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优秀作文

2021-08-1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优秀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10篇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1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许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些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让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来。

  花上不足一元钱,买上几把香草回来,插在门上,搁在窗台上;再买几枝香花,养在花瓶里,一下子满室清香,神清气爽。家家都是这样,你走在院子里、楼道里,满是浓浓的艾草味、菖蒲味,让人闻不够……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给孩子了许多美好的念想。

  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人。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因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

  一切一切,都因为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仅仅空气中流动着香气,似乎连带着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有意义的节日。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端午节的民谣,但却不是我故乡的。我的故乡是辽阔燕赵大地,因为干旱少水,所以端午节并没有龙舟下水的盛事,但因为与庙会的融合,也自有我们的繁华,就像粽子,各地的下料和包法不同,当然也各具风味。

  在我们这儿,首先是提前了端午节的时间,日子由农历的五月初五改到四月二十八。这大概跟节气有关,一般五月初五就接近芒种了,芒种三天见麦茬,这时节家家户户摩拳擦掌,准备抢收,谁还有多少心思过节呢?而提前了的端午节,放在了丰收在望的时节,放在了大忙之前的闲暇里,放进了人们祈贺风调雨顺的心思,就显得格外恰当了,更何况人们还要热闹好几天呢?

  要过好端午节,节前的忙碌是最重要的了。早在前一个月,人们就开始盘算起来,赶集上店的时候也就多了一项任务:准备过节包粽子的原料。首先是糯米,要选粘性好的,就要挑厚实的米粒儿,选有淡青色光泽的,而发白发轻的,往往是陈米或劣米,包出来的粽子就味同嚼蜡了。其次是枣,要选个大肉厚的,还要看看有没有蛆眼。通常我们这里认阜平的大枣,有了阜平的大枣,即使贵的肉疼也要买的,因为的确是物有所值。粽子叶一般不早买,提前三四天即可,因为节前卖粽子叶的很多,还有走街串巷卖的,绿绿的一筐筐的,带着芦苇的清香,带着晶莹的水珠,拿过来看叶子厚实宽大,没有褶皱就可以了。

  准备好了东西还要尽人事,因为是庙会,往往要唱戏的,所以要提前通知自己的远一点的亲戚朋友,请他们来过节。还有一件最要紧,就是一定要请出了门的姑娘回娘家来过节。如果谁家没有请回出嫁的姑娘,就一定要有个冠冕的理由,否则会被乡里耻笑的。而且每家亲戚朋友多少,家里热闹与否,是衡量你家体面不体面、人混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所以家家户户在此节日无不尽心竭力。

  包粽子一般是在节日的前一天进行的。上午就把米晾一晾,拣一拣(通常狡猾的小商贩会在米里掺点小石渣),淘一淘。把花生、红豆之类的配料用温水泡上,枣子也洗干净晾着。粽子叶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洗洗,就泡在在大盆里备用了。吃过午饭,人们就在家里敞亮的地方摆开了阵势,叶、米、枣、豆和花生之类的分列在大大小小的盆里,再准备一个盛粽子用的大笸箩,每人一双筷子就可以包了。

  家乡包的粽子不似别地儿的三角粽,那虽精致却嫌小气。我们是包锥形的大粽子,容量相当于两三个三角粽。一则包得快,二则也是像样的待客礼数。而这种粽子的包法也很有技巧。先取一宽大的叶子在左手食指上缠三圈成一个小巧的圆锥库,再拿一片叶子贴库边插进去,把刚才围库的残叶别过来压在要插得叶子下,就这样依次半叠着衔接着插叶子,并把插好叶子顶部三分之一处往外褶一下,这样插上6、7片叶子就围成了一个圆锥筒,然后用手捞些米放进去,间或放些枣、花生之类的,装好了就用两根筷子把外翻的粽叶朝上捋一下,然后用筷子夹住朝怀里一翻,之后把折过来的叶梢左右一分,再对接,拧两下,在粽子腰间一别就好了。包得好的挺拔秀丽,像一位系着裙带的美人呢。手拙的人呢,往往插不成库就根本包不上,或者松松垮垮的不象个样子。于是这项技巧也成为衡量女人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准。如果谁家的女人不会包粽子,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撇嘴呢?

