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记事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1
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端午节是在我十岁那年。
端午节的前几天,我一回家,就看到门口挂着艾叶,我好奇怪怎么挂起艾叶,我家从没好好过端午节。这时,妈妈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大大的绿油油的叶子,我问:“是准备包粽子吗?”妈妈说:“是呀,你看我买了糯米,腊肉,红枣,下午我们一起包粽子吧。”我自言自语说,“反正包粽子一般都是妈妈一个人包,我们在旁边等着吃。”
下午,妈妈叫我一起包粽子,地上放着一脸盆洗好的糯米,一碗肉和红枣,用开水漂干净的粽叶棕绳,妈妈先给我示范如何包粽子,“包粽子是讲究方法的:先将粽叶旋转成漏斗状, 再放适量糯米和肉,也可放发红枣,稍稍压紧,用粽叶包好,不要让米漏出来,然后用棕绳绑好,扎结实。你看懂了吗?”我点点头就开始包起来。
看着容易干起来难,我把粽叶转成漏斗状,放进糯米,不知怎么回事,糯米全漏出来。把糯米从粽叶上弄干净,接着再来,好不容易包好,给妈妈看,妈妈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粽叶破了,没办法,粽叶不要了。于是,我拿起新的粽叶,妈妈手把手地教我,终于完成了一个,妈妈不管我了,我只有自己慢慢包。妈妈真是心灵手巧,一会儿就包了二三十个,眼看糯米快完了,我只包了两个。
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煮了一个多小时,粽子的香味飘满整个房间,粽子煮好,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家去信江桥看龙舟赛,信江桥头人头攒动,我好不容易挤进护栏边。看,两艘龙舟奋力向前,岸边人们呐喊助威,好不热闹。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2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期盼的日子。
这一天,我想学包粽子,可妈妈始终不答应,生怕我包的不像样,没法送人,但我并不气馁,非要包给她看才行!
下午妈妈开始包粽子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把妈妈包粽子的每一步方法牢记在心。接着,我偷偷拿了两张粽叶,包了一些糯米,躲在自己的小房间练习。练了一遍又一遍,我觉得差不多了,就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会包粽子了。”妈妈用似信非信的眼光看着我说:“你包一个试试。”我说:“试试就试试。”我拿了两张粽叶,先把他们叠在一起,然后折成一个上圆下尖的锥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和大红枣捏成一个三角形,再拿一根细长的粽绳,把粽子缠得结结实实。
妈妈看了连忙夸赞:“真不简单,这么快就学会了包粽子,第一个就包得这么成功。”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经过我再三恳求,妈妈终于同意我帮她包粽子了。我非常高兴,包了一个又一个,越包越好。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3
端午节习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插菖蒲、艾蒿、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避邪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艾人早见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我国传统医药学认为,艾蒿性味辛、苦,温,入肝、脾、肾三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用。艾蒿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针灸。据说,野生的艾蒿到了端午节一般就成熟了,端午采艾蒿是最合适的时候。
家乡端午节吃的东西有两样不能少。粽子和油糕。粽子南北方都可以见到。油糕的做法北方比较常见。
发好的面,取可以包一个饺子那么多,用手擀开,中间放上面粉白糖拌成的馅,团成圆形,上锅油炸。出锅的油糕酥脆甜香。纯白糖做馅糖多容易溢出,活一些面粉可以避免那样的流失。
现在,城里的端午节,一样的热闹和有趣。挂艾蒿、吃粽子、 带花花绳、佩戴香囊一样都不少。只是这一切都不像老家那样需要亲自动手了。一切都已经商品化。端午节那天,街上买什么的都有,艾蒿也是附近村里的农民早早用车子运到城里来,两元钱一小把艾蒿。花花绳香囊也是街上买的,现在这些年轻的妈妈们,常常得算计做和买那个更划算。买得划算,只是少了一份动手的乐趣。
去年端午节那天,我也曾早早起来,乘着外出跑步的机会,想和朋友一块体验一下采艾蒿的乐趣。转了大半个早上,一无所获。不知是现在的艾蒿少了,还是城市的附近没有适合艾蒿生长的环境。总之一棵艾蒿也没找到。也许艾蒿原本只喜欢生长于荒野沟渠,天生与繁华和喧闹无缘了。
端午节一切活动,都是体现一个中心。那就避邪驱瘟。我们西北没有喝雄黄酒的习惯。据说喝了酒、带了花花绳和香囊,五毒不能近身。《白蛇传》里的许仙,就是因为一杯雄黄酒,断送了一世仙缘。想来白娘子也是没有眼力,千年就修来那么一个糊涂软弱对她还疑神疑鬼的许官人……
年年有端午,岁岁人不同。明年的香囊为谁香,明年的雄黄酒何人送……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4
端午节了,妈妈要包粽子,我也跟着学,粽叶有要求,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如果用干的竹叶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没有竹叶的清香。
