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见闻作文

2021-08-25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见闻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全家兴高彩烈地出发到白水洋摘杨梅,一路上,我的心老早飞到了杨梅树上吃杨梅去了。

  不知不觉来到了白水洋,热情好客的阿姨带我们来到了杨梅山,那里的杨梅树绿绿的,枝叶茂盛,象搭起了一座座凉棚,又大又红的杨梅好象一串串红灯笼挂在树上。我和妈妈东瞧瞧,西望望,想摘些特别红的杨梅。

  突然阿姨说:“快到这棵树上来,这里的杨梅特别好。”于是,我们来到了阿姨说的那棵树,果然,红红的杨梅真向我招手呢。我让爸爸抱着我,我使劲往高处爬,我一边吃,一边摘,不一会儿,我摘了满满一大筐的杨梅,我提着篮子兴奋地大喊起来:“我摘好了!”我对妈妈说:“我还想摘。”妈妈看着我的样子,笑着说:“你这个花猫,脸上全变成红色了。我们已经摘得够多了,下次再摘吧。”我点了点头地说:“好吧。”但是我的嘴上还是不停地在吃。

  这真是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2

  无论赛龙舟的号子喊得有多响,无论糯米粽的清香飘得有多远,想来,大凡有点诗心、诗情和诗性的人,都会在心中辟一块静地,面对清风明月,在意念中燃一炷祈愿的线香、把一盏惜别的薄酒。不为别的,只为祭奠北川那50位被震灾夺去生命的诗人,企盼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寻到魂灵的归依。都说时间是抚平精神创伤的良药,可一年时间过去了,对逝去诗人们的痛惋和怀恋之情,在诗歌发烧友的心中,依然未有丝毫缓减。

  不是因为小小县城竟然拥有一个诗社所带来的惊撼,也不是因为心存诗性者的情感都太过脆弱,而是由于,逝去的北川诗人们用他们的生命,吹皱了泛娱乐化时代日渐落寞诗坛的一泓春水,让诗歌悄然滑向边缘的尴尬处境发生了微妙改观。

  正因为此,北川诗人们的离去才让人尤感不忍,他们定格在人间的最后一个片断才令人唏嘘不已。虽然至今还不知晓他们每一位的名字、性别和年龄,然而,在爱诗写诗人的心中,却早已为这些对诗歌持有拳拳之心的无名氏,树起了一座无形碑碣,并镌刻上“北川诗人”这四个蕴有特定含义的铭文。

  过去的北川县城没有了,伤碎得再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原样;昔日的北川诗人也飘逝了,匆忙得没来得及留下一点声息。尽管物非人非,但我们相信,这并不意味着失去的不会再来,当北川的新城既起,当北川的幸存者重踏上如常生活的节拍,在这片富有灵性和激情的土地上,很快会成长起一批诗歌的唱和者。

  因为,震灾可以摧毁山川地貌,吞噬生灵性命,但却切割不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诗歌,作为文化的一个强劲符号和载体,一样已经潜浸在了新北川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或许,只有等到同乡们恢复了作诗、吟诗、赏诗习惯的那一天,甚或只有到了新诗社成立、新社员们续写上复苏和振兴诗歌梦想的那一日,被无情自然力夺去生命的北川诗人飘逝的灵魂,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安息和告慰。我以为,这一天依稀可见,不会太远。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3

  日子在不经意间流淌,恍然间不觉又是一年端午至。猜度思忖间,那是谁的足迹在五月又一次轻轻地踏过了我们的心田,弥漫了这满地的情思?生命是一场懂得,那这满地的情思,又是谁用这温柔的手掌静静地呵护了我们的岁月,煨暖了这五月的端午?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那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们这颗婉约而柔软的心房又会被谁的情思再一次的所牵绊?往昔的似水年华,残留在脑海里的点点滴滴,儿时散落的记忆,那此刻又是否会在这五月艾风静静流淌的岁月里,暖暖的又一次找回那些仿佛就在昨天的这一幕幕不曾也不愿抹掉的温度呢?

