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作文

2021-08-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主题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是吃粽子的时候.

  我特别特别喜欢吃粽子,可是,我早上吃的粽子后味有点苦,那是因为在嘴里嚼的时间太长的缘故吧!

  我从电视上看到江西有一个地方,他们端午节不吃粽子而吃汽糕.不挂艾草挂茅山茶.端午节真是有趣呀!

  端午踏青—

  昨天晚上,与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端午节干什么,我脑袋一转,兴奋地说:“去北山踏青吧!”

  最后,通过投票,决定通过!OK!

  我拿着闹钟数呀数,终于等到了出发的时间!太棒了!

  只见北山公园早已成了一片林海。那有着丰富的绿色,深的,浅的……我想: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的绿颜色呢!

  我又感到天空对我微笑!我好不高兴!今天,天很蓝,草很绿,我很高兴!

  走上石子铺成的石阶,俯视下面那众多的人和翠绿的树!第一次感到,第一次,由内心真正发出的一种呼唤:“自然真美!”

  我在翠绿的林海之中,去寻找真正的放松!去寻找夏天的足迹!

  轻松,愉快的踏青,很另人回味哦!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2

  端午节带孩子一起回父母那,粽子水果肯定少不了买的,又在路边看到了挂了汇成商学院小车的红红的香包、彩绳等端午节的一些小挂饰,孩子欢呼着去挑选自己中意的小物件。

  买了一大推的粽子水果,感觉还缺点什么?对了,少了菜角糖糕和油条!

  童年的端午节是在老家过的,那时吃粽子的不多,倒是每家每户都少不了菜角糖糕和油条,走亲戚也拿的是这几样,这可能和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那时,家乡过端午都是自己动手做食物,很少在外面买的。家乡盛产小麦玉米,但大米就少之又少了,所以端午就以菜角油条这些面食唱主角了。几乎家家都动手制作,大人忙着和面支油锅,我们小孩则眼馋地耐心地等着香喷喷的端午美食……

  现在,人人都注意膳食结构,油炸的东西人们都敬而远之了,我也很反对孩子吃这些油炸食物。

  今天端午!于是我走到卖菜角油条的摊前,呵呵,竟然还要排队等候,这在平时可是没有的'现象,儿时的端午记忆太诱人了,我耐心地排着队,一样买了些,孩子在一边不解的问:“你不是不让经常吃这些东西,咋还买这么多?”“今天端午,这些东西也和粽子一样少不了的。”我大声地告诉孩子。

  是啊,端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它和其他一些“国内”的节日似乎都曾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几年,我们都又风风火火的过起了我们自己的节日,几天的假期更为我们创造了过节的条件和气氛,看来,传统的节日啥时候也不会过气呀!

  我故意问孩子,你给我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孩子得意地告诉我,我们前几天的课文刚刚学过《端午节的由来》,孩子也央求道:你给我说说你小时候的“端午节”呗。正好,我给孩子讲自己童年的“端午”,再和孩子一起学学端午的知识……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3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

  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的前几天,爷爷就开始包粽子了。他准备了新鲜的粽叶,一大盆调好酱油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爷爷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我闻了直流口水,爷爷见了,马上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递给我,说:“好吃狗,吃吧。”我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还不忘评价:“真香啊!”

  我们这里不举行赛龙舟,但我看见过赛龙舟,真是精彩啊。赛龙舟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前射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说到端午节,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

  晚上妈妈和爸爸带我一起去姥姥家过节,这时,姥姥正在包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姥姥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姥姥,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姥姥笑眯眯的说:"看您这只小馋猫,好!姥姥给您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真让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姥姥说:"现在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早就已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去了姥姥家,我不仅了解了不少的知识,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是高兴呀!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春节快要到了,包粽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那一天,奶奶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好了包粽子地材料,等我们都睡醒了便开始包了。

  开始了,只见奶奶和爸爸先把粽子叶包成了一个簸箕地形状,接着抓一手糯米,用手轻轻按平,再抓一块猪肉和酸菜,然后在用手抓点糯米把菜盖上,按平,接着手利索的把粽叶包上绑了起来,这样一个过程看起来是这样的简单,这时一个美丽的糯米粽子就这样被奶奶包好了,我在旁边见了心痒痒的,也想自己试着包粽子,我开始学奶奶地样子,先把粽叶包成簸箕的形状,再弄点糯米、猪肉、菜,做完后再用一抓糯米把菜给盖上,接着我把粽叶包上,可不管怎么样,粽叶不是破了就是糯米掉出来了,我在次重新尝试,可还是老样子,我没信心的正打算放弃时,奶奶笑着说:你包不好是因为你粽叶太小,而糯米却抓的太多,你才第一次包。挑大点的粽叶要好包点,在糯米放少点,在手把手的指导着我,在奶奶的耐心解说下,我终于马马虎虎的有了一个劳动“成果”,而后慢慢的一个接一个的包了好多个,

  晚上吃着自己包地粽子,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吃咸蛋黄,喝雄黄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还会进行划龙舟比赛。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妈妈就问我:“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您还要不要吃蛇肉啊?”“当然要吃!”我响亮地回答。“那我们现在就去菜市场买蛇肉去。”“好呀!快走吧!”于是,我就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了。

  来到菜市场,我们没有看到蛇肉。于是,妈妈就带我在里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了一处卖蛇肉的地方。摊主问:“您们是不是买蛇肉啊?”我抢在妈妈前说:“是的!”那个人就让我们自己挑选。我看到那几条蛇在笼子里面游来游去。它们还不时把头抬起。我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了。妈妈却不怕,指着一条中等大小的蛇说:“就要这一条!”“好!”说着卖蛇的人捉起那条蛇。他用手捏住蛇的头,用脚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灵活地把蛇头给宰了下来,然后立刻把蛇皮剥去。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带粉红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妈妈付了钱,接过装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蛇肉端上了桌子。我看到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开,还没有等妈妈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蛇肉放进嘴里就吃了起来。爸爸看到我这样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夹起蛇肉吃了起来。妈妈说:“看您们父子俩的馋样……”我和父亲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妈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品尝起来。这红烧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极了。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7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叶香。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所以不论是商家店铺,还是寻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叶,备好黏米和馅料准备包粽子。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变魔术般被包好,煮熟了。这时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热气的粽子会吵着要吃,而大人会耐心地哄道:“先等一会儿,用凉水拔一下再吃吧。”终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来,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两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还要吃,谁让它这样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说:“吃吧,吃吧,多吃几个啊!”因为这一年里只这一个端午,也只有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们嘴里,才会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说到端午吃粽子,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沦陷,而又不肯向敌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在这一天包粽子投进江里。后来这一习俗广为流传,直到今天。

  端午的这天不只吃粽子,还有别的活动。南方的一些城市这天会举行龙舟比赛。这一天大人,小孩儿纷纷涌向比赛的地方,这个比赛可是人们盼望已久的。而在我们这里这一天不仅家家包粽子吃,还会买些艾叶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会有卖小饰品的,这些饰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珑的,袋子上还绣着精致的五毒图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这些小饰品都很可爱,惹得过往的人驻足观看,非要买上一个才心满意足离开。

  端午快临近了,我深深地期盼着。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热切地盼望着它的到来。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8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1.【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6篇

2.【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5篇

3.【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8篇

4.【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10篇

5.【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五篇

6.【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六篇

7.【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汇编九篇

8.【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8篇

上一篇:端午节介绍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