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2021-09-0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端午节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活动,大人们先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种调料,包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细绳缠紧。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馅的,还有加蛋黄的等等

  就连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三角形……让我看的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拿来蒸,过上半个钟头,妈妈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个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拨开它的竹叶,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从肉色变到黄色,我情不自禁的尝了一口,啊!好吃的无法形容……

  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连忙从窗口望出去,只见湖里的龙舟上一个人在擂鼓,还有八个人在划浆,而且比赛队员都整齐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生龙活虎,并且精神抖擞,看那一艘艘龙舟就像一支支发射出去的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啦啦队员们也都大声的喊着;“加油”,“加油”!龙舟听到大家为它喊“加油”似乎变得更快了。

  啊!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那就好了!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

  端午节,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记得去年端午节那天,我一回家,就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大盆的米,外婆告诉我说:“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个节日要吃粽子的,今天我们来包粽子!”说完,外婆就专心致志地包起粽子来。只见外婆先把包粽子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的糯米,放入我最爱吃的馅——蛋黄馅,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哇!外婆包粽子真好看啊!我也兴致勃勃地学起来。可是,还没等我包好,这些“急性子”的米就像雪花似地从“漏斗”下的洞里钻出来了。但我不气馁,于是,我又包了一次,还是不行。试了一次又一次后,终于勉强包好了一个,虽然样子有点难看,但我很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呢!

  粽子包好了,该煮粽子了。只见外婆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让水盖过粽子,就开始煮了。过了几分钟,我这个“小馋猫”就憋不住了,不停地问外婆:“外婆,什么时候可以吃了呀?”外婆一直让我等等。等待了很久,粽子终于出锅了,外婆把它们端了上来,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粽子品种还真不少,有蛋黄粽、栗子粽、肉粽、红枣粽,真是令我垂涎三尺。我赶紧拿了一个粽子,把它打开,咬上一口,呀,真香!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都快吃撑了。

  那次过端午节的情景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3

  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的乐趣。

  每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都会蹦蹦跳跳地和妈妈一起去附近的超市买江米、粽子叶、大枣、红小豆等包粽子的材料,买回来后,妈妈总是提前把米和红小豆泡两个小时,妈妈说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来的粽子才好吃。在包粽子之前,大枣要用开水煮一下,这样做一是干净卫生,二是吃的时候才不会觉得苦。每次包粽子之前,我们包粽子的粽子叶也都是用开水煮一下,妈妈告诉我这样做一是为了去掉粽子叶上的异味,二是为了增加粽子叶的韧性。

  等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最兴奋的时刻就到来了。我和爸爸、妈妈每人拿着一个宽宽的粽子叶,妈妈告诉我要先把粽子叶折成一个漏斗状,然后再向漏斗里面放米、红小豆和枣,放好之后用线一圈圈缠好。听着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无论我怎么放,米就是不听话地从漏斗下面跑出来,一个粽子还没包完,我的脚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额头直冒汗,妈妈告诉我说少放点馅就行了,于是我就又把米和红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给封上了,于是我赶紧拿了一根线把粽子紧紧地缠上了,包完了第一个粽子后我兴奋地用双手举着粽子对妈妈说:“嘢!爸爸妈妈,看我包的粽子!”,爸爸妈妈见我兴奋的样子,也高兴极了,夸奖我说:“不错,我们儿子长大了,也会包粽子了!”听了爸爸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甭提多美了,于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和爸爸妈妈包的粽子放到了一起,这时,我才发现,我包的粽子比爸爸妈妈包的粽子要小好多,爸爸妈妈包的粽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粽子肚子瘪瘪的。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包的第一个粽子,同时也是我靠自己的劳动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奶奶都会包粽子,她先准备粽叶、糯米,再放肉馅或红枣,三两下就包好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它的四个角倔强地翘着,可爱极了。

  我看了心痒痒,缠着奶奶:“我要包粽子,您教教我嘛!”奶奶答应了。我和表妹来到后院,只见奶奶拿来一捆粽叶、一些糯米和肉,她拿起两片粽叶,说:“看好了。”她把粽叶卷成了一个尖角筒,接着往里头倒入一些糯米,塞一点腊肉,用箬叶盖住,系上绳子,一个小粽子就做出来了。“好棒!”我边喝彩边笨手笨脚地做起来,卷筒、倒米、系绳,太费力了!绳子怎么绑不好?对啦,先看看表妹怎么做的。我看了小表妹的“杰作”,“噗嗤”一笑,原来她的粽子就是一根绿棍子。表妹瞧瞧我的,不服气地说:“我的粽子总能煮熟,你的呢?”

  “吃粽子啦!”香喷喷的粽子一上桌,好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晶莹剔透,像裴翠一般。我迫不及待地剪断粽子的麻绳,剥开粽叶,一口咬下去,真香!肉粽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咸中带甜,美妙极了。家里人边吃边聊,真幸福!

  我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道:“大脸猫来了。”我“嘿嘿”一笑,用灵活的舌头舔舔米粒,用手一抹,继续大吃。

  这个端午,没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可我也心满意足了。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5

  学校要求做一份节日小报,我就做端午节小报吧!

