子的蓝子上还挂着奶妈亲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极了,是用各种丝线缠绕的小棕子的模样,小巧玲珑,香气芬芳,我挂在脖子上在学校向女同学炫耀着,高兴着,美着……

  那感觉让我每次回忆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奶妈身边。

  也有那么几次赶上在奶妈家过节,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兴的事,尽管我不会包,但还是象模象样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边上,拿着棕叶包着米和豆儿,拿着草捆扎,每到这时候,奶妈都会高兴的一边包着手里的,一边教着我,还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里面成了稀饭,尽管这样,她也从未责怪过我,还任我用手在盆里捞来捞去继续捣乱。

  亲爱的妈妈,女儿现在仍然不会包棕子,不会缠香包,不是女儿不想学,而是女儿要把妈妈的棕子和香包永远永远留在记忆中,那是什么样的棕子和香包都无法替代的美的记忆,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过节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棕子,有没有香包?

  女儿在这里为妈妈送上一份日子礼物,愿与您在梦中相会,亲手为您剥棕子,戴香包,亲口祝您传统节日端午节快乐!

  欣闻国家已经把传统节日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一起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还没有规定为法定假日,但重视传统日子的步子已经迈出,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高兴的,因为您爱这个日子。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重五节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是也有例外,例如东吴(即黄河以南一带)一带的端午节则是为了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还有一些地区是为了纪念曹娥。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例如赛龙舟,本是因为得到屈原自尽的消息以后,人们纷纷去打捞,演变而来。还有吃粽子,是因为在打捞后,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遗体,于是百姓们用粽叶(粽叶一般常用芦苇叶)包米,投入大江,是想着让鱼鲛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此外,还有悬艾叶蒿草,熏苍术、白芷,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还有吃“五黄”,即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喝雄黄酒。

  20xx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个被列入非遗的节日。

【【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实用】传统端午节的作文合集七篇

2.【实用】传统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3.【实用】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4.实用的传统的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5.【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七篇

6.端午节传统作文合集七篇

7.实用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8.【实用】传统的端午节作文七篇

上一篇:端午节优秀作文 下一篇: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