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作文

2021-08-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主题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1

  端午节到了,姥姥要包粽子,我也来参与。先报安排好的米、粽叶、马莲还有肉枣、红枣……放在桌上,开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个,简单!

  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先放一勺米,放一个枣,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叶包住,两个手都占住了没法捆了,在姥姥的帮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我们包了肉粽、甜粽、豆粽……开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还有鸡蛋。满屋子飘着粽香,太诱人了。

  粽子端上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浓浓的清香,黏黏的、软软的、真好吃。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纪念屈原、赛龙舟…...

  我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作为中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节毫无疑问是其中最有“热”感的节日。

  作为进入盛夏前的一个节气,端午节显然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节的三天假日,可能会让很多人思考出去找个阴凉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农村,端午节确是一个忙碌的节日,因为在中国蕴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之中,端午节代表着夏收秋种。

  在过去的北方,每年过端午正是新麦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期盼这个日子的到来,因为能够吃到新麦做的各种食品。而在过去的南方,端午节却是另外一种粮食水稻收获的季节,新打下来的水稻碾成了大米,过节的前一天正好能够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此刻,南北差异已经没有那么大,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全中国人民的一大传统习俗。

  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人们互相送粽子作为对屈原的纪念。

  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据说,早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可是在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晋朝人周处《岳阳风土记》之中就记载道:“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之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向到这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中国的南北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今年,你准备吃啥粽子呢?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吃咸蛋黄,喝雄黄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还会进行划龙舟比赛。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妈妈就问我:“今天又是端午节了,您还要不要吃蛇肉啊?”“当然要吃!”我响亮地回答。“那我们现在就去菜市场买蛇肉去。”“好呀!快走吧!”于是,我就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了。

  来到菜市场,我们没有看到蛇肉。于是,妈妈就带我在里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了一处卖蛇肉的地方。摊主问:“您们是不是买蛇肉啊?”我抢在妈妈前说:“是的!”那个人就让我们自己挑选。我看到那几条蛇在笼子里面游来游去。它们还不时把头抬起。我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了。妈妈却不怕,指着一条中等大小的蛇说:“就要这一条!”“好!”说着卖蛇的人捉起那条蛇。他用手捏住蛇的`头,用脚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灵活地把蛇头给宰了下来,然后立刻把蛇皮剥去。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带粉红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妈妈付了钱,接过装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蛇肉端上了桌子。我看到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开,还没有等妈妈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蛇肉放进嘴里就吃了起来。爸爸看到我这样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夹起蛇肉吃了起来。妈妈说:“看您们父子俩的馋样……”我和父亲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妈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品尝起来。这红烧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极了。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4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

  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是让鱼虾吃饱了,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的前几天,爷爷就开始包粽子了。他准备了新鲜的粽叶,一大盆调好酱油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爷爷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爷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我闻了直流口水,爷爷见了,马上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递给我,说:“好吃狗,吃吧。”我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还不忘评价:“真香啊!”

  我们这里不举行赛龙舟,但我看见过赛龙舟,真是精彩啊。赛龙舟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前射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5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能够把粽子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比较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够退缩,不能够气馁。有了失败,我小心了很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很多像样的粽子。

  当我们坐在一起,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收获!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6

  端午节来喽!我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五月五日,这一天来的可真迟啊!我等它等的都快急死了。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盼端午?我的答案很简单,因为端午节这一天有得吃有得玩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到端午我们就要放假了!

  五月五,端阳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欢的是吃粽子了!我偷偷告诉你我吃粽子一次能吃好几个呢!你可千万别说我光会吃不会做哦!我也会包粽子:在包粽子前,现将包粽子必备的糯米置于水中泡上一段时间。把采来的箬竹叶放置于水中洗干净,然后把箬竹叶卷成圆锥状,将糯米放入其中。卷好,用线将粽子捆起来便做好了!如果在粽子里加入几颗蜜枣,那么粽子大味道就会更好了!

  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还会佩香囊、悬艾草菖蒲。不过,赛龙舟在我们这里并不常见,我们喜欢在家门口悬艾草菖蒲。用银杏叶与艾草泡水洗澡。父母还会在孩子的耳朵里,鼻子里点上几滴雄黄酒。在做完这些之后,父母会在孩子的手上扣绒,这些都是人们用来祈祷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方法。

  说到端午节,我们不禁想到屈原,这个节日就是因为他而得来的: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续其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对了,刚刚说完了悬艾草菖蒲,还没说挂香囊呢!戴香囊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囊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囊,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囊,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而且挂香囊对身体也有好处哦!香囊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的。以往由于医药不发达,这些有有杀菌作用的香囊被带在孩子们的身上,起到避邪正气、防治蚊虫和不祥之物骚扰的作用。现代的香囊中填充用的香药成分有所突破:薰衣草、马鞭草、迷迭香、干花都可以用来做香囊。

  看完了上边,我确信你和我一样喜欢端午节。因为它又好玩又有好吃的。不过,韩国居然和我们争端午节,你说这有什么理由?不过,我们的确没有韩国重视这个节日,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6篇】相关文章:

1.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9篇

2.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5篇

3.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8篇

4.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7篇

5.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10篇

6.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九篇

7.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八篇

8.有关端午节主题作文汇总五篇

上一篇:端午节习俗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介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