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作文

2021-08-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粽子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广场。每爬一步,吃一口真像蜘蛛在缠丝.朱梦研更好玩她只吃肉,如果另一边还有肉她就像蜘蛛侠一样跳来跳去.我呢,就像饿了三天三夜的小饿鬼。我们吃的和猪没俩样。回到家妈妈开心的说:“诺诺来吃我为你做的超大粽子。”“什么粽子,还超大的晕快跑呀!我的肚子撑破了谁负责啊!”

  一阵骤雨,带来初夏湿热纷乱的躁动。农历的五月,雨后潮湿沉闷的空气里,总是带着薄薄的竹叶香气。端午节的粽子在异乡的街头重又出现,一种许久不经触碰的感伤,默默涌上心头。祖母熟悉而亲切的笑脸在脑海中的印记依然清晰,她小而轻健的身影却仿佛隔着五月的雨雾,朦胧而遥远。

  许久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乡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温柔的疼爱里,稚嫩而单纯。

  我总是在初五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满皱纹的手,踏着雨后的湿泥,来到村边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鲜嫩的竹叶。青草湿了裙裾,衣袖沾满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气息晕染开来,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湿气。采回一篮子沾满雨水的嫩叶,放在井台旁边。祖母搬来年代久远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叶洗得青艳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凉的井水,竹叶泛着的微绿的光,以及祖母在井台旁边轻轻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总以为是一场梦,一场温情而生动的梦。

  祖母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溪水就是“龙须水”,正午时分到溪边清洗便可洗去晦气。我在旷野中的小溪旁,把脚轻轻探入水中,似乎有许多小鱼在脚指头上轻轻咬动,麻麻的,痒痒的。一把乌黑的长发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轻轻游动,祖母柔柔地帮我搓着,那时的我总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会随着溪水的游走而流向远方。少女满怀的梦和甜蜜在这种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鲜活。

  五月的午后总是会有阳光,葡萄也架上的蛛网不时地反射几缕,映着祖母的银丝发线以及额头上皱纹缝隙里渗出的汗水。她将一把咸草系在窗栏上,把那些泛青的竹叶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个个精巧玲珑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栏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艺术品,可爱而诱人。我坐在祖母旁边,学着她用咸草缠绕着小粽球,学了许多个年头却总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当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腾腾的蒸气,竹叶香、糯米香便弥漫在空气中。自她离开以后,这种香味我便再没有感受过,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种香味也只能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祖母离开时也是将近农历五月,也是那样骤雨骤晴的天气。那一年的端午节,我在空荡荡的老屋里猛然间发现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离了老屋,住进了城里,那曾经的一切,只剩下记忆,在一些不经意间的触碰之中闪出些许伤感而又甜蜜的感觉。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2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我和妈妈也准备在家里包粽子。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集市上,挑选粽子叶,经过仔细挑选,我们买的是一种又宽又长的叶子,因为对于我们新手来说,这种叶子毋庸质疑是最好包的。回到家里,我们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准备好,有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豆沙,还有洗干净的粽子叶。妈妈先给我做了几个示范,轻松几下就包好了,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我很有信心。

  终于该我大显身手了,可是叶子好像不听我的话,怎么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满头大汗,妈妈看我急得不成样子,就帮我把叶子卷成漏斗形,我拿着大勺子,把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叶里,妈妈告诉我,用粽子叶上端的叶子紧紧的盖住这个“漏斗”,多出来的叶子,要两边一折、再一扭,就把这个“漏斗”完全封闭了,咦!有点像粽子了,最后,还要用绳子把这个粽子进行“五花大绑”,防止它“漏馅”!经过我这“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起来有点像包子!包了几个以后,我慢慢的熟练了,粽子的样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

  我好佩服我自己啊!虽然我做的“包子”形状不好看,但因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感觉美味可口!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节目,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洗龙舟水、吃鸡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学会了包粽子。

  包粽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看见奶奶正在忙着洗粽叶。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洗糯米……奶奶弄好了这些,准备包粽子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一边学。

  首先,我拿了几块粽叶弄成三棱形似的,再把米倒下去,后来又抓不紧,米往下倒,弄得满地都撒满了米,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引得奶奶眉开眼笑,我看一下自己也跟着笑。后来,我终于把粽叶弄成三棱形似的,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夹些猪肉、蛋黄、腊肉……

  然后就把叶折起来最后绑住它,奶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捆紧好粽子,不然的话,煮的时候就会成粥了。我就用绳子捆紧了粽子,一条粽子就这样弄好了,我再接再厉,继续包粽子,附近的邻居都夸我棒,都赞不绝口。

  那天,包粽子的趣事真的很有趣,也让我感到好开心。让我从中懂得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4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 五月初五 ,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DD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5