因为没有买到新鲜的竹叶,就只好用干竹叶凑合一下了。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蜜枣和饱满的红豆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块,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勤劳的妈妈正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
煮熟了揭开锅,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鸡蛋也是少不了的。这两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好看。在端午节这天一定要把艾蒿挂在门楣上。除了粽子、鸡蛋以外还要吃煮的蒜,我不喜欢吃,因为是端午节必须要吃,我也被强迫吃了几个。
又要端午节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哪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在种种过程里藏着的细心,乐趣,难道是用钱可以买到的吗?在能亲自做的时候,不要买了吧,因为一个简单的“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5
不到农历五月初五这里已显得别样的热闹,端午的气息弥漫着,窗外有铿锵有力的鼓声,闻声而探出头来,只见那满河的五彩的龙舟。小时候,在家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河,但是却不曾游玩,因为奶奶总是说河里有种想猫的动物,它会将那在河边贪玩的孩子托下水去,那时人小听了也害怕,也就这样被哄骗了。但是每年端午,只要听到那激昂的鼓声,我总会偷偷的去河边,挤着人流,探头张望些什么,也总是能瞧见那两只龙舟相互间比赛的样子,或也跟着人们一同欢呼,那时又并不知道为什么也就跟着他们欢呼了,而这种场面,听着那鼓声已成为我的童年最快乐的时间。
可以说我们一家人都是龙舟迷了,老到爷爷的爷爷,小到我只有7岁的小弟弟,只要哪有龙舟声起,必有一人会跑到窗前,启窗而观赛的。我的爷爷也曾是村里龙舟队的一名鼓者,五六十岁时他仍下龙舟打鼓,每次一和别的龙舟比赛,他总是打得很起劲,那鼓槌抡得很高,已锤使那鼓面震动,发出别样的激情,每逢比赛,舟员们都听鼓令,鼓声一响,船桨一齐插入水中,那一舟一蹿一蹿,就像一只正在水中游动的蜈蚣,爷爷打鼓也特别投入,连他自己都同龙舟在蹿动在跳……
我记得那时,爷爷总会从村里拿来几只船桨,因为我喜欢龙舟,而那时龙舟只有男孩子才可以接触到,而女孩子是不可以接触的,在家乡的风俗里女孩子是不可以在桥上看龙舟的说是当龙舟过桥时要晦气的。所以每天夕阳在山,龙舟都归家时,家中的我早已准备好在陆地上的龙舟赛了。我那时4、5岁家中用得却是高凳,我就和表哥、表姐就把高凳翻转过来,凳脚朝上,就像那板凳摔了个大跤四脚朝天的样子。我们都坐在两凳脚间,把两只凳脚作为龙舟高高翘起的两头,手握船桨,嘴里念着那龙舟特有的鼓声的节奏,脸上显出那卖力的样子,也前扑后仰的样子,显得滑稽可笑。却满含有童真和童趣,而这就是我小时候关于龙舟的快乐的端午。现在,仰面回想也别有一番甜蜜与快乐!
而今的端午,鼓声齐响,每天下午,年近八十的爷爷都要到河边,带着摄像机亲自拍下每一只龙舟,每一段赛龙舟的故事。有时他要架着自己的单车和龙舟一同都,有时,一天他都要骑车去好几个村。
家乡的端午每年都有赛龙舟比赛,在端午节来临前一个月,就都开始了训练。今年也显得特别热闹,小时候听着这一声声的鼓声,每一年我都在长大,十四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抡笔写下了我的感受,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的山山水水,属于家乡的风土人情,故乡——总是有一种散不开的浓浓的母亲的味道!
端午节记事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我又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我真高兴。今天妈妈买了好多东西,有糯米、花生、枣、鸡蛋等,妈妈开始包粽子了,我让妈妈教我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上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开始开工了,先把粽叶折叠,围成一个窝,再往里面放上糯米、花生、枣、搅拌一下,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三角形的样子,这样粽子就包好了。
再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蒸上几个小时,粽子就做好了。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包粽子,结果成功了,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也会包粽子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觉像吃了蜜一样。说到这,同学们肯定会觉得,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端午节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祭屈原。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品尝粽子的味道,品尝人生的味道,我们该有多享受啊!
【实用的端午节记事作文汇总六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