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作文

2021-09-0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端午节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1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之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2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来源与独特的传统风俗。我要说的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的名称有非常多,比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屈原日……

  在我们宜昌秭归,古代有一个名人,他叫屈原。据说,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一个是吃粽子,另一个就是赛龙舟。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先采回一些芦苇叶,洗净,准备包粽子用。把糯米,还有这些叶子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糥米放进叶子里,也可以放些红枣等,包成三角形,再用棉线从粽子底部起,呈十字形捆包起来,捆好不散开就行。最后将粽子放入锅里煮一个小时左右即可。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吃粽子,粽子非常好吃,不等解开绳子,剥开叶子就会闻到香甜可口的棕子香味,嘴馋的人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看着那喷香的红枣粽子,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棕子。

  端午节不仅会吃香喷喷的粽子,还会划龙舟呢。

  虽然我没亲眼看见划龙舟是怎么进行的,但是我听奶奶与其他人说过。划龙舟是因为屈原投江死去,楚国人舍不得他,所以就有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鱼。

  划龙舟是一条龙船上整齐地坐着两队人,有一人坐在最前面,他有节奏地打着鼓,许多身体强健的壮汉,拿着木桨一齐有规律地划着船。只有每个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得到第一,相反如果不够协调,那龙船就走不动!

  中国的地方民俗就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上面画有屈原、唐东杰布,还有那嫦娥仙子,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历史画卷才会如此丰富,生活也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3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充满了民族特色,而端午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听家乡的人说,端午节还有个来历呢。据说,古代有一个诗人叫屈原,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可是,当时的皇帝昏庸无能,使得国家四分五裂,百姓家破人亡。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落得如此田地,于是他悲痛欲绝,投江而死。人们听说屈原投江而死,连忙划船到江里去打捞他的尸体,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人们怕鱼虾会会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把糯米撒到江中。这样那些鱼虾就去争食糯米,而不会去侵蚀屈原的.尸体了。

  这个故事传下来后,人们每年都用包粽子与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粽子是用糯米加上糖做成的,又香又甜,我可爱吃了。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包非常多粽子让我们吃,所以,我天天盼着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可好玩了!在平静而辽阔的大江中,几只船甚至十几只在一起划,船头上都有一面小旗,船上有十几个浆手,几个打鼓的坐在船中央。号角一吹,鼓声立即响彻天地间,浆手每人持一只短浆,随着鼓声划动。两岸观赛的人也闲不住,不停地拍手叫好,还为船员加油打气。鼓声是有规律的,什么时候节奏应该紧迫,什么时候应该轻缓,鼓手都掌握得准确无误。不管哪支队伍赢了,其它的队伍都会为他们祝贺,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哪!哪支队伍赢了,就在哪只船头上系上红布条。这小小的红布条表现出了这支队伍的团结与集体荣誉感。每当看到胜出的队伍的船上挂的红布条,还有队员们脸上的笑容时,我就会对母亲说:“母亲,我长大以后也要学划船,像这些大人们一样来赛龙舟,还要拿冠军!”母亲看到我自信的样子,欣慰的笑着说:“好,母亲支持你。”我高兴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恨不得马上长大,然后去参加龙舟比赛,拿到冠军,让众人为我喝彩。

  除了包粽子与赛龙舟,端午节时,还要在门的左右两边的墙缝中插艾蒿,午饭还要吃肉,饮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端午节十分有趣,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民族特色。中国的其它节日也都非常有趣,透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充满了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但我独爱端午节。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4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传统节日吧。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被人们称为龙节、端阳节、重五节、艾节与五月节等等。

  其中,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另外,古书记载“端”字有开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这就是现在的端午节了。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说起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非常有学问,是楚王身边的官员,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富强起来。但是,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的遗体。人们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特有的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佩香囊。我最爱吃粽子,所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粽子吧。粽子是用糯米加各种配料,再用新鲜的竹叶包裹扎藤,上锅蒸煮而成。喜欢吃咸的就包上咸肉、蛋黄、干贝、叉烧;喜欢吃甜的就放上蜜枣、豆沙、莲蓉。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一阵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香气扑鼻。解开扎绳,剥开粽叶,白白的糯米里包着红红的蜜枣,咬一口,软软的、甜甜的,满口留香。

  每到端午节,我又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真是一个欢乐的传统节日!

描写端午节作文 篇5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似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这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似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气馁。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许多似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起,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5篇】相关文章:

1.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9篇

2.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八篇

3.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九篇

4.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7篇

5.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6篇

6.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五篇

7.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8篇

8.有关描写端午节作文集合10篇

上一篇:端午节传说作文300字 下一篇:浓情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