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端午节作文

2021-06-24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端午节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端午节作文 篇1

  这几天我很高兴,因为端午节就快到了。每当端午节时我都可以吃上美味地粽子,吃着吃着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端午节的故事。古代春秋时期有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很受楚怀王的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却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手动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也渐渐地的远离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悲愤写了>,>等不朽诗篇,最后投入了汨罗江。

  江边的人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有人把雄黄酒倒进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的身体免遭伤害。这时我一看十点了,赛龙舟开始了。我立刻打开电视,赛龙舟刚刚开始。只见叔叔们穿上了一件件统一的衣服,听着龙舟上的指挥员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划船的叔叔们动作整齐奋力的向前划去。

  观众们也大声呐喊:“加油,加油,快点,动作再快点”。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体现出了中华人民古老的传统,我要把这个传统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中国端午节作文 篇2

  “嘭嘭嘭,乒乒乓乓……”

  梦中的我被这杂吵声吵醒,隐隐约约又飘来一阵肉香和米香。我顶着个鸡窝头,揉着眼睛还未洗漱与换衣,走下楼去。厨房的灯开了?是谁呢?不用说必定是外婆!这么早又在干些什么呢?我继续去探戈究竟,我打开厨房的门,看见外婆正全神贯注地包粽子。突然,我才记得,准备要端午了。看着外婆包的粽子,大小一致,每个粽子的量都适合,说明外婆经常包粽子啊。是的,外婆每年端午都会包糯米粽。

  我站着看外婆包,外婆突然说:“你快去洗漱换衣服,我教你包粽子。”我一听就跑上楼去,迅速做好一切就冲下楼了。外婆说:“别急,小心摔跤。”我笑着说:“我这是急着学嘛。”外婆开始教我折叶片,折成一个不漏的小斗,借着放适量的米,肉,豆等材料。最后,我以为我可以顺利弄成一个粽子,却没想到最后一步出现了问题。绑带时,不小心用太大力扯,粽子就散架。我看着哭笑不得。外婆说:“没事,再来过吧,做一件事会有失败的经历的`。”我又如外婆的步骤去做,终于做出一个。于是我和外婆就这样忙了一个上午。

  两天后,端午节到了,外婆把我们弄的糯米粽拿出来,放入锅里煮。过程中,我不断打开锅盖,看看好了没有,妈妈看到我似乎着急着想吃,笑着说:“别看了,再等会吧!等一会就可以吃了!”五分钟终于过去了,我终于可以吃了,我迅速拆开带子,一拉开叶皮,一个大大的香香的粽子展现在我眼前,我不顾热就吃起来了。外婆说:“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呢!”

  粽子里的肉和糯米让我吃到了南方的味道和家的味道,让我感受到端午节给我带来的美好一切,不知你是否感受得到?你又有没有吃到自家的味道?

  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是高粽子吃粽子赛龙舟,连续了这么长久的历史,人们都依旧重视这个端午节,因为端午节能使人们感受到自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也许,你吃过粽子,但是没有吃出任何感受那是因为你吃的可能不是自家包的,或者你没有认真品尝。

  今年的端午已过了,等待下一年端午吧,也许我们真的该好好为端午做准备,然后过一个美满的端午,这么好的事情又为何不好好做,过好这个端午呢?那下年,全家一起过端午,找回那种真情吧!

  端午是历史长久都存在的节日,既然都流传至今,那我们就好好传承下去吧!

中国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有很多奇特习俗,接下来,就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介绍一些习俗吧。“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一首有关端午节的民谣。全国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至于内含的东西,则根据各地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等等。到了端午节,我们可就能一饱口福了。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五”这个数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比如说端午节那一日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小孩要佩戴香囊,传说有辟邪之意,实际是用来当佩饰用的,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扣成索,做出各种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南京过端午,每家都会准备一盆清水,在里面加两枚鹅眼钱和一些雄黄,家里的大大小小每个人都要用这种水洗脸,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眼疾!看了我的介绍,你们知道一些有关端午节的习俗了吗?

中国端午节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想起这首歌,我就想起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大家就包粽子,赛龙舟,和雄黄酒,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是最广最深的,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和和雄黄酒……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不会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盛。

中国端午节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描写端午节的儿歌,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其中一个来历是这样说的:相传古代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自己却无能为力,心如刀割。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写下了绝笔《怀沙》,跳进了汨罗河自尽。当地人民驾舟营救,便有了今天的竞渡。人们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喂蛟龙以保全屈原的肉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习俗,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会举行龙舟大赛,来悼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有一个习俗是吃粽子,但我更好奇的是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这不,妈妈又开始忙碌了,这次,我紧跟在妈妈的身后,誓要弄清楚包粽子的过程。原来,包粽子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洗粽叶,泡糯米。我问:“今天包粽子吗?”“是啊!下午包。”妈妈说。“为什么要这个时候泡呢?”我说,妈妈说:“因为提前泡四个小时,容易熟,口感好。”很快就到了下午,妈妈开始包粽子了。首先,她取出三片叶子,粽叶在妈妈的手里像施过魔法一样,一眨眼就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小漏斗”;然后,妈妈将白花花的糯米和甜蜜蜜的枣装进了“小漏斗”里。最后,妈妈用白线将这个似方非方,似圆非圆的粽子绑起来,一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粽子包好后把它们放进锅里煮四十分钟,再泡三四个小时,让它们入味儿。香喷喷的粽子会让你食欲大开。

  我吃着香香糯糯的粽子,眼前忽然浮现出了屈原投江的画面,以前我以为粽子是一种美食,现在才知道五月初五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为小学生的我,一定要学习屈原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

【精选中国端午节作文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1.端午节之中国的端午节

2.中国传统端午节习俗

3.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4.端午节高中作文精选

5.快乐的端午节作文精选

6.端午节作文精选六篇

7.端午节作文精选集

8.端午节作文(精选26篇)

9.端午节对联精选

上一篇:我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过端午节作文