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2021-07-26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8篇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1

  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他听说国家要毁灭了,所以很伤心,于是就跳了江。人们为了江里的鱼不吃屈原的肉,在江河里扔了一个个粽子,所以就传下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时间是五月初五,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买许多的粽子,粽子种类很多:有喷香的肉粽、甜甜的豆沙粽、可口的红枣粽我最喜欢吃的是蛋黄粽。吃粽子时,剥开绿绿的箬页,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箬页里的糯米包着又大又圆的蛋黄,味道好极了。

  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人们会在江河里举行赛龙舟大赛,十几个人划一条龙舟,一个人把舵,一个人擂鼓,其余人齐心协力喊号子,一条条龙舟在江面上箭一般的速度穿梭着,场面可是壮观至极!

  挂艾草也是必不可少,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艾草,驱虫驱邪。

  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2

  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而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有些地方的人们挂菖蒲,艾草,据说能够驱除蚊子等害虫。端午节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还有火腿粽子等等。记得一年端午,我们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参与了一回。可惜技术水平实在不高只好做旁观者了。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心里真是有佩服又羡慕。粽子包好了就能够下水煮,随着开水沸腾而冒出来的水蒸气飘荡在房间,房间充满了竹叶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馋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妈妈在一旁直笑我是个小馋猫,但还是帮我把粽子剥开,蘸了白糖给我吃。还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原先是古时候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因为爱国而投江的屈原的尸体,而把粽子扔进了江中。听着妈妈的讲述,我不知不觉又吃了一个粽子,觉得好甜好甜。

  几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是没有改变,只是此刻的粽子都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方便并且选取的品种也多。但是吃着粽子总是怀念那一年满屋子的清香……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3

  “和端午,竟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传说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屈原投河的日子。人们在这个日子里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一年一度的的端午节又到了,那又会有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

  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

  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来历之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

  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有很多种说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

  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这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只要到了端午节,街上就更加热闹了,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商贩们恨不得喊破喉咙。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扫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节,祖母就会把早买来做粽子的材料拿出来,于是,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

  刚开始,我不会包粽子。祖母就手把手的教给我。先拿两片包粽子的粽叶,弄成像勺子一样,把糯米用勺子舀进去,但糯米不能太满,一些肉或者豆沙之类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来,再用绳子系好。这样1个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我按照祖母说的方法做了起来。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1个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锅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开锅盖,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出来,让你垂涎欲滴。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们一家人去江边看风景。看着看着,又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就问祖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祖母笑着说:“是为了不要让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抛入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仿佛总也问不完似的。“因为人们要去寻找屈原的尸体。”祖母讲完后轻轻地抚摩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是啊,其实共建1个和谐的家园,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只要我们远离硝烟,远离战争,全世界人们携起手来留下那茂密繁盛的丛林,珍惜那蔚蓝无际的大海,保护每一寸空间,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蓝,那我们一定会建造出1个美丽、和谐、温馨的家园!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6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在这诸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和菖蒲,挂栓五色丝线和香包,喝雄黄酒等传统习俗。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是第一个奔到厨房去看婆婆怎么包粽子的。婆婆每次都会准备最大的碗来装那些洁白可爱的糯米,旁边的盆子里盛着水,用来浸泡翠青色的粽叶。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婆婆将糯米填好后往里面塞馅儿的过程。在白白净净的糯米中间藏一块小宝藏,或是一块红艳似血,香甜可口的蜜枣;或是一块香味浓郁滋滋冒油的土猪肉。包好进锅,蒸煮熟后开锅时漫开的蒸汽,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婆婆一般是把粽子在前一天包好,夜间煮熟,第二天早晨食用。

  端午划龙舟也很有趣,每年我都会在电视上看龙舟比赛,十分热闹。岸边观看的人虽算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是很多的。划龙舟的人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奋力划船,再配上擂鼓加油的声音,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端午比较独特的习俗还有挂栓五色丝线和香包。香包是用棉布和丝线绣好,装进雄黄,苍术等药材,有驱蚊避虫的功效。而五色丝线寓意五色龙,有降妖伏魔,趋吉避凶的作用。

  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粽子这样香喷喷的美食,还能看到如赛龙舟这样激烈的竞技活动,真正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啊!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7

  五月初五是一个隽永独特、意蕴深长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听爸爸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我关心的却是怎样度过这个隆重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还是我妈妈的生日呢!

