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作文

2021-06-27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粽子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1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习惯。

  悬菖蒲艾叶。这天一清早,奶奶将乡下带来的菖蒲艾叶挂到了门上。我很好奇,就问奶奶,奶奶告诉我,这是为了驱瘴,艾叶有药用功能,驱蚊子、苍蝇,净化空气。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些习俗呀!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黄鱼,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几样平时少见的东西——粽子、黄鱼。我很奇怪地问奶奶:“今天又不是过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节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黄鱼。据说这天人们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吓跑鱼虾,里面的米能喂饱鱼虾,它们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这是人们对屈原的敬爱。”现在我才知道吃粽子还有这讲究。

  赛龙舟、挂香囊。晚上看电视我还知道端午也有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坐在一边的妈妈告诉我:“相传当年屈原跳江以后,人们舍不得屈原,纷纷驾船竟相赶去救屈原,一会儿工夫就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另外,人们还用五色的线缠绕香囊,有驱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丰富呀,听说,端午节的风俗已由湖北省为代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2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粽叶飘香的端午节里,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包粽子。

  上课了,老师说要上一节不一样的作文课,我们都很好奇,会是什么样的呢?老师也不卖关子,直接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来包粽子。对于一次粽子没包过的我更是心里一阵激动。

  老师为我们准备好了原材料,有翡翠般的粽叶、珍珠白的糯米、暗红色的蜜枣、香甜的葡萄干。老师把包粽子的方法告诉我们,我们便开始自由创意了。

  我本想先把粽叶卷成圆锥形,可粽叶根本不听我的话,想让它转个身,它非得拗在那里不愿和另一端合作组成圆锥形,经过我多次的“撮合”,它终于肯扭过去了,但这个调皮的圆锥形不仅漏米还漏水,仔细一看,原来圆锥底部有个小洞。没办法,我只好把所有的食材都倒了出来,又把两边粽叶向中心紧了紧,这才不露米了。接着,我把上面的粽叶折下去,再把两边多余的粽叶捏下去,最后,把多出来的粽叶向一边折去,哈哈,一个完美的三角形出现了。再看其他同学,不是折不成三角形,就是漏了一堆米,我暗暗夸了自己一句“天才!”,就哼着小曲用麻绳缠起来粽子来,但是绳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像一只小泥鳅一样在我的手中活蹦乱跳,就是不乖乖地呆在粽子上,直接导致了“完美的三角形”许多的“bug”,时不时的还会松开。

  千辛万苦,我的粽子终于下锅了,想一想那味道我的口水就“直流三千尺”,好了好了,不说了,我要等待粽子出锅了。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过的真是很高兴。因为今天我不仅了解到更多的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而且又吃到美味的大粽子。

  我今天了解了端午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

  我还知道了古代诗人屈原的一个和端午节有关的故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今天的节日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所以我也要写下来,让更多的同学也知道这些知识!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4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初夏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刚才还是艳阳满天,火红的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一般,刺辣辣地照着大地,热得奔走的人儿臭汗淋漓,不一会儿,天空中飘过几片乌云,空气闷热,转眼“哗哗哗”下起了雨。雨不见得很大,但是很密,飘飘扬扬。

  哦,端午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XX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5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动手包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决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学包粽子。刚好,学校组织了小记者学做咸鸭蛋和包粽子的活动,我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了。

  到了那一天,老师让我们排队到食堂洗手,准备包粽子。当我们洗完手到食堂的时候,几位老师和食堂的婆婆已经在包粽子了。

  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学包三种粽子:一种是三角粽,用来包肉馅;第二种是四角粽,用来包红豆馅;第三种是枕头粽,用来包蛋黄馅。

  开始包了,只见老师先捏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可我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老师见了,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另一角往里卷,下面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老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接着往角筒里放入一些糯米,塞上红烧肉,再用糯米把肉盖得严严实实,可是糯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似的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老师帮我解了围——倒掉多余的糯米,然后按实,我才舒了一口气。

  经过小挫折,我这次总算坚持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绳。喜欢吃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包严实扎紧才好吃。我接过粽绳,把粽子“五花大绑”后,还别出心裁地打上一个可爱的蝴蝶结。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线头,只听得“哗啦”一声,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散落在地上。呜呜……我又得从头做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又重新把粽子包好了。

  第二天早上,老师把我们煮熟的粽子送到了我们的教室,我拿到粽子以后,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嗯,糯糯的,香香的,果然是自己做的粽子最好吃!

  这次学包粽子,让我明白要学好一种本领,诚心、细心、恒心可真是一样也不能少啊。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6

  “丽丽,快点来帮我包粽子喽,今天你老妈我要大显身手!”哎,正看着大电影《驯龙高手3》起劲呢,就被老妈叫去包粽子了,可是,我不会包呀!

