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见闻作文

2021-09-0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见闻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1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去了金山岭长城。这个长城在河北省承德市,离北京好远呢,我们早上五点多就出发了。

  到了景区,我看见一座人像,介绍说,这是明朝的戚继光将军,我萧然起敬。爬了一会儿,我又看见一座戚继光将军骑马的塑像,旁边还有五门大炮,好威风!再往上爬一会儿,终于看到长城啦!我看见一排短墙,可以躲猫猫,真好玩。妈妈看了介绍,告诉我这个叫障墙,敌人攻下马道时,可以躲在障墙后面进行反击。到了将军楼,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城楼。城楼的出枪口分上、中、下三种,士兵们可以用站着、蹲着、跪着三种动作射击敌人。

  我想在长城上建造一座屈原的塑像。因为屈原和戚继光一样,是爱国主义者。屈原忧国忧民,戚继光打败倭寇,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起床了,一来到外婆家,我就和哥哥猜起了关于端午节的问题。

  我开头:"请问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是什么东西?(打一样食物)"

  "是。是。是粽子!"哥哥想了想说,"对吧!"

  哥哥又说:"我来提问了哦,三角四楼房,里面包黄娘,要吃黄娘肉,还得解带脱衣裳是什么?(打一个食物)"

  我结结巴巴的小声说:"是。是什么呢?哦!"我一拍脑门,继续说:"哦,对!是粽子吧!"

  "恩,是滴。"哥哥说。

  我说:"正午香苞吃甜食(打一节日)是什么呢?"

  "这个。是。是什么啊?"哥哥反问起了我来。

  "是端午节,哈哈!"我朝笑起了哥哥。

  哥哥说:"请问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

  "这个,简单,是为了纪念屈原!"我胸有成竹地说。

  "恩,小人(我外婆家那的土话)还蛮聪明吗!"

  "这么你瞧不起你表妹啊!我给你考一个吧!"我说。

  "来吧!"哥哥说。

  "请问屈原是哪里人?"我问。

  "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哥哥说。

  过了一会儿,姐姐走了出来,说:"吃粽子了,快!""来了。"我和哥哥说。

  吃粽子去咯!最后,祝你们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来了,但是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很多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到了这一日,家家户户都要挂艾枝、吃粽子、佩香囊、上山采青,插艾枝于门上能避邪,上山采青,起早到山上走走多呼吸一点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也十分有意义。端午节又称“重五”,所以很多习惯都和“五”这个数有关联,比如说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小孩的手腕上,称长命线。

  今日奶奶也包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粽叶,折出一个角,再折好的角筒上一点浸泡好的糯米,放上一颗枣,我开始有点高兴了,心想这么简单,可是当包出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生气了一样,直往出冒,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总算到了最后一个步骤——扎粽绳,粽子要包扎平实才好吃,所以我把粽绳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非常不容易,要有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粽子终于好了,一阵阵香味迎面扑来,我吸了一口气,心里美极了,因为这里也有我包的粽子。

  咬着香甜的粽子,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极了!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4

  无论赛龙舟的号子喊得有多响,无论糯米粽的清香飘得有多远,想来,大凡有点诗心、诗情和诗性的人,都会在心中辟一块静地,面对清风明月,在意念中燃一炷祈愿的线香、把一盏惜别的薄酒。不为别的,只为祭奠北川那50位被震灾夺去生命的诗人,企盼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寻到魂灵的归依。都说时间是抚平精神创伤的良药,可一年时间过去了,对逝去诗人们的痛惋和怀恋之情,在诗歌发烧友的心中,依然未有丝毫缓减。

  不是因为小小县城竟然拥有一个诗社所带来的惊撼,也不是因为心存诗性者的情感都太过脆弱,而是由于,逝去的北川诗人们用他们的生命,吹皱了泛娱乐化时代日渐落寞诗坛的一泓春水,让诗歌悄然滑向边缘的尴尬处境发生了微妙改观。

  正因为此,北川诗人们的离去才让人尤感不忍,他们定格在人间的最后一个片断才令人唏嘘不已。虽然至今还不知晓他们每一位的名字、性别和年龄,然而,在爱诗写诗人的心中,却早已为这些对诗歌持有拳拳之心的无名氏,树起了一座无形碑碣,并镌刻上“北川诗人”这四个蕴有特定含义的铭文。

  过去的北川县城没有了,伤碎得再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原样;昔日的北川诗人也飘逝了,匆忙得没来得及留下一点声息。尽管物非人非,但我们相信,这并不意味着失去的不会再来,当北川的新城既起,当北川的幸存者重踏上如常生活的节拍,在这片富有灵性和激情的'土地上,很快会成长起一批诗歌的唱和者。

  因为,震灾可以摧毁山川地貌,吞噬生灵性命,但却切割不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诗歌,作为文化的一个强劲符号和载体,一样已经潜浸在了新北川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或许,只有等到同乡们恢复了作诗、吟诗、赏诗习惯的那一天,甚或只有到了新诗社成立、新社员们续写上复苏和振兴诗歌梦想的那一日,被无情自然力夺去生命的北川诗人飘逝的灵魂,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安息和告慰。我以为,这一天依稀可见,不会太远。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5

  每当嫩绿的菖蒲插在家家户户的门上,我过人民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到了。

  端午节不光只要插菖蒲,而且还有精彩的划龙舟比赛哩!

  这一天,在西溪湿地的河道里,一条条龙舟高昂着巨大的龙头,头上鼓着炯炯有神的龙眼,拖着又细又长的船身,样子挺威武。每条船的前面坐着一名鼓手,后面坐了十来个船员,双手紧紧地握着船浆。

  咚咚咚,咚咚咚激烈的鼓声响起。船员们齐心协力,喊着号子,身子前后摆动,使劲地划桨。哗啦啦,哗啦啦清澈的河水激起了一串串白白的浪花。一条条龙舟你争我抢,箭一般地向前冲去。鼓手一会儿把鼓敲得飞快,一会儿又把鼓声放慢,船员们也随着节奏有规律地划着,争先恐后地奋力向前,大家都想争夺第一名。

  岸边观看比赛的人们扶老携幼,人声鼎沸,场面热闹极了!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

  古代有个大官叫屈原。他对老百姓很好,老百姓都很感谢他。有几个坏蛋嫉妒他,在国王面前说了很多屈原的坏话,结果,国王把屈原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后来,秦国侵略楚国,屈原没办法保卫祖国,伤心地跳河自杀了。老百姓急着去救他,渔夫们划着船在江里打捞屈原,可是捞来捞去就是捞不到。有位渔夫把给屈原吃的东西扔到江里,希望鱼虾吃饱了,不要咬屈原。其他渔夫也照着样子把饭团扔进江里。后来,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自发地到江边纪念屈原。慢慢地就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就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1.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7篇

2.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6篇

3.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5篇

4.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八篇

5.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10篇

6.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9篇

7.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8篇

8.有关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五篇

上一篇: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五年级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