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安康作文

2021-07-0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安康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安康作文 篇1

  五月端午节,赛龙舟的阵阵呐喊声又回荡在耳畔。令我震撼的不只是赛龙舟壮观的场景,还有振奋人心的龙舟精神。

  相传战国时期的屈原投江自杀,众人为了寻找他而划着龙舟,追赶拯救。演变成如今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之士而划龙舟,以驱赶鱼儿,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五月五,端午这天,我又来到了河边,观看一年一度的赛龙舟。

  一支支队伍靠着河边,红队,黄队,蓝队……旗帜迎着风飞舞着,化作一只只彩蝶,纪念着、缅怀着。一声呐喊令下,龙舟疾速向终点冲去,宛如飞龙一般。领头的队员打着鼓,声声呐喊雄壮有力,划舟的壮士们喊着同样的号子,船桨一起一伏,像飞跃的竹片,打起一层层水花,溅在壮士们的衣服上,分不清是汗还是水,一番激烈的斗争后是另一番风景:划龙舟不仅是男人上,女人也照样可以上!

  一群女汉子上场了,气场一点也不比男人们差。男人们喊口号,女人们则唱起了歌,唱的啥?是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啊:“是谁让他最后投进茫茫大江,才使得那一篇篇名作地久天长……“她们拼尽了全力划龙舟,向终点拼搏着,不怕垮了也不怕累。她们说:“男人可以做到的,女人也一样可以做到。”这种不服输的劲实着令我震撼了。“二十米,十五米,十米……“就快到终点了,汗水早已沁透了衣裳,左右臂的酸痛侵占了整个身体,可她们还在坚持着,不懈地向终点冲去。一越过终点线,累的像一滩泥一般瘫坐在岸边。可洋溢在她们脸上的,是无尽的欢乐与自豪。

  是啊,要有这种拼搏精神,不服输的精神才会成功啊。如今,不仅仅是男人,就算是女人也可以打出一片天地。每个人都有创造价值的机会与能力,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可以做到。

  今年的端午,带给我的不仅是划龙舟的精彩,还有那不服输、不怕输的龙舟精神,这也带给我拼搏与不懈的勇气。

  端午节就这样子结束了,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安康作文 篇2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流浪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他明白,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夫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晶莹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旋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就了一个诗人最后的心灵归属,而声名鹊起。一个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溢。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节日。在结束自己物理生命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值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改变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的。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既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的分量,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站在两千三百年的高度,来聆听一条河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倒影。

端午节安康作文 篇3

  每一个节日,似乎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提起端午节,或许人们会立刻想到粽子的味道,会想起到鸭蛋的味道,对于我来说,这是永生难忘的味道。

  佳节意味着团圆。从小到大,每一个节日都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分享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每一个佳节里,妈妈忙碌的身影,亲友送来的月饼以及美好的祝愿,奶奶精心腌制的鸭蛋以及她笑容中夹杂着的喜悦,还有全家合力制作的粽子以及大家其乐融融的笑声。一年又一年,我们重复着这样的方式过节,平淡中,蕴藏着幸福的味道。

  但自从在县城买了新房后,我们从老家搬出来,以前幸福的场景渐渐淡了。过节时,就仅有三个人围着一起吃着食物。为了我们读书,爸妈买了新房;可为了还债,爸妈去外地打工了,差不多每年只会回一次。元宵节根本没有在家,因为元宵节时工厂早已经开工。爸妈也考虑过接我们去外面过年过节,可奶奶却因病痛而不能坐车,爸妈在家的时间很短,我是多么希望过年那一段时间过得慢一点啊。

  偶尔,爸妈若能在端午回来,大家又聚在一起吃美味的粽子,轻轻的剥开,里面是白白的糯米,还有两个大大的红枣。一口咬下去,香香甜甜,加之竹叶淡淡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此时,那种幸福的感觉就在心里慢慢蔓延开来。

  小小的粽子里满载着爱的味道,又回到了从前的幸福。

  也许,每个人对各种节目的不同味道都有着独特的体会和深刻的记忆。而这种体会和记忆,不仅仅源于各种节目食品的美味,更是由于某种情感掺杂其中。就像这端午的味道,那是清清的竹叶香,浓浓的红枣甜,还来杂着淡淡的感动和浓浓的亲情。

【精选端午节安康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1.【精选】端午节安康作文三篇

2.【精选】端午节安康作文四篇

3.精选端午节安康作文四篇

4.精选端午节安康作文4篇

5.【精选】端午节安康作文3篇

6.精选端午节安康作文3篇

7.端午节安康作文

8.端午节安康的作文

上一篇:端午节龙舟作文 下一篇:端午节记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