  刚走进厨房,就看见了桌子上准备好的粽叶、麻绳、糯米、叉烧肉、蜜枣……看来老妈早已把材料准备好了,就等我过来教我包喽!

  老妈一看见我,二话不说就把我拉过来,让我看她包。只见老妈两手紧握粽叶,轻轻地往里一裹,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小碗”就出现了,“小碗”旁边的两片粽叶就像两只兔耳朵。接着老妈把粽叶旋转了一个方向,然后拿起舀米勺,另一只手紧捏着粽叶交叉的地方,舀了三勺糯米装进去,然后又放了叉烧肉。加完料之后,老妈用手拖住“小碗”,又把那两片兔耳朵按住,再拿起麻绳,缠了起来。最后老妈打了一个死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没过多久,我们就包了两大箩筐的粽子。老妈蒸出来后,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粽子大餐。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可真充实啊!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7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呢?

  专家日前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长安有专门制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裹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间,就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现代粽子以浙江嘉兴最负盛名。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民俗专家介绍,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不但盛行不废,而且流传到日本、和越南等国。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8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赛龙舟,插艾叶,吃茶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

  今天早晨,奶奶老早就起来包粽子,我问奶奶:“您能教我包粽子吗?”奶奶回答说:“当然可以了,你过来。”首先把粽叶子的两头尖尖的东西剪去,然后把它做成碗样的形状,接着放四勺米,最后用绳子把它绑好。我按照奶奶的话,细心地包着粽子。我包完后,拿着奶奶包的粽子和我自己包的粽子比对了一下,感觉我的包的喝奶奶包的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我把粽子包成了长条形状,像个绿色的方枕头。于是我又包了个三个粽子,但它还是长条形状的。奶奶说:“倘若你实在是包不成,就别浪费粽叶和米了。不过,你别灰心,如果接下来的几个中还是包不好的话,那你就别包了。我说:”我这次一定能成功的,一定行!“我紧张地包着最后一个粽子,头上汗都冒出来了,连衣服也被汗弄湿了。果然不负有心人,我真的包好了一个四个角的粽子,虽然没奶奶包的漂亮。

  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9

  又是一年端午节,早上爷爷对我讲,"今天中午吃粽子,我们一起来包吧"。我兴奋极了,立即拿了一些米,粽叶和红枣,跟着爷爷学起了包粽子。

  爷爷先拿两片粽叶,卷成三角形,然后倒一半米,在中间放几颗红枣,再把米填满,把粽子卷好后用线捆好。不一会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起来很简单的样子。于是,我也拿起粽叶,想自己试试,但是怎么卷都卷不好,米也不听话的总是向下漏。

  原来,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很难。爷爷耐心在一边指导我,手把手的交我怎么卷叶子好看,怎么加米不会漏。练习了几次后,终于比较像样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放到锅里蒸,我特别期待。半个小时候后,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在里面找到了自己包的粽子,兴高采烈的吃了起来,我觉得自己包的粽子吃起来特别的香。妈妈回来知道我包了粽子,特别高兴,夸我又懂事又能干。

端午节粽子作文 篇10

  “姥姥,是这样包的吗?”我拿着刚包好的粽子问姥姥。姥姥点了点头。耶,我的第一只粽子“研制”成功了!

  为了庆祝端午,我们学校开展了学包粽子的活动。姥姥就是“特邀指导老师”之一。我裹的是一只长粽。相对来说,包长粽要稍简单些。拿两片芦叶,上下叠好,将芦叶折起一部分,再把两端的芦叶向中间折,就会形成一个“小口袋”,往“小口袋”里装些米,不要装太满,留一些芦叶折下来封住口,再用棉线裹紧,一只长粽就完工了。

  初战告捷,我决定挑战高难度—裹三角粽。我将三片芦叶叠放好,整理平整,扳成个锥形,一只手捏住交叉口,另一只手向里面装米,再把多余的芦叶折下来盖住,并捏成三角形封口。这一步可没那么容易,我一捏,那些淘气的小米粒一个接一个往外钻,一连几次都没成功,只能求助姥姥。姥姥手把手的示范,我再试,终于成功了。虽然有些难看,可总算把那些小淘气全关在粽叶里了。再系上棉线,一个威武的三角粽就“新鲜出炉”了……

  我们把各自包出的粽子带回了家。晚上,我就把“粽子君”们请进了电饭锅。第二天一大早,我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厨房。掀开锅盖,一股粽子的清香扑鼻而来。捞出一只,稍冷片刻,剥开粽叶,咬上一口。

  嗯,香香的,糯糯的,真是美味啊!

【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十篇】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合集十篇

2.关于吃粽子端午节作文十篇

3.端午节粽子作文十篇

4.关于吃粽子端午节作文合集十篇

5.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汇总十篇

6.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锦集十篇

7.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600字十篇

8.关于端午节粽子作文400字十篇

上一篇:端午节节日作文 下一篇:我的端午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