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作文

2021-09-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传统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赛龙舟、饮酒,但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喷喷的大粽子,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现在想起来还要流口水呢!妈妈有时还会用五颜六色的线编在一起,栓在手腕上或脚脖子上,非常好看。也有时候妈妈会在家门上挂上一些艾草。

  我们家一般都会在端午节的上午包粽子。大清早的时候我就已经看见妈妈在厨房忙来忙去的身影了。我也想包便进去,让妈妈教我包粽子。开始动手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花生,再放入已经清洗过的大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地笑了笑,原来包粽子这么简单呐!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粽叶像一个顽皮的爆竹一下子爆开了,一粒粒糯米像雨点似的掉落在地上,发出动听的声音。幸好妈妈替我“解了围”,帮我重新示范了一遍,我认真的看着每一个步骤并牢牢的记在了心里。

  我又重新包了一个。步骤跟前面的一样,还好这次糯米没有落地,而是听话的在里面呆着,我手忙脚乱的折腾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我拿出粽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自认为还扎的很好。妈妈看了看我的粽子,又皱着眉头拿过我的粽子,一拉线粽绳就开了,并又给我重新绑了一遍,几个小时以后。终于包完了,妈妈说最低要煮四个小时。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掀开盖子察看。

  下午了,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粽子香喷喷、软软糯糯,太好吃了。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的风俗――包粽子。

  端午节是中国千年来文化历史的结晶,我们要把自己家乡的端午节的风俗永远传承下去,留于后人。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2

  小朋友们,你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对啦,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天我们会赛龙舟、吃粽子,今天呀我就准备和妈妈一起学包粽子。

  妈妈已经提前泡好了粽叶、糯米,还准备了一些其他配料。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先拿起粽叶,两头向上一卷,就卷成了一个甜筒似的形状,接着往里面装糯米,再放入几个红枣,然后又放了一把糯米,用手轻轻压一压把表面铺平,最后把粽叶折好用绳子捆紧后,一个可爱的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看着妈妈行云流水的动作,我心中暗暗赞叹,妈妈真是太心灵手巧了,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也勉为其难地包好了一个。

  包完粽子,我们开始煮粽子了,妈妈把粽子一个一个放进锅里,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好像在哼着小曲,大概一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便煮好了。

  闻着粽香,我早就馋得口水直流了,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上一大口,糯米是香的,红枣是甜的,香和甜的味道混在一起,十分可口。一旁妈妈还给我讲起了故事,原来很久以前,有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死,百姓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并且竞相划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约定成俗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吃着美味的粽子,听着有趣的故事,我觉得这一天真是太有意义了!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一想起来我就不由得想到一个食物-—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温馨,端午的味道少不了幸福。

  早上一起床,我就赖在床上。过了一会儿我被妈妈的话吸引了,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要赶快去爷爷家吃粽子。听到这句话后,我急忙起来洗漱后去了,爷爷一看见我就说:“快吃,刚做的粽子。”我回过神说了一句端午节快乐后急忙开始吃了。吃完后感觉很舒服。

  到了下午,我又“偷吃”了一个,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下去粽子就少了一半。我这专注的吃着,没注意到爷爷在旁边,我暗暗地说:“遭了,被发现了。”但心里还是感觉非常温馨,非常快乐,非常幸福的。

  今天是我感觉最好的一天,我的粽子记忆永远都不会忘,今天我体会到端午的味道—真好!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一个隽永独特、意蕴深长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听爸爸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我关心的却是怎样度过这个隆重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还是我妈妈的生日呢!

  清晨,提着生日蛋糕走在大街上,耳畔满是卖粽子的.吆喝声:“粽子咯!又香又糯的粽子咯!”光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我就已经垂涎三尺了。

  每逢端午节,奶奶都要自己动手包粽子,而我也总会跟在奶奶身后,“偷学”手艺。奶奶先把泡过水的粽叶小心翼翼地卷成圆锥形,再把泡好的糯米放进去,然后把鲜红的枣子摆上几颗,再慢慢地将粽叶包裹起来,最后用绳子牢牢地系紧,于是,一个肥肥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

  手艺“偷学”成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也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裹好粽叶,放入糯米,摆放红枣,扎紧绳子——简单的几步我怎么也弄不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包好一个。看着我包的粽子,奶奶乐开了花:“乖孙女,手艺没到家呢!洗洗手等着吃吧!”可是,奶奶哪知道我的小心思呢!

  终于等到奶奶包完了粽子,只剩最后一步了——煮粽子。只见奶奶往锅里添满水,将粽子一个一个地摆好放入锅内,慢慢用火煮。时间就像小蜗牛,怎么爬都爬不快,粽香一阵又一阵地从锅里冒出来,我时不时地探头查看,口水吞了又吞……“揭锅盖咯!”奶奶一喊,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顿时,粽香扑鼻而来,看着热气腾腾的粽子,我使劲咽了咽口水,拿起碗筷就开始剥粽子,剥开绿油油的粽叶就露出了晶莹雪白的糯米,真像一个糯米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衣裳呢!我一口咬下去,啊!又甜又软,满口溢香,如果蘸上白糖或是蜂蜜,简直是人间美味,真是甜到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一锅粽子中,只有一个与众不同——松垮的粽叶,塌陷的外形。没错,这就是我包的,这可是我的秘密惊喜呢!端午节遇上妈妈的生日,除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外,这个粽子就是我给妈妈的礼物。我们一家人吃着美味的粽子和可口的蛋糕,一起为妈妈唱生日歌,喜庆的节日氛围中洋溢着我们一家人的喜悦和幸福。

  我家的端午节真热闹啊!这个传统节日给我美好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亮丽的色彩。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听到这首儿歌,就知道要过端午节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商行也称端五、端阳。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我们仅向大家介绍最主要的一种:源于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采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卟通,卟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太医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梀树叶子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都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这些东西,来驱邪、防止蛀虫叮咬。孩子们的脖子上、手上、脚上都带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称为长命缕。小小丝线蕴存着家人浓浓的爱和美好的愿望与祝福,给予了生命中可以给的一切。

  这就是端午节。

【【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五篇】相关文章:

1.【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九篇

2.【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6篇

3.【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8篇

4.【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八篇

5.【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5篇

6.【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10篇

7.【精品】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六篇

8.【精品】传统端午节的作文汇编八篇

上一篇:端午节粽子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传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