  我在A4纸的上方,写上大大的三个字“端午节”,在端午节的右边画上一个带着笑脸的粽子,为什么要用粽子呢?因为端午节要吃粽子嘛!

  我在旁边写着:“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据说,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我在A4纸的中间,画了一条龙舟,龙舟上坐着两个正在划舟的人,赛龙舟也算是一种习俗嘛!我在旁边写着:“赛龙舟,传说古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抢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

  我在A4纸的顶顶上方涂上蓝蓝色当做天,再画了一轮红红的太阳,画上几朵快快乐乐的云彩。这么美的天气,于是我又画了几只飞翔的鸟儿。蓝蓝的天,洁白的云朵,快乐的小鸟儿……

  这就是我做的端午节小报,漂亮吧,美丽吧!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6

  今天早晨起床,就闻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了。

  我跟爸爸妈妈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学,于是妹妹脱掉鞋子,给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妈妈让我原地踏步,一开使我心里害怕,摔了很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终于学会了溜冰,心里骄傲自满!滑着滑着就倒了。大姨对我说:“即使你学会了溜冰,也不能骄傲自满哦!加油啊!”

  听了大姨的话,我回想我在学习上只要取得好成绩,就会骄傲自满。然后成绩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再骄傲了,因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不能贪玩了,也不能骄傲。因为分数只能代表一时,不能代表一世!

  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端午节啊!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7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的粽子,外婆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可妈妈的手艺却很一般,我暗暗想,我一定能给他们包一次最好吃的粽子。

  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我们学校正好有一个活动就是包粽子。前一天晚上,我兴奋得十二点才睡第二天早上,我六点二十分就起了床,我迫不及待的坐上爸爸的车赶到学校。

  刚走进教室,看见老师把包粽子要用的东西摆好了。我一边想着外婆包的过程一边开如行动起来。我先把芦苇编成型,再把糯米放进芦苇里去,然后我再把腊肉放进去,接着把蜜枣放进去包好,最后用线扎起来。提着刚包好的粽子,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这时,有很多同学也包好了。老师就把我们包的粽子煮好了。大家吃是太美味了。

  回到家中,我与爸爸妈妈说起中午包粽子的情境,我还口水直流。我爱这个快乐的端午节。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南黄海之滨——如东,她是鱼米之乡、风景秀丽。

  奶奶从老家带来香味四溢的粽子,告诉我马上要过端午节了,我立马上电脑查有关端午节的资料,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还有赛龙舟、吃粽子、吃鸭蛋的习俗,那我的家乡如东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我和奶奶、妈妈、爸爸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讨论怎样过端午节。爸爸说:“放三天假,出去旅游。”我很兴奋:“好的,去哪儿?”奶奶说:“端午节应该在家吃粽子,一家团圆,喝雄黄酒,并要采蒲草,插艾叶祈福。等过了端午再去旅游。”

  “噢!原来过端午节有这么多习俗呀!”我说:“我要学包粽子,还要去老家采蒲草、艾叶。”

  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听你们的。”

  爸爸教了我一首端午节的诗,南宋陆游的诗《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哈哈,看似普通的节日,原来有这么多的故事。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9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端午节、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等,可我最喜欢过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的。当时因为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投河自缢,人们就纷纷坐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且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还把棕子扔进河里,从此,赛龙舟和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今年端午节,我和妈妈一大早就去姥姥家包粽子了。小姨和妈妈他们包了许多口味的粽子:有豆沙的,有肉的,还有枣子的。包完粽子,姥爷就给我们煮了一锅。吃完香喷喷的粽子,妈妈又带我们去看赛龙舟比赛。我们到的时候,比赛刚刚开始,只听“当”的一声,数不清的龙舟争先恐后地向前划去,壮观极了。我和表弟兴奋地一起大喊着“加油!加油!”

  回家的途中,妈妈教我们一首明代边贡写的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当妈妈给我们解释完这首诗的含义时,我觉得端午节更有意义了。

  我爱端午节,更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所有传统文化,它们都是我们中国的无价瑰宝!

  三年级:胡译丹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0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做清香四溢的粽子,佩戴形态各异、花花绿绿的香囊,在门楣上插绿绿的、香香的艾草。当然赛龙舟是最热闹、最好玩的了。

  为什么要赛龙舟呢?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却不见屈原的踪迹。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 “扑通”地丢进江里,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用药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人们也纷纷划船去驱赶水禽水兽,希望保全屈大夫的身体。

  你一定想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爱戴屈原吧?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连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弟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他不忍目睹国家灭亡、百姓遭殃,就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爱国精神感动着百姓,人们才这样敬重他。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节,我也能包几个粽子,划一下龙舟,用我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吧!

【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汇总8篇

2.【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汇总八篇

3.精选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汇总六篇

4.精选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汇总6篇

5.精选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汇总7篇

6.【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汇总5篇

7.精选三年级端午节节作文汇总九篇

8.【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汇总9篇

9.【精选】三年级端午节作文汇总五篇

上一篇:话说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三年级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