  粽子包好后已是黄昏,于是人们在院子里支好大锅,架好劈柴,然后把粽子结结实实的摁在锅里,再压块石板或水盆,之后注满水,盖严锅,就可以烧火煮了。大火烧上两三个小时,中间还要续两三次水,之后就不再烧了,但炭火不撤,让余火慢慢煨,一般要煨上一夜的。但其间多数孩子会在那浓浓的粽香里饥馋难耐,撒泼耍赖,于是父母会骂着"馋鬼",呵着热气拿出一两个来,让孩子先吃,大人也顺嘴咬上一口,品一品火候与成色。

  吃粽子的正时候当是四月二十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揭开了焖了一夜的粽锅,香气也随着晨风飘散,沁人心脾,使人胃口大开。但通常早饭也比较简单,粽子蘸白糖或简单的配点的稀饭小菜,那粘粘的甜甜的粽子的美味就显得特别的好,让人吃了还想吃。但吃多了,大人就会限制,因为糯米发沉,吃多了肚子会不好受,更何况午饭还会更丰盛呢?

  早饭后,主妇们把家里和家人收拾得利利落落,然后接亲迎友,如果亲戚朋友有事来不了,或者谁家有事没包,就要送些粽子过去,表表心意。接着人们就开始三三两两的去逛庙会了。其实庙会和集市本没什么区别,只是货多人多,热闹罢了。但人们多半是逛一逛,看看景瞧瞧人。即使想买某物,也不急的。先佯装看,有时间就和小贩磨磨牙,几次较量之后,看小贩咬牙跺脚了,自己也揣摸着合适了才掏钱。但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就是招待亲朋的酒菜,要新鲜好看,贵一点也没办法,图的就是高兴和脸面。

  庙会上的戏通常不怎么好看,但很热闹。请的大多是小剧团,没那么大的排场,但照样是花花绿绿舞台,那锣鼓照样敲得山响,那偶尔断点声音也唱得有腔有调,所以戏台下也人来人往。最忠实的听众是一帮老头老太太,他们三三两两的坐在戏台下,边嗑唠家常,边品评台上的功夫,不时伸长脖子专注的看上几眼,偶尔把头凑到同伴的耳边私语几句,再对着某人指点一番,他们对戏的理解通常是听来的或者是记忆中琐碎片断,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喜欢看戏,喜欢享受这一刻就足够了。戏台下的孩子是最活跃的了,他们一会儿登高上树的要看台上翻筋斗的,一会又在花花绿绿的面人、泥人前驻足,一会又被糖葫芦、棉花糖、甘蔗之类的美食迷花了眼,还要眼睛追踪大人,有机会就磨上几毛钱,甜甜嘴巴,之后就欢呼雀跃了。

  ……

  故乡的端午节就这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在浓浓的乡情亲情里,在悠悠的原味乡韵里,一次次飘然而至,又飘然而逝……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3

  小时候的我们像是巢里的雏鸟,总是挥动着翅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可现在的我们,反而是想回到当初那个窝巢,做一只懵懂的雏鸟。

  转眼间怀宝宝已经九个月了,虽眼看终点在即,但后期的各种腰酸背痛也随之而来,每天倒数着日子,突然发现五月快终结了,那六一儿童节不就马上到了么!想过儿童节的大朋友肯定不少,但挺着这么大肚子还想过儿童节的人估计也就我一个吧!是啊,都想在这一天做回童年的自己,看看最喜爱的动画片,用彩笔认真的勾画自己的城堡,或者乖乖的守在门口,等待冰糖葫芦和冰柜的叫卖声等等。动画片、水彩笔、糖葫芦、甚至各种冰淇淋,只要我们想要,可以去任意一家超市满足自己,那我们怀念的是..?没错,是爱,准确的说是一种被爱的感觉,一种360°被全包容、全呵护、又全控制的爱。

