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文化作文

2021-09-0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文化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再吃了。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外婆也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我最爱吃的就是大肉粽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绍兴服务区卖的“诸老大”粽子,味道非常鲜美,让我回味无穷。,端午节作文:传统文化的作文: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2

  端午节这天,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杀鸡、包粽子、拜神。这天早上,我们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种准备工作做好,我们就洗好手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请奶奶到他们家帮忙包粽子呢,做完后,自然也会送几个给奶奶。而我呢,可是最喜欢吃粽子的,一见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馋起来。于是,我丢下手边的粽叶,吃起美味的粽子。这个瘦肉拌小葱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解决了好几个粽子了。“嘻嘻……”大家都捂着嘴巴笑了起来,我不知所措地难为情起来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们为什么都要在偷笑我呢?终于有个人肯要告诉我原因了:“看你这个大花猫,吃得满脸都是。”说着把纸巾给我,我一擦,结果纸巾上全是米饭粒,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终于把粽子做好了,这个时候已是中午了,我们赶紧拿上鸡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见奶奶和妈妈双手合上,跪着,嘴里还在叽哩咕噜地说一大堆话,说完以后便烧起了纸钱,然后回家吃粽子去了。

  这一天,我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既有美味棕子吃,还可以听到古老的传说故事——包棕子的来源。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3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4

  不记得是多久以前了,只知道每每端午节日,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会闻到浓浓的药香。那样苦苦纯纯的香味,可以飘得很远,牵缠着我加快回家的脚步。迫不及待的想喝上一碗药汤解馋。还有那一颗颗有棱有角,白亮亮,透晶晶的粽子,让人不得不喜欢这样的节日。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味道已经在记忆中显得有点模糊不清了。只记得,每次这个节日来临时就会想念那一条回家的小路,那一抹已经淡了的苦香味,那一碗纯纯的药汤和那一颗可爱香甜的粽子。

  有时候就在想,为什么要成长得这么匆忙。还来不及在雨后上山采一次山药,也来不及亲手摘下一片粽叶,或者更来不及把那样醇香的味道记载,就已走远。留下的便是深深的怀恋和狠狠的乡愁。如今,独自一人,处于一个本该熟悉,却又淡漠了的禹角。唯有给自己画上一个小小的圈。圈住想恋,圈住放飞的思绪,更是圈住孤单。

  不知道在远方,那熟悉的国度,此时此刻那亮晶晶的糯米是否都已在小火中欢腾。门上已经插上了药枝,宁静的小道上已经飘满药香,顽皮的孩童已经满嘴蜜甜,走家窜巷。或者已不在年轻的妈妈,婆婆们已经做好饭开始挂念在外的我们了。

  我打开窗,窗上已是淅淅沥沥挂满雨露。远处的山腰,披着透白的纱,羞涩得像刚进门的新娘,不敢抬起头来。我轻轻触碰那一串串的珠帘,进而触碰那一层白纱,不想却让她惊吓到。我忙抽回指尖,只能对她说声抱歉。我知道此刻,我唯有细细聆听和静静观望,细听那家门前也是这般滴答滴答的声响和观望那小路后娇羞得若隐若现新娘般的妆容。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5

  屈原是故事后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在十几岁是就当上了左丞相,十分受皇帝的重用。直到有一年,几位奸臣看着屈原这么受皇帝的重用和宠爱,心里非常妒忌。一起想了一个计策。过了几天,他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这些人,天天围绕在皇帝的边上,每时每刻都在顺皇帝的心。那皇帝也真是的,是一位受不起诱惑的皇帝啊,几句甜言蜜语,就把他“迷”的天昏地转。

  皇帝有在奸臣的劝说下,把屈原流放,在流放的土中,屈原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说自己的国家被敌军抢走,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屈原跳进汨罗江。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赶紧划着船在江里捞屈原的尸体,有些人包棕子投进江中,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现在你们因该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吧,也因该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原因了吧!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6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但是我们不用去纠结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因为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爱国的精神的传承。

  端午节最有意思的还是划龙舟,包粽子,记得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妈妈总说:“包粽子是不能换手,手也不可以移动,否则糯米就漏出来了,绑绳子的时候不能太松。”关于粽子度来历,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而划龙舟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在屈原故里,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竞渡,而且对夺标尤为重视,“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夺标归来,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

  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体现出了祖先们对自然的崇敬。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7

  端午之晨,隐隐约约的粽香萦绕鼻间。

  现在,一年中随时可以买到粽子,什么蛋黄粽、咸肉粽、蜜枣粽,应有尽有。或许很少会有人想到要自己包粽子吃,反正我家已经很久没包了。但总觉现在的粽子没有自家包的好吃。因而,我无端的,愈发怀念以前自家包的粽子了。

  今晨,在电视处看到一个讲述各地的特色粽子的节目。其中那些色彩各异却飘散着粽子特有清香的各样的粽子,不禁使我食指大动,我更加怀念起自家的粽子。

  这时,外婆打来电话,说今年要包粽子,我兴奋极了,拽着妈妈往外婆家赶。

  待我来到外婆家时,外婆已经开始包粽子,我饶有兴趣地待在厨房里看外婆包粽子。

  外婆取过两张粽叶,双手捏住叶片两端一弯,粽叶就成了一个锥形。外婆往里面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已经洗好浸泡完毕的糯米,问我要吃什么馅的粽子。我喜食肉粽,便说要吃鲜肉粽。外婆加进早已备好的猪肉块,又铺上一层糯米,用一枚勺子压实。外婆合拢粽叶,用线绑好,便制成了一个肉粽。

  我也想学着做,可总是包散。好不容易包出一个粽子,却像一个枕头,不似外婆包得那样是四方形。外婆还另包了几个没有馅的粽子了,放进锅里与肉粽一起煮。中午时,粽子出锅了!

  肉粽咸咸的,伴着粽叶的清香,带着猪肉的醇厚,微黄,却美味无比;白米粽,颗颗晶莹,沾上白糖一咬,软软的、糯糯的却不失韧性,令人唇齿留香;还有我的“枕头粽”,虽然松松垮垮,却也同样金黄透明,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端午,是屈原带来的无形的《离骚》,铭刻在我们的血液中,这种情结,是我们对生活的向往。快闻哪,端午的粽子了,正在悠悠飘香……

端午节文化作文 篇8

  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有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是来纪念屈原的。当时,国家患难,屈原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立刻去告诉了皇上,皇上不但不听他的方法,而且还将他逐出了皇宫,他每天都在江边上叹气,不久后,跳进汩罗江而死。人们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身体,所以人们将棕子投入江河。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棕子、雄黄酒。不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有的地方还要赛龙舟。传说,是要把水里的鱼虾给吓走了。我们这儿还有个习俗,就是大家都要在门上插着有淡淡清得的艾叶。几天前,人们就会包着各种各样口味的棕子,到端午节的时候拿出来吃。

  我爱端午节,我更爱祖国博大精深的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文化作文八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文化作文

2.韩国端午节文化

3.传统文化端午节作文

4.弘扬端午节文化作文

5.端午节文化:端午节与艾蒿

6.文化端午节的作文5篇

7.文化端午节的作文8篇

8.传统文化的端午节作文

9.端午节文化作文7篇

上一篇:端午节节日作文400字 下一篇:快乐端午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