  轻拈光阴,时光流转,记忆在岁月的渡口沉淀,时间在指缝中悄悄地离去。但有些事情有些记忆,虽然已过去了多年,但每每想起却总是让人温暖不已。记得,人们常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人很多事,但每年的端午节却总是伴随着我们那些流年往事而渐渐地沁入心扉,在记忆的阡陌红尘中温温的稍稍的停留。故每忆起家乡的端午节,心中难免有丝丝暖暖的感动。故乡的`端午节,她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亲情。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悠久传统,美好风俗。渐而人们在每年的端午节中,也总是用这最虔诚最质朴的心儿寄寓了一些美好的期望,让我们尘世这习惯了“镶”着面具的灵魂得以暂时的回归。那么,所以端午节这一天,不光是我们对节日的期待,对美好新生活的祈愿,同时也更是我们对无微不至照顾着我们的亲人的一种感念。那既然这样,不如就让我们借着儿时星星点点端午的记忆,乘着节日这浓浓的艾风,让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慢慢的渐渐地溢满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在蕴含的真情中“心中有爱,爱中有心”,一点一滴的学会“用心读爱,用爱读心”。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那在五月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你又会想起谁呢?但我想到的却首先是我的母亲,一个“性情温顺随和,说话和蔼可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恰也正是因为她,让这一个个端午情暖了岁月,也情暖了端午。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日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快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就用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当时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中午饭,吃完中午饭,出去看龙舟,龙船里面的老人,有的敲鼓,有的划船,个个都想拿到第一名,岸上就更加热闹了,你挤我碰,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看龙舟。看到他们齐心协力,争分夺秒的在划龙船,我们都在给他们加油,纳喊,最后在观众的激励下,二号龙船拿到了第一名。

  端午节过去后,我盼望着下一年的端午节来临。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5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又节称端阳节,它是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每年的这个节日里,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菖蒲等等的风俗。

  我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啊!因为我可以吃到外婆学包地棕子。我们家的棕子品种可丰富了,有甜的、有青豆的、有栗子的,而且里面都加了我最喜欢的仔排,可香了,说地我直咽口水。每年的端 午节,外婆总会早早地把糯米用水泡好,把包棕子的材料准备好。我学着外婆地样子拿出一大一小的两张棕叶,折出一个角,在这个角里放入一点糯米,再放上仔排和青豆,再盖上一层糯米。心想包棕 子也不是很难吗?可是当我把棕叶盖上去的时候,糯米就直往外钻,就像一个顽皮地小孩不听使唤,急得我直冒汗。外婆笑着对我说:“糯米不能放的太多,否则就包不下了。”说着外婆接过我手上的 棕子,用熟练地技术,不一会就把棕子包好了。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用心学,都能学会。瞧,多有趣的节日啊!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6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碟美味的蛋煎粽子,和爸爸作午饭吃。

  端午节快到了,亲戚送我们家一些粽子,我从冰箱里拿出两只鸡蛋,把鸡蛋敲开搅均匀,然后扒开粽子叶,再用水草在粽子上围一圈,在水草相交处轻轻一拉,咦,一小块粽肉从大粽子身上分离开了,而且很完整。这是妈妈教我的一个好办法,真灵。

  接着,妈妈就把这块粽肉放在拌好的蛋液里,让它浑身是蛋,然后把油放在平底锅里烧热,再把粽子放在平底锅上煎。突然一滴油弹出来,差点儿弹到我的脸上,妈妈说:“要站远点,小心油弹到你。”然后,妈妈拿起平底锅,一抛,粽子翻了身,又乖乖地回到锅里,她用铲子把粽肉压成“粽饼”,蛋煎粽子完成了,第二、三、四块都和第一块的步骤一样。全部粽子都煎好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起粽子来,味道真不错,我非常喜欢吃。

  多好吃的粽子啊!如果每家都能吃上这么美味的蛋煎粽饼,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愿每家都能高高兴兴地过端午节。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一场如约而至的大雨中缓缓的向我们走来了。

  我认真的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人们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来纪念一位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愤然投身汨罗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千百年来,这个习俗一直没有改变。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尽相同。我们家乡的习俗是悬挂菖蒲、艾草、吃粽子、咸蛋、蒜子等等。