  清晨,提着生日蛋糕走在大街上,耳畔满是卖粽子的吆喝声:“粽子咯!又香又糯的粽子咯!”光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我就已经垂涎三尺了。

  每逢端午节,奶奶都要自己动手包粽子,而我也总会跟在奶奶身后,“偷学”手艺。奶奶先把泡过水的粽叶小心翼翼地卷成圆锥形,再把泡好的糯米放进去,然后把鲜红的枣子摆上几颗,再慢慢地将粽叶包裹起来,最后用绳子牢牢地系紧,于是,一个肥肥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

  手艺“偷学”成功!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也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裹好粽叶,放入糯米,摆放红枣,扎紧绳子——简单的几步我怎么也弄不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包好一个。看着我包的粽子,奶奶乐开了花:“乖孙女,手艺没到家呢!洗洗手等着吃吧!”可是,奶奶哪知道我的小心思呢!

  终于等到奶奶包完了粽子,只剩最后一步了——煮粽子。只见奶奶往锅里添满水,将粽子一个一个地摆好放入锅内,慢慢用火煮。时间就像小蜗牛,怎么爬都爬不快,粽香一阵又一阵地从锅里冒出来,我时不时地探头查看,口水吞了又吞……“揭锅盖咯!”奶奶一喊,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顿时,粽香扑鼻而来,看着热气腾腾的粽子,我使劲咽了咽口水,拿起碗筷就开始剥粽子,剥开绿油油的粽叶就露出了晶莹雪白的糯米,真像一个糯米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衣裳呢!我一口咬下去,啊!又甜又软,满口溢香,如果蘸上白糖或是蜂蜜,简直是人间美味,真是甜到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一锅粽子中,只有一个与众不同——松垮的粽叶,塌陷的外形。没错,这就是我包的,这可是我的秘密惊喜呢!端午节遇上妈妈的生日,除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外,这个粽子就是我给妈妈的礼物。我们一家人吃着美味的粽子和可口的蛋糕,一起为妈妈唱生日歌,喜庆的节日氛围中洋溢着我们一家人的喜悦和幸福。

  我家的端午节真热闹啊!这个传统节日给我美好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亮丽的色彩。

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8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端午节,既简单又平凡的节日,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

  小时候,我不会看农历,不知道什么叫五月五,什么是八月十五。只知道只要奶奶家门前挂上用来驱赶蚊虫的艾草,端午节到了。

  哼着小曲,我蹦蹦跳跳地爬上了楼梯。突然,我停住了,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几根长长的、绿绿的、充满生机的艾草。我看着那几根摇摆的艾草,心“怦怦”跳个不停:端午节,要到了吗?

  怀着一颗兴奋的心,我急忙地冲进家门。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果然有糯米的香味和粽叶特有的清香。

  跑进厨房,只见厨房里的一切都忙碌着:高压锅“滋滋”地唱着歌,肚子里装着又香又甜的糯米;粽叶和白线搭配着工作,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三角形的粽子。

  这个时候,姐姐跑了过来,她兴奋地叫道:“走,我带你去看看哥哥的好东西!”说完,她便拉着我向房间跑去。

  到了房间,只见哥哥得意洋洋地拿着一个有五彩绳系着的粽子形香包。我和姐姐眼睛都看直了,十分羡慕。

  “哥哥,你这个是哪儿来的呀?”我好奇地问哥哥。哥哥笑了笑:“香包吗?是你的啦,我玩玩。”“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啦,可是我就不给你。”我嘟着嘴,看着明显比我高半个身子的哥哥,有点不高兴。

  “吃粽子啦!”妈妈走到房间门前,看着吵来吵去的我们,笑着说到。粽子?太棒啦!我趁哥哥不注意,抢回香包,跑向了餐厅。

  圆圆的盘子里放着三角形的粽子,粽子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我爬上椅子,迫不及待地喊到:“我要吃肉粽!”不一会,一个白白的粽子出现在我碗里。不一会,它便跑到我肚子里去了。

  就这样,我们开开心心地过完了端午节。

  晚上,躺着床上,我在睡梦之中又过了一次端午节。

【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1.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四篇

2.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六篇

3.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6篇

4.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10篇

5.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9篇

6.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5篇

7.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八篇

8.关于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汇编九篇

上一篇:家乡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