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学作文

2021-08-18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小学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1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前插艾草包粽子吃鸡蛋,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早上奶奶到超市买了粽叶就回到家开始包粽子了,我现在乃在包粽子,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包粽子呢。于是我问了奶奶让他说,因为古时候楚怀王把屈原流放。去年在被流放的时候听到楚国都城被攻陷非常伤心,就在5月5日投河自尽了。而楚国人知道后很伤心,他们怕鱼把屈原给吃了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总之就是这样由此而来的。

  屈原真爱国,我要向他学习,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不知不觉奶奶已经包了好几个粽子了,于是我向奶奶请教,让奶奶教我包。我忙了好一阵才做了一个粽子,我们包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把粽子全都报完了,中午到了,我迫不及待的从锅里拿出一个粽子开始品尝起来,家人也都坐在饭桌前开始享受美味。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2

  一、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有首儿歌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绸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为了让鱼跤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这就是端午节,你们喜欢吗?

  二、端午节来了,从阳光中走来了。

  公园里的小朋友可真多呀!看,他们有的在吃香甜的粽子,有的在玩五彩缤纷的花线,有的脖子上挂着十二生肖的香荷包……

  我们呢?我们在小河边玩纸船呢。

  “迪迦号出发了。”丁丁大吼一声。

  “凤凰号也出发了。”冬冬用尖尖的嗓子说。

  我大声喊:“屈原号荷花船闪亮登场了。”

  一只蜻蜓飞来了,落在我的荷花船上。有了小船手,我的船游的更快了。

  我乐坏了,高声大喊“屈原加油!”

  丁丁和冬冬急了,也大叫了起来。

  “迪迦加油!”

  “凤凰加油!”

  一阵风吹来了,小船游地越来越快。

  渐渐地,小船变成了三个小白点……

  过端午节真快乐。

  三、

  “小懒虫!快起床,今天是端午节,咱们要去爷爷奶奶家的,你怎么还在睡觉?”一大清早,俺老爹就扯着公鸭嗓门大叫。我极不愿意地起床,和爸爸妈妈一同去爷爷奶奶家。

  刚进家门,我就闻到一股粽子的香味。爸爸使劲地嗅了嗅,道:

  “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好!爸爸,你编得真棒!”

  “其实,这是别人发给我的短信!”爸爸不打自招。

  我有些吃惊,但仍机灵地改口道:“其实,我也是故意夸您,‘逼’您实话实说的。”

  这回,轮到爸爸拿眼睛瞪我啦。我想:他一定“咬牙切齿”了吧!妈妈站在一边,被我们父女俩的一唱一合逗得捧腹大笑。

  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下午,我和表妹玩了一下午的游戏,出了一头汗。一回到家,就冲了个凉,真爽!我躺在沙发上,跷起二郎腿,真舒服!

  “虫虫(我的外号),今天过得咋样?”爸爸问我。

  “好极了!”我笑着应答。乐颠颠地去到房间,看起了课外书。

  深夜了,整个城市都静悄悄的,别人都睡熟,我却仍坐在灯光下,翻着儿时的照片,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3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意义。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可以。”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非常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五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但是我帮奶奶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有趣端午节”。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4

  端午节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相传这个节日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习惯。

  悬菖蒲艾叶。这天一清早,奶奶将乡下带来的菖蒲艾叶挂到了门上。我很好奇,就问奶奶,奶奶告诉我,这就是为了驱瘴,艾叶有药用功能,驱蚊子、苍蝇,净化空气。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些习俗呀!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黄鱼,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几样平时少见的东西——粽子、黄鱼。我很奇怪地问奶奶:“今天又不是过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节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黄鱼。据说这天人们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吓跑鱼虾,里面的米能喂饱鱼虾,它们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人们对屈原的敬爱。”现在我才知道吃粽子还有这讲究。

  赛龙舟、挂香囊。晚上看电视我还知道端午也有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坐在一边的妈妈告诉我:“相传当年屈原跳江以后,人们舍不得屈原,纷纷驾船竟相赶去救屈原,一会儿工夫就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另外,人们还用五色的线缠绕香囊,有驱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丰富呀,听说,端午节的风俗已由湖北省为代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5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和五月节。当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用来赛龙舟的船也已准备就绪时,那端午节也随着他们问来了。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的木舟,上刻鳞甲,船头装饰成龙头,船尾装饰成龙尾。只要裁判一声“开始”,双方的人都努力划龙舟,这边一下,那边一下,场面非常壮观。

  端午节不仅要划龙舟,还要包粽子,有的地方家家户户都会包“中山芦兜粽”: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别有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咸的有蛋黄、绿豆……包好的粽子放到一个锅里去煮,等粽子煮好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外在的包装,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棕肉,轻轻咬一口,那味道一定让你回味无穷,唇齿留香。有的人把“简棕”投入河中,让鱼不伤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佩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简称。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端午节那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以及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为线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琳琅满夺目。老年人一般喜欢佩菊花、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万事如意。古时候,人们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囊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端午节的习俗非常之多,赛龙舟、包粽子都是其中之一。我觉得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我非常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6

  “燕子去了,有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我们小学的五年时光转眼一去不复返了。

  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离开老师了,离开母校了。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老师老师借此机会让我们开一个毕业典礼,老师辛辛苦苦准备了三天,包好了一百多个粽子和买了六个大西瓜,只让我们每个人出了两元钱,其他的老师花钱。

  在茶话会上,我们数学老师的演讲和英语老师的演讲,而语文老师忙忙碌碌,茶话会上一个粽子也没吃,一块儿西瓜也没吃。我知道老师都有一个心声:那就是希望我们好好完成学业。

  五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时间匆匆流过。当我们玩耍时,时间从欢声笑语中走过去;当我们看电视时,时间从眼皮下划过去;当我们写字时,时间从笔尖溜过去。时间是那样的匆匆,我们要珍惜时间。

  老师,我们带着感恩之情想说:“谢谢您老师”。

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7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这时候有很多奇特习俗,接下来,此时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介绍一些习俗吧。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就是一首有关端午节的民谣。

  全国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此时至于内含的东西,则根据各地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等等。到了端午节,我们可就能一饱口福了。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紧紧地联系在一齐。

  比如说端午节那一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小孩要佩戴香囊,传说有辟邪之意,实际就是用来当佩饰用的,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扣成索,做出各种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南京过端午,每家都会准备一盆清水,在里面加两枚鹅眼钱和一些雄黄,家里的大大小小每个人都要用这种水洗脸,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眼疾!

  看了我的介绍,你们明白一些有关端午节的习俗了吗?

【【精华】端午节小学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1.【精华】小学端午节作文七篇

2.【精华】端午节小学作文合集七篇

3.【精华】小学端午节作文合集七篇

4.【精华】端午节小学作文300字七篇

5.【精华】小学端午节作文锦集七篇

6.【精华】小学端午节作文汇总七篇

7.【精华】小学端午节作文汇编七篇

8.【精华】小学端午节作文300字七篇

上一篇: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传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