  整整七天的.工作日,对有双休习惯的上班族来说,工作的第六天就已经产生对工作厌怠的表现,对假期的期待。今天,终于迎来了连续七天工作日后假期的第一天。

  老妈说,今天包粽子给我吃。仿佛已经闻到了一股清香的气味,使人精神气爽,除了心疼老妈受累之外。最喜欢吃老妈包的粽子了,虽然吃的不多。每次老妈辛苦了一整天,而我只能吃一个里面的三分之一。如果哪天我吃了半个,那也是在老妈苦口婆心地劝诱下。深深眷恋着这种情怀,久久的在心头萦绕……

  端午节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在普通人眼中,端午节无非就是吃粽子、赛龙舟。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不会包粽子,只有少数居住在乡村里的老人家才会裹粽子。这也反映出年轻一代不太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文化的精髓渐渐地被下一代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垃圾文化。

  端午节,粽子已成为超市、卖场促销的主角。过去都讲究自己包,现在没几个人愿意包了,都愿花钱买现成的。当粽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后,这个节日就已经失去了它固有的气息。这也促使粽子走上了高端路线,身价倍增,大有步豪华月饼后尘之势。几十元的月饼,在豪华包装下变成几百元,甚至是上千元。而今年的某一品牌粽子礼盒标价是468元,一盒里面装有10个粽子。算下来,一个粽子将近47元。粽子经过包装之后,变得精巧无比,但却没有了自然风味。端午节吃这样的粽子,不伦不类,真让人有种堵得慌的感觉。

  同时,因为商家们的炒作,也让过节变成了“过劫”!有些不法的商家,为了追求粽子外观色泽鲜绿,在浸泡粽叶时加入了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氧化铜所至。人体如果过量摄入铜,就会引起铜中毒。这种症状不易觉察,一旦发病,就有可能致癌。为此,也有不少人感叹,端午节,我们吃的是粽子还是毒品!

  对于老百姓来说,吃粽子不仅仅是因为它包含着端午节,更在于它的制作与风味,还有就是它的新鲜和特别的粽叶味道。笔者有一个怪癖,不管是清明,还是端午,从小不食外面卖的点心,只吃妈妈亲手做的。我特怀念小时候,在祖父家过节,不仅能吃妈妈亲手做的粽子,而还有一个妈妈亲手做得香袋,可香了。还怀念那些一身土气,但本质朴实,亲切宜人的乡里乡亲。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所以就地取材,都是以竹叶来缚粽的。而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因为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最欣赏老妈包粽子时那种熟练的技巧: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勺子里舀入适量调配好的糯米,放一块肉,或者是放点适量的绿豆,再舀点米。然后把它一折一卷包裹成型,用绳子紧紧扎住粽腰,结实得像一块三棱角的石块。

  小时候在祖父家,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煮粽叶,泡糯米,包粽子。小院内,巷子里都飘散着浓浓的粽子香。就连空气中也清香四溢。解开粽绳,那绿中带金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阵阵热气,散发着一股特有的粽香。慢慢地咀嚼,那里有童年的欢乐和温馨的亲情!而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一切都变了味道,包括所有的佳节。我们除了吃些不健康的“劫日食品”外,我们还剩下什么值得纪念和回忆的?

  又是一年端午节,物是人非。孩提时代的盼望,端午节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能让人浮想联翩!

  在这个节日里,檀檀想对亲们说:有种友情,事过境迁依然纯朴;有种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怀念;有种问候,清清淡淡却最真诚;有种友谊,无须挂齿,却心领神会;祝所有的亲们都能拥有一个好心情!端午快乐!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6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和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准备自己包粽子。

  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跳进汨罗江后,人们怕他的躯体被鱼儿吃了,便用糯米包成粽子,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将粽子投进 汨罗江,让鱼儿去吃这些粽子,不去吃屈原。后来,包粽子就逐渐成为了一个民间习俗。”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回到了家。

  回家后,洗完手,便正式开工了!我觉得挺好玩,便报名参加了包粽子。外婆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并指导我完成了一个。我觉得十分简单,可是,一离开外婆的指导,我自己包时,手却怎么也不听使 唤,总也包不好。包粽子要先将粽叶裹成一个漏斗的样子,但下面没有洞,是一个三角形,再舀一勺糯米倒进去。可我却不能完成这个简单的工作。总裹不好,看不准位置,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有时看似裹好了,但到糯米进去时,粽叶被我包成了名副其实的漏斗。倒进去的糯米一颗颗的往下漏。我有一点灰心,但没有放弃,继续努力着。希望突然就会包了,可现实是残酷的啊,我还是没有成功。我完全放弃了,去看动画片去了。可一想到待会儿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那该有多好啊!这个念头使我放下遥控器,又回到餐桌,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仔细地观察着外婆是怎么包的,我掌握了一些技巧后,便自己包了起来。我把粽叶的大约三分之一处掐住,然后把下面的三分之一裹上来,裹好后,我仔细地检查了裹紧没,有没有漏洞。我舀了一勺糯米倒进粽叶里,再用剩下的粽叶像平时折星星那样,围着最初裹的那个形状裹几圈。终于快大功告成了,我用线把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还调皮地打了一个蝴蝶结。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了!我高兴极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后来包粽子就顺利多了。不一会儿,就包了好多粽子。外婆包粽子拿到了锅里,午饭时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午饭时,粽子终于闪亮登场了!我和哥哥争先恐后地抢着又香又甜的大粽子。这些用我的汗水换来的粽子,我总觉得我自己包的粽子要比商场里卖的好吃一百倍!