  今天,吃过早饭以后,爷爷、奶奶就出门买过节的物资去了。不一会,他们就提着许多的东西满载而归。其中,有一些树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问奶奶 :“奶奶,您买这些树枝是干什么的?”奶奶笑着回答说:“傻孩子,这不是树枝,这是菖蒲和艾草,今天正午时,我们把菖蒲和艾草悬挂在大门和窗户外边,再用菖蒲和艾草烧锅热水给你洗个艾草澡,今年夏天,我们的小宝贝就不会被蚊蝇叮咬了。”哦,原来是这样的,我为学到了新的知识而开心不已。

  中午吃午饭时,我们围在桌子边,开心的品尝着奶奶煮得晶莹透亮的粽子和咸淡适中,蛋黄滋滋冒油的咸蛋,一家人在笑声中愉快的度过了端午节。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起床了,一来到外婆家,我就和哥哥猜起了关于端午节的问题。

  我开头:"请问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是什么东西?(打一样食物)"

  "是。是。是粽子!"哥哥想了想说,"对吧!"

  哥哥又说:"我来提问了哦,三角四楼房,里面包黄娘,要吃黄娘肉,还得解带脱衣裳是什么?(打一个食物)"

  我结结巴巴的小声说:"是。是什么呢?哦!"我一拍脑门,继续说:"哦,对!是粽子吧!"

  "恩,是滴。"哥哥说。

  我说:"正午香苞吃甜食(打一节日)是什么呢?"

  "这个。是。是什么啊?"哥哥反问起了我来。

  "是端午节,哈哈!"我朝笑起了哥哥。

  哥哥说:"请问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

  "这个,简单,是为了纪念屈原!"我胸有成竹地说。

  "恩,小人(我外婆家那的土话)还蛮聪明吗!"

  "这么你瞧不起你表妹啊!我给你考一个吧!"我说。

  "来吧!"哥哥说。

  "请问屈原是哪里人?"我问。

  "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哥哥说。

  过了一会儿,姐姐走了出来,说:"吃粽子了,快!""来了。"我和哥哥说。

  吃粽子去咯!最后,祝你们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今天,我来到了外婆家,一到门口,就看到门前悬挂着的艾草。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端午节要挂艾草呢?于是,我就问了外婆,外婆听了,语重心长的说:“这是源于一个传说,传说,在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可怜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当浪来到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的时候,水怪总会看见这人家屋檐下挂着一束像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回去了。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天气越来越热,蚊子越来越多,艾草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听了外婆的这一番话,让我懂得了很多,虽然看似迷信,但是,它寄托了人们的希望,看似小小的艾草,原来有这么个来历,今年的端午节让我收获很多。

端午节见闻作文 篇10

  端午节到了,我和爸爸要去打篮球,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空气中夹杂加杂着清香,微风为我们带来了凉爽,树丛中不时传来时断时续的鸟叫,似乎是预示着一场比赛正在来临。

  打球归来,我们得到了运动的快乐,浑身出了透汗,活力四射。这时,我看见路边一个老奶奶正在编织着一个东西,只见他手中的四根针飞快的转来转去,手上的东西也渐渐成型,我再一看旁边的竹竿上挂满了这个东西,香气扑鼻,上面用金线绣的“平安”两字金光闪闪,旁边还有五彩线加以修饰,底下还系着个铃铛。爸爸给我买了一个,他说这是香包,端午节给小孩儿带上有吸汗、驱蚊、避邪的作用。

  回家上楼时,我发现邻居家门口插着几根树枝,爸爸说这是艾草,也起到驱蚊辟邪的作用。

  午饭时,妈妈端来了一盘粽子,它有四个交错的角。被彩绳系着,非常好看。妈妈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种食物。屈原是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抱石跳进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他,就把面团等食物扔到汨罗江里,后来就演变成了粽子。

  原来端午节有这么多的故事啊!

【【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八篇

2.【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6篇

3.【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7篇

4.【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9篇

5.【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六篇

6.【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5篇

7.【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8篇

8.【实用】端午节见闻作文锦集九篇

上一篇:端午节快乐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