  我的童年就在外婆的爱中度过的,外婆有一双被封建“束缚”过的小脚,那双小脚经常颠簸在村里大小道上,为的只是让我回家吃饭或者午睡。在记忆中姥姥没有特别给我庆祝过儿童节,但是她照顾我的那六年,在回忆里是最美好和幸福的,外婆的手总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但能变出各种美味饭菜,就连我磕疼了,跌痛了,生病难受了,只要她抚摸抚摸我的背,睡上一会醒来,一切就都安好了。在时间上儿童节和端午节总是相差不远,但每逢端午节,我就会收到小脚老太的礼物,有时是漂亮衣服、有时是文具、书本,香囊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姥姥总是说端午节带上香囊就能驱鬼辟邪、防病止痛,在还没有上学之前香囊就像是我的护身符一样,总被我挂在脖子上,直到又旧又脏,最后不知去向,然后再盼来年端午节的新香囊。上学之后我慢慢不太相信香囊的魔力,甚至觉得脖子上挂个香囊是小屁孩的标志,就这样香囊从我的脖子上失宠到我的衣兜里,再到我的书包里,最后彻底被我遗弃在家里。再后来我上来初中,在自己看来自己完全已是大人了,不需要家人啰里啰嗦的关心,更不需要香囊的庇佑,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上初二那年的端午节,外婆还是拿着香囊往我衣扣上挂,热情的她似乎没有发现我对香囊的不感兴趣,等到吃完饭,我又悄悄的卸下那个蝴蝶香囊,挂在门口衣帽镜旁,推了自行车大步流星的往外走,谁知小脚老太竟然追了出来,“别急走,把蝴蝶带上”我连忙蹬起脚踏,嘴里喊着“不带不带,放家里吧!”

  这就是所谓的成长,成长既是学会和收获,也是失去和遗憾,当童年离我们越来越远时,童年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发珍贵,如果再回到童年,我不会在她呼唤我回家时,躲到别处假装听不见;如果再回到童年,我想每天给我的小脚老太,说声我爱你,每天亲吻她的脸颊;如果再能回到童年,我想珍藏我的每一个香囊,不管多旧多脏。如果是没有的,再怎么如果我的小脚老太再也回不到我的眼前。

  童年无知,少年任性,现在,正好!学会去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儿童节也罢,端午节也好,对家人、朋友、身边的同事都道一声:有你们真好,谢谢每一次对我的陪伴、包容和支持,爱你们!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4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

  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

  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5

  在我绵长的期待之下,端午节终于乘着最快的那一班车,大步地走到我身边。本想与端午节来一个大大的拥抱,没想到却被这绵绵细雨抢了先。我努力挣脱了细雨的围困,用美味的粽子将端午节带到了属于我的小小世界里。

  不知道为何我总觉得一家围坐着吃粽子的情景远比家人静坐吃元宵温馨。伴着糯香,我们互相诉说,香气与温馨的家庭气氛萦绕在屋子里。

  突然,雨停了,帮我们把世界冲洗的干干净净,让我们迎接着快乐的端午节。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手上拿着一些粽叶和包棕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见,她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把绿豆、猪肉……放进里面。突然,她微笑着说:“我们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条粽子里放一个硬币。谁吃上了这甜粽子,今天就可以许上一个愿望。”说完,我们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神气十足的说:“这一条甜粽子一定是我吃上了。”

  不一会儿,一条条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来,我们就想蜜蜂似的涌上了桌子。然后,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那只,又用手摸了摸这只。

  我呢用手挠着脑袋,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粽子,最后,拿了一只最大的。我开始狼吞苦咽地吃起来,只见我吃完了,年硬币影子都没有瞧见。忽然传来了“啊!硬币在我这儿!”我们一看,原来宝贝在爸爸手里。爸爸连忙用手挥来挥去,然后,举起手来开始许愿说:“我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天天健康,天天快乐。”顿时,传来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我们沉浸在欢呼中。

  端午节,爸爸为我们全家许下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将会一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以后,我一定会为爸爸给我们的愿望而奋斗。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6

  抚摸着雨后闲城的一砖一瓦,嗅着沐雨后绿树红花的芬芳馥郁,望着曲曲折折的古城小径,心中不禁升起一个疑问,我的端午,究竟是什么味道?