  从这件事里,我明白了:一定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7

  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有初五,一到那一天,人们的爱好是吃粽子和赛龙舟。我是喜欢吃粽子。粽子有自己包的,有的是一商场买好的。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绿豆味、有蜜枣味等等。每一种我都喜欢,你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这是为了要纪念屈原。吃粽子,我们全家还会到河边看赛龙舟,龙舟可有趣了,每只龙舟的船头都做成龙头的样子,真是名副其实。

  粽子和龙舟是端午节的好朋友,所以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8

  “哎!你的粽子有五个角!”“哎呀,我的粽子漏了,怎么办呀?”这是哪儿这么热闹呀?原来是栅堰小学正在包粽子呢!我们七个人分成一组,取了材料,便兴冲冲地做了起来。

  在家里爸爸给我做过,我少说也有些经验。可我一拿起棕叶,才发现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好不容易把棕叶卷成漏斗状,把米放了进去,这还真成了漏斗,只听“哗”的一声,米散落了一桌,白做了。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米和肉成功地放了进去,可棕叶却怎么也盖不住所有米,总是多出一个角。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终于我失去了耐心,把棕叶向下一扯,用线胡乱地缠了一通,就算做好了。看看万雨濠,他的迷你棕一口就没了,而蔡媚婷的粽子又漂亮又结实,和我的比起来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终于我做出了几个畸形粽子,手一压,就会有米漏出来,线一拉,就散架了,真是惨不忍睹,想得出来它放进锅后会怎么样。看来我的动手能力还要加强,还好大家乱哄哄的,要不然还不让别人笑掉大牙。

  回过头来想想,这个活动还是挺有趣的。通过了这次包粽子活动,增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这只是我们少先队组织的一次活动,还有更多的活动等着我们!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9

  呀!妈妈在桌上放了很多的东西,有粽叶、五彩的麻线、糯米、叉烧肉、大枣、菠萝馅……东西真丰富呀!我顿时来了劲!

  我们都不会包,于是我就跟妈妈一起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人家包粽子的视频,我们这才开始动工。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拿了一片在手里,然后双手握住粽叶的中部,向里边一裹,成了一个小圆锥形,旋转180°对着自己。然后,妈妈把“小圆锥”放在右手上,捏紧交叉处,用小勺舀了一勺糯米放在裹好的粽叶里,又放了一些叉烧肉在里边,再用小勺舀了一勺糯米盖住叉烧肉。最后,妈妈把两边的叶子往里压,然后把差不多快好了的粽子移到左手里,拿出线把粽子缠了起来,再打上一个结。这时,一个漂漂亮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包好了很多的粽子,妈妈又交代我把粽子放在煮锅里煮。一个小时后,我们拿出煮好的粽子细细地品尝,看来自己包出的粽子比买回来的还好吃呢!我心里乐得美滋滋的。

  端午节,粽飘香,这一个端午,我又和妈妈学到了一门手艺,真开心!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10

  你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没错,是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

  小粽子还有许多的谜语,我来给你们讲两个:“四角六边斜,掉入锅中间。锅底翻跟斗,起来脱棉袄;四角六边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解衣裳。”对了,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传千里。回到家里,也是粽飘香。

  粽子外面包着粽叶,它的颜色一般都是深绿色的,它还有四个角,六条斜斜的边,有四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三角形,样子非常好也非常可爱。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欢的金雕形,五边形,六边形,菱形,还有我喜欢的恐龙和火龙的形状呢?

  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味道,我们瑞安有甜咸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广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枣,豆沙,水晶粽等等;咸的粽子有:肉粽,咸蛋,菜干,蚕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种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过,粽子的味道应有尽有。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讲究,首先要解开绳子,再剥开粽叶,里面露出黄色的糯米团,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个小朋友露出了黄色的笑容,诱人极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闻,又诱人又甜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让我回味无穷,我还想再吃一个。

  我真是太喜爱粽子了,因为粽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如果我也会包粽子,那就太棒了。还有,要是粽子有冰激凌味和巧克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相关文章:

1.吃粽子端午节作文汇编十篇

2.【精选】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

3.【精华】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

4.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

5.【必备】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

6.精选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

7.【推荐】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

8.【精品】端午节粽子作文汇编十篇

上一篇:端午节龙舟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传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