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作文

2021-08-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传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1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胸口,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个香袋呈“心”字香气迷人……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2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在这诸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挂栓五色丝线和香包,喝雄黄酒等传统习俗。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是第一个奔到厨房去看婆婆怎么包粽子的。婆婆每次都会准备最大的碗来装那些洁白可爱的糯米,旁边的盆子里盛着水,用来浸泡翠青色的粽叶。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婆婆将糯米填好后往里面塞馅儿的过程。在白白净净的糯米中间藏一块小宝藏,或是一块红艳似血,香甜可口的蜜枣;或是一块香味浓郁滋滋冒油的土猪肉。包好进锅,蒸煮熟后开锅时漫开的蒸汽,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婆婆一般是把粽子在前一天包好,夜间煮熟,第二天早晨食用。

  端午划龙舟也很有趣,每年我都会在电视上看龙舟比赛,十分热闹。岸边观看的人虽算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是很多的。划龙舟的人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奋力划船,再配上擂鼓加油的声音,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比较独特的习俗还有挂栓五色丝线和香包。香包是用棉布和丝线绣好,装进雄黄,苍术等药材,有驱蚊避虫的功效。而五色丝线寓意五色龙,有降妖伏魔,趋吉避凶的作用。

  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粽子这样香喷喷的美食,还能看到如赛龙舟这样激烈的竞技活动,真正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啊!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3

  端午节快到了,我感到特别高兴,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包粽子的过程,体现着乐趣。

  每年的端午节一到,奶奶在前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奶奶和妈妈一起包粽子。绿绿的粽叶里加上大枣和糯米,抱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一个小时之后,奶奶把粽子捞出泡在备好的俩个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剥开竹叶,咬上一口白白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听老师讲;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当作节日,有吃棕子、赛龙舟等习俗。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把用红纸剪的公鸡贴在门上都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子只是模仿着去做,不懂其中的含义。大人在我们的手脚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一直带到六月初六,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的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是那些精美的镯子的替代品。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快乐啊!粽子飘香、大红公鸡、五彩丝线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4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源于屈原的故事: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结果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0xx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来源]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传统习俗。每当五月初五,妈妈都会包许多粽子,让我们大饱口福。妈妈包的粽子特别香,一端上桌,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和爸爸还有哥哥便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吃饱誓不罢休。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佩戴着香囊,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端午节里,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如今,端午节已被国家定为法定节日,希望我国民俗风情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5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日。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粽子庆祝这个节日。

  妈妈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看见一个个粽子都是用绿色叶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样子。我脱掉她们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来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软很香!里面还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就问一旁的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说,古时候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罗江。人们为了打捞他,又怕大鱼吃掉他,就向江里面洒下很多粽子,又用龙舟似的小船去竞相打捞。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约定成俗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

  听完爸爸的讲诉。我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了。原来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啊!

  今年的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

端午节传统作文 篇6

  今天是六月八日,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有另外的几个名字呢!如“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由于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来探望自己的父母亲而得名“女儿节”;“诗人节”当然是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过早饭,妈妈和奶奶带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别提有多开心了。不知怎么的,我发现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们都买了树枝拿在手里,我很奇怪准备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和奶奶手里也各拿着一捆树枝,就连忙跑过去问:“妈妈你们买树枝干啥?啊!真香!”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艾枝’。艾枝可以驱蚊子和苍蝇,还可以避邪呢!我们把艾枝挂在自己家的门上、窗户上,不是很好吗?”我点点头。

  中午,我们家的饭菜有丰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还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鸡蛋和鸭蛋,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极了!

  爷爷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实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嘻嘻……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端午节,真好!作文

【【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

1.【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九篇

2.【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9篇

3.【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八篇

4.【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六篇

5.【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五篇

6.【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5篇

7.【实用】端午节传统作文汇编10篇

8.【实用】传统的端午节作文汇编7篇

上一篇:端午节介绍作文 下一篇:小学生端午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