  回到古城内所租的小屋,院子的老板和她的女儿正认真地包粽子。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那边的小女孩察觉到我的失望,用一尘不染且天真纯粹的一双眸子凝视着我,娇滴滴地说:“姐姐,你们北方的粽子是不是比我们南方的好吃呀?我也想尝尝,你和我一起包粽子吧!”我的心好好像被她眼里的那汪春水温暖了,毫不踌躇地说:“行呀!”小女孩递给我两片黄绿色的粽叶,我接过后就开始包粽子。

  粽叶经过充分浸泡,显得很柔韧,嘿嘿,看你怎么嚣张!我狠狠地把粽叶折一下,一个圆锥形的粽筒就成了,“如果里面再放几颗红枣那就是绿映红、红衬绿了!”我感叹到,小女孩听后很配合地拿来大枣,我把大枣放在粽筒最下面,装了一大勺糯米,全部倒了进去。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这居然成了云南十八怪中的“东边日出西边晒”的场面,可怜的粽筒支撑不住,露出了自己的笑容,白嫩嫩的糯米也滑了出来,——凡是只怕有心人,这点小风浪算什么,我又从包起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了添米这一步时风捉起一小把米,一层一层地往上铺盖,托着粽子的手也轻轻地握着,再不像原来那样给它紧身,这下胖胖的粽子也可以容下更多的“糯米脂肪”,平安地进入了“桑拿房”。

  蒸煮过后,束着“腰带”身着绿衣的粽子出锅喽,香味四溢的粽子在白糖上打个滚就可以供大家享用了。小女孩吞完最后一口枣粽,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粽子!没想到山的那么一边粽子是这个味道!”她又抓起她自己包的粽子“这是南方的肉粽,你尝尝!”

  吃着南方的肉粽,感受家的气息,坐在这雨后古城的小院,看着小女孩大口大口的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切如此惬意。 端午节,原来也可以是粽子飘香的味道,可以是看到努力成果开心的味道,反复尝试执着的味道,不断磕碰苦涩的味道,端午节,受益匪浅的端午节!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7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是今年端午节。

  那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粽子,它们系着白色腰带,穿着绿色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中,好似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望着那香喷喷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中,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粽子。我用可怜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中剩下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中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牙签刺到了,我急得似热锅上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中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中有说不出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8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其中端午节我最喜欢。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买。我很喜欢吃粽子。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战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给屈原敬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糖棒扔进水池,鱼看到糯米糖棒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因此人们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绿豆味的,有蜜枣味的,有香肠味的等等,我们家通常包的就是这三种。这三种我都喜欢吃。

  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朋友。因为我喜欢吃粽子,因此我也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9

  大家可以画影图形,去追溯历史,也可以望梅止渴,去神思未来,但如果缺少当下的反思,不能从现实角度对端午节进行人文反思,那么,一个传统节日将又会沦为消费主义行为,会像中秋节一样,成为公关社交的节日,远离了文化的本质。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个现实的知识分子,和一个节日意义,互相勾连比附,这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都是非常少见的。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知识分子,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大家对屈原的评价和认可,到了怎样一个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大家想起屈原了吗?

  端午节,如果离开了对“屈原”这位人文知识分子模范的思念与文化认同,就失去了端午节文化“失范扶正”的根基,如果传统节日的复兴,不能推动人文学科的复兴,那么大家就会永远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线足够明亮,足够温暖,但是没有成长,没有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没有理性的明天……

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10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战国时有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非常爱国,为国王献计献策,为老百姓做了好多好事,人们都很爱戴他。但是新国王继位后不再采纳他的建议,让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不久国家就灭亡了,屈原伤心绝望,最后跳河自尽。当地的人们都非常伤心,所以在这天包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

  但是,粽子里面为什么要加枣呢?因为一颗枣代表了屈原爱国的心!

  其实,在屈原死的那个地方,他们包的粽子是三角形的,很小,和我们吃的粽子不一样,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硬,代表屈原有坚强的精神。

  我还知道一个传说,屈原跳进河里以后,鱼要吃屈原的尸体,所以今天人们要把粽子扔进河里,让鱼吃粽子,不要吃屈原。

  今天,我们一家人吃粽子、看赛龙舟,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5篇

2.【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八篇

3.【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五篇

4.【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6篇

5.【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7篇

6.【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8篇

7.【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4篇

8.【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锦集六篇

上一篇:端午节粽子作文300字 下一篇:端午节龙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